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殲20的正式服役,俄羅斯終於按耐不住戰機更新換代的需要。開始加速T50項目的進展了!而服役的T50正式編號叫做蘇-57(Su-57),近期,美國《國家利益》新聞網報導,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UAC)總裁史柳薩告訴俄羅斯媒體塔斯社,第一批交付的蘇57戰鬥機將在2019年生產完成。這也意味著懸而未決的T50項目終於修成正果了。
然而,倉促上馬的生產型蘇57未必能夠滿足俄羅斯空軍需要,因為它的很多性能相比最強四代機蘇35並沒有質的飛躍。作為一款四代機,它的發動機技術並沒有實現大的突破。俄羅斯土星公司生產的AL-41F1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是一個應用在蘇35上的產品,推力為32,500磅(近15,000公斤)。這是蘇35的動力配置,發動機沒有大幅度技術進步就意味著蘇57相比蘇35不會有太多優勢可言。
蘇57戰鬥機除了隱形能力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新的地方可以用來取代蘇35戰機。除了發動機之外,它的航電設備也幾乎都來自蘇35移植技術,不太可能像美國F22和中國殲20那樣,成為整個空中打擊力量的踹們磚!對於資金緊張的俄羅斯空軍來說,貿然採購這款性能和蘇35重疊的裝備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俄羅斯軍方對蘇57的態度可以用副防長波瑞索夫的發言來確定,他強調了蘇35駕駛員對這款武器的印象,俄羅斯飛行員認為第4+代蘇-35戰機是性能接近五代機的裝備。裝備蘇35的俄羅斯空軍已經具備挑戰美國隱身戰機部隊的能力!只是它的數量並不充足,不足以滿足俄羅斯廣闊領土的作戰需求。簡而言之,蘇57的出現無法取代已經取得成功的蘇35,除非它有大的性能突破。
俄羅斯空軍可能被迫裝備這款武器,因為T50項目正面臨無法進行的困境。說白了還是資金問題!因為印度這個主要的T50贊助商已經部分撤走了隊它的項目投資。整個項目的維持必須依靠本國空軍的支持。儘管它還不成熟,但是依靠隱身能力部分補充蘇35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隨著技術進步,改進早期的蘇57也不會有太多麻煩。所以,俄羅斯政府一定會讓軍方採購一定數量的蘇57來支持項目繼續發展下去。而且,蘇57開始量產也會為蘇霍伊公司爭取到外國用戶的訂單,進一步解決資金問題。如此說來,蘇57服役是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