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廣告、不請明星,迪卡儂靠什麼走到今天這一步?

2020-12-20 戶外愛好者集散地

我們熟知的戶外和運動品牌有很多,北面、愛步、諾詩蘭、NIKE、Adidas、UA等等。

但可能忽略了我們身邊一個運動品牌的清流——迪卡儂。

迪卡儂在全國有230家的實體店,但你卻很少能看到它的廣告,甚至也沒見過它請明星代言,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品牌都越來越熱衷於邀請明星代言產品,曝光品牌吸引關注,那麼幾乎從不打廣告的迪卡儂為什麼可以成為眾多人的選擇呢?

小致認為主要靠這三點:種類齊全、價格便宜、質量過關。

首先,迪卡儂的產品覆蓋面極廣泛,從目前的運動用品商店來看,可謂首屈一指。

迪卡儂90%的產品都來自其旗下自有的運動品牌,這些品牌超過20個。

例如生產球拍的Artengo,生產自行車及配件的B』Twin以及跑步品牌Kalenji和戶外品牌Quechua等等,幾乎涉及了所有運動項目。

價格優勢,永遠都是最強大的競爭力。

不管是在網上看還是到實體店裡轉,迪卡儂給人的感覺首先就是便宜。

對於大多數不專業的運動愛好者來說,剛開始就買頂級的裝備器材不大現實,這時迪卡儂的價格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為了降低成本,打造價格優勢,迪卡儂除了將設計、加工、售賣都自己攬下來以外,很多產品甚至把包裝都省了。

這一點雖然被很多中國消費者吐槽,但迪卡儂並沒有動搖,為了降低成本,迪卡儂可謂是「喪心病狂」。

物美才能價廉,否則只能叫廉價。

便宜的價格並不代表很差的質量,迪卡儂產品的質量全球是一致的,產品的質檢標準依舊是遵循著歐盟的標準來執行。

就拿小致買過的幾十塊錢的小包來說,斷斷續續用了三年基本沒什麼大的質量問題。

確實,迪卡儂的產品質量雖然不是最好,但確實是良心產品,物有所值才稱的上價廉,垃圾貨只能叫廉價。

你就是迪卡儂請來的「明星代言」。

愛步請劉濤、朱亞文;北面請過李沇熹、宋仲基;諾詩蘭請王珞丹;斐樂請陳坤。

據了解迪卡儂每年的宣傳費用控制在營業額的1%,所以幾乎沒有什麼廣告宣傳,全憑好的口碑及消費者之間的口口相傳。

也就是說,迪卡儂請的代言人其實就是你。

怎麼說呢,反正小致我非常願意為迪卡儂代言,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窮。

相關焦點

  • 迪卡儂從不請明星代言,為啥還這麼受歡迎?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個品牌做到了一定的規模,都喜歡請明星代言。請的都是當紅明星,而明星效應和從眾心理自然會讓我們這些消費者選擇購買。然而有那麼一家公司,從不請明星代言,也不在電視上刊登廣告,2019年的營收卻超過12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952億元,它就是迪卡儂。
  • 迪卡儂——最「摳門」的企業,一年賺857億,卻從來不請明星代言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品牌想要提高知名度,一般都會選擇找明星代言,因為明星會給品牌帶來無限的流量,明星效應加上消費者的從眾心理,可以迅速地捧紅一個品牌。但在如今這個明星代言時代之下,卻有一個企業非常「摳門」,從來不請明星代言,它就是迪卡儂。
  • 醒醒,迪卡儂請停止「低調」!
    對了,記得早點去,因為你想玩的「項目」可能還得排隊……迪卡儂中國區媒體經理曾表示過,迪卡儂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1%。而迪卡儂就是靠著來店體驗的顧客口口相傳,漸漸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 迪卡儂不投廣告也能嘗到甜頭 但它會低調下去嗎?
    與耐克和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巨頭不同,過去13年,迪卡儂從未在大中華區贊助體育賽事或邀請明星代言,人們也難以看到其品牌的廣告,該公司甚至在媒體溝通方面也呈現出「敬而遠之」的態度。在不做硬廣、贊助和冠名等傳統營銷推廣的背景之下,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品牌活動相當「樸素」——邀請自己的員工作為代言人,講平凡人的故事;僅在新店開張時才會在地鐵上投放些許廣告;2016年開展一系列大眾足球賽和羽毛球賽,讓贊助活動最大限度地回歸運動本身。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低調」的品牌。
  • 運動裝備界的一股清流——迪卡儂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和微信公眾帳號:「檸檬黃」迪卡儂這個牌子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我為什麼寫一篇文章來說說迪卡儂?因為迪卡儂和宜家、優衣庫一樣,都是我比較喜歡的品牌。迪卡儂沒有銷售,店裡的銷售也不背負賣貨的壓力,甚至連廣告也沒有,可能有人說這跟營銷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商業社會,只要是有生意的地方就肯定有營銷,沒有銷售也是營銷策略。
  • 迪卡儂線上銷售額增長300%,線下門店上千家,在我國還不打廣告
    這個品牌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品牌發展到今天仍然以線下實體店為主,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由於電商的盛行,很多實體店已經無法生存,但是迪卡儂的全球營業收入連年上漲,在2018年的時候獲得833億元的營業收入,比2017年增長12%,在全球的實體店又上千家,在中國全年的新開門店達到52家,品牌的市場定位就是為所有的運動愛好者提供價格最低的運動產品。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在中國同行試圖提價、爭奪高端市場時,迪卡儂卻牢牢抓住了大眾消費這個主線。但是低價並不是迪卡儂的法寶。僅僅靠低價,迪卡儂不可能打贏淘寶和山寨,即使在天貓上迪卡儂旗艦店的銷量依然名列前茅。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1%體育產業是一個大市場,中國體育產業目前的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很多足球明星,每年光商業的代言費就數億美元。但這些廣告費用無疑都會轉嫁給消費者。
  • 迪卡儂,真是個「奇葩」
    這個法國體育用品賣場,搞的什麼名堂第一次走進迪卡儂,我睜大了沒見過世面的雙眼。這是啥地方啊?商場像個大倉庫,屋頂的鐵皮管子都露出來了。衣服帽子鞋網球啞鈴很隨意地擺在貨架上,花花綠綠不太高級的樣子。超大的藍色打折標籤,從9.9的手套到199的運動鞋,便宜得毫不矜持……
  • 投央視廣告就是有錢任性?請明星代言就是譁眾取寵?
    或許有人說這是「有錢就是任性」,有人會說陶企紛紛投央視廣告、請明星代言是純粹跟風,說到底是因為盲目和焦慮。投央視廣告就是有錢任性?你還別以為咱們錢多人傻,投央視廣告,請明星代言是咱營銷推廣策略的一部分。那究竟為何咱們青睞在央視投放廣告,請明星做代言?這筆錢到底砸得值不值呢?你以為我錢多人傻呀?我這是放長線釣大魚知道伐?
  • 卻從未請過明星代言人,網友直呼最摳門的公司
    其實一家公司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般來說都會請個明星給自己代言,比如華為家的胡歌、關曉彤、易烊千璽等,小米家的王源、王一博等,oppo家的王俊凱,還有哇哈哈礦泉水經常能夠看見的王力宏等,特別是在如今的流量時代,名人效應確實能夠帶動一家企業品牌的發展,如果說實力真的過硬
  • 運動界的泥石流——迪卡儂:摳門是我的發家之道
    法國品牌迪卡儂也算了一個運動打牌了,熟悉迪卡儂的都知道它的衣服背包之類的有多便宜。同類產品相比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品牌都便宜很多,最貼近生活的運動大牌。雖然迪卡儂的產品價格便宜,但是品質過硬,迪卡儂也因此圈粉無數。迪卡儂的銷售額直逼耐克阿迪。一年狂賺,857億。
  • 這家從不打廣告的店,竟然靠帶著顧客瞎玩年入750億,5天就...
    今天,創哥就來聊一聊這家逆勢而上的店,不好好賣體育用品,到底想幹啥——01反其道而行,為節約成本,這家公司就像一個家境貧寒的主婦。迪卡儂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摳,為了省錢,這家開了40年的大公司不但沒有一點法國的貴族氣質,而且摳的連家庭主婦都自愧不如,創哥先從它的這些奇葩舉動說起。1.
  • 迪卡儂穩固布局全產業鏈 它憑什麼獲取消費者芳心?
    所以,迪卡儂的目標用戶是大眾,讓普通消費者能以很低的價格獲得更多運動體驗,讓運動觸手可及。對於其他運動品牌來說,廣告也是很大一筆開支,包括請明星運動員代言、各種廣告和贊助等等。但是對於迪卡儂,廣告支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在旗艦店外,也只有少數一些廣告。迪卡儂看重的是用戶口碑以及由此帶來的反覆購買及鏈式傳播。所以,在消費者付給迪卡儂的鈔票裡,幾乎沒有一分錢是被廣告商拿走。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迪卡儂是誰?在擁擠的體育用品市場做了什麼?憑什麼它能擺脫紅海,屹立不倒?道本商業地產記者帶你深度領略不一樣的體育運動品牌王國。  源於法國的貴族血統  1976年,迪卡儂的第一家門店在法國裡爾附近的小村莊恩洛斯誕生,那時候的迪卡儂只是一家自助式的運動器材與休閒服飾量販店,並出售各個品牌的產品。
  • 被白嫖的迪卡儂:體育界的「宜家」,成人的「迪士尼」
    2019年,每2天約有1家迪卡儂的線下門店開業。它是如何贏得不願逛街的虎撲直男的青睞呢,今天來聊一聊迪卡儂的中國擴張之路。極致的用戶體驗:體驗式消費在體育零售界,迪卡儂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從2003年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以來,迪卡儂在國內的店鋪一直保持自己的節奏,截止至2019年年底,迪卡儂在中國超過110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門店,員工數量逾18000人。和傳統的體育零售店不一樣,迪卡儂低調得就像一個廢棄工廠,沒有豪華裝修,沒有抒情的音樂、沒有香氛、沒有烘託氛圍的燈光。
  • 華為形勢愈來愈嚴峻,走到這一步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華為形勢愈來愈嚴峻,走到這一步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近來華為高薪挖上海微電子的人才引起了一些熱議,上海微電子的老總更是直接跑到上海市政府投訴了,那麼,華為挖上海微電子的人才有錯嗎?
  • 迪卡儂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迪卡儂讓顧客如魚得水,導購只有你招呼時才會出現,試5件衣服一件不買也沒人給你臉色。不只是孩子,迪卡儂鼓勵所有人來試試他們的產品,輪滑、自行車和健身器械。輪滑區中央的大塊空地作為試滑區,四周立著欄杆方便初學者,除了輪滑鞋,頭盔和全套護具都可以穿戴上身。由此帶來的損耗率讓傳統賣場肉疼,但迪卡儂認為這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 迪卡儂北京打造亞洲最大旗艦店 「慢半拍」的擴張術
    同行們都在經歷寒冬,而在迪卡儂的感受中,市場卻是一片大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慢半拍」的迪卡儂   2010年之前,和其他高歌猛進的運動品牌相比,迪卡儂總是給人「慢半拍」的印象。  2010年以後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運動品牌們紛紛放慢了腳步,而「慢半拍」的迪卡儂卻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踩緊油門提速。去年,本土運動市場遭遇到了10年來最大的滑坡,排名靠前的運動品牌合計關掉了數千家店鋪,然而迪卡儂卻逆市新開了16家門店,這簡直就是在向同行們「示威」。  表面上看,當下的迪卡儂似乎是在開足馬力狂奔,但這其實只是一種錯覺。
  • 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迪卡儂的東西為何如此便宜?
    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迪卡儂的東西為何如此便宜?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在這個全民運動的時代,運動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重要部分。在運動的時候,必要的運動裝備是少不了的,如運動服、運動鞋等等。同樣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的迪卡儂,雖然在中國的名氣不及阿迪和耐克大,但是迪卡儂門店裡面的顧客卻比阿迪和耐克多很多。這就說明,即使迪卡儂在宣傳力度上不如阿迪和耐克,也不影響很大一部分人對這個品牌的喜愛。至於為什麼喜歡迪卡儂,很多網友表示迪卡儂的產品大多比較便宜,性價比很高。那麼,迪卡儂是怎麼做到物美價廉的呢?
  • 迪卡儂:慢公司「逆襲」 堅持核心競爭力
    同行們都在經歷寒冬,而在迪卡儂的感受中,市場卻是一片大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慢半拍」的迪卡儂  2010年之前,和其他高歌猛進的運動品牌相比,迪卡儂總是給人「慢半拍」的印象。  2010年以後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運動品牌們紛紛放慢了腳步,而「慢半拍」的迪卡儂卻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踩緊油門提速。去年,本土運動市場遭遇到了10年來最大的滑坡,排名靠前的運動品牌合計關掉了數千家店鋪,然而迪卡儂卻逆市新開了16家門店,這簡直就是在向同行們「示威」。  表面上看,當下的迪卡儂似乎是在開足馬力狂奔,但這其實只是一種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