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被敵人凌遲殺害的革命烈士,矢志不渝

2020-12-11 隋唐五代史

1936年4月25日,24歲的紅軍營長凌福順被敵人押到獅城西門外刑場。敵人復古了羅馬人的殘忍刑具,把凌福順捆綁後釘在了十字架上。

被剝光了上衣的凌福順,被儈子手用長釘把手腳釘在了十字架上。就像當年被羅馬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鑽心的疼痛並沒有使凌福順屈服。

然而,劊子手們比當年的羅馬人還狠毒,他們拿出匕首和刺刀,朝凌福順身上亂戳,並殘酷地將他臉上、身上、手臂上的肉一塊一塊割下來。

最終,凌福順被儈子手們凌遲殺害。就義前,他拼盡全身力氣高呼:「父老鄉親們,死沒什麼可怕,我凌福順雖絕代,革命永遠不會絕代,你們要永遠堅持。」

相關焦點

  • 他同耶穌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犧牲時年僅24歲
    大家都知道耶穌的故事,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行最終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鮮血染紅了十字架,所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耶穌,就把醫院的的標誌設計為為紅色的十字,在我們的中國,同樣有一位為了革命為了民眾而被革命反動派釘死在十字架上,壯烈犧牲的人,這個人就是凌福順。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中)
    繼續解讀第27章第六段,繼續講有關十字架的事。上面說的是有些人認為耶穌不是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釘死在木樁上的歷史原因。接著還有一些新約內容裡面的證據。有學者說,在新約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寫明耶穌被釘的那個STAUROS有別於一般的STAUROS,連一句暗示也沒有,更沒有說它不是一根木頭而是由兩根木頭釘成的十字架,按當時的情況,只能指最普通的木樁,不可能是T或X,更不可能是十字架。
  • 耶穌確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專家在聖地發現與耶穌受難有關的釘子
    據信,這些釘子是在耶路撒冷的一個公元一世紀的墓葬洞穴中發現的,據信那裡是猶太大祭司該亞法的安息之所。根據《聖經》的記載,如果說羅馬巡撫彼拉多對殺害耶穌負有「領導責任」,那麼,猶太大祭司該亞法則負有「最直接的責任」,可以說,該亞法算是殺害耶穌的頭號主兇。
  • ​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
    分別以6位在武功山地區犧牲或戰鬥過具有代表性個革命烈士名字命名6個亭子,構成武功山革命烈士紀念亭林(廉潔文化亭林)命名建議如下:被捕後,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妄圖策反馮榜立,馮榜立革命理想信念堅如磐石,絲毫不為所動,在被押往萍鄉的路上,在山口巖打倒二個押解的匪兵後,逃脫。後又被敵人圍追緝捕,殘忍殺害在上埠茅怖嶺。馮榜立烈士就義前,高呼:「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我死後定有人來收拾你們這幫龜孫!」2:鍾林,1886年出生,蘆溪新泉鄉楊家灣村人,1928年在安福造紙的鐘林接觸到蓮花黨組織代表陳竟進。
  • 緬懷東臺所有革命烈士!
    民國16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迫使革命鬥爭轉入地下。組織上決定陸驤迅速離校到南通東部的四甲、餘東、包場(今屬海門縣)和海門東部的常樂、二框、海復一帶開展農民運動,並擔任中共海門縣委委員,陸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
  • 被釘十字架 |新約聖經故事 101
    被釘十字架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基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來13:12) 古時亞當和夏娃因犯上帝的律法,就被趕出伊甸園。
  • 耶穌為何選擇十字架的酷刑?
    在弟兄姐妹預備心迎接受難周的時候,有些人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何耶穌救贖世人,非要選擇十字架的酷刑呢?其他方式的受死不可以嗎?耶穌降生最重要的目的乃在於擔負世人的罪,以最殘酷的死亡完成救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從十字架酷刑的歷史去看,才能明白祂所遭受的痛苦,以及祂長闊高深的大愛。
  • 我黨隱蔽戰線烈士冷少農同志的革命故事
    在一張張泛著黃色、保存完好的宣紙信箋上,毛筆寫的行書整齊而清晰,信箋厚厚的一沓,一共14頁,這是冷少農烈士(上圖。資料照片)在南京從事革命活動時寫給母親的信。該信穿越了革命的烽火硝煙,又經歷了90多載的歲月洗禮,如今靜靜地躺在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展櫃內,向我們講述一位隱蔽戰線英烈的不朽功勳,一位共產黨員的家國夢……  冷少農,原名冷肇隆,1900年1月出生於貴州省甕安縣冷家堡一戶清寒農家,自幼在困苦中成長,懂事、勤奮、正直。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下)
    也許馬可福音的作者寫的時候有想起這句話也說不定,不過馬太福音的作者應該沒想起,否則的話他會寫上應驗了經上的話。要是這麼說的話,下一段說有人拿醋給耶穌喝,耶穌喝了後死去,也可以說是因為此句,還有,後面說行路的人、祭司和長老、甚至一起行刑的強盜都譏誚耶穌,可以說是為「應驗」上一句、詩篇69:20所說: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指望有人體恤,卻沒有一個,我指望有人安慰,卻找不著一個。
  • 為什麼耶穌要被釘在十字架?
    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除非他對神有信心。我們首先應該知道的是:人是上帝依照他自己的榮耀和美德而造的(聖經中說:上帝依照他自己的形象和風格)。死神不只是肉體的死亡,而是人與神在精神上失去聯繫,以致受詛咒,直到離開人世,而且在將來還會受到審判。接受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懲罰,並承擔後果。三是人類違抗神的命令的影響儘管人們知道善惡,但是自從他們違背了神的旨意後,他們的行為就經常違背良心(或道德準則)。一心想做好事由得自己,只做好事由不來。
  • 苦罪與拯救 ——莫爾特曼的《被釘十字架的上帝》中之普救觀念
    死而復活不是時間秩序上的最後審判的先決條件,而是一種必然的新創生,基督在十字架的復活生命把死亡「吞滅」(林前16:55);14 從而基督藉著他的聖靈,開啟對於生命的新創造,不分彼此,不靠人自身的善功,是白白的恩典,莫爾特曼堅持被釘在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基督論是終末論的基礎。
  •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何是榮耀君王?
    大約兩千年前的那一天,主耶穌騎在驢駒上,沒有王冠,沒有儀仗,也沒有鑼鼓;可是百姓夾道歡迎,萬人空巷。這在四本福音書裡都有記載(太21:1-11;可11:1-11;路19:28-40;約12:12-19)。這段記載中,包含許多重要信息,表明這位將要釘十字架的耶穌正是神所膏立的榮耀君王。
  • 寧死不屈 浩氣長存 ——濟南市「四五」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在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蔭廣場,有一座青松翠柏環繞的「四五」烈士紀念碑。該碑是為紀念1931年4月5日在緯八路刑場英勇就義的鄧恩銘、劉謙初等22位革命烈士而修建,1989年4月正式落成。紀念碑由3塊長方形灰白色花崗巖石互相垂直聳立而成。前方石碑鑲嵌反映烈士英勇就義的銅質浮雕,下刻烈士犧牲日期「1931.4.5」。
  • 句容天王鎮唐谷村、農林村、蔡巷村聯合開展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墓...
    為了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抒發愛國熱情,4月3日上午8點,天王鎮唐谷村、農林村和蔡巷村聯合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清明掃墓」主題黨日活動,共同組織全體黨員、兩委班子共40餘人來到白沙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在白沙烈士墓碑前,全體人員為烈士敬獻鮮花,莊嚴肅立,鞠躬默哀,追憶先烈。
  • 威海:首個烈士紀念日 傾聽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在榮成俚島東煙墩山山坡上,兇殘的日偽軍將巾幗少年張晶麟殺害,並割下她的頭顱高掛在俚島村的一根旗杆上示眾。「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只有15歲的張晶麟在面對敵人屠刀落下時發出的呼喊聲。
  • 高清視頻《耶穌被釘十字架過程》,真實的場景!
    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他們就在那裡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比拉多寫了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寫的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這牌子有許多猶太人唸了,因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離城很近,字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文寫的。
  • 孟尚德——竹溪犧牲最早的革命烈士
    圖片來自網絡孟尚德——竹溪犧牲最早的革命烈士孟正聖 整理竹溪籍最早為革命犧牲的共產黨員。竹谿縣高等小學校畢業後,於1924年考入武昌荊南中學,在校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10月,在武漢二中由何恐、何立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漢陽區委委員,負責武漢船運工作的宣傳和組織。期間,被國民黨以嫌疑犯逮捕入獄,後由竹溪旅漢同鄉會保釋出獄。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後,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 救贖的奧跡: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若3:16-17)在一次教友分享會上,我們談到一個話題:主耶穌為什麼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對於每個持有基督信仰的人來說 ,明認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偉大救主是勿庸置疑的,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也是造物主的救贖奧跡。
  • 夙願未酬身先死,自有英名留人間——豐縣趙莊張土城村八烈士簡介
    我的家鄉張土城村就有八位為中國革命事業而獻身的烈士。他們英名不知是否記錄在冊,但他們的事跡永遠在家鄉的土地上流傳,他們永遠活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心中。現就我所知的八位烈士的事跡做一介紹。敵人向唐莊進攻時,敵人在明處,我區中隊在柏樹林中,張其軒同志隻身一人以墳包作掩護,從一個墳包轉到另一個墳包,連續擊斃9名國民黨兵,被湖西軍分區譽為「神槍手」,得到軍分區嘉獎。1947年2月,張其軒同志奉命執行任務,宣傳革命形勢,張貼布告,與國民黨軍遭遇,發生戰鬥,終因敵強我弱,壯烈犧牲。
  • 紅色文化:尹靈芝烈士紀念館
    壽陽革命遺址壽陽縣是革命老區,近百年來,壽陽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進行過無數次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鬥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革命遺址。這些遺址蘊含著壽陽人民艱苦奮鬥、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是一筆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尹靈芝烈士紀念館位於壽陽縣城朝陽街東端,佔地面積2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34平方米。整個景區依山而建,東西對稱、設計獨特,全館分停車區、瞻仰區、憑弔區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