7年「喬丹」商標之爭落幕,最高法:喬丹體育未損害球星喬丹肖像權!贏下官司卻輸了時間
歷時7年的「喬丹」商標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喬丹公司商標爭議案,判決其商標並未損害喬丹肖像權,歷時7年的「喬丹」商標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相信很多人跟時報君一樣曾陷入這樣的迷惑,喬丹體育品牌難道跟Air Jordan(空中飛人)不是一個品牌嗎?
是的,不是同一個品牌。
「喬丹」其實是一個中國品牌,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體育運動品牌。而Air Jordan是由前NBA明星球員麥可·喬丹代言的產品,屬於Nike產品中的一個系列,對於愛好收藏球鞋的鞋迷來說,擁有一雙AJ限量版球鞋可以朋友圈炫耀好久。
此外,二者logo乍看很相似,但也有不同。
正因為二者如此相似,因此關於喬丹的商標紛爭案一打就是7年,更成為喬丹體育衝擊IPO的最大絆腳石,2011年喬丹衝擊IPO就已過會,並計劃於次年3月底前掛牌上市,但卻在次年2月被麥可·喬丹告上法庭,致使喬丹體育後來未能如願上市。
歷時7年商標糾紛,喬丹體育終於贏了
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喬丹公司商標爭議案,判決其商標並未損害喬丹肖像權。最高法認為,商標沒有體現喬丹個人特徵,不具有可識別性,不構成損害肖像權。
喬丹體育於1991年註冊「丹橋」商標,2000年將企業名稱改名為喬丹體育,2012年,美國NBA球星麥可·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請求註銷其多項商標。圍繞「喬丹」商標是否侵權,雙方打了一場長達7年之久的官司。
2012年2月,麥可·喬丹以「爭議商標的註冊損害其姓名權」將喬丹體育告上法庭,向法院提出撤銷爭議商標的申請,他公開聲明稱,「採取這一行動的目的是保護我所擁有的姓名權及品牌,這並不是錢的問題」。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在3月、10月兩次駁回麥可·喬丹的商標撤銷申請,再次明確表達了「喬丹」並非Michael Jordan的姓名,喬丹體育註冊使用「喬丹」商標不侵犯其姓名權的立場。
為了保住「喬丹QIAODAN」商標,喬丹體育多來年一直在上演「拉鋸戰」。2015年,麥可·喬丹再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01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撤銷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爭議裁定。
有意思的是,在2018年3月8日,喬丹體育卻一紙訴狀反將耐克告上法庭。當時雙方爭議的點在於:「被告擅自將原告享有註冊商標專用權並具有很高市場知名度和識別度的『喬丹』相關標識(包括喬丹官網、喬丹籃球鞋、喬丹服裝等)作為關鍵詞,用於推廣、銷售其『運動鞋商品』的百度競價排名廣告是否侵犯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被告的前述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等。」
對此,「耐克體育」和「耐克商業」表示,被告沒有把喬丹籃球鞋等相關標識用於其官網,只是後臺關鍵詞,因此不構成商標侵權,其行為不構成不正當競爭。此案並未當場宣判。
喬丹體育上市長跑,尋求轉型,脫掉山寨標籤
由於這場商標拉鋸戰,喬丹體育的上市計劃一直擱淺。2011年11月底,證監會通過了喬丹體育遞交的首發申請。彼時業內一度認為,喬丹體育很有可能擊敗安踏和李寧,成為中國第一家登陸國內A股市場的體育用品企業。不過在上市前夕,喬丹體育被麥可·喬丹的一紙訴狀終止了上市之路。
2016年,喬丹體育再度將上市計劃提上議程。截至目前,喬丹體育已通過發審會,正在等待批文。
根據招股書顯示,喬丹體育擬登陸上交所主板,預計發行股數1.125億股,預計募資10.64億元,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擴建和直營店等項目建設。目前喬丹體育的主要競爭對手安踏和李寧都已在香港上市,其中安踏體育已成為一家市值2017億港元體育龍頭,李寧體育總市值也達到623億港元。
截至2019年6月底,李寧實現營業收入71.1億港元,淨利潤(含少數股東權益)9.04億港元,安踏體育實現營業收入168.4億港元,淨利潤29.35億港元。喬丹體育2011年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淨利潤2.85億元。
在創立品牌初期,喬丹體育憑藉著「喬丹」這一商標賺足了眼球,雖然最終取得了官司的勝利,但是如何在成長後期提升品牌價值,擺脫這種「山寨」烙印,是喬丹體育後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據時報君的一位朋友稱,此前就因為誤解了喬丹品牌就是Air Jordan,而且標誌很像,買了之後才發現二者有區別,即使不是攀比,但仍然有種上當的感覺。
意識到這一問題,喬丹體育已經開始重新調整名稱及LOGO。據北京商報報導稱,部分喬丹體育的店鋪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曾經標為「喬丹體育」字樣開始逐漸縮小並弱化,取而代之的則是「QDSPORTS」或「BEYOND YOURSELF」等字樣。
除了店鋪形象改變,喬丹產品也在發生改變。產品的LOGO已不僅是「打籃球的人」,其中部分服裝的外觀LOGO已變更為「BUN+」,另外一部分服裝產品中,則使用了顯眼的「TEAM」「SHOT」「YOUTH」等字樣。
目前,體育產業正值快速發展階段,政府和企業均在發力體育消費。喬丹做出改變不僅是要消除山寨印象,更重要的是希望在新的風口下把握髮展機會。
在2019年1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中明確提出,擬到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據云觀諮詢披露的運動/休閒服行業2018年4月天貓TOP品牌數據顯示,阿迪達斯品牌銷售位列第一,同比增長16%,規模達1.47%億元,市佔率達18.68%;其次是李寧、耐克。而在這份前十名的名單中,並沒有喬丹體育的身影。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