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餛飩是餐桌上常見的主食之一,尤其在南方極為盛行。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餛飩,再喝上一口熱乎乎的餛飩湯,簡直溫暖極了!為什麼我們自己在家包的小餛飩,肉又多又新鮮,卻感覺不如外面小吃店裡的鮮嫩好吃?因為這其中是有竅門的哦~
用料
豬肉餡(五花),小餛飩皮(菜場買的),蔥花 薑末少量,鹽 食用油 料酒 生抽 糖(蠔油也可以),清水(豬肉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豬肉選擇三肥七瘦的。肉餡越肥越鮮嫩,但不健康咯。如果是給寶寶吃的肉餡比較瘦的話,可以加一小勺澱粉,這樣肉餡不會太柴。肉跟皮1:2足夠了,邊包邊調劑著點肉餡中加入蔥薑末,加少許食用油(玉米油之類的無味油)。加入料酒(去腥的,如果肉很新鮮有自信也可以不加)、生抽、鹽、糖調味,具體的量視自己的口味,拜託不要再問加多少了【竅門1】加少量油可以使肉餡更加嫩滑,代替缺少的那部分肥膘的作用。
3.調料都加好以後,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打肉餡,調味均勻後,慢慢加入適量清水,一定要朝一個方向攪拌,直至肉餡上勁粘稠。(我的實踐結果是是加過水攪拌完成的肉糜顏色略微變淺)【竅門2】水量在肉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因為肉餡本身的含水量不同,因此要自行掌握。循序漸進,加一點,拌勻,再加,水很快就會被肉餡吸收的,等到肉餡無法再吸收更多的水,就停止。一定要一個方向充分攪拌。
【竅門3】包餛飩的手法:肉餡一定要抹開,而且不要捏實。
4.一個手拿筷子或調羹抹開餡,拿著餛飩皮的手順勢手指彎曲,四個角往中間輕輕一碰就可以了,不要用手指捏緊,不然餛飩皮太板不好吃的。包法沒有太死的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法。
5.四個角松松的捏籠,不要擔心下鍋以後會散開來,肉餡是有粘性的,用皮把肉包住,下鍋之後肉餡受熱會收縮,皮子自然就裹緊了。
6.做得多的話到這一步就可以裝起來冷凍了
【竅門4】鍋裡加水,加一勺鹽,煮沸。
7.下小餛飩,開蓋大火煮開後,加一小碗冷水;蓋上蓋子,中火煮沸,加小半碗冷水,開蓋小火煮沸,完成(一共加兩次涼水)。
骨湯啊辣油啊蛋皮啊紫菜啊蝦米啊根據自己喜好加~
小編把竅門都寫在食譜中了哦,沒有看到可以回去翻看一下哦~
冬天你會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