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洗腦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2020-12-21 前瞻網

來源:創業家 ID:chuangyejia

採訪 | 王根旺、王亞奇 文 | 王亞奇 編輯 | 盧旭成、齊介侖

章燎原/受訪者供圖

國內知名食品電商三隻松鼠的A股上市計劃已然啟動。與所創企業強勁的發展動力及廣受風投、媒體追捧曝光不同,極少混跡喧囂創投圈的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實在算得上低調。19歲闖社會,做過各類最底層生意,後進企業成為高管,36歲跳出舒適區離職創業打造三隻松鼠,預計新財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企業銷售額可達50億元。章燎原正在收穫傳統意義上的成功。

豐富的人生經歷為章燎原的創業帶來的是非同尋常的管理哲學。他推崇劉邦、朱元璋、毛澤東,他將員工培訓稱為洗腦,目的是「要人家信」、「並發自內心地信」,他則是首席洗腦師,他認為任何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後都將走向宗教。如是理論初看略顯突兀,客觀成效卻是大大的。

「全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有特權,任何地方我都可以抽菸。」採訪4個小時,全網堅果銷量領先品牌——「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大概抽掉了10多根香菸。

5月23日,三隻松鼠周會,章燎原「任性」地宣布對內卸任CEO,由三隻松鼠12個部門負責人直接擔任12個CEO,同時任創始人助理,他專職做起了「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他說,洗腦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1976年生的章燎原自稱「松鼠老爹」。他從19歲開始「混世界」,賣過服裝、冷飲,做過電工,開過摩的,卻從未成功過。2012年,他創立三隻松鼠,當年雙11單日銷售額766萬元,一炮而紅,到2015年雙11單日銷售額已達2.51億元,全年銷售額達24億元,員工超2000人。

有錢,有人,可以「任性」了,在他的不惑之年。

「99%的人寫三隻松鼠都是說營銷做得好,品牌做得好,這些都是客觀的,但不真實。人和價值觀才是三隻松鼠的核心。」董事長特助鼠政委告訴創業家&i黑馬。

在三隻松鼠這個章燎原一手打造的烏託邦裡,忽悠、吹牛、洗腦都不是貶義詞,員工們甚至對被他洗腦的經歷津津樂道。而章燎原認為,「因為他接受你的思想,你不需要控制他,他已經被你控制了。」

下文是章燎原關於如何通過「洗腦」鍛造一家獨角獸公司的口述。我們當然不認為,光靠洗腦就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我們認同,一個創始人一定要有「傳教士」般的「洗腦」能力。

這只是創業家&i黑馬採訪三隻松鼠後發出的第一篇文章,我們還會另有專文詳述三隻松鼠的商業秘密,敬請期待。

口述/三隻松鼠創始人 章燎原

所有人罵他傻子的時候,他離成功就不遠了

我的工牌上寫的是「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我不喜歡人家稱老闆,看見這兩個字就煩。其實我很痛恨傳統老闆,天天投機倒把,欺騙員工好好幹,之後就沒有了。

我從小是放養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我所有的信仰都來自小學課本和名人傳記。劉邦、朱元璋、毛澤東,這些從平民到時代領袖的人,成長過程是怎麼一步步產生變化的?裡面肯定有邏輯相通的東西。如果你讓我評價毛澤東,我就覺得他很偉大,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其實我也不知道。

讀書不一定要記住它裡面的格言是什麼,就像你小時候吃飯一樣,飯吃了,大部分是拉掉了,但你的身體吸收了營養。信仰這個東西是要花一生去追求的。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當你認為你有思想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公司提倡「相信老爹的相信」,這是一條捷徑。尤其現在的年輕人,他懂的東西太多了。年少的時候我們很簡單,那個年代我們是相信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變得複雜,不再相信,想找捷徑,追求這個,追求那個,自以為很聰明,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相信別人的信仰就應該是你的信仰,這是一條捷徑,不要自己再去找了。

這一點上我相信馬雲,他是能讓我商業變現的偶像,他幹錯了的我也認為他是對的,但我的團隊沒必要去相信馬雲,馬雲離他們太遠了。在三隻松鼠,你就應該相信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驗證這個信仰對不對。

當你成為信仰的時候,實際上員工的效率提高了,他們不去瞎想了,反正已經相信你了,你說怎麼搞就怎麼搞。他只會想怎麼做得更好,不會去想該往哪個方向做。

前兩年我們在軟體園,那時候公司不出名,很多父母來門口看,以為我們是搞傳銷的。孩子到這兒上班,天天晚上12點不睡,第二天早上六七點鐘一蹦起來,樓下小麵包車喇叭一喊,叫著就走了。

我們松鼠洗腦院就是洗出一群不正常的人,天天跟打了雞血一樣。天天悶悶地幹,加班,工資也不高,回到家所有人罵他傻子的時候,他離成功就不遠了。如果每天早上九點上班,六點下班,回去該幹嘛幹嘛,月工資5000元,不好意思,他馬上要死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成功是少數的東西,至少逆過來才有可能,你跟大部分人想法一樣,證明你已經被這個社會徵服了。我們公司對營銷的理念首先就是差異化,沒有差異化的營銷都是去死的東西,只有與眾不同才有可能,這是我認為根深蒂固的東西。

一個奮鬥很久沒有成就的人,圓夢機會出現時他會拼命抓住

我19歲走上社會,27歲之前大概幹了將近20件事,賣服裝、賣冷飲、做電工、騎摩託車送人,從來沒有成功過。很多人說,你要吃很多苦,付出很多勤奮才能成功。這話不一定對,不是每個人都能爬得起來,很多人27歲那年就自我滅亡了。

那時候太想創業了,今天開個店,明天擺個地攤,覺得自己很努力,很勤奮。為什麼從來沒成功過呢?我就悟出來,因為我沒有資源,沒有用三個拳頭打一個拳頭。

資源具體一點就是資金、知識、平臺。開個飯店需要5000塊錢,這個事就應該拿一萬五去開,結果我只有5000,開幾天只有倒閉了。我自以為有知識,但是你足夠駕馭這個事情的時候,知識才有價值,勉勉強強看到是對的,做出來都是錯的。平臺更談不上了,自己走不出來路的時候,我放棄了創業,找了家小企業,去走別人的路。

當時沒想過在詹氏幹一輩子,也沒想過離開詹氏,前面讓我太苦太累了。我沒什麼夢想,就是追求物質,在詹氏我完成了。

後來發現人的財務是由你的需求決定的。我這個人存了幾十萬存款,一年有個二三十萬收入,有房子住,有車開就覺得夠了,因為我還是個比較懶的人,奮鬥的理想就是為了睡懶覺。

賺錢的動力沒有了,我開始追求成就感。那個時候洽洽在我們眼中是個老大的企業,市場差不多被他們幹完了,我們很累很累,9年才從幾百萬,幹到近兩個億。

詹氏沒有掌握傻子瓜子改革開放的紅利,也沒有掌握洽洽做中國品牌領域流通渠道、大型超市的信息,上海來伊份這種專賣店模式它也沒有掌握到,所以詹氏做得很累。

資源一定要加上趨勢。這個跟我離職的動力比較相關,我發現網際網路帶來了新一輪趨勢。這個創業項目當時是放在詹氏的,但是詹氏不理解,他們不同意這麼幹。一個奮鬥很久沒有成就的人,當有一天夢想之路呈現的時候,他是拼命抓住的,因為當年失去了很多。所以我毅然地離職創業。

創業者就兩種情緒,恐懼和興奮。從詹氏離職的時候,我可以無拘無束像鷹一樣飛,很興奮。突然也會想,這事要幹不成,這個多恐懼呀。但是人要學會自我洗腦,我是能夠說服自己的。

去年松鼠2000多人,我們幾乎放棄了洗腦,覺得洗不過來,其實就是偷懶,但這個時候恐懼會越來越大。

能不能完全克制住這種恐懼?我找到了方法,就是我現在幹的事情——給員工洗腦。如果松鼠員工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真誠的、充滿正能量的,我就沒有恐懼感,我對人的依賴因素很多。

但是真正的恐懼不是你幹壞事嘛,我沒有幹壞事,幹嘛恐懼呢,我也搞不懂。

初創團隊五個人,只比「垃圾」好一點

在蕪湖創業,這個選擇是很偉大的。中國的環境當中,政府對我們只有一個功能,就是服務我們。北上廣太大了,一個企業鑽進去,它看不見,你一年交一個億稅收,對它來說毛毛雨;但是在蕪湖,我能把領導忽悠得團團轉,他就把你當明星企業。

蕪湖沒什麼成熟人才,我的創始團隊就是做廚師的髮小鼠大瘋,在詹氏做客服的鼠阿M,開過淘寶網店的鼠小瘋,當時需要工作的鼠小Q,還有處處顯得桀驁不馴的鼠小弟。在三隻松鼠內部有這樣一句調侃:初創團隊的五個人就是比「垃圾」稍微好一點的。

我不善於用成熟的人。年輕人大家都一樣,無非就是北大、清華和安徽師範大學的差別,但是北大、清華的,估計我也忽悠不了,我是以能忽悠得團團轉為主。人才的問題也解決了。

蕪湖生產成本低,用工成本也低。到上海、北京,客服6000塊錢一個月,他還不一定幹得好;這裡給4000塊錢一個月,蕪湖最高。而且這個地方又是原生態的,沒有人來挖,挖人也挖不走,挖走也沒有用。

我們公司很多人,在外面晃蕩一兩年又回來了。我們客服到別人那兒幹客服,不知道怎麼幹。別的客服,培訓他怎麼把東西賣得好,客戶抱怨了怎麼騙;我們對客服的銷售考核指標是很弱化的。什麼是好客服?你跟人聊天,那個人說第二天早上7點喊我起床,可不可以答應,OK,這是好客服;有人願意喊皇帝上帝的,你扮演一下,這是好客服。

這個土壤的物種是培養出來的,當他移栽的時候只有死,這是三隻松鼠真正底線的東西。

趨勢抓住了,最多變成一隻會飛的豬,豬飛起來還是豬;我們要把豬變成人,這才是最牛逼的事情。

我準備策劃個全員吹牛逼大賽,把他們寫的貼一牆,吹牛逼大賽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掛個三年五年。最大的考核是看不到考核,考核的是自尊和心靈。員工要KPI考核,這是太可恥的事情,證明這個文化多麼薄弱——你考核不就為了錢去嗎?為了錢能幹出事業嗎?幹不了。

我敢打包票,我們公司的高管,未來8年內,誰出去創業誰死。他們合在一起是一條龍,出去了單幹都沒有用。

人是要倒逼的,你把路堵死他就不會投機取巧了.

聰明、努力、堅持的人有很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不成功,這裡面肯定有問題。所以我總結出一個道道來:資源我們企業有,趨勢我幫你判斷好,信仰就是相信老爹的信仰,你再把堅持、努力、勤奮放進去,它就是一條捷徑。我們未來多少年規劃的發展始終堅定要走這個東西的。

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去年投了好幾千萬硬廣。這是在我可以選擇的時候,選了最好走的路。做一個廣告誰不會?所以今年我把團隊堵死了,不給錢,即使要錢,OK,三分錢的東西花一分錢,這一分錢還要花出三分錢的效果,這是牛逼,把這個道理講得通就做,講不通就不做。

章燎原/受訪者供圖

還有兩條是今年不加人,但是加工資。這裡面有個段子。為什麼徽州的建築跟蕪湖、宣城的不一樣?即使一個墳墓,這邊的墳墓就是挖個坑,一堆堆起來了;我是徽州人,我們那邊的墳墓要做個涵洞,進去之後像蓋房子一樣,還要做徽雕。工匠精神怎麼來的?就是要隔絕外部,我們在一個山坳裡面,他走不出來,外面對他沒有誘惑,人天天在家裡沒事了就琢磨,一個東西怎麼能搞得更好。

放到企業來,我不加人,把它關死了,不給錢也關死了,那你怎麼玩,就是把產品做好,把免費的微博玩好,把每一個用戶聊好。我們現在提倡客服人人是網紅,做幾千萬的廣告不如拿裡面的十分之一獎勵每個客服,他不是幹得更好嗎?

人是要倒逼的,本來他還想做做廣告,做做營銷,你把路堵死,他就不會投機取巧了,只有專注。

最近我們寫了一本書,某出版社給我們一個反饋,非要搞成「三隻松鼠秘訣」、「三隻松鼠平臺玩法」,那不是害人嗎。世上沒有速成課,我18歲開始闖蕩社會,三隻松鼠之前都是我個人的磨礪。

如果三隻松鼠算成功,那就不能看三隻松鼠,你看三隻松鼠就是害人。

「全中國最不忙CEO」是這樣煉成的

我在管理上對人性有兩個假設:一是假設人是自私的;二是假設人是可以改變的。這兩個假設可以讓我心胸坦蕩。為什麼呢?當我假設人是自私的時候,你幹的一些自私的事,我會包容你;但我之所以包容你,是因為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願意洗腦驗證,久而久之,你就變好了嘛。

我們的組織管理很簡單,改變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激發他的優點,只要他的缺點不是致命的。你看到他美好,他就會美好。你天天逮一個人的缺點試試,逮下去他會爽嗎?他不爽,最後優點可能都沒有了。

一個CEO,最重要的三條法則就是學會管理時間,控制情緒,從全局管細節、從細節看全局。

從全局管細節,就是你消耗的時間在哪兒。很多創業者就是管得太多。從全局去看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就知道哪些細節該管,哪些不該管,一夜之間不可能完美,既然做不到那麼多,那些細節我就當沒看見。

比如我們的物流管理不完善,我明明看到有人偷東西,我不想去管,因為對我來講,我有更重要的事——不如把網上運營搞得好一點,多賣1000袋出去,1000袋偷1袋算什麼呀。所以我不生氣,但這塊是未來的漏洞,制定戰略方向的時候我就知道全局還有哪些不完善。

他們知道我從來不發火,但我發火是一種管理手段。我不喜歡天天罵,一年罵不了一兩次,罵一次才有執行力。這個東西就跟帶兵打仗一樣,都在控制範圍之內。

我看到很多領導者天天在忙,到處割草,發現一個又一個問題。你割就把一塊割乾淨得了,割不了那麼多,就讓它長,大的東西都堵住了,我看看它能長到哪去。

去年我們也產生了一些危機,是我放權的結果,這個危機比我預想的會大一點點。過年的時候,我們現任物流總監說要承擔責任,讓我年後再找一個人。我最討厭這種將軍提頭來見的人。我不嚮往英雄主義,英雄是要死的,死的英雄還叫英雄嗎?我給你100萬的部隊,部隊打完了,你這個將軍應該活著,下次給我搞100萬部隊回來。你那個頭掉了,對我沒有任何作用。

我早上是睡到自然醒的人,全中國最不忙的CEO就是我。但這裡面有個關鍵點:搞一個部門的時候,我是直接從末端崗位插入,從頭搞到尾,一個標點符號,一條線的粗細,一張圖片我都要管,搞得這個部門雞犬不寧。

上次我搞了一個月App部門,半夜三更他們收到我的微信就抖,那個傢伙講,他那個月是靠晚上翻心靈雞湯度過的。

搞透,一是幫助他們成長,二是他們也害怕。我是不懂技術,但我懂底層邏輯,懂流程,不存在真正的外行能把內行管理好的,帶團隊必須徵服他們。

松鼠每周只有一個周會,一個人最多能講三件事:第一是你部門最重要的事;第二是一個提案;第三是需要幫助的。後兩個有就說,沒有就不說。負責人只要把部門最重要的事告訴我就可以了,剩下的我想洗(腦)就洗,不想洗就不洗。

我也不喜歡搞副總裁文化,扁平化才看得清楚。我現在管12個部門,如果下面變成3個副總裁幹這個事,他們要管戰略的,把我的活幹了,我就被邊緣化了。我又相信另一個邏輯:副總裁肯定沒有我搞得好。反正平常我也不幹別的活,幹嘛花那個錢找副總裁。

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終的走向都是宗教

2012年創業的時候,我就是洗腦師,那個時候我的工牌還是「首席戰略規劃師兼創始人」,洗腦是我工作中的一個職能。

現在戰略不用規劃了,我們有資源,有品牌,有趨勢,我就變成「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了。我給年輕人洗腦還是比較成功的,基本上洗一次管一個月沒問題,但是年輕人會動搖,每個腦袋都要持續洗。

章燎原/受訪者供圖

洗腦的目的是要讓人家信。就好比一個陀螺,你不能一上來就抽打,第一件事是要說服他,讓他不會疼,最後讓他變成一個自動化陀螺。

訓練一個人是從腦子開始的,把腦子洗好的方法是從形式到內容。不要管懂不懂,就按這個招式來,一個動作天天做,時間長了就是本能。

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每一次洗腦都是對別人的一項承諾。4年來,我洗了無數人腦,改變了無數人,這些人也得到了應有的物質回報;最大的回報是精神上的,這個精神讓他相信美好的東西,相信松鼠是對的。

你不能去綁架別人的思想,但可以建立他奮鬥的目標,目標保持一致,過程順帶把思想給統一了。為什麼我喜歡毛澤東?因為中國所有牛逼的企業家,都是毛澤東理論,他才是洗腦大師。他能把農民的腦洗掉,我還沒有能力把我們工人的腦都洗掉,但是也洗了不少。

人的精神是控制不住的,要把這個精神控制住,那是什麼?宗教。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終的走向都是宗教,賈伯斯也是宗教。但是成為神唯一的前提是你之前是個凡人,而且做過徹徹底底的,吃過酸甜苦辣的凡人,才能成為一個神。

不得不承認,從管理學來講,三隻松鼠對我的精神依賴非常強。但只要我活著,就沒有問題,我要掛了就不好說。但我活得好好的,不能說我過幾年就掛了吧,沒必要擔心這個東西。

我追求的除了品牌夢,還有比這個更高級的,就是希望這個洗腦術能改變很多草根式的年輕人,這讓我更有樂趣和興奮感。我從來不混外面的圈子,人們去外面,無非是想找條捷徑,我不想走捷徑。與其浪費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家建個圈子,跟員工喝酒打牌吹吹牛逼,把洗腦的文化植入進去。

我特別感恩這個時代,像我這個性格,在過去傳統行業,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我有營銷能力,但沒有推銷能力,讓我送禮都送不出去。為什麼我們從一開始就搞廉政文化?反正我送禮送不出去,就這麼搞吧。

三隻松鼠用烏託邦形容我是認同的,最好的信仰就是盲目的相信,你相信這個人,就相信他得了吧,一條道走到黑,我賣給你。

附團隊旁註:

✦鼠政委:老爹反人類,但有大智慧

老爹創業前在詹氏做營銷總監,我是他的助理,後來他做到職業經理人,我得益於他變成中層幹部。但是老爹從詹氏出來的時候說,不帶走任何一個中層以上管理幹部,所以三隻松鼠創業的5個人,我並不在其中。

沒有第一時間加入,回過頭來說,確實章總人格偉大,但我們內心是愧疚的,那個時候他其實很需要身邊的幫手,創業最困難最艱苦的時候,我們都不在他身邊。

前任董事長跟他說,小章啊,不要創業,你創業不行的,那些官員你又不會講話,不會搞政府關係,供應商你也不會跟人家搞關係,人家到時候貨不供應你怎麼搞。老爹的想法是,我第一天就依法繳稅,做該做的事,我還能成為城市的名片,你能把我怎麼樣。

豐叔(編者註:三隻松鼠投資人李豐)之前說,他創業的17個小夥伴,學歷最低的是沃頓商學院。我看著松鼠老爹說,你看看我們。老爹說,不跟他們比,我們是社會大學,論喝酒他們幹不過我們,論打群架他們幹不過我們,論賣堅果他們幹不過我們,他們要投資還得來找我,牛逼吧。

很多人到松鼠來,尤其是我就會跟章總說,不能把公司戰略都告訴他們。他的想法是,三隻松鼠未來不要做一家有秘密的企業,這跟打牌一樣,有底牌你就不會帶著正確的觀念看全局了。

從人的角度,我覺得他是一個離群索居的好人,不出差不赴宴不分享,唯一的愛好就是跟員工打牌、吹牛、喝酒、釣魚,晚上回去給老婆做飯。經常會有人說某某東西比你賣堅果利潤高多了,但他是個比較差異化的人,總是逆向思維。

老爹說,酒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產品,年輕團隊工作中存在部門區隔,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灰度,酒是能讓人打開心扉的。你可以選擇不喝酒,想讓你喝得讓你們洗腦。

我們都是很奇怪的思維,比如前臺每天說早上好,我們要她站起來微笑著激情飽滿地說。你問我怎麼做出來的,我也不知道,笑不真,逼你100天,一年就真了。

很多人到松鼠走馬觀花看不懂,99%的人寫三隻松鼠都是說營銷做得好,品牌做得好,探究為什麼雙11做到2.6億,把明星都請過來了,牛逼。這些都是客觀的,但不真實。

章總是反人類的,只要短板不致命,所有新人犯什麼錯他都能容忍,你不犯錯怎麼成長呢?能在他的體系下活下來的,我認為都是奇葩,他用人絕對是智慧。

✦鼠念念:老爹是偶像式管理,我們都很崇拜他

公司最閒的就是松鼠老爹,每次聽到那個腳步,慢慢的,很悠閒的,就知道是他。有一次出差,他一路都在看動畫片。經常看一部電視劇,他能從頭看到尾。我想一個CEO怎麼這麼多時間,他說看一樣東西,就會把這個東西跟公司聯繫在一起,不能聯繫在一起也要強制聯繫。

前段時間我們成立了松鼠洗腦院,本來叫松鼠學院,海報、LOGO、宣傳語都掛好了,第二天開課他改成了松鼠洗腦院。他說,別人都有什麼長江商學院,我們也幹不過他們,洗腦是全球最大的藍海市場,叫松鼠洗腦院的時候我們已經是第一了。

松鼠吸引我的部分,就是快樂,所有人是平等的。從0到1是最難的,鼠大瘋是老爹的髮小,跟他一起創業。剛開始他們在一塊的時候,我突然喊他鼠大瘋,他多尷尬呀,但是我們是很強制的,我必須得喊他大瘋,必須叫章總松鼠老爹,松鼠的文化是從形式到內容的過程。

我們公司還有黨員文化。現在公司12個部門,長期發展下去可能12個部門各自為政,黨員的功能是打破部門隔閡。他們有自己的QQ群、在線學習系統、戶外活動,下個月還有紅色旅行。每天9點,公司會放國歌,他們的工牌上會別著黨章,很多黨員在這不會忘了自己的身份。

老爹覺得,黨建工作的意義在於,文化化和業務化,兩者融合。我們之前年貨危機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真的是黨員。

現在來看,老爹是偶像式管理,我們都很崇拜他,他說的很多話我們覺得他吹了很多牛逼,但是最後他都實現了。如果這裡能收穫東西,薪資福利跟得上,又能很快樂,這個地方是不是烏託邦都無所謂。

附:章燎原語錄

「在三隻松鼠,你就應該相信老爹(章燎原花名「松鼠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驗證這個信仰對不對。」

「用烏託邦形容三隻松鼠我是認同的,最好的信仰就是盲目的相信,你相信這個人,就相信他得了吧,一條道走到黑,我賣給你。」

「人要學會自我洗腦,我是能夠說服自己的。」

「中國那批搞成功學的人,我恨不得跺他幾腳,他成功了嗎?那不是騙子是什麼?」

本文來源創業家,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探秘三隻松鼠:松鼠老爹跟三千鼠小弟的IP夢
    在賈伯斯之前,蘋果只是一種水果,在馬雲之前,阿里巴巴只是個童話人物,在章燎原之前,三隻松鼠也只是萬千吃松子的大尾巴萌物中的三個。  如今,三隻松鼠這個品牌在吃貨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細數一下,這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距成立之初也不過短短五年,而它在創業年就一舉拿下了雙11食品電商銷售冠軍。
  • 三隻松鼠上市了,它離旺旺還差幾個「仙貝」?
    三隻松鼠創始人&CEO章燎原在上市宣傳片中說:「2012年我和5個年輕人在一間小區的房間裡,創建了這家當時聽起來名字都有些搞笑的公司,我們初心很簡單,就是要創建一個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堅果零食品牌。
  • 三隻松鼠要上市了 它離旺旺還差幾個「仙貝」?
    三隻松鼠創始人&;CEO章燎原在上市宣傳片中說:「2012年我和5個年輕人在一間小區的房間裡,創建了這家當時聽起來名字都有些搞笑的公司,我們初心很簡單,就是要創建一個能別人帶去快樂的堅果零食品牌。」
  • 松鼠小鎮開業,章燎原商業版圖初現,三隻松鼠新商業模式迎協同考驗
    近日,剛開業兩周的松鼠小鎮,就已經成為蕪湖「打卡聖地」。隨著松鼠小鎮的運營,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商業版圖初現。133米全國第一高(輻條式)摩天輪、松鼠冰雕館、森林奇幻地、燒烤園、mini高爾夫、動物園已經遊客拍照曬圖必選地。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
  • 賣零食年營收70億,市值超84億,三隻松鼠是如何煉成的?
    一波三折之後,三隻松鼠終於在7 月 12 日成功IPO,創始人章燎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響了久違的鐘聲。三隻松鼠是創業家&i黑馬長期跟蹤和報導的一家公司。自 2012 年成立以來,三隻松鼠的營收連續幾年保持翻番增長, 2018 年營收更是突破 70 億元。創業家&i黑馬曾在 2016 年撰寫兩篇長篇報導《「洗腦大師」章燎原與他的三隻松鼠》和《 4 年賣 59 億元堅果,章燎原:三隻松鼠你學不會》,深度解剖了三隻松鼠的成功基因。過去,三隻松鼠到底做對了什麼?未來,三隻松鼠又要做什麼?
  • 叫個鴨子、三隻松鼠,如何打敗BAT三巨頭?
    三隻松鼠2012年6月,「三隻松鼠」創立,半年時間後,雙十一單日銷售額突破800萬元;2013年1月,單月業績突破2000萬元,躍居堅果行業全網第一。而在2014年的雙十一,更是創下1.02億元的銷售額。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三隻松鼠從民房,搬到了三隻松鼠獨立辦公大樓,有了自己的松鼠窩。
  • 從「傻子」到「松鼠」,徽派炒貨江湖
    松鼠老爹章燎原的祖籍,是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三隻松鼠也是在安徽蕪湖創業。以安徽為原點,零售炒貨產業從業者能夠挖出一大串。比如洽洽瓜子創始人陳先保,但是成名最早的還是要追溯到傻子瓜子「年廣久」,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提及年廣久的傻子瓜子,讓其名聲大噪。年廣久因炒瓜子而聞名,這算是開了「安徽炒貨幫」的先河。
  • 乘風破浪的三隻松鼠,憑什麼長久火熱?
    據銷量盒子助手顯示,在淘寶平臺內,三隻松鼠在最近 7 日(數據截止2020.7.14)的銷售排行榜中,螺螄粉賣得最火爆,以30. 9 萬的總銷量創下了491. 3 萬的銷售額。但是快手的用戶群體畢竟是比較偏下沉的,大量來自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他們的消費習慣與日常傾向於購買的商品,零食類並不是他們最優先的選擇。而且經小編查詢三隻松鼠在快手平臺合作的主播數與場次數,還是不如其他平臺高一些的。
  • 安徽宣城6位大富翁,三隻松鼠創始人身家超百億?曾催生90後新貴
    值得一提的是,據最新的《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顯示,小編無意中搜索發現,祖籍或出生地及企業總部在安徽宣城的億萬富翁,至少有4人榜上有名,分別是:三隻松鼠的章燎原(125億元,出生地宣城);中鼎集團的夏鼎湖、夏迎松父子(75億元,企業總部及出生地宣城);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劉慶峰(65億元,出生地宣城);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黃金祥、趙啟榮夫婦(45億元,企業總部及出生地宣城
  • 三隻松鼠首家線下店盈利怎樣?我們算了算
    三隻松鼠從2012年誕生以來,就自帶IP的天然優勢,作為休閒零食類的獨角獸,休閒也是其標籤之一。三隻松鼠掌門人章燎原曾表示,未來的三隻松鼠要走IP化路線,好好運用松鼠的這一IP。在這家線下門店裡,三隻松鼠IP和休閒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 三隻松鼠:從最風光淘品牌到如今落寞,零食做不長久?
    1 渠道單一,過分依賴線上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三隻松鼠的線上銷售渠道佔比只最高的;2019年,三隻松鼠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收佔其總營收比重高達97%,線下貢獻微乎其微,過分依賴電商,是三隻松鼠最致命的問題所在。
  • 「趕鴨子上架式」申報、兩次IPO折戟,三隻松鼠為什麼還能過會?
    當時,38歲創始人章燎原應該很著急,因為按照協議約定,如果公司不在協議籤署後24個月內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或是提交了又不能保證申報資料有效,投資人就可以自動恢復其在投資文件項下的優先權利,包括隨意售權、回購權、連帶併購權、優先清算權、反稀釋權等等。但是顯然,當時的三隻松鼠有點沒準備好。
  • 三隻松鼠,一夜回到解放前!「躺著數錢」的日子結束了……
    1渠道單一,過分依賴線上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三隻松鼠的線上銷售渠道佔比只最高的;2019年,三隻松鼠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收佔其總營收比重高達97%,線下貢獻微乎其微,過分依賴電商,是三隻松鼠最致命的問題所在。
  • 三隻松鼠再獲3億融資 堅果炒貨電商應該怎麼做
    9月16日,食品電商三隻松鼠官方宣布,目前已完成第四輪融資,總金額達3億元,投資方為前IDG合伙人李豐新創立的基金FREES FUND(峰瑞資本)。  資料顯示,以賣堅果為主的電商品牌三隻松鼠成立於2012年,創始人兼CEO為章燎原,他早年是一家塑膠公司的銷售。而從三隻松鼠公布的數據來看,成立以來發展迅速,並一直被資本追捧。前IDG合伙人李豐便一直陪伴左右。
  • 「對賭」協議壓身 三隻松鼠急衝IPO
    事實上,偏安於安徽蕪湖、起家於線上的三隻松鼠,近年來取得了亮眼的業績,其營收和淨利超越不少行業線下上市公司。  然而,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淘品牌」蝶變成社會品牌過程中,三隻松鼠存在對天貓渠道銷售依賴性較高、核心產品行業同質化嚴重等挑戰。更為重要的是,目前該公司有14起訴訟纏身,此前曾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  「電商流量紅利正逐步消退。」
  •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細分市場 規模與利潤之搏|新零售核心公司觀察⑦
    在內需+在線成為重要確定性的當下,一二級市場正在重新審視它的未來和價值。 新零售並不新了,隨著上半場的群雄逐鹿,其格局大體分為阿里+蘇寧、騰訊+京東兩大陣營。場景、物流、支付為觀察新零售平臺價值最重要的三條主線,而場景又細分出前置倉模式、新零售超市+餐飲模式、平臺模式和傳統商超模式。
  • 中國零食行業巨頭三隻松鼠成功上市 浙江一年吃出了5億
    值得一提的是,三隻松鼠的敲鐘形式別具一格,開創了A股無人敲鐘的先河,品牌超級IP—三隻萌態松鼠代表公司正式敲響了上市的鐘聲。   在現場,政府代表、股東、高管及全體貴賓一起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三隻松鼠玩偶上臺,鳴鑼開市。   三隻松鼠此番舉動意味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