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疙瘩湯,是西安地帶帶最有名的疙瘩湯,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道,儘管每家口味酸鹹甜辣口味都有,但是還是脫離不開最地道的疙瘩精髓(面),疙瘩面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是源自祖上流傳下來的,之前祖上有時候做的面剩下麵糊糊,就用剩下的面攪和想重新做,可是又太忙,懶得做了,就直接倒進去,沒想到挺好吃的,後來經過多次改良跟後人流傳下來,就成了咱們現在吃的疙瘩湯啦!
現在的疙瘩湯最原始地道的吃法莫過於番茄疙瘩湯啦,也有人成為西紅柿疙瘩湯,西紅柿的酸甜加上疙瘩面的口感,成就了一碗名氣十足的疙瘩面,好吃極了,在西安人們可是一人都能吃上滿滿的兩大碗,不然都覺得不給力呢,哈哈,今天五花~教大夥看看疙瘩湯是怎麼做出來的吧,真的好吃呢。
準備食材:
西紅柿(番茄)1個,麵粉100g,小蔥1段,雞蛋1個,食鹽2g,雞精4g,香油適量;
做法:
1、把西紅柿洗乾淨後放在火上烘烤20秒,撕開外皮,然後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將小蔥切成蔥花。
2、起鍋燒油,油溫8成熱時加入蔥花給它爆香,爆香出香味後再倒入切好的番茄塊,然後給它一起炒熟變軟。
3、西紅柿變軟後倒入1碗(約400ml)的清水(有雞湯或者骨湯也可以,這樣做出的味道更濃更棒)
4、湯混合好後加入適量的食鹽跟雞精調味(有加高湯的就不用加雞精或味精)
5、這步開始來做疙瘩面啦,將麵粉倒入大碗中,然後煮一壺開水,劃重點:一點一點倒入開水,邊加入水邊用筷子一邊攪拌,水一定一定要一點點加入,攪拌成小絮狀即可。
6、再次強調:水一定要一點一點慢慢的加入,攪拌全部成疙瘩狀就好了,千萬不能攪成一整塊啦,攪拌至碗裡還剩餘一些的麵粉就可以停止啦,碗裡沒有剩餘麵粉就要再加一些進去,不然面會黏成一整塊去了。
7、待湯煮沸後轉小火倒入疙瘩面,要一邊緩緩用湯勺攪拌一下,以防粘鍋。
8、再次煮沸後慢慢倒入打散的雞蛋,可以一邊攪拌,成蛋花湯,最後再蓋上蓋燜煮上2分鐘,最後出鍋前加入2滴香油即可開吃。
小貼士:
煮疙瘩面最最重要的就是疙瘩面啦,疙瘩面很多人剛開始做會倒入好多水,這是大忌,水要開水,且要一點一點加入,邊加邊攪拌,剩下碗底留有一些麵粉就可以停止加入了,不然會糊底,如果喜歡爽口彈牙口感的可以用蛋清攪拌後替代開水倒進去攪拌,這樣煮出來的疙瘩面口感更佳筋道且彈牙。
#麵食的花樣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