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戰敗後中國軍事接收臺灣受降區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執行《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規定,無可奈何地決定向中國政府正式移交臺灣、澎湖列島主權。8月26日中國戰區受降主官、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宣布,臺灣、澎湖列島為中國戰區第十六受降區(以下簡稱「臺灣受降區」),受降地點設在臺灣的臺北。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相比較,中國軍隊在臺灣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更為複雜、任務更為艱巨,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臺灣受降區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社會性質不同。中國戰區的其它受降區,是日本在1931年後逐步侵佔中國領土後形成的中國淪陷區;而臺灣受降區卻是1895年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割去中國領土臺灣、澎湖列島後,臺灣、澎湖列島變成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對臺灣、澎湖列島實行50年殖民統治期間,建立了日本臺灣總督府等比較完整的日本政府統治機構。

  第二,臺灣受降區日本駐軍人數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臺灣實施戰時體制,推行「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的治臺政策,臺灣成為日本侵略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的重要軍事戰略基地,日本派遣大批軍隊進駐臺灣, 到日本投降時駐臺日軍仍有20萬之多,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等各軍種部隊。

  第三,臺灣受降區日本駐軍仍有一定的作戰實力。在中國對臺灣進行軍事接收前,臺灣受降區的日本駐軍不僅人數多,而且仍有一定的作戰能力。戰爭期間,駐臺灣、澎湖列島的日本軍隊未受到中國軍隊及美軍的地面軍事打擊,僅遭受美軍的幾次空襲打擊,到日本投降時駐臺日軍各部隊編制員額充足、武器裝備完備、軍需供給充足、軍隊官兵傷亡很少,整個部隊仍有一定的作戰能力。

  第四,臺灣受降區內居住生活著數十萬日本僑民。日本宣布把臺灣歸還中國後,數十萬日本僑民要求返回日本國內居住生活,這樣一來,遣返駐臺日軍戰俘及數十萬日本僑民,成為中國軍隊在臺灣受降區執行軍事接收中的另一項繁重任務。

  面對上述四方面複雜、艱巨的軍事接收形勢和任務,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在隆重舉行了受降典禮儀式、宣布中國收復臺灣主權後,前後用了6個月時間,比較順利地完成對駐臺日軍的軍事接收任務,使臺灣完整地回歸祖國懷抱。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籤字儀式在南京舉行,隨後中國戰區十六個受降區的受降典禮儀式陸續在各地進行。臺灣受降區受降典禮儀式,於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中山堂)隆重舉行,臺灣省行政長官、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儀上將,為臺灣受降區受降主官。在受降典禮儀式上,陳儀向日本末任臺灣總督兼日軍第十方面軍(駐臺日軍部隊)司令、日軍投降代表安藤利吉,發出第一號命令: 「本人及本人所指定的部隊及行政人員,奉命執行臺灣、澎湖地區的日本軍隊及其輔助部隊的投降手續,並接收臺灣、澎湖列島的領土、人民、統治權、軍政設施以及資產等。」 安藤利吉雙手接過陳儀發出的第一號命令受領證後,隨即表示: 「對於本命令及以後之一切命令、規定或指示,本官及所屬與所代表之各機關部隊之全體官兵,均負有完全執行之責任。」隨後安藤利吉在受領證上簽字蓋章。

  臺灣受降區受降典禮儀式結束6天後,1945年11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臺灣省警備司令部,聯合組成臺灣省軍

  事接收委員會,陳儀兼任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主任委員, 臺灣省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少將兼任副主任。

  作為臺灣受降區被接收對象的駐臺日軍部隊,以日本第十方面軍所屬部隊為主體,原日本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兼任第十方面軍司令。另外,駐臺日軍部隊還包括一部分日本空軍和海軍部隊。中國軍隊軍事接收前駐臺日軍各部隊的駐地、中國執行軍事接收任務的部隊、各支部隊軍事接收開始時間、軍事接收結束時間具體簡況如下:

  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部駐地在臺北,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派陸軍第70軍執行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1 月15日開始接收,11月17日接收完畢,前後僅用3天時間, 接收持續時間最短。

  日軍第9師團駐地在新竹,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令陸軍第70軍第75師奉命執行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1月5日開始接收,12月10日接收完畢。

  日軍第50師團駐地在屏東縣潮州鎮,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安排陸軍第62軍第157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2月10日開始接收,12月20日接收完畢。

  日軍第71師團駐地在臺中、嘉義兩地,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命令陸軍第62軍第157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 該支中國軍隊從12月7日開始軍事接收,翌年1月3日接收完畢。

  日軍第72師團駐地在善化,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令陸軍第62軍第95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2月1日開始接收,12月15日接收完畢。

  日軍獨立第75旅團駐地在豐原,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命令第62軍第157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2月11日開始接收,翌年1月13日接收完畢。

  日軍獨立第100旅團駐地在高雄,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命令第62軍第95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2月16日開始接收,翌年1月13日接收完畢。

  日軍獨立第103旅團駐地在嘉義,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派第70軍第75師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1月12日開始接收,12月5日接收完畢。

  駐臺日軍還包括一部分空軍和海軍部隊,其中日軍空軍第8警衛師駐地在臺中,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派中國空軍第22地區部隊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1 月1日開始接收,翌年1月13日接收完畢,歷時74天,接收持續時間最長。

  駐地在澎湖列島的日軍守備隊系日本駐臺灣海軍部隊, 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令由海軍接收組組長李世甲率領的海軍第2艦隊陸戰隊,奉命實施軍事接收任務,該支中國軍隊從11月15日開始接收,翌年1月13日接收完畢。

  至1946年1月中旬,8個軍事接收組的工作基本完成。為儘量保證軍事接收工作紮實、全面、不遺漏大的問題,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又新成立兩個點驗組,直屬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指揮。兩個點驗組在8個軍事接收組分頭完成軍事接收任務後,再對軍事接收工作進行重新核查、驗收。兩個點驗組對軍事接收工作的重新核查、驗收工作,從1946年2 月開始進行。第一點驗組主要對臺北、基隆、淡水、宜蘭、花蓮、新竹等地區的軍事接收情況進行點驗。該組的點驗從1946年2月開始,到3月18日結束。第二點驗組主要對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屏東、澎湖列島上的馬公港以及憲兵組的軍事接收情況進行點驗。該組的點驗從1946年2月5日開始,到3月10日結束。這樣一來,到1946年3月下旬,中國軍隊對駐臺日軍的軍事接收工作,經過軍事接收和點驗兩個階段後基本完成。

相關焦點

  • 解密:日本戰敗後 軍事接收臺灣受降區
    四 遣返大量投降繳械的駐臺日軍戰俘及日本僑民,是臺灣受降區中國軍事接收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做好日軍戰俘遣返工作,臺灣省軍事接收委員會於1945年12月1日成立戰俘管理處,戰俘管理處在日軍戰俘集中地區成立5個戰俘管理所。
  • 那年今日 中國戰區臺灣區受降儀式在臺北舉行
    本官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之命,為臺灣受降主官,茲以第一號命令,交與原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依照此項命令,臺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交還中國,所有日本在臺灣及澎湖列島的陸海空軍和警察,均應繳出武器,聽候處理,希即遵行。安藤利吉微微點頭應諾。臺灣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把受降書與第一號命令交與安藤利吉。安藤利吉躬身接過,匆匆掃視一遍後,用毛筆籤名。
  • 1945年國軍收復臺灣對日軍實行「勿記舊恨」政策
    8月26日中國戰區受降主官、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宣布,臺灣、澎湖列島為中國戰區第十六受降區(以下簡稱「臺灣受降區」),受降地點設在臺灣的臺北。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相比較,中國軍隊在臺灣受降區的軍事接收,形勢更為複雜、任務更為艱巨,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臺灣受降區與中國戰區其它15個受降區的社會性質不同。
  • 臺灣調查委員會與國民政府對臺灣的接收
    由於美軍扭轉了太平洋戰區的頹勢,日本節節敗退,蔣介石看到中國可能戰勝日本的希望,認為必須預先安排臺灣接收問題,所以1944年1月17日命令行政院秘書長張厲生「對於收復臺灣之政治準備工作,希即與王秡生等研擬具體辦法與組織人事等呈報」。3月15日,張厲生上呈收復臺灣辦法,建議採取盟軍軍事接收臺灣的形式,由中國組織主持軍政府,等安全接收臺灣後,再恢復臺灣作為行省的地位。
  • 在臺灣的50萬日本人都去了哪裡,倭寇投降後歷史結局到底怎樣!
    在日本受降後,末任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改任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軍事接收也隨之到來! 前一個月從寧波出發分成兩批從基隆港登陸的70軍,在臺灣北部開始軍事接收,軍事接收比預想的順利,不僅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武器也保存完好無損,其實此前中國政府就已經書面告之臺灣日軍
  • 日本戰敗後,遺棄在東北20萬日本女人結局如何,一些留在了中國
    當日本天皇宣告投降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的中國時,無數侵華日軍選擇自行剖腹,無數在華僑民也選擇了集體自殺以表示效忠天皇。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不少日本僑民滯留在中國各個地區,其中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女人就有十幾萬人。照片中是日本戰敗投降後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僑民,從圖中可以看出她們已經打包好行囊等待著被遣返回國。
  • 日本宣布投降後,超300萬人被遣返!這3樣東西禁止攜帶
    日本政府前期派往中國的還只是青壯年和軍中家屬,謀求在移民地開展生產工作創造移民條件。隨後工商業者和大批日本軍政人士前往。1945年,日本戰敗後,這批日本移民的去留問題成為了兩國政府需要著重討論的問題。根據統計,日本投降後,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高達325萬,這些人包括已經淪為戰俘的侵華日軍、日僑和為日軍出力的非日本國籍殖民地人(主要包括韓俘和臺胞)。
  • 抗日戰爭故事:日本法西斯受降全紀錄,銘記這些時刻
    後來,今井武夫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當時心境:「戰敗的我們,猶如被一堵黑暗的牆壁隔斷了前途,絕望的孤家感和不安的心情是不能消除盡的。」根據協議,中國戰區將接受中國大陸(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內日軍全部陸海空軍的投降。8月27日下午2時,南京光華門外,七架美軍飛機緩緩降落。
  • 臺灣重回祖國懷抱(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圖)
    他受命為「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後,即布置收集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教、衛生各業現狀,草擬了《臺灣接收計劃綱要草案》,送交蔣介石過目得到批准。接著,陳儀開辦各類專職訓練班。學員從在職公務員和大中學生中挑選,其中臺灣籍人佔了相當比例,成了日後接收臺灣的骨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1945年日本戰敗,主政雲南18年的龍雲卻因此事被蔣介石拉下馬
    蔣介石對他說,為了接手雲南,我打算把龍雲調到重慶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龍雲肯定不會乖乖就範,你要在軍事上作徹底「解決」龍雲的準備。杜聿明接到密令後,立即趕回昆明。在回到昆明的當天,為了不引起懷疑,他還照常參加了宴會。杜聿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珍貴視頻:1945年廣州中山紀念堂受降儀式
    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內,記者採訪到了一位湖南芷江籍畫家錢德湘,他用12年繪製了19幅油畫,還原當年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的實況。這19幅油畫包括芷江受降、棗莊受降、「密蘇裡號」受降和中國戰區16個對日受降區的受降場面,其中就包括廣州地區的對日受降。
  • 抗戰勝利國軍入越受降與法國鬥爭始末
    因此轉移到16度線以南英軍受降區的日軍都追悔莫及,而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則感激涕零,絕大多數都『模範』服從管束,遵守紀律,外出時見了中國軍人便立到道旁,認真敬禮。方傳一歷經南京大屠殺、日本空軍對大後方的狂轟濫炸等,父母是在長沙大火中逃生後被日機炸死的,國恨家仇不可謂不深,卻幾次說「再沒有比日本戰俘更好管的戰俘了」。
  • 二戰日本戰敗,700萬日軍是怎樣投降的?
    1945年9月2日,日本國政府與日本陸海軍向同盟國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在投降書籤字。此時尚有數百萬全副武裝的日軍建制部隊散布於亞太戰場與日本本土:北始千島群島南至荷屬東印度帝汶島,東起馬紹爾群島西迄印度洋安達曼-尼可巴群島,縱橫達8000公裡。各地盟軍隨之展開受降,這是史上最為宏大的特殊軍事行動。
  • 日軍投降,受降地為啥突然從洛陽改到鄭州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籤字儀式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舉行,何應欽(左)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書(資料圖片)  1944年5月25日,洛陽淪陷。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表《停戰詔書》;10月30日,侵洛日軍全部繳械。在被日軍蹂躪1年多後,古都迎來了新生。在日軍投降前後,洛陽民間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 日本戰敗投降69周年之際回顧日本侵略者在津所犯罪行
    天津淪陷後,日軍部隊大量進駐天津,據不完全統計,當時駐津日軍有:本間部隊、宮岐部隊、山本部隊、加藤部隊、清水部隊、山口部隊、舟山部隊、瀨戶部隊、聖理部隊、小山部隊、朝井部隊等近20支部隊,坦克、航空、炮兵、騎兵、運輸、化學、通訊、機械化、軍犬等兵種一應俱全;除日軍駐屯軍司令部外,還設有日本憲兵司令部、日本警察署、日本陸軍特務機關等常駐軍事機構。
  • 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
    受降典禮總共只用了5分鐘    《開羅宣言》發表不久,中國國民黨政府就著手作收復臺灣的準備。1944年夏,國民黨中央設計局組建了「臺灣調查委員會」專司其事,以行政院秘書長陳儀為主任委員。    陳儀出任「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後,即布置收集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教、衛生等各業現狀,分類編輯。
  • 日本受降儀式圖集;中國人民勝利了
    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一組日本投降圖集聊表敬意。圖中是出席日本投降儀式的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將軍,日本受降儀式在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徐將軍代表中國人民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圖中是在臺北公會堂舉行的日軍受降典禮,日本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在陳儀將軍(右)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受領證上簽名蓋章後,轉由諫山春樹將軍(左)向陳儀遞交。臺灣自甲午海戰被日本侵佔後,半個多世紀的屈辱史終於在當天結束了。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特別報導第一集:《還我河山》
    1945 年10 月25 日,中國戰區臺灣受降區受降典禮儀式在臺北公會堂舉行。當天上午8 時50 分,受降主官國民黨上將陳儀將軍在多名國軍將領及盟軍代表陪同下,步入會場。日軍投降代表安藤利吉、諫山春樹等則在陳儀下令後才列隊低頭進入會場,並在指定位置立正後向陳儀行鞠躬禮,隨後又自行解下所佩軍刀雙手呈給陳儀。
  • 日軍投降後,國民黨接收了多少日本僑民?僅東北就有110萬人
    此時在中國戰區的日軍受降人數約129萬人。就像很多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日軍受降也是挑人的。有關東軍向蘇軍投降,其餘的多數向國民革命軍投降,向八路軍投降的日軍數量較少。除了軍隊之外,日本侵佔中國多年,在戰敗後仍有大量日本僑民滯留中國。當時處理日僑的工作歸國民政府管。
  • 日本戰敗後,中國本打算派5萬士兵進駐日本,最終因為此事不了了之
    日本戰敗後,中國本打算派5萬士兵進駐日本,最終因為此事不了了之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戰爭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為此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作為二戰罪魁禍首的日本和德國,當時國際聯盟為了懲治德國和日本,防止其東山再起,制定了分區佔領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