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人每分鐘平均呼吸6-8次,20世紀人每分鐘平均呼吸15-18次,短短200年間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橫膈膜上下影響100多個關節,其功能是呼吸,幹著呼吸70%的活兒,是全職的。呼吸會幫助增強肋骨活性,對運動和神經都有益。
橫膈膜後側肌束偏厚、肌纖維偏粗,不易調動;前側肌束偏薄、肌纖維偏細。結構決定功能,所以後側能力強,做功也多,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呼吸是三維空間的、包裹性的。將氣息帶到後背部而不是表淺的、在前側的(前側的表淺呼吸容易導致肋骨外翻,肋骨外翻吸吸不進來,呼呼不出去,會影響橫膈膜功能)呼吸會更有意義,用後側整體的動,帶動前側同時動,提高呼吸效能。而前側的動對後側的帶動幅度較小。
吸氣更多的舒展肋骨後側,找到肋骨後側橫向擴張的感覺,向前包裹到前側,使肋間肌擴張,肋骨與肋骨之間的空間也會增大,肋間內肌、肋間外肌都會得到有效舒展,從而使胸廓面積變大、飽滿。
肩胛骨是附著在背闊肌上的,所以胸廓面積的變大,為肩胛骨提供了穩定支持的平臺,肩胛骨的穩定性就會增加,肩膀更有力量,靈活性也會提高。而手臂是通過肩胛骨與身體連接的,所以手臂的運動表現能力也會加強。所以各種倒立中,手臂無力可以先來看看肩胛骨的穩定性。
吸氣到後背,軟顎會有上提感,增加口腔的空間,像眼鏡蛇的帽兜一樣,從後向前覆蓋過來,頭顱有明顯的上提輕盈感。
橫膈膜後方下方連接腰椎,而腰大肌連接腰椎椎體的側面、橫突和股骨小轉子,髂肌連接髂窩和股骨小轉子,髂腰肌是兩者通過骨盆連接與股骨小轉子連接。所以橫膈膜對於髂腰肌的調動及釋放,就有著重大影響。
下次我們會來分享如何更好的調動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