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迪卡儂請停止「低調」!

2020-12-20 螳螂財經

文/圖霖

來源/螳螂財經

場景營銷有多香?看看迪卡儂就知道了。

在租金高昂的商場「壕氣」包下幾千平,店內工作人員沒幾個,來逛的人卻不少。推著嬰兒車在寬敞的過道上遛娃的父母、在快收帳篷和衝鋒包貨架旁交流登山心得的大爺大媽、試圖在迷你足球場找回童年的青年男女……

利用場景體驗的優勢,迪卡儂成功收穫了「小區免費健身房」「周末帶娃好去處」等多個「美稱」,去過的都說好。

對了,記得早點去,因為你想玩的「項目」可能還得排隊……

迪卡儂中國區媒體經理曾表示過,迪卡儂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1%。而迪卡儂就是靠著來店體驗的顧客口口相傳,漸漸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行業預測,2025年體育產業總產出將超5萬億元,203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量佔GDP的比重將達到4%左右。

萬億級別的消費藍海就在眼前,來華17載卻始終不愛營銷的迪卡儂還會繼續保持「低調」嗎?

並不低調的「家族背景」

儘管迪卡儂本身不愛做營銷,但其背後最大的持股人穆裡耶家族的背景可一點都不「低調」。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法國的紡織業首先迎來騰飛。1903年,穆裡耶家族旗下第一家紡織廠「菲爾達」落地裡爾東北部的城市魯貝,家族由過去的世代為農正式邁入工業化時代。

今天的穆裡耶家族已經是一家有著50萬名員工的大型家族集團企業。除了迪卡儂以外,位列世界500強的零售業巨頭歐尚、國際家裝建材零售集團樂華梅蘭等都是穆裡耶家族旗下的企業。

迪卡儂的創始人米歇爾·雷勒克的家族與穆裡耶家族是姻親,因此穆裡耶家族的商業背景以及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迪卡儂的經營策略。

首先是無幹擾式購物。迪卡儂的購物模式和同為穆裡耶家族旗下的歐尚如出一轍,都是「自選」為主。相信去過迪卡儂的人都對裡面寥寥無幾的售貨員印象很深。

在創始人雷勒克看來,大多數專賣店採用的「店員激情推銷」的購物模式,不僅容易引起顧客反感,而且過於呆板。而在無幹擾的購物模式之下,顧客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也不會因為店員的過度推銷而不耐煩,更易達成交易。

其次是保守擴張。誕生於農業時代的穆裡耶家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保守文化的影響,而這反映在迪卡儂身上就是異常緩慢的擴張速度。

1976年迪卡儂就誕生了,然而其在2003年才於上海開了第一家商場。一直到2011年,在中國走過八個年頭的迪卡儂也不過開了三十四家店鋪。

最後是員工集體持股。「我們家族的根,首先是集體主義。」歐尚集團CEO維安尼·穆裡耶(Vianney Mulliez)曾如此總結道。

據穆裡耶家族成員Alex Grollin表示,他們700個家族成員都是股東。而這在迪卡儂身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員工持股」。

迪卡儂針對員工持股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全稱是「迪卡儂國際持股計劃」,簡稱DISP,迪卡儂在1985年就啟動了這一計劃。據悉,迪卡儂中國區的員工在迪卡儂中國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84%。

背靠兩大家族企業的迪卡儂也很「爭氣」。「螳螂財經」查詢到,2018年,迪卡儂登上「世界品牌500強」榜單。2019年,迪卡儂在全球的銷售額達到1015億美元。

中國市場這塊骨頭或許並不好啃

「中國是迪卡儂最重要的市場,沒有之一。」迪卡儂創始人米歇爾·雷勒克曾說道。

儘管前期擴張十分謹慎,但頂著「低調且注重性價比」的標籤,迪卡儂在中國市場走得總體還算順利。截至2019年,迪卡儂已在全國超100個城市布局約300家實體商場。

2017年,向來低調的迪卡儂首次披露了其在中國區的業績。這一年,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105億元人民幣,成功突破百億大關。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迪卡儂就能在中國市場上如魚得水。看似發展漸穩的背後,迪卡儂暗藏的問題也並不少。

1. 口碑兩極分化

產品質量和設計風格衍生的「到底值不值」的問題,正在加劇迪卡儂口碑的兩極分化。

一邊是吹捧價格親民種類全。

一位經常在迪卡儂購物的全職媽媽告訴「螳螂財經」,「迪卡儂家那個14.9的小背包我經常買,不貴質量又好,用來裝孩子的東西特別方便。」

在機關單位上班的小王也表示,公司有時候團建組織爬山,去迪卡儂可以一次性把背包、帳篷、手電筒之類的裝備全部買齊,能省掉很多麻煩。

在知乎話題「迪卡儂哪些東西值得買?」下面,答主列舉了將近三十種價位在300元以下值得購買的迪卡儂單品,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和點讚。

另一邊是則吐槽質量參差不齊,風格土low;

比如針對同一款運動內褲,有的人覺得便宜又好穿,甚至是必備。有的人卻覺得質量太差,完全穿不了。

在迪卡儂天貓店銷量最好的一款商品下面,「掉色、尺碼不合適、設計不合理」等吐槽也不在少數。

至於風格土low,甚至都不用吐槽,進店之後,貨架上這些花裡胡哨配色的鞋相信就已經勸退不少人了。

在款式已經勸退一批人的情況下,那批好不容易奔著「平價」來的用戶還可能會因質量不一而走。

因此,如果不從整體風格和質量上做好把關,迪卡儂未來的用戶增長只會越來越難。

2. 員工流動性大

據曾經在迪卡儂內部工作過的員工表示,迪卡儂內部的員工流動性很大,可能半年就會換掉一批。

正常來講,迪卡儂內部的員工晉升路徑是:全職店員→部門經理→副店長→店長→區域負責人。

但因為員工流動性大,導致基層店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人心不易凝聚。再加上運營門店所需專業運動知識得靠長時間積累,因此迪卡儂內部很難孵化出經驗豐富的區域負責人。

由於不同區域對應著不同消費習慣的人群,且區域負責人有無經驗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門店運行效率,因此這實際上不利於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擴張。

3. 電商發展受限

電商方面,迪卡儂也面臨著不少問題。

一個是中低端線商品在淘寶這種競爭激烈的平臺缺少價格優勢。

譬如替換頻次較高的運動襪,迪卡儂的天貓旗艦店內銷量最好的一款是39.8元起,而其他店已經能將價格壓到9.9元了,並且銷量比迪卡儂高多了。

另一個是高端線尚未培養起用戶的消費心智。

儘管有著「性價比之王」的稱號,但迪卡儂其實從未放棄過衝擊高端線。但就其目前的銷量來看,顯然還沒有太多用戶願意為「貴貴的」迪卡儂買單。

在平價商品都尚有質量爭議的情況下,要培養起用戶對高端商品的消費心智,對目前的迪卡儂來說很難。

此外,可能是人手不足的原因,店鋪客服經常被吐槽不理人。某位想要換貨的顧客,眼睜睜看著在線客服換了好幾個,但卻沒一個人出來幫她解決問題。

在其他店鋪爭相用紅包、優惠券以及贈品等一系列花招拼命「討好」用戶的時候,連最基礎的客服服務都沒做到位的迪卡儂想留住用戶,怕是沒那麼容易。

4. 體驗優勢削弱

超大的線下體驗空間原本可以說是迪卡儂的一張「王牌」,但隨著年初疫情的爆發,過去幾年逐漸飽和的線上市場,因直播的興起再次迎來崛起。這對於重視線下體驗的迪卡儂來說其實造成了一定衝擊。

儘管節省下的營銷成本讓迪卡儂還不至於為店鋪租金髮愁,但少了「現場體驗」這關鍵的一環,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線下門店的銷量。

體育行業大熱,是機遇更是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體育行業正迎來新一輪上升期。

據國務院於2014年10月頒布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4月,體育產業規模約一萬億元,這意味著在接下去的五年間,體育產業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6%。

大環境來看,這必然有利於迪卡儂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但與此同時,挑戰也是並存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9年發布的《體育用品行業細分產品市場規模與前景分析報告》,2012年-2018年,包含球類、體育器材及配件類、訓練健身器材類以及運動防護用具類等多個行業細分產品市場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這意味著整個體育用品行業迎來縱深發展期,專注細分品類的企業將獲得新一輪增長機遇。

實際上,不止體育用品行業,整個消費市場似乎都在「呼喚」細分品類企業的誕生。短時間內完成指數增長的新消費品牌如三頓半、元氣森林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這一背景下,以「品類豐富」著稱的迪卡儂雖然獨樹一幟,走出了「連鎖商超式」的發展模式,建立起了「複合型」優勢。但具體到特定品類來看,其面臨缺乏最核心的品牌優勢。

嚴格意義上來說,迪卡儂並不算專業的運動品牌,將它定義為體育用品零售商才更合適。但最近幾年,消費者對品牌的質量和專業度要求明顯更高了,尤其在細分品類。這也是為什麼lululemon上千元的瑜伽褲仍有人願意買單的重要原因。

一個lululemon可能不足為懼,但十個呢?上百個呢?按照當下新品牌「燒錢式」的營銷思路,未來在迪卡儂引以為傲的多品類中,可能每個品類都會有「王牌」誕生,屆時迪卡儂的競爭優勢就更弱了。

此外,國內雖然尚未出現可以和迪卡儂匹敵的大型體育用品商超,但漸漸崛起的國牌安踏李寧、百麗旗下發展越來越好的滔搏運動,都是迪卡儂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數據顯示,2019年,包含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英派斯、金陵體育、探路者在內的六家中國體育用品上市企業,總營收為589.29億元,同比增長32.9%。

更大的威脅來自滔搏運動。作為百麗國際的運動業務線,滔博運動靠著代理NIke、Adidas、Puma、Reebook等知名運動品牌,已發展成為國內第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數據顯示,滔搏運動已佔據了行業15.9%的份額。

面對這些新的威脅,不論是適當請明星代言高端線,還是加速人才孵化擴張市場,想在日漸火熱的中國體育市場分一杯羹,迪卡儂或許不能再一味「低調」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天津消協:請迪卡儂狼爪Lafuma哥倫比亞北面猛獁象等衝鋒衣停止虛假...
    日前,在第二屆京津冀消費維權高端論壇上,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出公開勸諭,「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北極絨」「斯博蘭帝」「KOLON SPORT(
  • ...迪卡儂」「哥倫比亞」等衝鋒衣生產銷售商:立即停止虛假宣傳
    中國網財經12月18日訊據天津市消費者協會官方微信消息,日前,在「第二屆京津冀消費維權高端論壇」上,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出公開勸諭,請「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北極絨」「斯博蘭帝」「KOLON
  • 迪卡儂不投廣告也能嘗到甜頭 但它會低調下去嗎?
    在不做硬廣、贊助和冠名等傳統營銷推廣的背景之下,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品牌活動相當「樸素」——邀請自己的員工作為代言人,講平凡人的故事;僅在新店開張時才會在地鐵上投放些許廣告;2016年開展一系列大眾足球賽和羽毛球賽,讓贊助活動最大限度地回歸運動本身。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低調」的品牌。
  • 天津消協公開勸諭「迪卡儂」「狼爪」等品牌:立即停止虛假宣傳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 姚崗)據「天津市消協」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在「第二屆京津冀消費維權高端論壇」上,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出公開勸諭,請「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北極絨」「斯博蘭帝」「
  • 「迪卡儂」又被「點名」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廣島) 據天津市消協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天津市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天津消協」)發出公開勸諭,請「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等品牌衝鋒衣生產銷售企業履行經營者義務,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
  • 迪卡儂,真是個「奇葩」
    不少人沒聽說過迪卡儂,因為它不捨得花錢打廣告。迪卡儂中國區媒體經理曾經表示過,迪卡儂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 1%,主要是靠口碑營銷,約50%的新顧客是通過口耳相傳來到店裡的。舉行盛大活動請媒體宣傳?聘請當紅小鮮肉明星做代言人?在大中華區贊助各種體育賽事?大張旗鼓花錢賣吆喝的事,迪卡儂連影兒都沒有。它的大賣場也是古早又粗糙。入口常常在地下一層或一層,藍白相間的大招牌上只寫了品牌名字。冷色燈光搭配沒有裝飾的白牆,低調得就像一個廢棄的工廠或倉庫。
  • 天津消協公開勸諭迪卡儂 狼爪等品牌衝鋒衣 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
    中國消費者報天津訊(記者萬曉東)日前,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出公開勸諭,請「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北極絨」「斯博蘭帝」「KOLON SPORT(可隆)」等品牌衝鋒衣生產銷售企業履行經營者義務,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
  • 沒有廣告、不請明星,迪卡儂靠什麼走到今天這一步?
    但可能忽略了我們身邊一個運動品牌的清流——迪卡儂。迪卡儂在全國有230家的實體店,但你卻很少能看到它的廣告,甚至也沒見過它請明星代言,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首先,迪卡儂的產品覆蓋面極廣泛,從目前的運動用品商店來看,可謂首屈一指。 迪卡儂90%的產品都來自其旗下自有的運動品牌,這些品牌超過20個。
  • 迪卡儂從不請明星代言,為啥還這麼受歡迎?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一個品牌做到了一定的規模,都喜歡請明星代言。請的都是當紅明星,而明星效應和從眾心理自然會讓我們這些消費者選擇購買。然而有那麼一家公司,從不請明星代言,也不在電視上刊登廣告,2019年的營收卻超過12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952億元,它就是迪卡儂。
  • 迪卡儂——最「摳門」的企業,一年賺857億,卻從來不請明星代言
    但在如今這個明星代言時代之下,卻有一個企業非常「摳門」,從來不請明星代言,它就是迪卡儂。迪卡儂是一個法國的運動超市,迪卡儂每個門店都是屬於大型超市級別的,類似於家具界的宜家。因此,迪卡儂在中國又被稱為運動界的宜家。另外,迪卡儂每一個超市裡都是清一色的運動產品。
  • 迪卡儂天貓超級品牌日,給熱愛運動的每個人
    更少有人知道,迪卡儂背後的穆裡耶家族是法國最負盛名的家族之一,與LVMH背後的阿諾特家族、愛馬仕背後的皮埃奇家族、開雲集團背後的皮諾家族齊名。4月24日,迪卡儂不再低調,成為了天貓超級品牌日舞臺中央的那個「SUPER STAR」。
  • 迪卡儂停止銷售針對穆斯林的運動頭巾,迫於政客壓力
    在多名政客呼籲抵制之後,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取消了一項在法國市場上銷售運動頭巾(sports hijab )的計劃。此前,迪卡儂推出了一款樸素、輕便的跑步頭巾,這款運動頭巾只遮住頭髮,不遮住臉。產品已在摩洛哥銷售,原先準備推廣到法國和世界各地。
  • 迪卡儂山東旗艦店「卡」在哪了?
    該地塊緊鄰迪卡儂濟南西城分公司,消息傳出後,再次引發網友對西城這家迪卡儂商場開業時間的猜測。  新時報記者探訪發現,濟南西城迪卡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員工招聘也已悄然開始,但目前官方仍未明確開業時間。近況如何了?最近幾天開始內部裝修,停車場荒草10釐米高  11月7日下午,迪卡儂內部有多名裝修工人。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資料圖:迪卡儂在法國裡爾小村莊恩洛斯的第一家門店地址。  迪卡儂隸屬於體育全產業鏈集團奧克西蘭集團,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實背後的母公司是源於法國的貴族血統——穆裡耶茲家族。作為法國的第二大財團,穆裡耶茲家族雖行事低調,但影響力卻不亞於奢侈品集團LVMH的伯納德·阿諾特家族,其規模在歐洲家族企業中也是名列前茅。
  • 被白嫖的迪卡儂:體育界的「宜家」,成人的「迪士尼」
    2019年,每2天約有1家迪卡儂的線下門店開業。它是如何贏得不願逛街的虎撲直男的青睞呢,今天來聊一聊迪卡儂的中國擴張之路。極致的用戶體驗:體驗式消費在體育零售界,迪卡儂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從2003年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以來,迪卡儂在國內的店鋪一直保持自己的節奏,截止至2019年年底,迪卡儂在中國超過110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門店,員工數量逾18000人。和傳統的體育零售店不一樣,迪卡儂低調得就像一個廢棄工廠,沒有豪華裝修,沒有抒情的音樂、沒有香氛、沒有烘託氛圍的燈光。
  • 迪卡儂:賣旅行背包的「宜家」
    雖然在法國媒體《回聲報》評選的「法國人最愛的100家企業」中,歐洲第一大體育用品連鎖品牌迪卡儂超過了宜家、谷歌和可口可樂,但這家運動連鎖店在中國顯然還遠沒有獲得後三者的知名度。它的店面不僅位置偏遠,而且幾乎不做廣告,家族企業的低調文化使它對媒體也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 為國人所不熟知——迪卡儂的前世與今生與背後龐大家族企業
    有一種成功叫低調。走在中國大都市的商業區時,看到一家迪卡儂的體育用品商店,對這個品牌應該並不陌生了,又看到有家歐尚超市,你可能只知道這是一家法國的大型跨國商業連鎖集團,你也許並不會想到這兩家經常看到的法國企業其實他們背後的持有者都是一個叫穆裡耶的家族。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一家略微「奇葩」的公司這是一家在外界看來略微「奇葩」的公司,如果你對運動不是十分關注,可能都沒聽過,因為它真的不怎麼在電視上做廣告,對於一個運動品牌來講實在是太低調了。可了解它的人,可能每周末都和家人一起,在那裡呆上一整天,享受運動帶來的放鬆與樂趣。
  • 迪卡儂的衣服值得購買嗎?
    迪卡儂是來自於法國的體育用品零售商,是以運動用品超市為銷售模式的品牌。迪卡儂擁有幾乎所有品類運動用品,而且所銷售運動用品全部都是自有商品。迪卡儂能為廣大運動愛好者提供運動服飾、裝備以及各種創意類運動產品。迪卡儂的商品性價比都非常的高。
  • 迪卡儂哪些東西值得買?
    總所周知迪卡儂是法國的體育用品零售商,是運動用品超市。售賣的東西幾乎覆蓋所有運動用品,而且價格非常親民性價比是真的高,但是畢竟一分價格一分貨,迪卡儂性價比雖高但只能提供基礎運動設備,不過對於一般運動迪卡儂的商品完全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