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昨天,鐵路部門宣布於9月1日起調整火車票退改籤方案,退票費由原來統一收5%更改為依據退票時間實行梯次收取(詳見本報昨日A1疊03版)。不少網友提出異議,認為新規依然迴避了列車晚點賠償,「只談權利不講義務」;有人表示「最高收取20%退票費等同於變相漲價」;還有人說新規有漏洞,「要退票時,先改再退,可把退票費降為5%」。
根據9月起實行的火車票退改籤新政,鐵路部門將實施梯次退票方案:票面乘車站開車前48小時以上的,退票時收取票價5%的退票費;開車前24小時以上、不足48小時的,退票時收取票價10%的退票費;開車前不足24小時的,退票時收取票價20%退票費。
昨日,該消息經媒體發布後,立即在微博和網絡論壇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都質疑「最高收取20%退票費等同於變相漲價」。
有網友認為,原先火車票退票費只收5%,收票「黃牛」一下子沒了市場,如今提高退票費收取標準,可能會使車站退票窗口再次成為「黃牛」的聚集地。「原先,一張500元的火車票,退票只收25元,如今最多要收100元,如果黃牛提出原價回購,我說不定會轉讓給他。」
還有觀點認為,新政依然規避了列車晚點賠償,屬於「只談權利,不講義務」。「既然退票可以梯次收費,列車晚點為何不能梯次賠償呢?有些高鐵線路,經常發生車輛故障,耽誤了旅客的行程,最後僅一句抱歉了事,實在有些敷衍人。」
令許多網友不滿的,還有退票時無法退還代售點收取的5元手續費。「我從代售點買票,收取5元手續費理所應當。但如果退票,這筆交易就意味著取消了,即使鐵路部門要追償損失,退票費中已經體現了。5元代售手續費不退還,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亟待完善的——據鐵路部門解釋,實施梯次退票方案,主要目的是引導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車票周轉,讓二次購票時間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今年春運前夕,鐵路部門實行了網絡、電話訂票預售期提前到20天,窗口售票提前到18天的新售票時間,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旅客購票,但也客觀造成了退票率大幅上漲。據統計,有73.5%的退票都是在開車前24小時以內辦理的,而且越是火車票緊張難買的時候,退票越是多,這給其他沒買到票的旅客以及鐵路部門都帶來了困擾。
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認同鐵路部門的初衷,但也同時提出,目前的新政依然不夠完善,存在被「鑽空子」的空間。
「有些旅客退票,是因為一時疏忽,買錯了車票,鐵路部門在制定退票新政時,能不能把這些情況也考慮進去,例如規定,購票後1小時內退票的,可免收退票費,這樣既不影響車票繼續銷售,也能為旅客挽回損失。」
還有網友指出,新政下,車票可免費改籤,開車前24小時內需退票的旅客,完全可以先把車票改籤至48小時以後,再選擇退票,這樣一來,退票費就能從20%降低至5%。鐵路工作人員表示,該方法從技術上暫時可行,但不排除上級部門日後會調整實施細則,規避此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