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陳丹青的看法,不及老梁一針見血

2020-12-09 小詩看世界

說起餘秋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學生時代應該也都讀過他的作品,作為散文大家,在文壇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不過對於餘秋雨的評價褒貶不一,網絡輿論對於餘秋雨也不是很友好。每一個身處網際網路時代,很難看到真相,對於餘秋雨的真面目也是模稜兩可。

因為一些敢於說真話的評論家對餘秋雨的看法就值得我們借鑑。那麼餘秋雨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在筆者看來,陳丹青的評價不及老梁的一針見血。

陳丹青也是出了名的「嘴炮」,眼裡揉不得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會毫不客氣的批評。陳丹青對於餘秋雨的評價倒是令人回味。陳丹青還是比較看重餘秋雨的,覺得他的散文寫的好。可陳丹青表示,餘秋雨在汶川地震期間做的一件事,讓他失去了對餘秋雨最後的尊敬。

餘秋雨在汶川地震含淚勸孩子的家長不要「鬧市」,以免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陳丹青看來,勸誡災民不要鬧事,本意是好的,可餘秋雨的身份不允許他這麼做。陳丹青認為餘秋雨的做法屬於「越俎代庖」幹了官員應該幹的事情。在陳丹青看來文人就是文人,各司其職做好分內的事才是不添亂。因為這件事,陳丹青認為餘秋雨在他的心目中失去了最後的一份尊敬。基於此,陳丹青認為餘秋雨更像是一個「官員」,與他不是一路人。

陳丹青對於餘秋雨的評價雖犀利,但比起老梁的評價,陳丹青算是很客氣了、實事求是的講,陳丹青並沒有說明白餘秋雨的真面目,不及老梁的一針見血。老梁認為餘秋雨是「假斯文」。

老梁與陳丹青有一拼,網友敬他為「鐵嘴老梁」。老梁認為餘秋雨是一個「假斯文」的人,為大家說明了餘秋雨的真面目。老梁這麼一說,可能擁護餘秋雨的粉絲會不樂意。老梁沒有亂說,也是拿出了真憑實據。老梁指出,餘秋雨表面上西裝革履。張口文化閉口文化,看起來是一個文化人。可餘秋雨做出來的事情確實是拿不上檯面,讓他身處輿論漩渦的「詐捐門」便是明證。除此之外,餘秋雨對拋棄髮妻李紅,娶了大美女馬蘭,也讓餘秋雨是百口莫辯。觀其言看其行,結合老梁的評價,餘秋雨的一些做法確實是有點「假斯文」。

除去人們對餘秋雨這個「人」的評價,餘秋雨的散文寫得著實不錯。

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說: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

除此之外,一代武俠大師金庸先生曾說:「北京有年輕人為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著名學者余光中先生評價:「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二十多年來,《文化苦旅》一書,收穫了無數榮譽:

它是上海讀者投票評選出的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本文學書;

是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甚至是全球華文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

它還被選為全國中學推薦次數最多的課外讀物,中國家長郵寄給留學子女最多的一本書,以及新課標中學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多篇文章入選北京市高中語文課本,是大師寫給孩子們的人文精神啟蒙書。

有人說《文化苦旅》就是初中生讀物,我覺得肯定是,但這並不是貶義,初中生當然應該讀一讀,尤其是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缺的就是《文化苦旅》這樣的散文,它不僅是初中生讀物,還是小學、高中、大學和所有人的讀物。

在累了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些時間,看看《文化苦旅》,在導遊餘秋雨的帶領下,你定能體會華夏與世界真正的美景與美文。

這本經典中的經典《文化苦旅》,只需89,是一張電影票的價格,但不論是從哪方面說都比一張電影票值多了。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師父與師傅,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區別?單一的從意思上來說,估計好多人會從字眼上來摳,說來說去也說不出所以然。說白了,也不能給大家說明白問題的本質。搞明白這一問題的本質,就是為了弄明白這一問題背後的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師徒文化。相比之下,老梁與馬未都二位文化學者,他們嗯解釋還是值得借鑑的。
  • 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的透徹
    2020-12-24 06:43:55 來源: 環球藝術博覽 舉報   師父與師傅,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區別
  • 餘秋雨陳丹青二人齊名,為何陳非但不欣賞,還有些看不起?原因有三
    為何被眾人如此稱讚的文壇精英人物餘秋雨,陳丹青卻對他如此嗤之以鼻?有人說,當今中國社會領域中有三個領軍人物:餘秋雨是、陳丹青和於丹。由此可以看出餘秋雨和陳丹青的地位都比較高,但是陳丹青卻不像其他人一樣對餘秋雨是一種互相欣賞的態度,反而有些看不起。
  • 來聽聽餘秋雨、陳丹青等名家們怎麼說
    陳丹青陳丹青是現代有名的藝術家,除了作家這個身份外,他還是一個畫家和文藝評論家。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優雅而又樸素的氣質,這正是應了他眼中讀書改變人的兩個作用。第一個是讀書能讓人自以是非,這是強調讀書能讓人貼近現實,看起來「樸素」。
  • 餘秋雨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陳丹青:「無恥文人」
    每個男人一生都有一個白玫瑰和一個紅玫瑰,深愛過兩個女人的餘秋雨真的是非常幸運了,當然也有人說他這不是幸運,是「渣」。李紅相伴餘秋雨14年之久,但卻抵不過新歡的片刻溫存,沒辦法,離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最終李紅獨自承受淚水給女兒一個家,成全了餘秋雨和馬蘭。餘秋雨愛她嗎?
  • 餘秋雨很刺耳的話,句句一針見血,道出了人類的大明智,發人深省
    明智為什麼要加一個大字,因為是真的道出了人類的大明智,人類如果想活得明白點,當真讀完餘秋雨這段很刺耳的話,能得到一定的啟示。因為餘秋雨這段話,真的是句句一針見血,發人深省。說真的,到如今,還沒有見過誰把人類的大明智寫的如此通透的,讓人瞬間頓悟了人生一樣,所以當讀完餘秋雨這段話,我就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
  • 顧漫非常刺耳的名言,揭露了資本家的真面目,真是一針見血!
    那麼說起資本家有什麼好揭露的呢?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顧漫非常刺耳的名言,揭露了資本家的真面目,真是一針見血!文字如下:資本家果然是吸血的,沒人性啊沒人性。 ——顧漫 《杉杉來吃》讀完顧漫這段名言,我們不妨去反省一下,為什麼說資本家沒有人性呢?
  • 梁宏達「老梁」的老婆荊慕瑤近照曝光,比老梁小四歲
    關鍵是人品後,在物慾橫流的娛樂圈這麼久也沒有什麼緋聞或者負面的新聞。他的出名靠的不是下三濫,也不靠炒作。憑的是真本事吃飯。&nbsp&nbsp&nbsp&nbsp老梁是經常在那個節目做嘉賓的。不管什麼樣的問題到了他那裡,都是口吐蓮花,信口拈來,好不費力。說明人肚裡是真有東西。&nbsp&nbsp&nbsp&nbsp
  • 陳丹青:退步原來是向前
    陳丹青多次對來訪的記者稱,他要說的話都在《退步集》裡,但是媒體的焦點,始終在他「這個人」身上,少有人認真地去讀一讀《退步集》,這本陳丹青深懷厚望的書。因此,在《退步集》裡,陳丹青到底說了些什麼?關於辭職這件事,他是怎麼說的?陳丹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些,正是我們力求解答的。
  • 老梁的節目被「停播」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是他得罪了誰?
    而他也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野,這個人就是與郭德綱同出一門的梁宏達,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梁。在過去幾年間,老梁說天下,老梁故事會等節目上到陳年往事,小到明星八卦,梁宏達為我們講述了太多的精彩故事,學識淵博的他在節目當中經常口若懸河,而就在他所有節目被停播後,老梁的事業也毀於一旦,那麼從一代鐵嘴到節目被停播,梁宏達到底得罪了誰呢?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
    餘秋雨先生這位是著名作家餘秋雨。作為一位曾經掀起文壇閱讀熱潮的作家、散文家,餘秋雨的水平究竟如何?為什麼人們對他的評價如此針鋒相對,卻各不相同?這句話用在餘秋雨的成功上,我覺得非常恰當。同時,他也很少評價他人或他人的作品,輕易不去貶低人物,但對於餘秋雨先生,他卻很少給出自己的看法。文壇大俠金庸先生當《文化苦旅》一書在全國風靡洛陽紙貴之時,作為武俠小說界開拓者、建功立業者,金庸先生,因其同輩之故,也曾因取來一讀,不願讀書,便無法放下。
  • 荊慕瑤:作為知名主持人,基本功紮實,她的老公是大名鼎鼎的老梁
    並且也一直都深愛著這樣的一個工作,大家其實不認識她也不要緊,讓我來給你說說這個主持人老公的名字你一定會恍然大悟,沒錯,她的老公也是她的同行,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梁——梁宏達。而說到老梁,相信大家應該都非常的喜愛的吧,他主持的節目風格非常的鮮明,一針見血的揭露一些社會上的現象,並且給予生動有趣又不乏深刻意義的點評,新聞和故事到了老梁的嘴巴裡面,也從乾巴巴的變得異常有趣了。
  • 餘秋雨認為中國文化是這樣的
    我便開始一邊品讀,一邊思索,究竟是怎樣的力量,竟然讓我對餘秋雨如此情有獨鍾。首先吸引我的,自然是那優美絢麗的詞句,形象生動的語彙了,在《沙原隱泉》中,他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完美的月牙泉。不過,要是光光只有優美的語言,又如何能夠給人如此的震撼呢,所以,餘秋雨給我的感動,還在於,他總是選用那些很大、很恢弘的主題,來反映一個很深邃的道理。
  • 餘秋雨:最好的旅遊方式,這本書可以告訴你
    然而,隨著旅行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旅行,這樣就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說,什麼才是高質量旅行?想要知道什麼是高質量旅行,必須要先了解與之相對的低質量旅行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旅行原本是一件放鬆心情愉悅身心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在旅途中卻倍感疲憊;也有的旅行,除了拍照打卡,然後發朋友圈外,也沒什麼變化;更多的可能就是為了湊熱鬧。
  • 「民國是美好的,是一個童話般的王國」陳丹青為何這樣說?
    比如著名畫家陳丹青就表達了對民國的嚮往,他說:「民國是個美好的國度,是個童話般的王國。」雖然陳丹青並未否認今天的美好時代,但他以自己的觀點讚揚民國的美好,這種看法顯然與一般人的看法相悖。由於民國是一個被推翻的朝代,在人們的印象中,民國往往比較落後,那麼陳丹青為什麼認為民國很好呢?在民國時期,他又發現了哪些閃光的地方?
  • 44歲老梁和老婆為事業不要孩子 老婆漂亮知性 二人生活照
    梁宏達是一個奇才,他什麼都涉獵,還都精通。他主持的節目有很多:《老梁說天下》、《老梁故事匯》、《老梁觀世界》、《老梁有看法》等等。這麼多年來,他們兩口子一直沒有要孩子,老梁在節目中說自己不想把精力浪費在孩子上,他要忙事業。不是生理問題,就是不想養孩子。
  • 陳丹青、梁文道都推崇的木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陳丹青談到木心,聲名在外的陳丹青總是如此的謙卑。如果你知道木心是誰,自然不會感到詫異。如果你不知道木心是誰,那你也應該讀過他的文章,如果你沒讀過他的文章,那也總聽過他的「金句」,許多人初識木心都是從他的「金句」開始的——1.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 餘秋雨,一代文化群寵,咋就墮為同行公敵?韓寒:這人太油頭粉面
    因此,一直以來,有一種反撥的聲音在解釋原因說,文化界人士們對餘秋雨老師的群起而攻之,是由於「文人相輕」,是因為「由妒生恨」。餘先生自己就很委屈,「餘秋雨這仨字,成了這片土地上啥樣的閒夫走卒都能過來咬一口、啄幾嘴、又能以此度日的三字訣」。倘若大家還願意是誠實的,我想,應該也不會有人斷然否認這種輿況的存在吧。
  • 陳丹青:為何會從「準大師」,淪為「臭公知」?2000年是分水嶺
    口碑分化,敢於發聲或許正是因為年少成名,陳丹青對於許多事情都有屬於自己的看法,經常在一些公開場合對一些社會現象或行為進行批判,並且毫不留情。一直飽受大眾質疑的陳丹青在這時,再次站了出來,將自己創作的《中國的山川》拿了出來,並表示拍賣所得的獎金將全部捐由抗震救災。這也讓一些質疑他的人們,慢慢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 45歲餘秋雨「裸辭」,跑去大西北找陽關,老農:陽關是啥?
    金庸先生聽了,笑著回答說:「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啊」。余光中先生也曾說「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除了餘秋雨。」這句頂級的評價,足以證明餘秋雨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有一次,餘秋雨先生帶著自己唯一的一件行李——破棉襖,來到了大西北的黃土高坡,他想體驗一下王維當年「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壯之感。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餘秋雨問遍了當地農民,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陽關到底在哪裡,多方打聽之後,餘秋雨才知道,陽關就是沙漠中的一個破土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