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作者高琛妮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瑞金新聞、醫院文化、學科前沿、健康信息等
冬天到了,熱氣騰騰的火鍋成了朋友敘舊或家庭聚會的大愛。火鍋食材選用廣泛,可葷可素,搭配隨心;同時烹飪相對便捷,又能暖胃暖身,深受人們喜愛。
但聽說火鍋中嘌呤含量很高,吃了火鍋會不會升高尿酸、誘發痛風?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可以大快朵頤享受美食,又能夠維持尿酸不波動?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若出現嘌呤代謝紊亂,造成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洩障礙,就會並發高尿酸血症。而尿酸水平在短期內突然變化就是痛風發作的重要誘因。
所以,對於高尿酸和痛風的朋友們,需要儘量減少或避免攝入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火腿、海鮮、蘑菇、堅果等。而大部分新鮮蔬菜水果、雞蛋等食品的嘌呤含量則比較低,可以放心食用。
為啥說火鍋嘌呤含量高?
火鍋中的嘌呤有兩個來源:鍋底湯料中的嘌呤和涮食材時溶進火鍋的嘌呤。
火鍋鍋底種類豐富。如果選擇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作為鍋底底料,比如菌菇、火腿、海鮮、大骨等,食材內的嘌呤會隨著湯底的熬製逐漸溶解到湯中,嘌呤也就增高了。想降低鍋底的嘌呤,可以選擇清湯鍋底(注意是清湯而非高湯)或蔬菜湯鍋底。如果認為清湯鍋底過於單調乏味,可以選擇口感酸甜的番茄味鍋底。
火鍋在加熱的過程中,湯底中的水份不斷蒸發,嘌呤濃度不斷升高;同時,來自食材中的嘌呤又在涮的過程中不停溶解在湯裡,鍋底內的嘌呤含量一路飆升。
有研究證實,涮火鍋超過30分鐘,火鍋湯裡的嘌呤含量就可以達到中等或高嘌呤食物的水平。因此,不建議高尿酸和痛風的朋友們飲用涮煮過久的火鍋湯;如確實想要嘗嘗湯底滋味,建議在開始涮煮食物的前10分鐘內食用,或適當用一些白開水稀釋。
小技巧減少嘌呤攝入
現在很多朋友們吃火鍋時會注意不喝湯,不點高嘌呤食物,以避免過多嘌呤攝入。其實,吃火鍋時還有許多小技巧,幫助減少嘌呤的攝入。
蘸料的選擇
蘸料中的蠔油、魚醬、蝦醬、蝦皮等食材調料的嘌呤含量比較高,蘸取時會不知不覺將嘌呤一同攝入;而蔥花、香菜、醋、醬油等嘌呤含量則相對較低。
飲料的選擇
吃火鍋時的飲料選擇也是很有講究。啤酒等酒精類飲料不建議選擇,因為酒精不僅促進尿酸生成,同時抑制尿酸排洩;果汁、碳酸飲料等甜飲含有大量果糖,對控制尿酸不利,甚至誘發痛風。礦泉水或蘇打水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放心地吃一頓火鍋?
如果想要控制尿酸,建議儘量減少吃火鍋的頻率或不吃火鍋(扎心......臣妾做不到啊!)吃火鍋的話,儘量選擇清湯、蔬菜湯的鍋底,避免攝入過多動物內臟、河鮮海鮮等食材;可以選擇綠葉蔬菜、根莖類、蛋類配合少量肉類,肉類涮煮時間不宜過長。
如想喝湯,儘量在開始涮煮食物10分鐘內食用,超過30分鐘不再建議喝湯;蘸料可多放一些蔥花、香菜等蔬菜原料,避免高嘌呤蘸料;飲料建議選擇礦泉水或蘇打水。
來源:微信公眾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原標題:《下雪了,想吃火鍋卻擔心痛風的看過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