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貢獻!創造多項「首個」,填補國內空白,北京這所高校值得關注!

2020-12-20 北京聯合大學招生辦

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在中國就有8500多萬殘疾人, 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出,截止2010年我國殘疾人總人數已達8502萬人。「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殘疾人事業格外關心、高度重視,2019年底,每年新增城鄉就業殘疾人30萬左右,就業的城鄉持證殘疾人達到900多萬人。

作為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北京市重點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北京聯合大學於2000年9月成立了我國第一所殘健融合、綜合性的特殊教育學院。

自學院成立以來,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國殘聯主席鄧樸方,現任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中國殘聯副主席、理事長魯勇以及時任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書記徐錫安、朱善璐,副市長範伯元等領導先後來學院調研考察,對學院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特殊教育學院取得了長足地發展,2014年獲批面向視力殘疾大學生的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授權學科點,是全國首個面向殘疾人招生的碩士點,不僅完善了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體系,而且還填補了殘疾人碩士研究生層次教育的空白。學院在全國首次對成人殘疾人實行單考單招政策開闢了殘疾人終身教育的新途徑,填補了殘疾人教育體系中繼續教育的空白。

學院利用高校資源與優勢,積極開展高等特殊教育發展相關的課題研究,有力推動了北京市乃至全國高等特殊教育的整體發展。學院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省部級以上課題33餘項。

作為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的秘書長單位,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組織全國特殊教育學科的學術交流和教學研討,積極為中殘聯和北京市政府制定特殊教育政策和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政策法規提供依據和建議,為推動全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近年來學院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助殘先進單位-殘疾人之家」、「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等9項國家及北京市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與瞬息萬變的世界緊密相連,國際化發展一直是北京聯合大學的辦學理念。積極拓寬與世界各國高校的廣泛聯繫,與國外多所院校開展了合作辦學項目。2011年,與美國高立德大學合作,嘗試聽力殘疾大學生合作培養辦學形式,進一步拓寬了國際殘疾人高等教育合作的渠道。此外,還與韓國拿撒勒大學籤署了合作辦學協議,與日本筑波大學、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臺灣東華大學等國際及港澳臺高校開展了合作辦學的探索交流。

2019年,北京聯合大學與全球知名的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籤約合作辦學。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國家聾人工學院以理工技術和無障礙支持系統為特色,與高立德大學並稱全美聾人大學雙雄,後者已於2011年11月與學校籤約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果。這次籤約豐富了中美兩國聽障大學生合作培養辦學形式和內容,並進一步拓寬了殘疾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空間和渠道。

自辦學以來,特教學院培育出無數優秀學子,他們在全國各地發光發熱。在近日落幕的第十三屆(2020年度)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北聯大特教學院信息技術系2018級本科生李江、盧彬、盧印端三位同學組成的團隊力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代表隊,獲得一等獎

2018年,學院陸忠華老師指導的許青、劉潔同學在「創青春」首都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喜獲金獎,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銅獎;2017年,學院學生作品《融合教育,能否打破那道「牆」?——對聾人大學生的訪談調查報告》獲得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視力殘疾生林鈺寧獲得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中國賽區一等獎和全國高校鋼琴大賽二等獎(小金鐘),另有兩名視力殘疾生在省級音樂器樂比賽中獲得獎項。視力殘疾生李鵬團隊和聽力殘疾生王超然等在北京地區創業大賽上斬獲殊榮。2016年,視力殘疾生許祿參加「最強大腦」節目,代表中國隊參賽戰勝德國隊;2015年,由聽力殘疾學生於俊濤領銜研製成功的手語機器人「聯合一號」在「挑戰杯」全國及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分別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和北京市級一等獎……

作為北京市殘疾運動員的人才庫和訓練基地,北聯合特教學院培養的殘疾人運動員已經成為北京市及全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的骨幹力量。在2008年、2012年、2016年三屆帕運會上,我院八名殘疾大學生取得了五金三銀並破兩項世界紀錄的輝煌成績。學院聽力殘疾大學生薑馨田在2008年北京帕運會聖火採集暨火炬接力啟動儀式上擔任聖火採集使者,代表全國8300萬殘疾人、全世界6億殘疾人引燃了奧運聖火。

北京聯合大學依託北京首善之區的社會背景和首都教育的發展平臺,努力辦好滿足特殊教育需求的應用型教育,積極創建首都殘疾人高等教育品牌,建立起「殘健融合,共同成長」的校園文化特色。特殊教育,有價值,有需求,有挑戰。用愛心、耐心、信心,傳授特殊人群生活之道,幫助特殊人群解決人生之惑。

本文素材來源: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她,研發亞洲首臺「玻璃瓶罐」機器人,十幾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作為首位項目負責人研製成功的高新技術產品20多項,5項獲中國發明專利,11項獲實用新型專利,5項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0多項次獲省部廳市級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省級鑑定3項國際領先水平、6項國際先進水平,十幾項填補國內空白。
  • 北京"超牛"總經理,抵押房子維持公司,填補國內空白,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畢業後進入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工作4年,後自己創立公司,填補了國內在"垃圾焚燒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的空白,申請取得了20餘項國家專利和認證,牽頭制定了多項行業和團體標準,他就是北京中科國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鋒。
  • PTT與MFPET聚合技術創新填補國內空白
    PTT與MFPET聚合技術創新填補國內空白 2015-06-08 14:10:53 來源:中國紡織報 一直以來,盛虹控股集團在差異化纖維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有目共睹
  • 填補空白!國內首個鈣華展覽館在西南科技大學落成!
    【MBA中國網訊】經過近兩年的籌備,6月15日,我國首個鈣華展覽館在西南科技大學開館。該展館以天然鈣華為主題,填補了我國高寒鈣華標本收集、展示與研究和科普的空白。
  • 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屆時,從西安乘火車到銀川的時間將縮短11個小時。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條串聯陝甘寧革命老區和穿越黃土高原地帶的高速鐵路,銀西高鐵的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多項空白。「銀西高鐵是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有砟軌道具有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好、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行車速度調整空間大等優點。」
  • 「藍暖男」來了|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  填補了我國運營速度250km/h、預留進一步提速350km/h條件的高速有砟軌道空白  全線唯一一座四線橋——鹹陽渭河特大橋,是國內首座應用大跨度鋼斜撐加勁簡支箱梁的鐵路橋梁  陝西段重點控制性工程
  •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小】   近日,由西南交大與中唐空鐵集團共同主編制定的四川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經北京交通大學
  • 開通在即,銀西高鐵填補中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 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 填補了我國運營速度250km/h、預留進一步提速350km/h條件的高速有砟軌道空白■ 全線唯一一座四線橋——鹹陽渭河特大橋,是國內首座應用大跨度鋼斜撐加勁簡支箱梁的鐵路橋梁■ 陝西段重點控制性工程—
  • 填補國內空白 東旭光電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造福顯示產業鏈據悉,本次獎項是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報請省政府批准授予的,意在表彰對關鍵領域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有突出貢獻的科研項目。
  • 首個碑刻博物館有望落戶西善橋 填補南京碑刻博物館空白
    經過多番論證,與會專家達成諸多共識:「雙館」建設勢在必行,它不僅將填補南京碑刻類博物館的空白,成為南京首個展示碑刻歷史文化遺存的現代場館,還將結合岱山地區文化挖掘、周邊旅遊業發展,打造為一處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成為加強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增強群眾文化自豪感的好載體。
  • 一個小微企業填補國家空白的藍谷啟示
    長期以來,運用水下機器人的先進技術進行船底殼清洗等服務技術一直被3家歐洲企業壟斷,而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環保水下清洗船底機器人系統」已正式測試下水成功,並投入使用,有效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而這樣一個小微企業在藍谷一舉填補國家空白的案例,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 「藍暖男」來了 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屆時,從西安乘火車到銀川的時間將縮短11個小時。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條串聯陝甘寧革命老區和穿越黃土高原地帶的高速鐵路,銀西高鐵的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多項空白。「銀西高鐵是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有砟軌道具有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好、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行車速度調整空間大等優點。」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銀西高鐵設計總工程師馬文輝說。
  • 填補空白!我國首個鈣華展覽館在西南科技大學開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徐中成 祖明遠)經過近兩年的籌備,6月15日,我國首個鈣華展覽館在西南科技大學開館。據介紹,該展覽館由西南科大鈣華標本庫擴建而來,目前共收藏各類鈣華標本300餘個,是國內首個以天然鈣華為主題的展覽館。這也填補了我國在高寒鈣華標本收集、展示與研究和科普方面的空白。
  • 帝都的九八五高校,你知道有哪些嗎
    北京是我國教育資源最多,也是最優質的一個集中地,光是985高校,就擁有8所,這是其他省份和直轄市所難以企及的。這8所985高校分別是:清華,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工,北師大,中國農大,中央民大。清華北大這兩所高校小編就不多介紹了,想必每個小孩的的成長曆程中都會了解到這兩所高校。
  • 這個航空航天類專業,全國高校開設極少,考上就是稀缺人才
    本專業致力於用先進的科學和技術手段,在低溫且空氣稀薄的萬米高空以及深邃黑暗的外太空,創造出如履平地的環境,保障各類航空航天飛行器安全精準地著陸。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開設的院校極少,全國僅有4所大學開設。
  • 逾200個品牌填補老黃埔商業空白
    搶著國慶中秋雙節的節點,2020年9月30日,全國共迎來5座萬達廣場組團開業,分別位於北京延慶、廣州黃埔、鄭州高新、桂林臨桂和河南信陽。   聚焦廣州現場,上午8點半,黃埔南崗萬達廣場門外,聚集了不少前來圍觀的居民,沒等開業儀式結束,市民們早已搶先探索這座「開在家門口的商場」。
  • 大漠紫光填補國內黑番茄種植空白
    大漠紫光填補國內黑番茄種植空白 2017-11-27 13:06:25   來源:東方網
  • 紐瀾地黑牛:填補國內優質肉牛品種資源的空白
    作為國內頂級牛肉新品種,高青黑牛在2009年通過了國家高檔肉牛新種質鑑定,不僅填補了國內優質肉牛品種資源的空白,也填補了我國沒有高檔牛肉產品的市場空白。近年來,紐瀾地高青黑牛肉接連登上「杭州G20峰會」「青島上合峰會」等國家舞臺的出彩表現,得到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認可。高青黑牛還成為盒馬唯一的國產黑牛。
  • 2020軟科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清華居首,西安交大位列第六
    12月3日,軟科發布了2020年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在此次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出色,取得了榜首,北京大學位列第2,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緊隨其後,西安交通大學位列第6。西安交通大學表現不俗西安交通大學是前十名中唯一的西部地區高校,雖然地理位置並不佔據優勢,但學校科研成果卻十分突出, 研製出了國內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首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處理晶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本次飛行任務為一箭五星,其中包括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