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特區人民就發現了,深圳房價可能壓根兒就沒有天花板。
那年4月,龍華某新房在福田大中華廣場開盤,600多套房源吸引了3000多人到場搶購,3小時全部售罄。而前一天,龍崗某新盤開放樣板房,蜂擁而至的客戶甚至擠爆了售樓處的鋼化玻璃......
相比之下,光明新盤深夜排長龍搶認籌被緊急叫停這種事,完全談不上新鮮。
五年之間,深圳市二手均價從3.47萬/平一路飆漲到6.37萬/平,當年擠進售樓處的人,即使按平均數計算,也實現了躺著賺錢的快樂。
眼下樓市的瘋狂,對於見證過2015年的深圳人來說,無異於重給一次暴富的機會,很多人幾乎毫不猶豫展現出更加瘋狂的一面。
但是,面對這股熱情,即將四十歲的深圳卻有些力不從心。
瘋狂的2015年,深圳政府不斷加碼人才引進補貼,本科及以上學歷一次發放1.5萬元-3萬元的現金補貼,次年新增人口從42萬人飆漲到52萬人,一度迎來人口「井噴期」。
但同樣瘋狂的2020年,深圳卻默默取消了租房補貼,各項福利也開始鎖定高端人才、緊缺人才,用更多資金和精力去建設人才安居房,控制商品房。
你猜,這次湧進樓市的深圳人,還能笑著出來嗎?
MON
1
大部分深圳人,以後也買不起房
上周,光明某新盤入市,正式開始認籌的前夜,一群人湧向售樓處提前佔位,在門口排起了長隊,最終驚動公安,被緊急叫停。
總價五百萬的房子,還要半夜排隊搶著買,即使在深圳工作了五年,趙小姐依然感到不可思議。
按深圳二手房均價6.37萬/平的水平來看,5萬/平的新房,在深圳還算窪地。從總價來看,500萬也只能算是入門級,近半年來成交的二手房中,六成的房子超過500萬。(圖源樂有家)
畢業於湖南一本院校的趙小姐,在南山某網際網路公司從事行政工作,畢業第三年才在深圳實現月薪破萬的夢想,然後收入就再也沒有顯著的提升。
按照光明新盤的價格,趙小姐想要攢夠一套三房的首付,需要不吃不喝10年。
「別說買房了,想租一個好點的房子都要猶豫很久。」月薪過萬的趙小姐,自我感覺生活質量甚至趕不上大學時期。
在深圳,居住支出佔比達到消費支出的29%,而基礎的飲食、交通支出達到45%,深圳人的生活並沒有外界看起來光鮮亮麗。(圖源深圳統計局)
尤其是有了結婚買房的打算後,趙小姐更加感覺到在深圳生活的艱難,「我工作三年月薪才剛破萬,租房的小區一年就漲了2萬/平。」
如果還要考慮到未來孩子的日常照料、學位申請等問題,按趙小姐和男友的收入增長曲線,定居深圳的希望更加渺茫。
「現在深圳買房的大多都是以前就買了房,或者老家有幾套房的人,像我們這樣只能靠自己的,收入和房價這筆帳怎麼都算不過來。」
對比深圳房價增長曲線可以發現,深圳人的消費總額與房價形成有趣的對比,房價漲得越快,深圳人越捨不得花錢。(圖源深圳統計局)
為了買房,趙小姐不久前還付費諮詢了一位房產大V,對方告訴她,可以通過槓桿的藝術先上車,頂住幾年壓力成功套利就好了,因為深圳有房的人佔比不過3成,未來還有相當的上升空間。
這位房產大V所說的「槓桿藝術」並不容易,不久前,一位全職媽媽帶著幾十萬通過加槓桿、假離婚等方式,買下了深圳一套700多萬的房產,最後資金鍊斷裂,四處求助。
「現在的深圳,但凡能夠一夠,都會立刻去買房。大多數現在還沒買房的深圳人,現在買不起,以後更買不起。」
糾結了大半年之後,趙小姐最終決定和男友一起去廣州,在老城區買一套小面積的二手房。
「以前聽不懂白話,不喜歡廣州,總覺得深圳更親切。但真的要考慮買房的話,廣州明顯更友好。」
因為辦入戶和換工作的事情,趙小姐最近忙得焦頭爛額,一直忍不住吐槽,「早知有今天,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來深圳。」
MON
2
這屆年輕人不願意高位接盤
同樣決定離開深圳的還有「買得起,但不想」的董先生。
董先生今年28歲,碩士畢業後,在深圳某知名大廠工作兩年,年薪超過40萬。
這樣的薪資水平,即使在深圳,也能算得上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董先生感覺不到這份收入帶來的喜悅。
「就算家裡給我200萬,我至少還要背400萬的房貸,勒緊褲腰帶供一個要麼很遠,要麼很小的房子。」董先生不理解這種生活的意義。
2019年,深圳住戶貸款高達22408億元,而常駐人口僅1343萬人,妥妥的負債大城。其中相當佔比是因為高昂的房貸。(圖源深圳統計局)
更讓董先生感到絕望的是,即使背上400萬的房貸,也不會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工作強度不允許他浪費太多時間通勤,而家庭又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一旦經濟稍微寬裕,就要立刻考慮換房,背上更重的貸款。
「我不希望到40歲才能得到20歲想要的東西,那一點意義都沒有。」
為了追求幸福感,董先生一直在尋找新的落腳城市。綜合對比之後,董先生最終選擇接受了杭州知名企業的offer。
雖然董先生的新工作算是「降薪」跳槽,但上升空間卻略勝於深圳,面對房價的底氣更是充足不少。
(數據來源BOSS直聘)
從市場數據來看,杭州白領平均收入與深圳幾乎不相上下,但房價卻友好很多,幾乎只有深圳房價的三成。
像董先生這樣轉身投奔其他城市的人,這兩年越來越多。雖然收入大打折扣,但是相對房價來說,工資的性價比卻直線提升。
近年來,新一線和強二線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不斷提高,尤其是杭州,憑藉著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和相對友好的房價水平,2019年的人口淨增長甚至遠超深圳,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城市之一。(圖源格隆匯)
就在董先生宣布離職後,他的同事小C(化名)也果斷放棄深圳,決定回老家成都發展。
這位95後離開的理由更加直接。「深圳的房子太差了,又貴又小又醜。」
這個讓買了房的深圳人當場沉默的評價,得到了另外幾位在內地省會城市長大的95後的點頭認同。
MON
3
深圳可能已經放棄人口大戰
當年輕人因為高房價離開深圳時,其他城市正在加緊收割,迅速開啟搶人模式。
中原數據統計,僅6月前10天,全國範圍就有廣州、南京、南寧等14個城市發布購房補貼政策。
反觀深圳,對眼下全國範圍的人口大戰實在算不上熱情。
今年4月,深圳還取消了2014年12月1日頒布的《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即對新引進的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含非全日制)發放6000元-12000元的租房補助。
雖然官方聲稱只是取消了重複的補貼政策,但這一調整,默默將人才補貼的門檻提升到了全日制本科。
官方闢謠稱本科生1.5萬起的住房補貼並未取消,只是暫停了重複的補貼政策。但其實,被廢止的這項政策與新政策有一個微妙的區別,即非全日制本科也可以享受補貼。(圖源深圳在線)
曾申領過這筆補助的餘小姐對此很是感慨。當年促使她畢業即落戶深圳的,也正是這些現金補貼。
「這筆錢現在看起來不多,但當其他城市都沒有這個福利,就顯得深圳特別友好。」
但現在,深圳的友好更多面向真正的高精尖人才。
從近年來新增的福利政策來看,深圳已經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了人才安居房、稅收等方面。力度更大,門檻也越高。
尤其是人才安居房的配建,位置更好、配套更齊全。政府試圖從源頭解決人才最顧慮的住房問題。
(位於福田新興豪宅區安託山的人才安居房,不知道未來會分配給哪些人才。)
近兩年來,深圳人才安居集團在深圳拿下不少宅地,招拍掛市場的居住用地大多也採用「雙限雙競」的模式,配建一定比重的無償移交政府的人才房。
按照計劃,深圳在「十三五」期間將提供30萬套人才住房,今年拿地速度更是明顯加快。
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拿地一覽表(圖源合一)
作為曾經門檻最低、補貼最多的一線城市,深圳在前幾年確實成功圈粉了一大波年輕人,常年佔據人口淨增長排行榜前列。
這些新增人口助推經濟、擴大內需,刺激著深圳房價再攀新高,讓連投資客都感慨深圳房價太瘋狂的2015年,現在來看依然是回不去的低位。
但是現在,這套邏輯變了。
深圳目前重點引進的人才,不僅人數很少,對商品房的需求,也在高房價的壓力和人才房的補足下,不再旺盛。
未來的深圳已經很難重現2015年之後的風光,至少下一個五年,這種瘋狂將屬於更少的人。
總結
從眼下的市場狀況來看,深圳人對房價的未來已經樂觀到了極點。
截止到6月14日,深圳二手房成交均價突破新高,達到6.5萬/平,過戶量卻達到了4918套,本月最終過戶量很有可能破萬,創下深圳新紀錄。
矛盾的是,一面是城市既得利益者的盲目樂觀,一面卻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清醒撤退。
一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資深媒體人曾感慨,十年前自己的收入能達到1萬左右,大多數的房子也不過1萬出頭。
但是現在,白領的平均工資仍然在1萬徘徊,房價卻已經飆漲到6萬/平,買房的事情想都不敢想。
深圳早已不是那個「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更多的評價是「深圳賺錢深圳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曾經人們奮不顧身奔向深圳,是因為別無選擇。在能讓年輕人翻身的一線城市中,深圳是最友好的那一個。
但是現在,更多城市正在快速崛起,翻身成本更高的深圳,顯然並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好的選項。
從供需上來說,深圳的房子下一個五年,甚至下下一個五年,依然是搶手貨。但閉眼買房等身價翻倍的日子,已經徹底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