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受降儀式圖集;中國人民勝利了

2020-12-18 晨楓輕聊歷史

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一組日本投降圖集聊表敬意。圖中是出席日本投降儀式的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將軍,日本受降儀式在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徐將軍代表中國人民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

圖中是在臺北公會堂舉行的日軍受降典禮,日本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在陳儀將軍(右)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受領證上簽名蓋章後,轉由諫山春樹將軍(左)向陳儀遞交。臺灣自甲午海戰被日本侵佔後,半個多世紀的屈辱史終於在當天結束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願意投降後,同年9月2日在美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監督下,日本侵華戰爭主犯之一,日軍陸軍大將梅津美治郎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籤屬《降伏文書》,自此正式宣告日本願意無條件投降。圖中就是他籤字時的影像。他最後在獄中死於癌症。

圖中是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照片中坐下者)代表同盟國籤署《日本投降書》。

圖為日本外務大臣光葵(照片中彎腰者)代表日本政府籤署《日本投降書》。

1945年9月9日,中華民國南京市,一場受降儀式在此舉行。就在這30萬中國人血染的土地上,日本人籤署了投降書,真的要滾回老家去了。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作為同盟國代表在日軍投降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中國戰區,共有128萬餘名日軍宣告投降。

相關焦點

  • 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舉行
    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舉行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舉行。這標誌著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14年抗日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國受降。出席受降儀式的除中日雙方代表外,還有盟軍代表、中國官員、中外記者等。 上午8點52分,日軍投降代表、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等7人進入會場。上午9時整,受降儀式正式開始。
  • 31件二戰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新華社長沙12月13日電(記者周勉)12月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布了31件新增藏品和文物。這批藏品和文物來源於戰場遺址以及戰勝繳獲物品,包括日軍作戰用品和部分生活用品等。
  • 那年今日 中國戰區臺灣區受降儀式在臺北舉行
    1943年11月21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巨頭在開羅開會,商討聯合對日本作戰事宜。《開羅宣言》發表不久,國民政府就已著手做收復臺灣的準備。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於1945年8月29日委任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之後兼任警備總司令。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10月24日,陳儀飛抵臺北。機場上,國旗、彩旗似潮翻卷。
  • 密蘇裡號受降儀式徐永昌代表中國籤字 記者落淚
    延安軍民集會慶祝抗戰勝利。均新華社發  2014年9月3日,是我國首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此時此刻,回首69年前的那個清晨,和平和正義的光芒耀眼奪目。在「密蘇裡」號受降儀式上  徐永昌提筆籤字時,大公報記者熱淚盈眶  秋日的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密蘇裡」號戰列艦靜靜停泊在那裡。  69年前,就在這艘軍艦上,《大公報》記者黎秀石見證了日本投降儀式全過程。
  • 受降儀式上,我軍低頭彎腰,日軍卻昂首挺胸,其目的耐人尋味
    不可一世,失去人性的日軍終於滾出了中國,回到了自己的土地。其中1945年日本人在受降儀式上的一幕,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讓我們再把鏡頭回到當時那個受降的時間和地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日本利用廣播向日本全體民眾宣布日本將在這次戰爭中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國內也是一片恍然。他們認為日本軍隊不可一世的侵略,必將戰勝中國的美夢就這樣破滅了。
  • 31件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31件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 抗戰勝利國軍入越受降與法國鬥爭始末
    記抗戰勝利第一方面軍入越受降 法軍因降順了日本還被繳械關押,懷恨在心,便濫殺和虐待日本戰俘。反是中國軍隊嚴格按照國際公約對待日軍戰俘,進入集中營後發給主副食和代金,野戰醫院收治其傷病員,進行感化教育冀其懂得和平道理改變武士道崇拜。
  • 珍貴視頻:1945年廣州中山紀念堂受降儀式
    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內,記者採訪到了一位湖南芷江籍畫家錢德湘,他用12年繪製了19幅油畫,還原當年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的實況。這19幅油畫包括芷江受降、棗莊受降、「密蘇裡號」受降和中國戰區16個對日受降區的受降場面,其中就包括廣州地區的對日受降。
  • 何應欽在日本受降儀式上的一個動作,讓美國人嘲笑,讓國人不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9日,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抵南京接受受降儀式。但是,在日軍遞交投降書時,何應欽一個動作卻讓坐在旁邊的美軍代表,美軍作戰部隊司令麥克雷投來了鄙夷的目光。
  • 美國為什麼會選擇,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受降儀式
    9月2日,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向盟國的投降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就此落下帷幕。為什麼如此隆重的重要歷史時刻,美國會選擇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雖說日本是個島國,但是不可能,找個像樣的受降儀式的地方都找不到吧。
  • 抗日戰爭故事:日本法西斯受降全紀錄,銘記這些時刻
    9時整,受降儀式在美軍第三艦隊旗艦「密蘇裡」號上正式開始。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宣讀完投降命令後,重光葵走上前來。「他把全身重量都壓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來。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籤字的時候,這手杖倒在甲板上。」美國記者霍默·比加特記下了這位日本政府代表和日本外相沮喪、緊張的一瞬。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最美的記憶是日本投降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1945年8月21至2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儀式在芷江隆重舉行,日本投降代表交出了侵華日軍兵力分布圖,降使今井武夫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1945年8月21至2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儀式在芷江隆重舉行,日本投降代表交出了侵華日軍兵力分布圖,降使今井武夫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抗日戰爭的硝煙已散去70年,對於那些參加和經歷過抗戰的老兵,依然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 為何日本受降儀式在軍艦上舉行,因為有人不滿,最後妥協的結果
    日本投降之時,正在日本近海執行炮擊東京任務的密蘇裡戰艦,受命在8月29日之前抵達橫濱,為受降儀式擔任警戒任務。 那麼,是不是因為密蘇裡戰艦有著寬闊的甲板、顯赫的戰績,才被選用於受降儀式地點呢? 確實,擁有近5萬噸排水量的「密蘇裡」號戰艦甲板,能容納不少人,但要在東京尋找一處供上萬人集合的場地,還是易如反掌的。
  • 揭秘日本戰敗後中國軍事接收臺灣受降區
    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相比較,中國軍隊在臺灣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更為複雜、任務更為艱巨,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臺灣受降區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社會性質不同。中國戰區的其它受降區,是日本在1931年後逐步侵佔中國領土後形成的中國淪陷區;而臺灣受降區卻是1895年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割去中國領土臺灣、澎湖列島後,臺灣、澎湖列島變成日本的殖民地。
  • 日本投降後,受降儀式上中國不稱他們為戰俘,而是用一個特別的名字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日本投降這件事絕對可以算得上轟動天下的,抗日十幾年,終于堅持到了勝利結束,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武漢的中山公園舉行,全國百姓都知道這一天的意義有多重大,特別是湖北的人民們,他們早早來到中山公園,把整個公園圍了好幾層,想要親眼見證這個時刻。
  • 走進富陽受降紀念館尋找歷史印記
    走進富陽受降紀念館尋找歷史印記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抗戰勝利大受降:關東軍東北撤軍 國共瘋狂搶奪東三省
    核心提示: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在中國戰區對日本受降的十六個戰區裡,並不包括東北地區,因為早在南京受降儀式的半個多月之前,駐紮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早已經向蘇軍受降,那時候國民黨的軍隊還遠在大西南,不過有一支中國軍隊自始自終都參與了蘇軍的對日受降
  • 「密蘇裡」號受降的儀式知道多少?
    儀式地點選定軍艦後,躊躇滿志的麥克阿瑟就希望能在「密蘇裡」號上升起他的將星旗,滿足他還從來沒有在軍艦上升起過自己的五星上將將星旗的榮耀,這讓負責布置儀式場地的尼米茲的副官為難了,另一個講究是派代表了。投降儀式派出代表參加的國家總共10個,日本之外,同盟國有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一共9個。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左為海軍上將陳紹寬、空軍上將張廷孟,右為陸軍二級上將顧祝同、陸軍中將蕭毅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