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陳丹青:「無恥文人」

2020-12-20 歷史國學智慧

每個男人一生都有一個白玫瑰和一個紅玫瑰,深愛過兩個女人的餘秋雨真的是非常幸運了,當然也有人說他這不是幸運,是「渣」。

李紅相伴餘秋雨14年之久,但卻抵不過新歡的片刻溫存,沒辦法,離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最終李紅獨自承受淚水給女兒一個家,成全了餘秋雨和馬蘭。

餘秋雨愛她嗎?是愛的,只不過是曾經愛過。1974年,李紅選擇報考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雖然成績很好,但是由於她的家庭背景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衝突,所以落榜了。

作為當時學院招生辦負責人的餘秋雨,被李紅的才華深深吸引,而且年輕漂亮的面容也讓餘秋雨朝思暮想。

於是餘秋雨開始追求李紅,他總是時不時地製造機會和李紅一起看書、聊藝術、聊人生,漸漸地,李紅就被知識淵博的餘秋雨吸引了。

李紅的動容給了餘秋雨動力,於是他開始給李紅寫情書,不管李紅會不會回信,後來因為李紅生病,他不眠不休的親身照顧,而且還累得生病了。

這件事情打動了李紅的父母,之後他們的婚事得到了家人的認可,1979年,相戀了五年之久的餘秋雨和李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他們的生活很是甜蜜,不久後,他們愛情的結晶出世了。

但就在李紅拼命維持整個家的時候,餘秋雨卻移情別戀了。他認識了馬蘭,那時餘秋雨40歲時,馬蘭24歲。

他們是因為一本著作結緣的,曾有一位前輩贈送給馬蘭一本餘秋雨著的《藝術創造工程》,她讀完之後被作者的學識深深吸引,那時的馬蘭一直以為餘秋雨是一位滿頭白髮的老頭,沒想到一次演出的機會,她見到了餘秋雨,並深深地愛上了他。

餘秋雨也仰慕馬蘭許久,於是二人相愛了,雖然那時的愛情是摻雜著背叛的,但愛了就是愛了,愛情本來沒有什麼對錯,只是時間對不對的問題。

李紅在收拾餘秋雨的書桌時,發現了馬蘭和餘秋雨之間的情書。,這時的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丈夫最愛的女人了,後來餘秋雨的離婚書遞到了她的手上。

他們離婚了,之後馬蘭和餘秋雨結婚了。這兩個女人中,餘秋雨最愛的是誰?很多人認為是馬蘭,確實,他們多年來的婚姻並沒有因為遭到很多人的抨擊而變質。

但當初他和李紅在一起的時候,他創作了《文化苦旅》,後來靠它火遍大江南北,《文化苦旅》也融入了他與李紅的當初在一起時的愛。

很多人都因為《文化苦旅》這本書,對餘秋雨崇拜不已,但同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比如著名畫家陳丹青曾當眾批判餘秋雨:「無恥文人」。因為他拋棄了李紅,娶了馬蘭。

其實在我看來,馬蘭對餘秋雨的愛更多的是對他魅力的認可,而餘秋雨的魅力全盤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上,尤其是著作《文化苦旅》。

餘秋雨的文字很美,很浪漫。不少中學生甚至到了高考語文考試前一夜,還在抱著餘秋雨的散文捧讀,只為考場上能仿寫幾個句子得到加分。

餘秋雨用《文化苦旅》將深邃渾厚、氣象萬千都展現給了讀者,然後震撼中外!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的才子氣息撲面而來,每一段每一句都精心打磨,語言上近乎無可挑剔,形成了他獨特的文化大散文風格。

讀《文化苦旅》這本書,如同進行一場思想的穿越,因為它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一種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寫作潮流。閱讀《文化苦旅》,拋卻閱讀本身能帶給你的平靜與積累之外,書中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背後的思考更是必讀的理由。

《文化苦旅》會讓你從內心裡驕傲於五千年歷史的深邃,也會感慨時代的終結。無論世人毀譽如何,在中國文學史上,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都已經是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相關焦點

  • 餘秋雨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陳丹青的看法,不及老梁一針見血
    因為一些敢於說真話的評論家對餘秋雨的看法就值得我們借鑑。那麼餘秋雨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在筆者看來,陳丹青的評價不及老梁的一針見血。陳丹青也是出了名的「嘴炮」,眼裡揉不得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會毫不客氣的批評。陳丹青對於餘秋雨的評價倒是令人回味。陳丹青還是比較看重餘秋雨的,覺得他的散文寫的好。
  • 餘秋雨陳丹青二人齊名,為何陳非但不欣賞,還有些看不起?原因有三
    為何被眾人如此稱讚的文壇精英人物餘秋雨,陳丹青卻對他如此嗤之以鼻?有人說,當今中國社會領域中有三個領軍人物:餘秋雨是、陳丹青和於丹。由此可以看出餘秋雨和陳丹青的地位都比較高,但是陳丹青卻不像其他人一樣對餘秋雨是一種互相欣賞的態度,反而有些看不起。
  • 29年前中國最年輕大學校長裸辭!46歲娶小16歲美女,被罵無恥文人
    要談《文化苦旅》怎麼都繞不開餘秋雨這個人餘秋雨的文化水平到底怎麼樣,這是學術界應該討論的問題,老顧認為,我們應該討論的,就是他的作品到底給我們帶了什麼,這才是作為讀者最應該關注的。《文化苦旅》火了,餘秋雨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還有人罵餘秋雨是浪子,是「無恥文人」!餘秋雨到底是才子還是渣男?
  • 餘秋雨,一代文化群寵,咋就墮為同行公敵?韓寒:這人太油頭粉面
    我向來認為,貶斥餘秋雨大師,所排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人的類型」,特別是一種當代知識分子類型。敞開說,餘先生在當代文化界,差不多是作為一種社會學中所謂的「類型人」存在的。而恰好,他這種類型,又喜歡無休止的現身說法,自然無形中不斷引發了他的同類極大的不舒服感,甚至是恐慌感。
  • 1991年,餘秋雨「裸辭」大學校長,只身前往陽關,卻被罵文化流氓
    曾有人問餘秋雨:「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兩者關係如何?」他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那一年,42歲的餘秋雨成為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校長,也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那時的他,正處於文化教界的頂峰,在中國的戲劇界,餘秋雨還出版了很多學術著作, 更是國家級戲劇專家。可誰都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在1991年連續向學校提交了23封辭職信,正處在人生巔峰的餘秋雨,選擇「裸辭」去窮遊,甘願當一個行走的文化苦行僧。
  • 來聽聽餘秋雨、陳丹青等名家們怎麼說
    這就是記憶的沉澱,讀書正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認知見解。陳丹青陳丹青是現代有名的藝術家,除了作家這個身份外,他還是一個畫家和文藝評論家。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優雅而又樸素的氣質,這正是應了他眼中讀書改變人的兩個作用。
  • 餘秋雨談"離婚"謠言:是幾個上海文人製造出來的
    「離婚」之類的謊言,是幾個婚姻破產的上海文人製造出來的,藉以自我安慰。算來算去,總共也只有三個人,而且都是我以前幫助過的人。他們為什麼忘恩負義?因為他們延續了上海市井痞子的信條:「向惡人吐口水,不敢;向好人吐口水,有派;向恩人吐口水,最牛。」  北青報:「人紅是非多」,這些年來,圍繞您也難免陷入一些是非中,對此,您如何應對,是否後悔自己這麼「紅」?
  • 王朔稱餘秋雨「冒充文人」,餘秋雨冷靜回應:馬行千裡,不洗塵沙
    ——餘秋雨或許一個人不出名,最終什麼事情都沒有,但是一旦有了點名氣,雖然值得很多人尊敬,但終有少數人挑這個人的毛病。這句話無論放在哪一行哪一業,都是可行的。娛樂圈適用,文學界同樣適用。在餘秋雨還不是一名文學家,只是一位在鄉間進行農業勞動的普通人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也沒有人指出他的不足。
  • 木心是誰?陳丹青最好的黃金十年都在宣傳他,烏鎮為他建造博物館
    這次展覽由陳丹青親自導覽,從二樓的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的手稿,看到負一層木心的三十三副畫作和獄中手稿。在展覽開幕式上陳丹青說了這樣一段話:「每年特展,我就戴一次領帶。木心出席典禮,必戴領帶,雖然他害羞,很倔,總是不肯出席他的展覽開幕式。
  • 餘秋雨很美的一首詩,此生我在天堂等你,寫出了世間最感人的愛情
    雖然很多人把愛情與金錢劃等號,覺得有了錢才有愛情,這是極其庸俗,不可否認有些女人愛錢,但是也有女人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只是愛情變得更稀少了而已。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當下,無數的文人用手中的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了令人感動的愛情詩,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當代著名作家餘秋雨的一首《我在等你》,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寫得很是深情,短短的幾句,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濃濃的愛意,還有對於愛情的理解,這樣的作品讀來最是令人心安,也讓人覺得很溫暖。
  • 餘秋雨:我的「仇人名單」,四個仇人簡稱淺芳麗莎,指的分別是誰
    具體父親遭受的苦難的心理過程年少的餘秋雨當然不可能全部的掌握清晰,在那樣劇烈變動的時代最靠譜又最不靠譜的也只有記憶了。 因為餘經理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生活的壓力一下子就落到了年輕的餘秋雨和母親肩膀上面。在落差來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家庭生活很快出現了拮据,節衣縮食的場面。吃不上飯的餘秋雨偷偷的問朋友和同學借飯票,又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錢。
  • 餘秋雨:我對馬蘭有愛,對前妻李紅有愧
    1974年,餘秋雨負責學校的招生,認識了考生李紅。李紅出生於1951年,上海人。她身材高挑,清秀漂亮,當時報考上戲戲文系,因種種原因沒有被錄取。 餘秋雨很同情李紅,但無能為力。那時李紅在上海一家棉紡廠當工人,餘秋雨愛她的清純漂亮,對她展開追求。 餘秋雨是窮小子一枚,又不是上海本地人,李家父母不贊成女兒與他交往。
  • 餘秋雨:《借我一生》
    餘秋雨的父親去世後,家人打開他的抽屜發現了大量的文字資料,是什麼文字資料讓餘秋雨的父親不願意讓自己的家人看到。餘秋雨開始從這些資料開始尋訪自己家人的一生,但是最重要的部分卻被自己的父親帶走了,所以餘秋雨在這咫尺天涯的幾天之內發出感嘆,藉此書來抒發內心的強烈衝擊與創作衝動。
  • 餘秋雨評馬蘭:光亮所在,企盼所在,日月所在,永恆所在!
    但似乎餘秋雨身上除了學術與文學之外還有一層流行的的元素,故而關於餘秋雨的爭論自餘秋雨成名之後就連綿不絕。喜歡的說他是開創一代文風,不喜歡的說他人品有瑕疵,或者說他的文章有知識型錯誤。餘秋雨的情話餘秋雨最受關注的是他和妻子馬蘭的相識相戀。
  • 《西遊記後傳》中喬靈兒的兩個女人,誰是他的真愛?
    裡面的主角依舊是四個人,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部電視劇中咱們的唐僧不再是那個被妖怪看到就要吃肉的了,因為在這部劇裡面咱們的唐僧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佛。好像有點跑題了,今天咱們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如來佛祖的轉世喬靈兒投胎之後遇到的兩個女人——白蓮花與碧遊仙子。
  • 楚留香最愛的女人是誰?從他的這句話可以看出,是她
    楚留香最愛的女人是誰?從他的這句話可以看出,是她「盜帥夜留香,威名震八方。」而其中以楚留香為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楚留香,楚留香是強盜中的大元帥,流氓中的佳公子,英俊瀟灑,武功極高,一襲白衣,飄飄若仙,是古龍筆下一個最接近神話的人,古龍給楚留香這樣的描述,就註定了他將深陷桃花。楚留香身邊有很多女人,每一部中他都會愛上一個女人,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這三個:宋甜兒、李紅袖、蘇蓉蓉。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
    在當代中國,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餘秋雨那樣引發人們的關注。他的每一本書幾乎都能平地掀起一陣狂飆,在各種場合。無論是現實中還是鏡頭前,餘秋雨看上去總是那麼的溫文爾雅、才思翩翩。他是作家、學者、大師,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權威的象徵。
  • 陳丹青:搶女人這件事,要怎麼樣才優雅
    中國人愛畫江山   西方人愛畫怎麼打下江山   大家要是記得在《局部》的第一季,我談到義大利的大壁畫《死亡的勝利》,我說,西洋人喜歡畫暴力,中國人喜歡畫江山。
  • 慶餘年中誰才是最愛範閒的女人?
    「如果人生有從頭再來一次的機會,卻要時刻提防著枕邊的人,那他……寧肯沒有重生過」!慶餘年主角範閒從小到大身邊從不缺少紅顏知己,如青梅竹馬的「假妹妹」範若若,花船邂逅的司理理,春藥迷情的海棠朵朵,以及一見鍾情的林婉兒等等,但是眾多紅顏中,誰才是真正的愛範閒呢?首先就不得不提,第一個出現在範閒生活中的女人範若若。
  • 悅讀|文化人餘秋雨|餘啟紅專欄
    他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招收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生,2018年將博士生課程《中國文化必修課》在蜻蜓FM上向公眾開放,有6000多萬人收聽。他自己也提出了他認為是最短也是最好的文化定義。因此,我們說餘秋雨是文化人。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向大家介紹文化人餘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