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飲料「偷梁換柱」成特醫奶粉?誰的問題?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彭婧如)近日,湖南郴州出現固體飲料被當成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導致兒童頭骨出現畸形一事,引發高度關注。特醫奶粉是什麼?與固體飲料有何區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誰是始作俑者?

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兒童頭骨出現畸形

「只敢去大超市買國行進口奶粉,或者讓朋友在國外超市採購,做好記號發直郵。」「總出現奶粉問題,真不知道以後孩子還能喝什麼奶粉。」這是很多人在看到湖南郴州「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後的第一反應。

資料圖:家長稱服用「倍氨敏」後,幼兒出現頭部發育異常現象。

從目前線索看,當地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出現畸形的孩子們,是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13日,「倍氨敏」固體飲料委託方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市場部人員表示,一線導購併不是公司的員工。「倍氨敏」產品質量和標籤第三方檢測都合格。包裝清晰標註是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

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此次事件前公司發現有客戶前往門店投訴,已於去年主動停產「倍氨敏」產品,向渠道召回銷毀並向有關部門備案。

另外,湖南郴州永興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產品的檢測是按照國家標準,這個產品是合格的,可在市場流通。

據媒體報導,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蛋白固體飲料「倍氨敏」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虛假宣傳特殊功能。

所以,目前來看,這並非奶粉質量問題,因為孩子們喝的本身就不是奶粉,而是固體飲料……

誰出了問題?

除了生產企業,還事涉醫生、導購員和售貨的母嬰店等多方,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事發後,唯樂可公司聲稱產品質檢合格,並否認有虛假宣傳。永興縣市監局曾對媒體回應稱,暫未發現有醫院醫生參與事件過程。

但事件持續發酵,5月13日晚間,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徹查湖南郴州奶粉事件,並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就目前信息看,涉事生產廠家和母嬰門店等,可能會承擔怎樣的責任?中消協律師團前團長、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表示,固體飲料不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醫奶粉,如涉事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按照奶粉產品進行不當宣傳,給家長造成了誤導,那麼就涉嫌虛假宣傳。

「現在就看廠家、經銷商誰存在誤導和虛假宣傳,誰就要對整個事件負責。」邱寶昌說。此外,產品也要符合食品預包裝規則,如果固體飲料產品在包裝設計上與奶粉易混淆,廠家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新網(cns2012)表示,目前事情的關鍵不在於「倍氨敏」產品是否有問題,而是這款產品是蛋白固體飲料,被「狸貓換太子」,說成是特醫奶粉來欺騙消費者,這個才是關鍵。

遭遇「狸貓換太子」的特醫奶粉是什麼?

據湖南經視報導,事件中的幼兒在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因此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家長們隨後去郴州愛嬰坊母嬰店買奶粉,經導購員強烈推銷,最終購買了「倍氨敏」這款產品。

當有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奶粉,也是最暢銷的,許多過敏寶寶都在吃。

母嬰店視頻截圖。

醫生提到的胺基酸奶粉實則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於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我國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的註冊審批管理。

5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選購消費提示》:消費者不能自行決定購買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購買產品後要重點閱讀、掌握標籤上標示的食用方法和使用說明,了解如果配置和使用不當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警示說明。

「使用過程中如出現不適症狀,或未達到預期效果,應及時向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諮詢。」市場監管總局提示,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能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能標示適用人群,也不需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

不是奶粉問題,是利益鏈的問題!

事實上,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2019年8月,因旗下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金大洋公司被青島市黃島區市場監管局罰款238.82萬元,同時被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約2.15萬元。

在郴州,類似事件也並非首次發生。2019年3月,十幾位家長發表「聯名信」,指控「小孩身體出現問題因郴州兒童醫院醫生向患兒推銷的奶粉所致」。

郴州市場監管局於4月調查核實過「舒兒呔」系列固體飲料,最終認定涉事公司誤導患兒家屬,而該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個別醫生,使用這些虛假宣傳材料,向患兒家屬推薦購買。這些被推薦的家長來到店鋪後,又會接受導購員的「二次洗腦」。

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郴州市場監管局、衛健委13日回應關於郴州市兒童醫院醫生開處方推薦「假奶粉」事件的處理進展:事件定性為虛假宣傳,已對涉事企業下達處罰決定書;企業將聯合醫院按退一賠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屬賠償,已安排患兒進行體檢,涉事醫生停職一年。

朱丹蓬認為,目前市面上依然存在一些以假亂真的現象,這由多種因素造成。其中,特醫食品較為特殊,註冊較為嚴格,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惜鋌而走險,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鑽空子獲取利益。

根據受害兒童家長對媒體的表述,「倍氨敏」的價格並不便宜,一桶400克,售價298元,比一般的奶粉貴兩倍多。

另外,「倍氨敏」固體飲料產品包裝設計為常見的奶粉罐裝形式,400克的產品規格也是特醫奶粉常用的包裝容量,且包裝顯著位置印有「深度水解蛋白&無乳糖配方粉」等字樣。

涉事產品「倍氨敏」截圖。

有從事奶粉銷售多年的人士表示,存在醫生給家長推薦奶粉的現象,是因為醫生可獲得的提成很高,一桶最少百元以上,而且人們很信任醫生。如,月子中心和醫院聯合給孕產婦推薦「寶寶第一口奶」,已不是什麼秘密。奶粉經銷商在自己開的月子中心,推薦自己經銷牌子的奶粉,便可以掙兩份錢。(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誰在指鹿為馬?
    該產品外包裝清晰標註系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當地有關部門經初步調查後表示,暫未發現有醫院和醫生參與事件過程。對涉事企業和地方監管部門的解釋,有待更高層級的部門詳查,給受害家長和公眾一個有公信力的答案。還應當追問的是,明明是一款蛋白固體飲料,為什麼被當成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我國對特醫奶粉生產經營提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特醫食品、嬰兒配方食品、固體飲料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固體飲料」和「嬰兒配方食品」、「特醫食品」放在一起對比。 三.什麼是固體飲料? 固體飲料的範圍十分寬泛,速溶咖啡、速溶茶粉、奶茶粉等,都是固體飲料。 我國GB /T 29602-2013《固體飲料》中,對「倍氨敏」這種蛋白固體飲料的定義是這樣的: 簡單理解就是,只要產品成分中含有動物或植物蛋白,含量滿足下表的飲料,就算蛋白固體飲料。 上圖就是固體飲料國標中,對於蛋白固體飲料全部的理化指標要求。
  • 被固體飲料冒充的奶粉:數千患兒靠它續命,整頓下架後又重新上架
    郴州「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後,苯丙酮尿症(PKU)患兒一度面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兩難選擇:要麼不吃,任由智力退化;要麼選擇進口配方粉,擁有特醫食品資質,但價格高昂。 在政策明確特醫食品定義之前,一部分固體飲料確實充當了特醫食品的角色,也被納入醫保體系。
  • 是誰把「飲料」當奶粉推薦給寶寶食用?品牌方稱不知銷售方誤導宣傳
    這些家長發現,他們的孩子均食用了名為「倍氨敏」的奶粉,以緩解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但是他們發現,這款產品其實並非「特醫」奶粉,而屬於固體飲料類,相當於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只是在喝飲料。個別孩子有不停拍頭的行為報導中,家長反映孩子就診時,醫生建議家長購買「特醫」奶粉給孩子食用,而他們隨後在愛嬰坊母嬰店被銷售人員推薦了這種「倍氨敏」產品。當部分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則表示這是另一種稱呼,奶粉非常適合過敏的寶寶食用。
  • 多名嬰兒因「假奶粉」成「大頭娃娃」!
    事實上,固體飲料被醫生當「藥」賣的案件並非首次曝光了,三鹿毒奶粉事件就讓不少家長心有餘悸。誰能想到這麼多年過去,竟然還有如此無良的商家。 為什麼寶寶要喝特醫奶粉?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特醫奶粉。
  • 偽「特醫奶粉」生產方回應:沒有誇大...
    據悉,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先後購進「倍氨敏」法國進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體飲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在有食用普通奶粉過敏的寶寶家長諮詢時,推銷人員就推薦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產品讓其寶寶食用。目前已有5名家長向永興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 「假奶粉」導致湖南再現「大頭娃娃」 永興縣回應來了
    「產品質量和標籤都合格,有第三方檢測,包裝清晰標註是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倍氨敏品牌持有者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唯樂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品牌產品是委託天津德恆公司生產,已於去年9月停產。「大頭娃娃」再現,誰之過?
  • 深圳人,你真的了解手中的固體飲料嗎?
    近年來,關於固體飲料的負面新聞頻出,讓不少深圳市民可能還沒搞清楚固體飲料究竟是什麼,就已經給它打上一個要「避而遠之」的標籤了。 其實,固體飲料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未意識到我們喝的是固體飲料而已。今天,就帶大家好好認識一下固體飲料。
  • 保健品合格,誇大虛假宣傳卻久治不愈,到底是誰的錯?
    據報導,5月13日生產方針對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事件回應,涉事公司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負責宣傳的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目前公司已介入調查,此前經第三方檢測,「倍氨敏」產品質量合格,標籤合格。該產品外包裝清晰標註系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
  • 奶粉怎麼選?營養師給你溫馨提示!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導致多名兒童出現佝僂病等症狀,涉嫌消費欺詐。為此,人民網·人民健康採訪了中國國家遊泳隊營養師,註冊營養師於良。於良為廣大家長在寶寶奶粉選擇問題上做出了建議和指導。1、要不要給孩子喝嬰兒配方奶粉?
  • 這鍋誰來背?!
    這鍋誰來背?!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回應紫牛新聞記者,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
  • 飲料竟當奶粉賣,氣憤!
    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視頻顯示,這些幼兒在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因此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家長們隨後去郴州愛嬰坊母嬰店買奶粉,經導購員強烈推銷,最終購買了「倍氨敏」這款產品。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誰之痛!
    「特殊醫學用途食品」與「蛋白固體飲料」之間的區別,在市場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被巨大利益驅使著的導購和經營者,就這樣一步步把可憐的孩子們推向疾病與災難。截圖如下:這個管理辦法的出臺,對特醫食品的註冊審批、臨床試驗、產品標籤和說明書、監督檢查等項目都進行了詳細規定。特醫食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來食用,並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推薦別人吃的。
  • 多少飲料碰瓷牛奶,這些根本不配叫「奶」
    原創 正在喝奶的 四象工作室 來自專輯《當代大生活家(必修Ⅰ)》三鹿事件過去12年了,國產奶粉背負的恥辱尚未完全洗清,「大頭娃娃」卻再次出現,這次的問題不是直接的「奶粉造假」,而是「把固體飲料當嬰兒奶粉推銷,嚴重誤導家長」,性質仍然極其惡劣、令人髮指。
  • 家長到底要怎麼選奶粉,才能避免被坑?
    當地的母嬰店,將倍氨敏「固體蛋白飲料」推薦給了他們,並說這是店裡賣的最好的,還說,固體蛋白飲料就是牛奶的別稱。這樣的慘劇發生後,布穀媽媽在微博上看到一些高贊評論——包裝上都標註了是固體蛋白飲料了,這些家長都不看的嗎?太心痛了除了要嚴格懲罰這些不法商販,家長是不是也要好好反思自己!
  • 飲料包裝成奶粉賣,大頭娃娃再現江湖:挑選奶粉,媽媽切記這幾點
    在熱搜上看到這則報導,郴州,一些家長聚集在一家母嬰店裡要討個說法,原來,這群寶寶都是屬於過敏寶寶,醫生建議喝抗過敏的奶粉,而很多爸媽到這家母嬰店購買奶粉時,店員推薦了那款所謂的特殊奶粉,據說是抗過敏的,實際上根本就是蛋白固體飲料,298元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