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後,番啟佐像往常一樣給自己衝泡了一杯咖啡,隨後扛著鋤頭來到咖啡地除草。就在幾天前,他家的精品咖啡豆被星巴克選中,出現在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
「本來邀請我到現場,但咖啡豆快到採摘季了,為了保證品質,一刻也不敢耽誤。」來自保山市潞江鎮東松村的44歲咖農番啟佐說。
今年,番啟佐種植的精品咖啡豆經層層篩選,最終被認定為星巴克臻選咖啡豆,並代表雲南咖啡進入進博會現場。星巴克中國零售業務總裁兼營運長蔡德粦說:「希望能通過進博會這一全球性的平臺,與世界共享雲南咖啡的優質與香醇。」
本屆進博會,星巴克在現場布設了12個免費茶歇點位和2個首次設立的館內售賣點位,為廣大與會者提供咖啡飲品等。其中就有來自番啟佐等咖農的精品咖啡豆。咖啡師張欣宇介紹,這款咖啡豆衝泡的咖啡口感不錯,頗受大家歡迎。
在現代化十足的進博會現場,雲南咖啡為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帶去了「遠方樹林的味道」。
聽到這個反饋,番啟佐很是高興。作為「咖啡世家」的第三代咖農,他和咖啡打了近30年交道。
「1982年,我爺爺第一次見到咖啡樹,分了100多株苗,從那以後就開始種植。到父母接手時,他們也只管把豆子種出來,不管它的質量,多年來也從不喝自己種的咖啡。」番啟佐回憶說。
對於一輩子喝慣了茶的農民來說,咖啡是一個「稀罕物」。「不喝怎麼能懂咖啡,不懂咖啡怎麼能種出好的咖啡豆。」懷著對咖啡的喜愛,番啟佐從2006年起走上了精品咖啡之路,並養成了每天必喝咖啡的習慣。
「咖啡口感好不好,我得第一個把關。」番啟佐說,如今咖啡地發展到2300多畝,每年能採摘200多噸精品咖啡豆。在供各地客戶選購前,他都要選樣品提前嘗一嘗口感。
近些年,番啟佐還經常帶著自家咖啡豆頻繁穿梭於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現場衝泡供消費者品嘗。他說,這一次,因為進博會,雲南咖啡與世界的距離更近了一步,能讓品嘗過雲南咖啡的人記住它獨特的味道。
本屆進博會上,同樣不乏來自巴西、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優質咖啡。而原先藏在大山深處的雲南咖啡也再次瞄準這一難得的機遇,同場競技,努力贏得更多國際消費者的認可。
番啟佐說,如今收購商和顧客對雲南咖啡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早些年,大家對雲南咖啡興趣不大。這些年,雲南咖啡品質好了,很多訂購商都願意打上「雲南咖啡」的標籤。未來,希望能有更多消費者喜歡上我們的雲南咖啡,帶動農戶能有更多的收入。
經過近70年的發展,雲南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貿易集散地和出口地。據昆明海關統計,2019年,雲南全省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產品遠銷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55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咖啡豆及相關製品5.61萬噸。咖啡已逐步成為雲南最具創匯能力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之一。
從大山深處走向世界,雲南咖啡通過進博會這個國際「舞臺」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段時間咖啡豆顏色越來越紅,馬上進入採摘季。為了不辜負消費者的信賴,我們得繼續嚴把品控關。」番啟佐說。
【來源: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