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

2020-12-12 設計時報

近日,由鐵四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設計聯合體,在滬蘇湖鐵路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競標中拔得頭籌,並取得了這一大型綜合客運樞紐的設計權。

正透視圖
整體鳥瞰圖

松江南站

項目概況

松江南站是滬蘇湖鐵路的重要組成,是上海鐵路樞紐「四主多輔」格局中重要的輔助樞紐之一,是上海西南交通重要門戶,是G60科創大走廊和松江區城市發展軸上的重要標誌性節點。新建松江南站站房面積6萬平方米,以交通中心為核心的站城綜合開發130萬平方米,未來松江南站將集合鐵路客站、城市軌道交通、有軌電車、長途大巴、公交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打造成為上海西南部超級TOD交通綜合體。

總平面圖

規劃布局

通過「三位一體」的方法將新站房—交通中心—既有站房三者沿城市南北軸線依次串聯,併集中設置進站廣廳,方便旅客無論去哪個車站,先進廣廳,再選站房。

進站流線

方案以「多基面貫通「的模式,以「綠谷」為軸線,通過扭轉,將城市軸線與老站房軸線聯結起來;以「綠庭「為核心,通過地面廣場、10米標高平臺與25米標高的「雲環」將東西城市空間進行貫通。

南側鳥瞰圖
城市通廊透視圖

規劃採用「一心兩軸、四區聯動」的布局,以交通中心大客流的特點帶動周邊發展,形成南北城市發展軸、東西綜合開發軸,聯動北側影視基地與夾心地兩端的商業辦公綜合體。

整體鳥瞰圖

交通組織

交通採用「一核雙環、東西分明」的方式:以交通中心為疏解核心,東側自嘉松南路形成高架疏解環路;西側從富永路形成地面疏解環路。分工明確、互不幹擾。

交通組織

根據「公交優先、多向接駁」的原則,以交通中心為核心,多向接駁公交、長途、出租、有軌電車、地鐵9號線及23號線。社會車及網約車停車場設置於北廣場和西側站場下部。

落客平臺透視圖
換乘廣場透視圖

功能流線

松江南站採用「上進下出、多維分流」的原則:針對旅客主要來自東側及北側的流線特徵,松江南站東側單邊設置進站廣廳,西側設候車大廳。候車大廳東側為快速進站口,西側為普通進站口;出站廳緊鄰城市通廊,通過交通中心進行出站旅客多向分流。

進站廣廳透視圖

車站平面採用「扇形平面、潮汐候車」的原則,形成較大的普速候車面積與適中的高速候車面積,並在北部設置潮汐候車空間,滿足普速旅客季節性出行的需要。

潮汐候車
候車大廳透視圖

在候車廳與進站廣廳之間設置「綠谷」,形成動、靜分離的進站與候車空間,同時還可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風與採光,為旅客營造綠色舒適的候車環境。

「綠谷」透視圖

結構體系

方案運用「單元結構、裝配式建造」的創新理念:採用24米跨鋼網殼筒結構,用鋼量約80KG/平方米、具有自重輕、造價低等優點;單元結構可採用裝配式建造,周期短、現場施工環境影響小。

模塊化單元體
站臺雨棚透視圖

建築造型

站房造型通過「雲捲雲舒」的設計構思,通過彎曲、起翹等手法,既呼應城市軸線的扭轉,也形成高低錯落的立面造型。「雲捲雲舒」既寓意了松江「雲間」的古稱,也彰顯了科創走廊G60的雲科技特點。

側透視圖

「綠谷綠庭」為創意, 交通中心以「綠庭」為核心,與「綠谷」和「雲環」相連接,形成綠化中庭,並共享商業空間,營造松江南部城市的活力中心。

「綠庭」透視圖

通過「雲捲雲舒、綠谷綠庭」的設計創新理念,將松江南站打造成為站城融合的新典範,新時代中國鐵路客站的新標杆。

設計單位:鐵四院+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T4方案創作團隊:盛暉、劉俊山、李立、張遠 、顏曉、林德海、餘文、牟浩飛

同濟院方案創作團隊:丁潔民、賈堅、戚廣平、王凱夫、許笑冰、魏崴、劉傳平、薛慧明

本文資料來自:鐵四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上海松江南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公布
    據上海鐵路局消息,滬蘇湖鐵路初步設計已於日前獲批。作為項目開工最重要的前置條件之一,初步設計獲批,標誌著滬蘇湖鐵路工程開工建設進入「倒計時」階段。而以滬蘇湖鐵路在松江設站為契機,松江區推動松江南站升級為9臺23線的「松江樞紐」建設也將加快腳步。
  • 滬蘇湖高鐵幾個站點的方案進行公示:松江南站最大,為7臺19線
    2019年3月,滬蘇湖高鐵幾個站點的方案進行公示,在幾個站點當中松江南站的規模最大,站點的規模為7臺19線。雖然在此前一直有傳言松江南站將建成一個比較大的火車站,但是7臺19線的規模依然是比人們想像的更大,而且這可能還只是滬蘇湖高鐵的站房,不包括松江南站現有的站房。下面就是滬蘇湖高鐵在上海境內的路線圖。
  • 與金華站相當,遠大於金華南站,金義高鐵站建築設計方案全球徵集
    金華高樓迷剛剛獲悉的最新消息:受金華地區鐵路樞紐擴能改造工程籌建辦公室的委託,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擬開展新建金華至義烏城際鐵路金義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活動。通過方案徵集,選擇優秀的建築概念設計方案。
  • 滬蘇湖高鐵的變數:有地圖通向了上海南站,但有的也只到松江南站
    2020年6月初,滬蘇湖高鐵已經開工,在開工現場的地圖當中滬蘇湖高鐵其實通向了上海南站,但在實際的計劃中,滬蘇湖高鐵似乎只是到松江南站,到上海南站還有一些困難。滬蘇湖高鐵是否應當到上海南站?這裡面其實與南站的承載能力有關,即便上海南站普速都遷出到松江南站,其班次還是很緊張。下面是滬蘇湖高鐵的示意圖:湖州、蘇州、上海。滬蘇湖高鐵的全長是163公裡,屬於時速350公裡的頂級高鐵,它在沿途設松江南站、汾湖站、湖州站等7座車站。下面的照片是滬蘇湖高鐵的開工儀式。
  • 上海第二大火車站來了!大松江要崛起了!
    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浦西千年上海看松江松江被稱作是「上海之根」享有「浦江之首」、「滬上之巔」的美譽也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是一個蘊藏著上海發祥歷史力量之地松江高鐵站公開方案樞紐位於現松江南站已有地鐵9號線和滬杭高鐵2臺4線來源上海松江,現松江南站松江南站科技感十足新方案中松江南站將在已有的規模上繼續擴充包括新增蘇湖鐵路2臺6線
  • 2019春運開啟 上海松江南站部分列車調整
    12月21日上午7時26分,上海虹橋至邵陽的G2365次列車開進高鐵松江南站,標誌松江2019年春運開啟。據悉,今年春運自1月21日起至3月1日,歷時40天。  松江南站車次有調整  春運首日,高鐵松江南站辦客車次為44趟,發送旅客5589人次。
  • 上海松江建築地圖|走近松江東部建築
    追溯上海的歷史,「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被譽為「上海之根」的松江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片在4000多年前孕育廣富林文化的土地,有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大天主教堂、中國最早擁有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創造世界奇蹟工程的深坑酒店,以及散落在鄉間的本土風貌民宅,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的變遷,也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 如果當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將是中國第5大一線城市?
    松江的「野心」和「傷心」!    昨天,滬蘇湖鐵路上海段開工儀式在松江南站樞紐舉行。    有粉絲在留言區問,為什麼滬蘇湖鐵路上海段這麼繞,徑直走青浦不行麼?偏偏要從松江那邊繞一下。    最初,滬蘇湖鐵路設計方案是沿G50滬渝高速走線,經過青浦新城的,那時候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概念還沒影呢,上海各區其實都對「鐵路割裂城市」這一看法空前一致,尤其是對外鐵路通道,各區並不歡迎
  • 上海松江建築圖接近松江東方建築
    追溯上海,「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即「上海之根」的歷史,松江城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4000多年前孕育了廣富林文化的土地上,有上海地區最多的古老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座天主教堂,中國第一座天文臺和天文望遠鏡,深坑酒店和創造世界奇蹟工程,還有散落在鄉村的地方風格房屋,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市的變遷,見證了上海城市城市發展的歷史。
  • 松江南站將全面升級,新版站房效果圖已出,站房面積為60000平方米
    作為一個小區面積和人口基數較大的區,而且松江地處上海西南部,與浙江省嘉善縣接壤,由於地理位置較偏遠,松江距離上海站、上海南站、虹橋火車站的距離較遠,多年以來,望江僅有兩個小規模的車站,分別是松江站和松江南站!今天,小編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松江即將新增一座大型高鐵站,這座高鐵站就是松江南站!
  • 上海市資訊|上海市松江南站的定位變化:不僅有滬蘇湖鐵路,還要建成...
    未來松江南站周圍不僅有滬蘇湖城際鐵路等通路,也要建成松江區南部的地區中心。對於上海市松江南站的定位,它已經依託多條鐵路形成了上海郊區的市級鐵路樞紐,圍繞松江南站也將建成地區級的中心。下圖表示了圍繞松江南站的地區中心在松江區地圖上的位置。下面就是松江區對於松江南站地區的定位,其中關鍵的說明就是市級客運樞紐。
  • 滬蘇湖鐵路今日開工建設,松江樞紐將升級為長三角「高鐵半小時圈...
    摘要:滬蘇湖鐵路全線長163.8公裡,設計時速為350公裡,沿途設松江南、汾湖、湖州等7座車站,串聯起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在上海設有上海虹橋和松江南2站,是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最具代表性的項目。
  • 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 概念設計方案
    由上海博物館主辦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古代文明探索宮』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正式啟動,並於2月21日00:00正式開啟公開報名,歡迎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積極參與。本次徵集活動採取設計競賽形式,希望通過全球徵集的方式匯集創意,形成「古代文明探索宮」的概念設計,推動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14幅保障房地塊計劃年內交付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將在年內取得新進展。小松日前從上海松江新城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大居內的14幅保障房地塊,累計約1.9萬套保障性住房,計劃在今年交付。
  • 深圳市光明城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設計及主體建築設計方案徵集詳情
    近日,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發布深圳市光明城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設計及主體建築設計方案徵集公告,公告稱為高標準打造站城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決定開展深圳市光明城綜合交通樞紐概念設計及主體建築設計方案徵集。
  • 國際徵集嘉興高鐵新城站城一體概念設計方案!
    7月28日下午,嘉興高鐵新城站城一體概念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發布暨招商推介會在上海舉行,嘉興向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徵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站城一體概念設計方案。   本次方案國際徵集將秉持「站城一體化」的理念,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擬向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徵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站城一體概念方案設計。
  • 昌景黃鐵路景德鎮北站、祁門南站高鐵站房設計方案公布
    近日,從「昌景黃鐵路站房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競標」傳來喜訊,中鐵時代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憑藉出色的方案設計水平,成功中標景德鎮北站、祁門南站站房設計項目,為時代院高鐵站房前景增添了一抹亮麗。景德鎮北站房設計以「景繡中華,從「瓷」 騰飛」為設計理念,整體造型風格延續南側站房造型風格,以現代簡潔風格為主。車站三段式造型與南側站房相呼應。中央候車大廳瓷碗造型概念來源於宋代影青鬥笠碗,莊重典雅,象徵「萬瓷之母」,立面上如祥雲飛舞,玲瓏晶瑩剔透,祥和大氣。
  • 滬蘇湖高鐵已經蓄勢待發,松江南站將改變上海市的鐵路網絡結構
    從上海市的角度看滬蘇湖高鐵,它其實也涉及3個火車站——上海虹橋站、上海南站、松江南站,尤其對松江南站來說,它是一個顛覆性的變化。上海市的鐵路網絡結構也會因為滬蘇湖高鐵而改變。滬蘇湖高鐵在長三角地區的結構如下所示。
  • 福州火車南站擴建設計方案確定 將成全國第二大火車站
    你熟悉的福州南站將迎來新面貌!  福州至廈門鐵路  福州南站建築項目  全新的設計方案已經確定!  擴建後的福州南站將建成什麼樣?  最終確定的設計效果圖如何?  一起看看!  最新效果及設計細節  經過近一年的激烈競爭,福州至廈門鐵路福州南站建築概念方案徵集結果終於在近日揭曉。由鐵四院+同濟大學設計院組成的設計聯合體取得了項目的設計權。
  • 上海市資訊|解析滬嘉線城際鐵路上海段:要過松江南站、納入上海...
    解析滬嘉線城際鐵路上海段:要過松江南站、納入上海軌道交通體系滬嘉線城際鐵路是上海軌道交通的一條城際線根據浙江省發布的城際鐵路滬嘉線信息,城際鐵路滬嘉線是杭州到上海的城際鐵路的當中的一段。按照上面的地圖,滬嘉城際鐵路共有幾個要點:關於滬嘉城際鐵路還有第二種的信息,那就是滬嘉城際鐵路會到上海南站。但進入松江南站、接入上海軌道交通的運作,這是確認的事情。下面就是松江南站的站房地圖。上海松江南站的站房分成了三組,最北面是普速鐵路、中間是高速場、南面是滬昆高鐵。滬嘉城際鐵路所走的,就是上海南站中間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