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黃河,「鄉」約甘肅

2020-10-06 遊者日誌

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名

萬裡黃河自瑪曲草原進入甘肅

流經913公裡

甘南、臨夏、蘭州、白銀

黃河哺育出無數熱情奔放、勤勞勇敢的兒女在此繁衍生息


這個國慶假期

可以循著這條母親河展開鄉村旅遊的行程

探尋黃河村落

探訪黃河兒女

看看那裡的人與河

美麗與希望

以及生生不息的生活

美麗藏寨——尕秀村

在甘南州國道213線上欣賞著周邊廣闊無垠的草原,當車駛入碌曲縣23公裡處(尕海鎮)時,你就來到了尕秀村。

在這個以藏民為主的高原純牧業村莊裡,一排排鱗次櫛比的藏族特色房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利用周邊豐富的旅遊資源及深厚的民族文化,這個原先藏民的定居點,如今成為了一處「宜遊宜業宜居」的生態旅遊村莊。

曾經居無定所、櫛風沐雨、顛沛流離的遊牧生活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藏家民居、一座座獨具特色的藏式門樓、一條條通暢整潔的水泥村道、一處處錯落有致的休閒廣場。有的風景,在人生中只是一剎那,便驚豔了你的目光,讓你一生難忘。尕秀,絕對是你路過不能錯過的鄉愁!

雪山,草地,森林,石林和河流,在這裡靜靜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塞東克爾古城堡遺址、獨特的遊牧文化和濃厚的藏傳佛教文化在這裡孕育出了最淳樸的藏民,他們用真摯的眼神訴說著「這裡很好」。

永靖黃河三灣

黃河第二次從臨夏進入甘肅。一路奔騰東流的黃河,從層巒疊嶂的大峽谷中奔湧,呼嘯而下,在永靖縣劉家峽水面激增至數倍,黃河一改奔騰雄渾的模樣,變得清澈、和緩,高峽出平湖,黃河在這裡滋養著兩岸的黃土高原。

當地發展起了鄉村旅遊,建立了農家樂。位於永靖縣三塬鎮東風村的黃河三灣濱湖休閒度假區,這裡有碧波蕩漾的炳靈湖,有寧靜幽美的田園風光,有放飛激情的滑翔基地,是國慶假期休閒旅遊的理想之地。

一望無際的湖面上白雲悠悠,天空湛藍,遠山朦朧、湖岸蜿蜒。在這裡可以蕩舟其中,會使人有一種靈魂被濯洗、被淨化的感覺……累了,可以在這裡品嘗新鮮的黃河鯉魚和地道的農家美食,親手打打地鍋鍋,找尋記憶的味道;或約三五好友,夜營其中感受無限童趣。

河口古鎮

「街呈十字店重重,昔日繁華尚有容。水陸碼頭衰去後,商家後代盡從農。」柳祥麟的一首《古堡商街》,寫的是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河口村的變遷。

西出蘭州,沿黃河上行40公裡,就是河口村。「河口」者,莊浪河匯入黃河之口岸。千百年前,作為水陸咽喉之地,村子變成「絲綢之路」上的物資集散中心,商賈雲集,繁華無比。抗戰期間,這裡設過蘭州海關。

村子南邊就是黃河。黃河在這裡竟然那麼清澈、寧靜。遠處青塔在水面上影影綽綽;不時有三兩隻水鳥掠過打碎鏡面,然而片刻便又新如琉璃。

漫步河口,每一步都踩著一個故事。隨意推開一扇厚重的大門,房梁上的木雕花鳥,古樸精緻的門飾,偌大的花格窗戶,考究的用料、精美的雕刻,依然讓人過目難忘。村裡人指點著說,這裡以前是碼頭倉庫,這是河口海關,這是磨坊、酒坊、煙坊,這是義學……院內的梁柱上刻著形態豐富的各式圖案,每個圖案都有含義。比如老鼠吃葡萄寓意多子多孫,蓮花象徵著純潔,松柏表示長壽等。

龍灣村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可在甘肅省景泰縣中泉鄉一帶,滾滾東流的黃河卻拐了個大彎,出現了由東向西「倒流」的奇景。這裡孕育了一個國家地質公園——黃河石林,和一個美麗村莊——龍灣村。

幾百萬年間的地殼運動和水蝕風蝕,在此造就了黃河石林。這是一片以黃色砂礫巖為主構成的石林群,總佔地約10平方公裡。石柱石筍均高百米,最高可達200多米。

龍灣村就依石林而建,大約從漢代開始變得繁華起來。「倒流」的黃河在這裡呈現出一個S形,遠觀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因此當地便有了「老龍灣」的叫法。到了清代,為了躲避土匪和兵禍,龍灣村整體遷至黃河南岸,背山面水,延續至今。

從龍灣村到黃河石林,最有特色的交通方式就是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在龍灣村,至今還保留著製作羊皮筏子的工藝。宰羊、剝皮是這門手藝的核心技術。把羊皮脫毛後,灌入鹽、清油和水,將四肢和頭尾紮緊,再往裡面吹氣形成氣囊。用木頭把十來個羊皮氣囊組合在一起,一個羊皮筏子就製作好了。筏子客羅崇瑞每天用羊皮筏子載遊客往返十幾次,這種西北人最原始的渡河工具,如今成為旅遊者的首選遊樂項目。據村裡人介紹,在古代有一種用幾百張羊皮製作的大筏子,比現在的黃河渡輪還要大。

從日出到日落,當地村民組成的筏子隊載著遊人,從湍急的黃河上順流直下,羊皮筏子上傳來陣陣歌聲;西側石林奇峰下的險道上,10餘輛繫著銅鈴的驢車叮咚作響。風聲、水聲、歌聲、銅鈴聲,交織成一首和諧的山村變奏曲。

相關焦點

  • 藍色黃河、花兒之鄉……快來打卡甘肅這個絕色天堂~
    圖|朱遠仁黃河三峽藍色黃河 ,提起黃河,人們多半的印象都是黃色的,而在臨夏,我們看見的黃河卻是藍色的。沿著防護大堤進入大寺溝,十萬佛洲的恢宏景象便展現在眼前。沿途山崖上開鑿的是各個時期的石窟塑像,每個時期的塑像特點各有不同,共有石窟和佛龕(kān)216個,壁畫1000多平方米,塑像800餘尊,是甘肅除了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之外的又一處佛教藝術寶庫。
  • 當黃河遇上甘肅,便是人間絕色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甘肅,幹流全長913公裡,佔黃河幹流河道總長度的16.7%,同時,甘肅省還是黃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之一。今天,讓我們在黃河甘肅段絕美邂逅......瑪曲,藏語「黃河」之意,是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命名的縣。境內自然景觀雄奇壯麗,溼地風光絢麗多彩,藏族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別具一格。有「中國賽馬之鄉」之稱。
  • 奇峽秀水,碧落人間,沿著黃河探源華夏文明
    黃河就像一條昂首的巨龍在甘肅「兩進兩出」先後流經甘肅境內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黃河中上遊的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這裡輝煌燦爛的彩陶文化和黃河農耕文明,多彩民族風情主題旅遊線和縱橫甘肅南北的黃河風情旅遊產品,盡顯「黃河之濱」的獨特魅力。今天微遊君就帶著大家從蘭州出發,跟隨黃河母親足跡,領略隴原大地的別樣魅力!
  • 收藏丨甘肅最美的6條自駕遊線路,趕快約起來!
    隨著中國遊客越來越看重旅行體驗在旅途中逐漸放緩步伐不再走馬觀花旅行方式向「休閒度假」的轉變也在推動自駕遊需求的不斷上漲2017年,甘肅被評為「亞州最佳旅遊目的地」;2018年,甘肅再次成為國內暑期熱門自駕目的地排行榜top1。
  • 沿著黃河去旅行|第三站——「高原上的瑰寶」甘肅
    提起甘肅,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反應估計會有這樣幾個畫面:一條河、一碗麵、一捧沙、一串肉,這是甘肅在所有外地人心中最大的幾個記憶點,也是這裡最具標誌性的幾張名片。離開四川之後,我們繼續此次「沿黃河」之旅,來到了有著「高原上的瑰寶」之稱的——甘肅。
  • 甘肅與青海的交界處,黃河穿越一座神秘的大山,訴說著古老文化
    我們追溯黃河源頭的旅程來到了甘肅和青海的交界,這裡山高谷深,民族風情濃鬱 從吊橋的位置出發,沿著310國道便可以到達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了。清澈碧綠的黃河水緩緩流過,遠處的村子一片寧靜祥和,站在岸邊俯瞰黃河、遠眺對岸雄偉的山峰,在這一瞬間,仿佛所有的時間都已經靜止了。
  • 「走遍甘肅」走進黃河石林
    從青入甘的黃河猶如一條昂首巨龍,在甘南草原畫出蜿蜒曲線後,經臨夏、穿蘭州、出白銀,一路向東,奔騰入海。黃河甘肅段幹流全長913公裡,佔幹流河道總長度的16.7%。美麗的黃河沿途經過大漠戈壁、山地高原、高山草甸……無論是城市景觀還是歷史遺蹟,黃河甘肅段的獨特文化和民族風情,都將帶給你別樣的旅行體驗。
  • 探訪黃河 書寫黃河「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陝西日報黃河流域全媒體採訪行」走進甘肅
    「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陝西日報黃河流域全媒體採訪團隊在總編輯張連業帶領下來到蘭州黃河之濱。新甘肅客戶端甘南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錦濤)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近日,陝西日報社「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黃河流域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走進我省甘南、臨夏、蘭州等地,圍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以及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等方面,開展了採訪活動。
  • 散文:沿著黃河去旅遊
    如果你能沿著黃河去旅遊,你才會真真切切地品味到奔流在血脈裡的溫熱。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貫穿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 「黃河第一灣」在哪裡?是四川的唐克?還是甘肅的瑪曲?
    瑪曲縣佔居黃河九曲之首曲。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從青海省久治縣門堂鄉流入瑪曲縣木西合鄉境內,從瑪曲縣歐拉秀瑪鄉出境,再次流回青海境內,在瑪曲縣境內流程達433公裡。黃河流入瑪曲縣境內時的水流量佔黃河總流量的20%,出境時水流量增加到65%,黃河在瑪曲段的補充水量佔黃河總水流量的45%。
  • 甘肅西南角,黃河長江為何都寵她?
    ▲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形示意圖,黃河、長江兩條母親河的水系在這裡匯聚。製圖/Paprika在卓尼大峪溝國家森林公園,從措美峰到海拔約2400米的溝口,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景致。自甘南迭山半山雪線以上,有雪山裸巖,以下則依次呈現出高山草場、原始森林、低山草甸、灌木、農家田園……堪稱了一塊豐富的風景千層餅。
  • 2020夏天:沿著黃河去旅行(1)太原——包頭——巴彥淖爾
    沿著黃河去旅行(1)太原——包頭——巴彥淖爾。一個不期而遇的約定,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020年8月,我們四位高中時的老同學背上雙肩包,乘著綠皮火車出發了。下午在市區遊覽河套文化主題公園,黃河溼地公園。
  • 永靖,素有河州北鄉的美譽,清澈黃河水從這裡的隴西黃土高原流過
    永靖,素有河州北鄉的美譽,清澈黃河水從這裡的隴西黃土高原流過永靖,被稱為賀州的北鎮,有清澈的黃河水流經甘肅西部的黃土高原。數百萬年來的水蝕淹沒了這裡的溝壑,最低海拔1500米和最高海拔2851米之間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溫度。
  • 甘肅黃河石林:動人心魄的自然奇觀(圖)
    曾風靡一時的電影,如《神話》、《決戰剎馬鎮》、《花木蘭》等都不約而同地把這裡作為影片重要的外景拍攝地,古黃河衝刷過的古石林群帶你穿越時空,遐思千萬年的歲月……乘一隻羊皮筏子,順黃河而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聽筏子客講述一段傳奇的故事,聽他撕破嗓子吼著花兒——該是一段何等逍遙的路程呀!
  • 【「鄉」約呂梁 尋夢黃河】磧口 黃河古鎮煥發旅遊新機
    近幾年,臨縣磧口大力打造黃河旅遊名片,國慶期間這裡遊人如織,天南海北的遊客來到這裡,了解黃河岸邊的千年古渡,感受大美古鎮的魅力。這裡是被稱為黃河第一鎮的古鎮磧口。在歷史上,這裡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鎮,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這裡的繁榮。
  • 一起去甘肅旅遊
    在世界的東方,在中國的西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叫甘肅。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風情豐富,自然風光秀麗,一步一畫卷,一路越千年。走進甘肅,如同行走在珍寶般的「如意」之上,享受一程心有所想、必有所獲的如意之旅。走,去甘肅旅遊,總有一款適合你。
  • 甘肅:築牢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定西的生態變遷,是黃河甘肅段生態變化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曾殷殷囑託,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遊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汙染防治的重任。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立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甘肅作為黃河上遊省份,以「哪怕是犧牲一些GDP,只要能把黃河保護好治理好,就是對國家和民族最大的貢獻」的擔當,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抓。
  • 黃河上「奇觀最多」的河段,就在甘肅,31.5公裡兩岸奇峰怪石不斷
    見識過長江三峽的風景如畫,這次去甘肅白銀旅行,又領略了黃河大峽的壯美景觀,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祖國山河的壯美,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及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激勵著人們奮發圖強。
  • 甘肅蘭州:萬裡黃河第一樓,登臨而上盡覽黃河美景
    據悉經過近四年的建設,位於甘肅蘭州市七裡河區馬灘開發區的萬裡黃河第一樓」黃河樓「即將在國慶期間正式運營,迎接各方遊客。黃河樓建設項目位於七裡河區市政公司採沙場,毗鄰蘭州老街,北面黃河,南臨南濱河西路,北與蘭州華夏人文始祖園隔河相望。該地段位於銀灘大橋西側約1公裡處的黃河南岸邊。
  • 甘肅境內的黃河,一半清澈一半渾黃
    甘肅省境內的黃河,分為兩段:第一段在隴南的瑪曲縣境內,黃河由青海自西北而來,在瑪曲與四川諾爾蓋交界的地方打了個大大的曲線,折回青海境內。第二段從臨夏開始,經蘭州、白銀靖遠、景泰進入寧夏。在甘肅境內,黃河一半清澈,一半渾黃。圖為永靖縣的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