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出售百佳超市 否認是撤資香港先兆

2020-12-13 和訊港股

  


百佳超市 

  和訊股票消息 昨日外電引述消息稱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00013-HK)計劃出售旗下「超市巨無霸」百佳,價格最高達156億港元。和黃今早證實正在對百佳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但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

  道瓊通訊社昨日深夜報導稱和黃計劃出售旗下百佳超市,並且已經委聘投資銀行高盛和美銀協助尋找買家,百佳出售估價約10至20億美元(約78至156億港元)。新浪財經及本地、海外眾多傳媒記者今晨均前往李嘉誠位於壽臣山住所外等候,不過由於天文臺發出雷暴警告,清晨持續下雨,李嘉誠一直沒有外出,而是在其住所花園內打高爾夫球,發覺門口有大量傳媒聚集後他很快回到屋內,工作人員則在外勸記者離開。

  雖然李嘉誠並未親口表態,但和記黃埔很快發布回應指屈臣氏集團正在對百佳超級市場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意義。不過直到今天,屈臣氏仍然沒有就其評估設定完成日期,也不保證最終會達成任何交易,目前百佳繼續專注執行各自日常業務。對於有評論指李嘉誠將投資中心轉移海外,從香港撤資,和黃特別指出:「和黃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依據。」

  據悉,目前投資銀行正在對百佳進行盡職審查,估計最快在下個月中旬完成報告,並且尋找潛在買家,目前有包括不少對衝基金在內的買家,都對百佳表示興趣。

  百佳在香港是第二大超市,市場佔有率達到33.1%,僅次於市場佔有率39.8%的惠康超市。百佳的前身為裕光超級市場及和平超級市場,後被李嘉誠收購合併。目前百佳在香港、澳門及中國內地共擁有共345家分店,2012年度總收益為217億港元。

  不過另一方面,百佳在李嘉誠的業務中其實僅佔據極小的部分,和黃的年報一直將百佳超市、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等零售業務合併公布,去年度營業額共約371億港元,佔和黃總營業額不足10%,稅前利潤更只有23億港元,佔集團去年稅前利潤不足3%。分析人士大多認為,李嘉誠出售百佳超市是合理的做法,因為其增長已經較慢,長和系一貫都會將成熟和增長放緩的業務出售,再套現資金投資高增長項目。

  此前有報導引述業內人士指百佳出售此前已有端倪,在過去半年,百佳的租務已由過去的屈臣氏集團辦理改為由百佳直接負責,而員工近期籤約也不再與屈臣氏集團籤,而是直接與百佳籤約,今年6月21日百佳更是新成立了「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於公司註冊處註冊。

  李嘉誠的長和系近年來在香港投資日益放緩,今年以來甚至沒有在香港投任何一塊地皮。與此同時,集團在歐洲等地的投資越來越頻繁,過去一年總投資額超過400億港元,僅今年上半年就已作出4宗投資,最近一宗是上月底確定以86億港元收購愛爾蘭電信商。

(責任編輯:謝偉鋒 )

相關焦點

  • 李嘉誠放棄出售百佳超市計劃
    此前的6月份,和記黃埔啟動百佳超市的出售交易,該公司希望通過出售百佳超市獲得30億至40億美元。百佳超市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另一家是惠康超市。Nielsen Homescan的信息顯示,百佳超市在香港新鮮食品和消費品市場的份額為19%,惠康超市的份額為15%。百佳超市目前處於盈利狀態。
  • 李嘉誠放棄出售百佳超市計劃(圖)
    百佳超市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和記黃埔曾希望通過出售百佳超市獲得30億至40億美元。  此前的6月份,和記黃埔啟動百佳超市的出售交易,該公司希望通過出售百佳超市獲得30億至40億美元。百佳超市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另一家是惠康超市。Nielsen Homescan的信息顯示,百佳超市在香港新鮮食品和消費品市場的份額為19%,惠康超市的份額為15%。  百佳超市目前處於盈利狀態。
  • 李嘉誠出售百佳超市引起熱議 業績下滑或是主要原因
    李嘉誠出售和記黃埔旗下的百佳超市!雖然相關人士一再強調,這不過是一般的商業行為,但香港輿論依然一片譁然。百佳堪稱香港零售業翹楚,李嘉誠為何放盤?是簡單的商業行為還是背後另有乾坤?有媒體甚至揣測,這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準備從香港撤資的信號……   業績下滑或是主因   擁有40年歷史的香港百佳超市品牌,由李嘉誠「和黃」的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佔據香港超市份額超過三成。在粵港澳地區,百佳店面共345家,2012年營業總額217億港元。在一片大好形勢下,李嘉誠放盤百佳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 李嘉誠出售「百佳」引外界熱議 出手被疑撤離香港
    李嘉誠出售和記黃埔旗下的百佳超市!雖然相關人士一再強調,這不過是一般的商業行為,但香港輿論依然一片譁然。百佳堪稱香港零售業翹楚,李嘉誠為何放盤?是簡單的商業行為還是背後另有乾坤?有媒體甚至揣測,這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準備從香港撤資的信號……  ● 業績下滑或是主因  擁有40年歷史的香港百佳超市品牌,由李嘉誠「和黃」的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佔據香港超市份額超過三成。在粵港澳地區,百佳店面共345家,2012年營業總額217億港元。在一片大好形勢下,李嘉誠放盤百佳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 李嘉誠欲將旗下超市變現 和黃稱無意從香港撤資
    李嘉誠欲將旗下超市變現 和黃稱無意從香港撤資  昨日,外媒報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擬出售百佳超級市場業務,作價約10億~20億美元。針對此事,昨日晚間和記黃埔向本報發來官方回應,證實正在對百佳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但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  近期,多家外資超市在內地陷入收購傳言,業內人士認為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全球零售業進入了兼併整合期,並分析稱,此時和黃出售百佳是趁發展勢頭好、估值高的時候適時變現,而變現的目的或是為了抄底歐洲資本市場。
  • 李嘉誠放棄出售百佳超市 改為業務與屈臣氏捆綁
    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近日宣布擱置出售百佳超市計劃,改為百佳業務仍與屈臣氏捆綁,並研究將屈臣氏整體零售業務打包上市。
  • 李嘉誠到底賣不賣百佳超市?
    儘管「和黃」一再強調「百佳超市一切照舊,絕對沒有變化」,也絕不會「很快被賣掉」,但坊間關於李嘉誠欲出售有40年歷史的百佳超市,甚至從香港撤資的傳言,還是傳得如火如荼。香港《蘋果日報》甚至直斥其「口不對心」。
  • 和黃集團回應出售百佳超市傳聞:無意撤資香港 傳言無根據
    香港7月20日電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集團20日表示,和黃旗下屈臣氏集團正在就百佳超市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並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外間傳言毫無根據。  對於有媒體報導指和黃集團有意出售百佳,投資重心舍港取歐,該集團20日發表聲明澄清,目前全資擁有百佳的屈臣氏,現正就以百佳為主要品牌經營的超級市場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
  • 傳李嘉誠156億港元售百佳超市 或部署撤資香港
    據香港明報報導,華人首富、長實和黃系主席李嘉誠,自香港特首梁振英上場後,經歷雍澄軒拆售觸礁及碼頭工人罷工,最新動作是準備出售旗下現金牛、幫公司日日賺的百佳超級市場。李嘉誠早前表示,如遭人妒忌或遇上不喜歡甚至反對聲音,會往外多作投資,而觀乎李氏旗下公司今年未曾在香港投得一幅土地,同時並在歐洲頻作併購,如今出售百佳,難免會再掀起撤資香港的臆測,李氏王國版圖重組,隨時改朝換代。
  • 李嘉誠放棄賣百佳超市 擬捆綁屈臣氏打包上市
    10月19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全香港關注的百佳超市賣盤事件,擾攘三個月後,和記黃埔(0013)昨宣布擱置出售計劃,改為百佳業務仍與屈臣氏捆綁,並研究將屈臣氏整體零售業務打包上市。  市場相信,潛在買家出價未達和記黃埔「心水」,是導致其放棄出售計劃的主因。
  • 百佳超市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
    百佳超市的停售與屈臣氏的上市李嘉誠玩轉吸金術市場廣為流傳的和黃 (013)出售百佳超市一案被突然叫停,改為考慮將屈臣氏零售業務連同百佳,整體或部分分拆上市。消息人士指出,屈臣氏連同百佳超市,或可能於中國香港及倫敦兩地上市,集資額或者高達780億港元。
  • 李嘉誠注資植物做的"人造蛋" 周四在香港百佳超市出售
    由李嘉誠基金會等投資1.8億港元的植物蛋,預計本周四開始在香港的百佳超市出售。「植物蛋」創始人Josh Tetrick在廣州對大公報透露,植物蛋營養價值較市面雞蛋多1/4,但價格僅為其一半,擬半年後拓展內地市場。  食品安全一直是港人關注的焦點,面對近年禽流感等疾病的威脅,港人對雞蛋的安全開始存疑。
  • 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敗走成都?三家門店都將關閉(2)
    ,他表示,百佳超市和新城市廣場租約已經到期,不再續約。自2005年開始,百佳超市和新城市廣場方面籤署了為期十年的合同,當時營業面積達到17000平方米包括一樓店中店和負一樓超市,去年9月左右百佳超市將一樓交出,百佳超市只運營13000平方米的超市,業主方也是積極續約,但百佳出於自身戰略考慮以及新城市廣場自己的優化業態的考慮,雙重因素下最終關店,後期新城市廣場將引進其他超市品牌入駐,不過相關品牌還是處於保密階段。
  • 李嘉誠否認「若梁振英當選特首將從香港撤資」
    自己愛香港,和黃在香港的投資佔在全球整體投資的百分之十五到十六。  【《財經》綜合報導】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香港首富李嘉誠表示,如果梁振英當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長實和黃集團將從香港撤資。對這則消息,李嘉誠作出了澄清,他說絕無此事,他強調個人繼續支持候選人唐英年。
  • 不賣百佳超市 李嘉誠71.6億出售東方匯經中心
    原標題:李嘉誠71.6億出售東方匯經中心李嘉誠將小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整棟出售,是所稱的投資套現還是「棄亞入歐」戰略中的一舉,市場將拭目以待。李嘉誠將小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整棟出售終於塵埃落定,交易價格定格在71.6億元。
  • 李嘉誠為何要賣百佳超市?
    上周末,香港市場傳出和記黃埔將要出售旗下連鎖零售企業百佳超市的消息。因為和記黃埔與李嘉誠聯繫在一起,而李嘉誠又是華人首富,在香港工商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這則消息一出,便引起了高度關注,各界人士紛紛加以解讀。
  • 和黃醞釀出售百佳超市 上月註冊兩家新公司
    發展勢頭正好的百佳超市近日卻陷入收購傳言。有消息稱,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00013,HK)計劃出售百佳超市,且已委聘投資銀行高盛和美銀協助尋找買家,出售估價10億~20億美元,折合港幣約77.6億~155.2億元。
  • 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 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
    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超市,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   北方的朋友可能對百佳比較陌生,簡單介紹下,百佳超市是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李嘉誠曾想出售百佳,卻因價格未達預期,而沒將它賣出去。
  • 李嘉誠停售百佳無礙套現 和黃分拆屈臣氏或加速
    在有8個潛在買家爭奪的背景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0013.HK,以下簡稱「和黃」)忽然宣布停止出售百佳(百佳是和黃旗下屈臣氏集團的連鎖超級市場)令市場大感意外,但這並不意味其控制人李嘉誠從亞太撤資的趨勢會從此扭轉。
  • 李嘉誠沒賣掉的百佳,為何換上了永輝、騰訊的「馬甲」?-虎嗅網
    李嘉誠曾想出售百佳,卻因價格未達預期,而沒將它賣出去。此次,三方聯手成立合資公司,給人一種「強強聯手」的感覺,不過換個角度觀察,我們也能看到李嘉誠的「長和」是在曲線脫手百佳超市的大陸業務。藉助李嘉誠的背景,百佳超市坐擁各種資源,讓同行難以望其項背,但百佳在內地卻一直水土不服。例如上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