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節日】什麼!韓國端午節不吃粽子!

2021-03-01 首爾韓語


小編寄語:小編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充滿期待,對於三天的假期,小編可是早就規劃好了哦。不知親們,是如何安排的呢。在中國端午節是必吃粽子和划龍舟的,因為這也是屬於我們的傳統活動之一,但是在韓國並不是這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是如何度過端午節的吧。ps:更多精彩在「(杭州)首爾韓語」。



既然說到端午節,就不可避免的想到韓國在2005年的時候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韓國「江陵端午祭」的事情。因為韓國申請端午祭的事情引發了國內許多不滿,認為韓國搶走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根據申報內容,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並非中國人理解的端午節,兩者僅僅時間有重合而已,前者指在每年農曆4月到5月初,韓國江陵地區舉行的薩滿祭祀、歌舞表演、民俗遊戲等一系列慶祝活動,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為紀念屈原的「龍舟粽子節」。事實上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已經被聯合國收錄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以並不存在韓國「搶走端午節」的說法。



中韓兩國端午節的區別: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划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但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遊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從釀製神酒開始的。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釀製神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曆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禱詞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

活動項目: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禮(謹釀神酒――送神儀式)、巫祭、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這些都是地區或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外,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全國時調競唱大賽、拔河、摔跤、蕩鞦韆、射箭、投壺等;慶祝活動,如煙火遊戲、端午放燈等;夜間活動,如國樂表演、伽琴並唱等;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商品交易。

體驗項目:民俗節中還安排各類體驗活動:端午民俗體驗(做艾子糕,畫端午符、端午扇,蕩鞦韆,摔交,飲混酒等),本國及應邀國的傳統民俗體驗,傳統婚禮試演等。

附帶活動:攝影大會,詩歌演講大會,水石展示會,武神道特別戰,漢詩白日場,象棋大會,弓道大會,跆拳道大會,學生美術大會等等。

表演大會:江陵地方語言演講大會,農樂表演大會,風物表演大會,兒童農樂表演大會,摔交大會,投壺大會,拔河大會等等。

作為「端午祭」活動核心的祭祀儀式,仍按照傳統時間和程序進行:釀造神酒——大關嶺山神祭——大關嶺國師城隍祭——龜山城隍祭——鶴山城隍祭——奉安祭——迎神祭——朝典祭——端午巫術——送神祭——燒紙。

PS:所以親們可以在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到韓國江陵看看,體驗一下不同的端午文化。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端午習俗也不盡相同,現在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部分地區的端午習俗吧。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五毒餅

  山東省: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麵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江蘇省: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臺灣省:臺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營銷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臺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臺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臺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划龍舟。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端午馬上就要到了,三天的端午假期可不要天天宅在家裡哦!要好好體驗一下端午文化!

相關焦點

  • 李子柒的端午粽子視頻遭韓國人舉報下架!理由是「韓國端午不吃粽子」?
    端午節到來,大家都會在網上和生活中分享各種端午節的習俗和節目,比如包粽子,掛菖蒲和喝雄黃酒等等,也會互相表達祝福。然而一則不太和諧的新聞卻闖了出來。什麼?過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竟輪到別國人來指手畫腳了?有網友搜索李子柒的端午視頻,突然發現她之前在海外平臺發布吃粽子的視頻被韓國網友舉報遭下架。
  • 申遺成功的韓國端午節 不吃粽子不賽龍舟卻受不少中國遊客青睞
    待洗澡過後,孩子們便會拿著準備好的彩蛋袋,一人裝三四個出門到隔壁鄰裡家討要粽子吃。但這些記憶如今漸漸遠去,每年端午節母親再也不準備做彩蛋袋,我也不再去山上找艾草,市場上一捆艾草也不過五元而已。如今家家戶戶房子煥然一新,可端午節各家窗戶縫隙間再也沒有人插艾草,而老家前面的河水幾年前因汙染太嚴重,再也沒有舉行過賽龍舟。
  • 同源節日:端午!韓國的車輪餅VS中國的粽子,原來你們這樣過節?
    中韓同源節日的發展史較長,隨著時間變化,在各朝各代也發生了許多不同的變化。中國端午飲食習俗--粽子及雄黃酒 粽子,又叫角黍。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的風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北朝時,出現了雜粽,在米中放肉、板慄、紅棗等。唐宋時,粽子成為端午美食和禮品。粽子也出現菱形和錐形,還出現了製作粽子的店鋪。宋代時出現了艾香粽和蜜餞粽。元代時用箬葉包粽子。明代時改用蘆葦葉包粽子。清代南方地區出現了「火腿粽子」。
  • 端午節是韓國的?申遺成功的韓國和其他國家怎麼過端午節
    韓國人素來喜歡文化申遺,2019年申遺成功了韓國新儒學書院,而早在2005年11月,他們申遺成功了「江陵端午祭」。據百度百科所說,該節日自農曆的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五月初七結束,與我國端午節的五月初五有重合的地方。可能是因為這樣,舉報的韓國網友認為端午是韓國的,所以有此行動。但是從習俗來說,中韓兩國的端午就不是同一個節日。
  • 端午節被韓國申請非遺質文化遺產還是我們的節日嗎
    韓國人「搶」走的端午節我們又「收」回來了,2005年韓國在聯合國申請「江陵端午祭」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國內一片沸騰,人們痛心疾首。國家由此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視,端午節和清明節的假期由此而來。很多人擔心我們的傳統節日被韓國搶註了,很多網友大罵他們無恥。
  • 韓國人舉報李子柒端午視頻:我們端午不吃粽子,搞半天是兩個節日
    這一下讓很多中國網友非常不樂意了,他們覺得韓國網友是在欺負中國,端午明明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2005年,韓國將端午申請為非遺文化這可能是他們大張旗鼓舉報李子柒的原因,通過一番調查之後,終於看到了韓國人民舉報李子柒的理由,他們認為韓國的端午沒有包粽子的習慣,李子柒這是在誤導他們國家的文化。
  • 韓國搶註端午節申遺是謠言?原來他們的端午節是這樣子的!
    雖然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古代受中國影響的,以及現代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端午文化也越來越受其他國家人民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過端午的吧!日本 男孩子的節日日本古代就是中國文化上的小弟。在安平時代就已經引進了端午節了。
  • 各國的端午節怎麼過?韓國、日本端午節習俗有哪些盤點
    央視網消息: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吃粽子,掛香囊,雄黃酒……  這兩天打開朋友圈的你就如同置身於粽子王國。不過關於粽子的口味,卻總有鹹甜之爭。對我們這些願意安安靜靜吃一個粽子的吃貨而言,這些紛繁複雜的爭論都不重要。  其實呢,國外也有粽子。
  • 13年前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真的是搶了中國的嗎?
    「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消息一出,中國國內輿論譁然,網上各路大軍更是紛紛聲討韓國。另一方面,部分人在反思中國保護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及時,讓韓國搶了先。
  • 吃粽子、划龍舟都不算什麼,千奇百怪的端午節習俗
    承載著祭祀意義的端午和作為傳統節日的端午,又非常具有中國氣派——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華文化的根脈,不從來都是與祭祀有著最緊密的關聯麼?下面就介紹一些各地的端午節民俗。01 賽龍舟,龍船飯,做香包廣州划龍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趁景」,二是「鬥標」。
  • 日本、韓國、菲律賓如何過端午?華人朋友圈裡媽媽們忙著包粽子
    她們說不少華人店都有粽子賣,但都選擇自己包粽子。」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在日華人吳超群說,「翻翻華人朋友圈,不少曬著各種粽子照片,可惜見不上面,只能雲聚餐了。」 一場疫情,打亂了會會女士的兼職計劃。宅家研究起做小吃的她本來打算做北方冷麵,包點包子來試試,有人想吃的話,送個端午小粽子。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世界各地都有屬於當地的風俗節日。在一些重大節日裡,人們還都會舉行一些民間風俗活動等,以此紀念某事件或某人。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
  •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真是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2008年11月,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在當時引起了國人的極大震動,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反思過往,還有些人義憤填膺。那麼,韓國的端午祭真的是韓國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註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但客觀地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看,韓國並沒有「搶註中國端午節」,因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端午節申遺。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名稱與含義不同。
  • 端午曾被兩次申遺,另一據說源於韓國的節日,周邊國家都在過!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個被韓國申遺的,和端午真的有關嗎?說它有關係,是因為它帶有「端午」二字,當你看到「端午」被別人申遺的時候,作為這個土地上的一分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內心是不是都存有一份遺憾和失落?端午節,明明是中國的,賽龍舟,吃粽子就不必說了,更重要的是,它後來成了用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的,千年流傳下來的節日。突然之間怎麼就成了外人的東西?
  • 韓國為什麼喜歡和中國爭端午來歷,原來是……
    端午節歷來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只記得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起了粽子,有大的小的,長的短的,有常見的拱橋型的,也有三角型的,也有肉餡的和無餡的,出嫁的女性也紛紛回娘家過節,各個小孩都佩戴了香囊,家家門口兩旁都懸掛上幾束艾草,到了晚上,長輩給小孩的腳底塗上雄黃酒,還繞著房子周邊灑放雄黃酒,意指五毒避開。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端午節系出中國,但含義不盡相同中國 - 端午節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中國的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著名的就是紀念屈原說。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也是一個詩人,主張對內舉 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卻被小人誹謗,遠離中央,最後楚國被秦國攻滅的時候,屈原於五月初五憤而投江,老百姓為了寄託哀思,蕩舟江河之上,同時將粽子撒入江中,避免魚蝦吞食屈原的軀體,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在五月初五這邊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 端午節不僅是傳統節日,更是傳統文化的載體
    在輿論逐漸平靜後,我們從國家到民眾都開始重視民族傳統節日。2008年國家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就意味著享受端午假期,參與端午的各種傳統活動,是法律賦予每一個公民的基本權利。無論是國家機構、私人企業、社會組織都必需給所屬的工作人員規定的假期,這樣普通的民眾就有參與到端午傳統活動的時間保證。
  •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時間:2020-12-11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1、是端午節。 2、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闢邪的節日。
  • 韓國已成功申遺端午15年,我們的端午節,韓國人是怎麼過的?
    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端午節的意義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端午節的當天我們要吃粽子,不管是北方的甜粽子,還是南方的鹹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另一方面當天也會有很多的人,前往當年屈原跳江的地方,舉辦划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屈原。而韓國申遺的其實是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