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松江的建築會說話

2020-10-11 上海松江

松江歷史文化悠久,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譽,有著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從唐代至清代遺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故而松江歷來素有「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一說,歷代古建築佔上海地區之首。

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那些被歲月洗禮的建築,不僅承載著漸行漸遠的歷史風煙,更體現著城市的內涵和特色,是城市的生命與記憶。

如何更便捷地走近這些建築,讓建築可閱讀?區文旅局公眾號上線<建築可閱讀>功能,走近閱讀松江的建築。

進入<建築可閱讀>後,一起打開這扇大門吧。

可以看到,<建築可閱讀>的建築景點按照三個類型分類,分別是:建築類型、區域分布、主題分類。

以建築類型為例,建築類型裡又分化為三個小分類,裡面分為: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地標建築

▼名人紀念地

▼優秀歷史建築

點進一個小分類後,會看到屬於這個小分類的建築景點。以塔剎探奇之旅為例,會看到興聖教寺塔、唐經幢、圓應塔、秀道者塔、護珠塔、李塔這六個建築景點。

當選一個感興趣的建築點開時,以唐經幢為例,會看到這個建築景點的中英文名稱,和中英文解說。

還有中英文版的建築概況,和該建築所在的位置。

還有該建築的靜態照片與視頻,可以讓人更全面的了解和欣賞建築可閱讀的魅力。

資料:人文松江

編輯:王姝姝

相關焦點

  • 上海松江建築地圖|走近松江東部建築
    目前松江區自唐代建華亭縣以來的各時期建築遺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家,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7家、文物保護點233處。隨著松江新城近20年的開發,千年古城也湧現出一批如泰晤士小鎮、松江大學城、廣富林文化遺址、佘山深坑酒店等新的建築。帶大家走近上海松江建築地圖系列推文,探尋由「石」「木」「土」構築的松江故事。
  • 上海松江建築圖接近松江東方建築
    追溯上海,「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即「上海之根」的歷史,松江城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4000多年前孕育了廣富林文化的土地上,有上海地區最多的古老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座天主教堂,中國第一座天文臺和天文望遠鏡,深坑酒店和創造世界奇蹟工程,還有散落在鄉村的地方風格房屋,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市的變遷,見證了上海城市城市發展的歷史。
  • 去處‖去松江來一場石頭建築之旅
    這片在4000多年前孕育廣富林文化的土地,有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大天主教堂、中國最早擁有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創造世界奇蹟工程的深坑酒店,以及散落在鄉間的本土風貌民宅,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的變遷,也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這裡有「石」「木」「土」構築的松江故事,先來一場石頭傳奇之旅。
  • 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
    近日,由鐵四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設計聯合體,在滬蘇湖鐵路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競標中拔得頭籌,並取得了這一大型綜合客運樞紐的設計權。>松江南站是滬蘇湖鐵路的重要組成,是上海鐵路樞紐「四主多輔」格局中重要的輔助樞紐之一,是上海西南交通重要門戶,是G60科創大走廊和松江區城市發展軸上的重要標誌性節點。
  • 上海松江清真寺,國內保存較古的建築,墓主人至今尚未明確
    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上海松江的歷史上下6000年,文字記載「華亭」是在東晉時期,已有1800年了。宋江是上海地區建縣最早的地區,至今已有1268年的歷史。
  • 山西兩件國寶亮相《如果國寶會說話》
    原標題:我省兩件國寶亮相《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節目  日前,備受矚目的文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已正式上線,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季節目中,山西的兩件國寶——大同雲岡石窟的曇曜武庫和運城永濟唐鐵牛博物館的黃河鐵牛,相繼亮相,既讓全國觀眾了解了文物寶藏,也展示了山西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 可以「光合作用」的建築越來越多,松江在全市首家試點綠色建築驗收
    這樣的「綠色建築」在過去很難想像,但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近日,隨著松江區在市內首家試點綠色建築驗收工作,松江的綠色建築推廣工作也全面提速。何為「綠色建築」在位於中山街道的三迪曼哈頓廣場在建工地,眼前這片集合了商業、辦公、賓館等業態的建築群,雖然在松江林立的各在建項目中,體量等各方面並不算十分突出,但這卻是在松江首批接受驗收的「綠色建築」。何為「綠色建築」?
  • 松江建築小鎮具有歐洲風格,富有藝術氣息,「上海美書店」
    如果上海中有我去過一兩次的地方,並且我想第三次和第四次去……,那麼他必須是松江新城核心區域中的泰晤士小鎮!倫敦的主體建築大多位於泰晤士河兩側,尤其是有100多年甚至300多年歷史的建築,如象徵勝利的納爾遜海軍指揮官雕像,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文藝復興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見證了英國歷史黑暗時期的倫敦塔,而倫敦塔可以在橋面上起降,堪稱藝術傑作。
  • 世界水日 | 如果水會說話
    如果水會說話,她會說些什麼呢?I am water. To humans I am simply just there.我是水。對於人類來說我司空見慣。I'm something they just take for granted.我對他們只是理所當然的東西。
  • 建築面積超15萬平米!松江又建一大型商圈
    日前,記者從印象城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松江印象城又有新進展,項目主體結構A區鋼結構已完成90%。目前,該商圈的招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大型商超、知名品牌院線等項目已經完成入駐。據了解,松江印象城項目位於松江新城廣富林街道,毗鄰上海規模最大的大學城「松江大學城」與「上海之根」廣富林文化遺址。項目建築面積達154936㎡,將提供逾1100個停車位。
  • 如果狸貓會說話……
    如果狸貓會說話,他們會說些什麼呢?古詩詞、書畫中的狸貓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種有五穀,飼有六畜。貓,古人稱「狸奴」。從它進入中國開始,便俘虜了無數的「鏟屎官」。劉伯溫巡查到山塘街時,發現山塘河橫貫在白堤旁,狀如臥龍,他擔心這兒會出真龍天子與朱元璋爭江山,於是便施展法術,設置七隻石狸貓頭在山塘街上鎮壓。從此七狸鎮七裡,國泰民安,於是這些狸貓便成了山塘街的吉祥物。「摸摸狸貓頭,一年好兆頭」,在山塘街,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尋找七隻狸貓的位置,加入山塘「尋狸」遊戲。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收官
    2018-08-06 13:21圖文來源:揚子晚報「你有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查收」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收官,這次他們把「賣萌」繼續發揚光大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暑期回歸,於近日收官,這次他們把賣萌和特效繼續發揚光大。在第一季豆瓣評分9.5分的基礎上,第二季更是衝到逆天9.7分,一舉拿下國產文化節目最高分。讓國寶開口說話的新穎角度、適應網絡傳播的「微紀錄」樣式、貼近年輕人日常的「萌言萌語」、各路高科技齊上陣的視覺奇效的背後,真實記錄仍是紀錄片的生命。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潮爆,是心動的感覺!
    「李太白,張九齡,難得史冊有姓名;長相思,短歌行,咱不論鈔票只論情;五花馬,夜光杯,空裡流霜不覺飛;哥舒翰,夜帶刀,車轔轔,馬蕭蕭……」伴著一段帶感的Rap,古樂與電音齊鳴的《如果國寶會說話》說唱先導片令觀眾目瞪口呆。
  • 松江23處歷史建築掛上「二維碼」,6條主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之根...
    你知道上海最神奇的建築有哪些嗎?這些「上海之最」,其實都藏在松江。今天上午,由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百萬市民看上海「漫步松江街區 閱讀建築之美」啟動儀式,市民遊客通過徒步打卡等方式找尋答案,閱讀松江23處地標建築的前世今生。
  • 遊松江大學城,逛廣富林遺址公園,周末體驗上海松江旅遊
    松江作為一個新開發起來的地方,擁有著很多豐富的資源,比如新建起來的大學城,裡面有著七所大學,學校和宿舍分布在大學城的那條街兩側和盡頭。不同於有些大學,這裡的學校都是對外開放的,而且不同學校的建築風格不一樣,大家在周末出遊的時候可以來這裡。如果大家走進了復旦視覺藝術學校,可以一眼就看到它最有特色的建築——藝術中心「大眼睛」。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它。
  • 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公布
    而以滬蘇湖鐵路在松江設站為契機,松江區推動松江南站升級為9臺23線的「松江樞紐」建設也將加快腳步。根據獲批的初步設計,滬蘇湖鐵路正線長度約163.8公裡,按350km/h高速鐵路標準設計。全線設上海虹橋站、松江南站、汾湖站、盛澤站、南潯站、湖州東站(納入湖杭鐵路工程)、湖州站7個車站。
  • 從《如果國寶會說話》看文化類紀錄片的創新探索
    原標題:《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創新探索近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上線開播,延續了前兩季的風格形式,繼續走「小而美」的創作道路,贏得了觀眾追捧。《如果國寶會說話》從全新視角出發解讀中華文化,藉助創新性的敘事手法讓文物活了起來,成為一款現象級的「網紅」紀錄片。而這種網紅屬性的養成,並非簡單的藉助流量造勢,而是體現在節目本身的創新與探索上。
  • 2020年上海松江這個產業,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張江!
    如果有新的軌道交通線路,或者產業園壯大增加松江本區域的就業和置業,都會對交通有所緩解。著急的讀者可以先拉到最後交通新進展。 篇幅原因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9個產業園中附近樓盤有新產品供應的幾個產業園。
  • 高清:會說話的建築 積底蘊的豐碑——蘭陽博物館看宜蘭古今
    高清:會說話的建築 積底蘊的豐碑——蘭陽博物館看宜蘭古今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1日15:45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與眾不同,其建築構思源自於在地的自然元素。建築師姚仁喜先生擷取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形式,形塑一座巨石量體,讓建築與自然大地互相融合。遠看像是一顆大烏石,走近瞧瞧則別有洞天。斜角20度延伸的人工單面山與龜山島呼應,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實體與玻璃量體的交錯,跨距27公尺的無梁柱挑高大廳,大量引入自然天光。
  • 冬遊松江 | 擇一晴日,去松江這條一日遊線路上嘗人間煙火,感受松江吃喝玩樂的魅力!
    再過一個月就要過年了如果親朋好友來松江做客一番盛情的接待那是必須的那麼,該帶他們去哪兒吃喝玩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