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
作為國內首家集約化運營管理全省港口資產的省屬國有企業,寧波港(601018)正在朝著國際一流強港邁進。
近日,寧波港公告稱,為加快實現全省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進一步解決上市公司與間接控股股東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易前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上市公司擬以56.42億元的交易對價現金,收購相關同業競爭資產股權。
解決同業競爭
這是繼吸收合併舟山港之後,寧波港的又一次資源整合。此次收購集團南北兩翼及義烏港,與集團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不無關係。
2015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全省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的重大決策並組建省海港集團,成為國內第一家集約化運營管理全省港口資產的省屬國有企業。省海港集團成立後先後完成了省內沿海五港和義烏陸港的全面整合,形成了以寧波舟山港為主體,以浙東南沿海溫州、台州兩港和浙北環杭州灣嘉興港等為兩翼,聯動發展義烏陸港的「一體兩翼多聯」的港口發展新格局。省海港集團整合完成後,成為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同時在省海港集團和寧波舟山港集團的整合過程中將寧波舟山港、嘉興港、溫州港、義烏港、台州港等港口一併納入,由此形成了潛在的同業競爭。
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寧波港間接控股股東省海港集團分別於2015年12月間接收購公司期間、2016年1月公司發行股份收購股權期間和2020年3月公司非公開發行期間出具避免同業競爭承諾。根據上述承諾,省海港集團表示:「本公司承諾將上市公司作為本公司貨物裝卸、港口物流等港口經營相關業務和資產的最終整合的唯一平臺」,「本公司承諾在五年內將上述公司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證監會有關規則的前提下,以適當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或者通過其他合法合規的方式解決上述同業競爭問題」。本次收購完成後,相關同業競爭資產將注入公司,從而兌現了省海港集團作出的上述承諾。
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
港口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港口岸線資源十分寶貴且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是促進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性依託。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海洋強省、國際強港」發展戰略,寧波舟山港和浙江沿海港口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國際一流強港和世界級港口集群」。寧波港認為,本次交易有利於推進寧波舟山港現代化綜合性港口建設,持續提升港口生產服務水平,為建設國際一流強港,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港奠定紮實基礎。
據悉,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已經連續11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目前正在打造世界一流強港,規劃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強港,但是,浙江沿海其他港口目前相對不強、不大,基本還處於為區域經濟服務、處於餵給港地位,離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目標尚有一定差距。
此外,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港口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了衝擊和影響,今年上半年,寧波舟山港貨櫃吞吐量同比出現了約5%的負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儘管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已經同比分別實現5%和0.5%的正增長,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仍然面臨壓力。為此,迫切需要充分統籌和利用全省的港口資源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大哥帶小弟」方式,實現業務、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的輸出,為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創造良好條件。
寧波港認為,本次交易有利於加快實現浙江省全省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有利於公司更好地統籌配置全省港口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通過全省港口的資源集聚和功能互補,有利於帶動和推進浙江沿海其他港口加快發展。
若以上市公司及同業競爭資產2019年度財務數據進行靜態測算,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總資產將增加64.50億元,上升8.99%,合併報表營業收入將增加14.47億元,上升5.95%,經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建設世界一流強港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來到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強調要創造「優異」成績、發揮「硬核」力量、建設世界一流「強港」。
寧波港稱,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寧波舟山港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十四五」期間寧波舟山港將承載新的歷史使命,將以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與自貿區為使命,加快建設「四個一流」港口,即「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統籌推進「三型五化」發展,初步建成國際一流強港和世界一流港口運營企業。具體措施包括:
堅持咬定「三型」結果導向。一是強化「規模型」發展,發揮規模優勢。以港口主業為核心,集聚優勢資源,著力在拓展市場、做強貨種、做優方式、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全面推進港口生產運營穩定增長。二是加快「集群型」發展,實現區域協同。以國家和我省實施的重大改革舉措和重大開放平臺為牽引,不斷優化港口發展的要素結構和空間結構,優化區域空間布局,提升區域一體化、協同化發展水平。三是推進「多極型」發展,形成多元板塊。以推進板塊多元發展為抓手,更加注重航運、物流服務、上下遊產業鏈板塊每個單元產業體系的發展質量和支撐貢獻,培育更多「增長極」,形成「一核多極」的發展新格局。
堅持錨定「五化」路徑走向。一是加快推進「國際化」,提升對外開放和輻射能力。以優化航線網絡布局為重點,以拓展海外項目布局為突破,以我國中西部海鐵聯運為抓手,進行產業鏈延伸和生態圈打造,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版圖,以更大力度把新時代對外開放推向縱深。二是加快推進「便利化」,提升營商環境和服務能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進一步降低物流企業運營成本,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三是加快推進「智慧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順應數位化發展趨勢,加快研究推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新設施在行業和管理中的探索應用,加快推進港口設備的遠控化、自動化、無人化;充分運用大數據平臺,推動搭建開放、共享、高效的港航物流生態圈。四是加快推進「綠色化」,提升生態保護能力。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全面推行綠色低碳生產方式。提升港口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能力,加快碼頭環保設施改造,促進新能源、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高於全球和全國港口,使浙江海港空氣更優、水質更佳、環境更美。五是加快推進「精益化」,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健全安全管控體系、法律管控體系、財務管控體系、生態環境風險防範體系,建立與板塊化、區域化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和機制,努力實現更高效率的管理一體化、更高水平的發展一體化,全面提升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