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熱詞背後中國公民意識成長 網民力量彰顯

2020-12-20 騰訊網

「稀裡糊塗『被漲工資』」,「做蟻族還是蝸居?」……2009年年末,新鮮熱辣的各大網絡流行語排行榜強勢出爐。與以往相比,時下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的熱點就是網民討論社會公共事件的主動性和推動事件發展進程的強大力量。

-公民意識的覺醒

與2008年流行網絡的「囧」 、「雷人」、「山寨」等單純戲謔、搞笑的熱詞風格不同,2009年網絡熱詞大部分來自於社會公共事件:「釣魚執法」、「躲貓貓」、「樓脆脆」……網民對這些公共事件的熱議,不僅增加了其社會關注熱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也推動了事件的發展,清理了一些藏汙納垢的社會死角。

「一個以『被』字為前綴的流行語表達格式,帶有懷疑、調侃、反諷意味,是網民的一種社會表達行為,充分表明中國社會轉型在當下的進步特徵……」對於這些網絡現象,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星教授分析說。

2009年在中國網際網路傳播的歷史上是一個眾聲喧譁的年頭,所有能夠產生社會性傳播效果的事件幾乎都源自網際網路的揭示和推動,在這些網絡熱詞的背後,中國公民意識的進步表現出明顯的特徵:第一是公共事件開始成為社會傳播的重點;第二是網民通過網際網路來伸張屬於法律保護範圍內的公民權益;第三是網際網路的輿論監督功能越來越引人注目,尤其是對一些地方行政機構的管理工作提出質詢。

-公民發言新平臺

相對於2009年由網絡熱詞引起的對公共事件的熱議,推動這一現象的科技力量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網際網路上,信息分享的速度、參與評述的便利性等都在科技的推動下飛速提高,特別是微博客問世後更是如此,它已成為具引領性的全新網絡社會互動形式。

微博客即迷你型博客,是一種可以及時發布消息,類似於博客的系統,在中國被親切地稱為「圍脖」,更有「這年頭,沒個『圍脖』,還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著名廣告詞。「國慶閱兵」、「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保八」……這些信息利用微博客迅速傳播的同時,體現了我國網民主體意識的增強,對於網絡的使用方式也開始不僅僅局限於接受信息,而是更青睞於信息分享。

微博的出現為每一個公民提供了一個現場直播式的麥克風。正如陳衛星解釋的,由於微博的技術優勢和非個體責任性,自然會對公共事件的話語表達形成一個更加自主、更加多元的傳播態勢,激發網民自主參與事件,彰顯社會群體的自治意識和權益意識,從而形成新的推進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社會基礎。

相關焦點

  • 三年立川 蘊蓄中國成長力量
    再獲新生的川震災區在重建中破解了諸多世界性難題,令外媒驚嘆「中國力量」創造出「中國奇蹟」。這1095個日夜的抗震救災、恢復重建,不僅令災區煥然新生,也為轉型期的中國帶來深遠影響,其間的探索和實踐更廣泛地輻射到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融入到整個中國新時期轉型發展的血液當中,為中國蘊蓄了成長力量。  ——國家力量。
  • 從熱詞傳播看網民表達——2015-2016年度熱詞報告
    在熱詞篩選過程中,排除了口語化的代詞、助詞(如「我」「了」「呢」)等對報告的幹擾,同時剔除了日常必備的生活詞彙(如「吃飯」「睡覺」)及明星、影視劇類詞彙,力求關鍵詞符合時代發展,全面、客觀、準確地呈現一年來中國網民對現實問題的熱切關照,為中國未來的社會發展提供來自民意的參照。
  • 人民日報:網絡熱詞表達民意反映社會心理
    怎樣最大程度發揮網絡熱詞對社會的正面效應?如何促使其成為文化發展、社會進步的正面推動力量?本期「時事觀察」,我們一起討論「網絡熱詞」。在教育部、國家語委剛剛發布的200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列出了五大年度熱詞「躲貓貓、七十碼、蝸居、釣魚執法、樓脆脆」,無疑都是非常深刻的年度記憶。  語言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它的重要載體。所以,要了解、認識網絡熱詞,試圖給出一個較為恰當的定位和評價,就必須更多地結合當今社會文化語境和背景。
  • 從熱詞中汲取前行力量
    這些由專家、網民和大數據選出來的年度熱詞,記錄了一年來國家和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歷程,也串聯起國人拼搏奮鬥的點點滴滴。滄海橫流,方顯英勇本色。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大江南北。危急關頭,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應急救援人員、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區工作者、工程建設者、下沉幹部、志願者等,舍小為大、逆行出徵。
  •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11月8日《青年文摘》發布的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拉開了年末網絡流行語盤點的序幕。無論是上半年牽動億萬網友的「逆行者」「雲監工」,還是剛剛過去的「雙11」中「雙節棍」「尾款人」等「新梗」,都映射著這一年網民的網絡文化生活。 匯聚戰「疫」正能量 回望這一年,什麼最難忘?透過「逆行者」「雲監工」等高頻網絡熱詞,答案已不言而喻。
  • 全面履職第一年——2019年應急管理熱詞出爐!
    2019年哪些熱詞 脫穎而出 來戳!+start2019回顧導語:2019年是應急管理部組建到位後全面履職第一年,回望這一年,多項工作成為社會熱點,被主流媒體和網民高度關注。不少新詞、熱詞在網絡上被津津樂道,登上熱搜榜,升溫為全民話題。中國應急管理報大數據輿情中心通過對全網數據分析採集,篩選出以下網絡熱詞,從中可見媒體和網民這一年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深刻記憶。
  • 網易有道詞典公布:Vlog成為2019年度熱詞—中國經濟網
    >   2020年的第一天,網易有道詞典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熱詞。
  • 2020年的國民記憶,都記錄在網民的搜索框裡
    沸點榜單讓我們看到了國民關注背後,最真實的2020年。文/柴魚出品/新摘商業評論2020年終於臨近尾聲,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年終數據報告如約而至。2020,搜索見證中國沸點榜單讓我們看到了國民關注背後,最真實的2020年。這一年,動蕩不安。在時代大變局中,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百度搜索在其中既是信息的瞭望者,又是信息的守望者。
  • 【地評線】荔枝網評:「年度熱詞」串聯起中國發展的「密鑰」
    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等10個熱詞入選「十大網絡用語」;新冠肺炎、抗疫、復工復產、網課、雙循環等10個熱詞入選「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方艙醫院、健康碼、服貿會、天問一號等10個熱詞入選「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網絡用語聚合著廣泛的民意,蘊含著網民的真情實感,無疑是社會的熱點、難點和民眾的期盼點。
  • 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網絡熱詞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一種語言首先是流行於虛擬網絡空間並且為網民自己創造或借用的;二是能夠記載歷史、傳遞民情。既然我們把一個語言單位稱作「網絡熱詞」,那麼它應該同時具有「網絡」和「熱」兩個基本要素。「網絡」要素,說的是它起源於網絡,由網民自己所創造;「熱」要素,說的是它被網民所熟知並廣泛使用,產生巨大社會反響。
  • 中國網民「新勢力」崛起
    與現實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後浪」奔湧相映生輝的是,網絡虛擬空間裡,有網絡時代「原住民」之稱的廣大未成年人正在崛起為中國網民「新勢力」。  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城鄉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分別為93.9%和90.3%。
  • 「地評線」天府網評:最火的年度熱詞當屬「人民」二字
    近來,由專家、網民和大數據選出的「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年度十大流行語」「年度十大新詞語」陸續發布。年度詞語記錄了這一年的社會熱點、生活新變化、社會經濟新發展,串聯起2020年人們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在這些年度熱詞、新詞中,都留下了「人民」的印記,由此來說,最火的年度熱詞當屬「人民」二字。
  • 2020年度知識熱詞榜單來襲,不懂你就out了
    一個流行詞就是一段回憶,熱詞盤點是歲末的語言年俗和文化盛宴。2020年,處在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下,知識內容加速了在大眾視野的發酵。這些熱詞,你get了幾個?據了解,在疫情期間,每天平均有超過10億人次通過百度搜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信息和知識,每個問題的背後都映射出民眾對於這場特殊疫情的強烈關注以及對抗疫情的勇氣與信念。除了防疫相關話題,國家宏觀層面的公共議題也是網民高度關注的知識話題——作為國家數位化的關鍵布局,「新基建」被人們投以濃厚的關注興趣。
  • 中國人在蒙古國受辱事件有感:公民維權意識應加強
    近期,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市長巴特烏勒就中國公民在蒙古境內受辱事件做出正式道歉。巴特烏勒表示,對發生的事件感到羞恥。透過事件,筆者看到了中國對外機構在對待公民境外人權上應有的責任擔當,也深感中國公民在對外維權意識上的一些薄弱。
  • 改革開放40年 青年「熱詞」盤點(1998-2007)
    這些「熱詞」的變化,表面看來僅僅是「話語變化」,但是每一個詞語產生和演變的背後,都體現出社會時代的變遷;同時,青年新觀念、新意識的出現,也對社會進程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們盤點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每一個十年的部分青年「熱詞」。這些詞都生動地涵蓋了不同時期青年的生活狀態。
  • 「她綜藝」的背後,是蓬勃生長的女性力量
    2020年即將結束,如果盤點一下今年的年度熱詞,「姐姐」一定榜上有名。初舞臺時,連舞步都跳成順拐的她最終以第五名的成績出道,「奇蹟」背後,是官方統計的280小時訓練時長,以及她掛在嘴邊的那句「再來!再來一遍!」
  • 看數字背後的中國力量
    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事實上,很多人也困惑,為什麼我們非要攀登這座高峰不可?測量這座險要的高峰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 斯林姆:盤點2019兩會教育熱詞 為幼少兒心智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教育是每年兩會期間熱議的話題,2019年兩會上,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等成為教育主題相關熱詞。「網際網路+教育」背景下,斯林姆國際教育針對3-8歲幼少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有系統、有計劃且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心智,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