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良渚遺址更悠久!下湯遺址揭露萬年前的先民生活

2020-12-16 浙報融媒體

小夥伴們,

這兩天你是不是被良渚遺址刷屏了?

7月6日,在亞塞拜然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請世遺成功。

「良渚,實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令人心潮澎湃。

但你知道下湯遺址嗎?它把台州的文明發展史,推到一萬年前。

下湯遺址

一萬年是多久,

地球處於新石器時代,

母系氏社會晚期,

猛獁象還沒有滅絕,

劍齒虎剛剛滅絕。

在這個時期,仙居還不叫仙居,也不叫永安或樂安。

但仙居這片土地上,已經有人類群居於此。

1984年,仙居縣下湯村挖出了大量石器、陶器,經科考研究,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

下湯地區沉睡的文明,被無意間揭開了神秘面紗。

下湯遺址年代距今有10000年

2017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發表《仙居下湯遺址勘探報告》。經過為期兩年的勘探和研究,最終形成結論:下湯遺址年代距今大約一萬年,比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河姆渡早3000年。

這是目前台州可考的,最清晰的史前文明。

這處浙江南部地區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涵最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對於人們認識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分布、各地區之間的關係及農業經濟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勘探出了什麼生產工具?

下湯遺址主要包含了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和馬橋文化三個階段,距今有3000至9000多年的歷史。勘探中,發現了上山文化時期的建築遺蹟、灰坑、墓葬等遺蹟,出土了大量上山文化時期的石製品,特別是出土了較多的石磨盤和石磨球,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發達的原始農業。

石器有石斧、石錛、石鑿、石三稜器、石刀等20多種,其中石磨盤、石磨棒、石磨球、環形砍砸器、流星索等是浙江首次發現。陶器有盤、罐、缽、盆等盛器;有鼎、釜等炊具;有紡織工具陶紡輪、制陶工具陶拍子等。

大量的生產工具說明了那時的下湯古人已經會製造和使用分工明確的工具,代表著以下湯人為代表的仙居土著居民脫離了深山的穴居生涯,遷向平原過著定居生活。

古人是如何食用稻穀的?

過去,在我國的河姆渡及世界各地的古文化遺址中出土過大量的稻穀,但古人如何食用這些稻穀呢?是將稻穀碾成末,抑或是根本不碾,連穀殼一起吞食?

下湯遺址出土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幫大家找到了確切的答案。

這些重三四公斤的橢圓形石器和盤狀石板塊,就是考古專家尋覓已久的新石器時代穀物加工工具。

古人類收穫了穀物之後,將其放在石磨盤上,手持石磨棒在磨盤上來回研磨,使穀粒脫去外殼成為大米。

下湯文化遺址出土的石磨盤和石磨棒,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完整、最原始的稻穀脫殼工具。

下湯

一個陌生而神秘的名字

一萬年前,這裡發生的一切,我們所知仍太少太少。

關於下湯遺址的文化價值,作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具規模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群之一,它把台州的文明發展史,推到一萬年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信息。特別是陶器中未碳化稻草和稻穀殼的發現,證實了台州這片熱土也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綜合仙居新聞網、科普中國等

相關焦點

  • 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新展開幕 勾畫史前先民生活場景
    去年,新落成的崧澤遺址博物館曾展出了「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等重要遺蹟,這些轟動的考古發現勾畫了上海史前先民的生活場景,將上海的起源提早到約6000年前。  崧澤遺址地處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於1957年被發現,在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多次考古發掘後,該遺址被證實存在時間距今約5200-5900年,是上海地區最早的人類居住地之一。崧澤遺蹟曾出土過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先民遺骨、人工栽培水稻以及井、房屋和村落等遺蹟,因此又被稱為「上海之源」。
  • 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為啥火了?
    先民們大約治理了50多平方公裡的流域,使王城外圍100多平方公裡的區域受益。良渚水利系統顯示了當時國家在動員社會力量建設大規模公共事業時的超強組織能力。得益於這項宏偉的水利系統,周邊的土地成為稻作良田,從而使良渚文明繁盛近千年,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良渚玉器中的玉文化和玉禮制度
  •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與一般的公園不同,良渚遺址公園是以考古為特色的公園,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內仍將持續開展的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這將是參觀者理解古城遺址豐富內涵和遺產價值的重要窗口。」良渚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考古發掘研究、公眾考古展示、互動考古體驗,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有別於其他公園的特色。
  • 五千年文明之光—遊覽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建成了集文博展覽、考古研學、旅遊觀光以及互動體驗為一體的遺址公園。古城遺址的核心區域約有4平方公裡,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步行參觀走完全程約8公裡,大約需3個小時左右。進入遺址公園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田野自然風光。匠心獨具的設計者,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儘可能為公眾還原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城先民們的生活環境。
  • 將良渚古城遺址建成大遺址保護利用典範和文旅融合發展樣板
    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良渚文化正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活」更「年輕」。通過5G+AR試衣鏡、5G+MR全息文物、5G+MR沙盤、5G+MR眼鏡、5G+VR博物館等全新應用,5G全覆蓋的國家遺址公園——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讓體驗者感受到了「活著的」良渚文化。
  • 良渚遺址
    【良渚遺址概況】 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的明確範圍為良渚鎮、瓶窯鎮,區域面積242平方千米。管理區在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由余杭區負責管理。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掛浙江省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局牌子,為正區級單位,管理職能是負責管理區範圍的文物保護、城鄉規劃、經濟開發、社會管理及其他工作協調與監督等,內設辦公室、國土與規劃建設處、文物管理局、文化產業處。下設杭州美麗洲發展有限公司、良渚博物院、良渚遺址管理所、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瑤山派出所、良渚遺址考古工作站等單位。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放預約參觀,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總面積非常大,有14.33平方公裡,由4個片區組成,目前對外開放的是公園的核心部分「城址區」,佔地約6.3平方公裡。 由於公園面積較大,刷票進入公園後,就有免費觀光車可以坐。在入園前最好拿上一本遊覽地圖,先大致了解下公園的站點設置和遊覽線路。
  • 漫遊良渚古城遺址:別錯過那一片片水稻,真的很美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的入遺成功,實證了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且得到了「國際認證」。好在到良渚古城遺址來玩,並沒有什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可以講,太遠古了,只剩考古。幾乎在同一時期,五千年前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正在搬運石塊建造金字塔,而遙遠東方的太湖流域,我們的良渚先民們正在修築水利系統和建造城池。
  • 玉見|良渚古城遺址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沒記錯的話杭州也就成了北京後獨立遺產數較多的城市。瑤山遺址12M神人獸面紋玉琮 良渚博物院館藏其實,良渚古城遺址並不全部在良渚,大部分位於餘杭區的瓶窯鎮,很小一部分在湖州德清
  • ...一起走進新晉世遺良渚古城遺址 「北高峰觀察-citytalk」同時開啟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系列報導第三彈:系列訪談&citytalk線下良渚申遺分享會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順利通過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華五千年文明得到了世界認可,杭州又多了一處世界級地標。
  • 荷花山遺址研究:萬年前浙江人愛住「山頂富人區」
    它們意義重大——是至今見到的浙江省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群,距今1萬年至9000年左右。這也是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張忠培,北京大學教授、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嚴文明等專家的最終界定。  更重要的是,這16個遺址裡,都發現了稻作遺存,也就是說——龍遊所在的錢塘江上遊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 「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明曙光照亮美麗洲渚
    此刻,距離「良渚」兩字首次出現在考古領域,已經過去了80多年。「良渚」已然從一個小鎮的地名成為遺址名稱乃至史前文明的一個類型。這裡,我們試圖沿著考古和文化的不同線索,來略加梳理,為什麼偏偏是良渚——壹1月26日,周五,杭州難得下了雪。
  • 帶你玩轉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作為一名炎黃子孫,說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總有一股民族自豪感,既然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放出「狠話」來了,怎麼能不去看一看?這一次,我們也為大家帶來了新鮮出爐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遊玩攻略。【正大門】沿著104國道一直開,老遠就能看到兩座敦實厚重的石雕,這裡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正大門。
  • 良渚古城遺址中隱藏著一家古樸的民宿
    距今5300-4300年,良渚先民從山前臺地向沼澤平原進發,開墾土地,種植水稻,營建都城,過著漁樵耕種的田園生活。良渚古城所在的綠洲,水網密布,以山為郭,是適宜人居住的理想之地,更是最早江南水鄉的景色。2019 年,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菩提谷主人老宋是餘杭良渚人,本著當地人的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忱,他將菩提谷帶回了良渚。
  • 青團社X良渚古城遺址,開年共啟「對話良渚計劃」
    通過實地挖掘文物,10名年輕的考古體驗官近距離與良渚進行對話,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厚重感,極大地樹立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遺址中華文明之光由此升起豆瓣評分9.5,《國家寶藏》做到第三季熱度更勝,還記得節目首播時,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曾說:「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 除了良渚古城,還有哪些古代遺址可看?這座秦代行宮遺址就不錯
    導語:除了良渚古城,還有哪些古代遺址可看?這座秦代行宮遺址就不錯。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要說最近我國哪處景點最熱門,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絕對是第一名。這處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文明遺址申遺成功,對我國來說可是大喜事,不僅意為著我國的世界遺產數目趕上義大利,與之並列第一,更是國際上對我國5000年文明歷史的一種認可。雖然遊客們熱情高漲,但是景區卻限制接待人數,讓很多朋友心癢難耐。除了良渚古城,還有哪些古代遺址可看?這座秦代行宮遺址就不錯。
  • 第一個「杭州良渚日」!帶你玩轉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部分資料來源於 良渚古城遺址 公園今天,是良渚古城遺址晉級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周年紀念日,也是首個「杭州良渚日」!除了「杭州西湖日(詳情點我)」,我們又多了一個節日啦!以後每年的7月6日,都要為古城「慶生」!
  • 一起走進五千年前的古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則是體驗和感悟「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場所。小編溫馨提醒,各站點遊覽情況有可能會根據公園實際進行微調哦~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不同於一般的城市公園或主題公園,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集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展示、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於一體
  • 浙江上山遺址:從「萬年前的一粒稻」走向「遠古中華第一村」
    9月21日,考古隊赴浦江實地踏勘,決定對kuo塘山背遺址進行試掘。次日,他們在東側道路邊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地層,出土了魚鰭形鼎足、有段石錛等。 考古隊緊接著對遺址周邊地區展開了調查。kuo塘山背西邊是一丘約四五畝的耕地,考古隊在耕地中部布了一個小探方。9月27日,探方下發現了一件完整的陶鼎,接著又發現了陶罐、陶豆等器物,大家認為這裡可能有一座墓葬。
  • 良渚遺址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價值何在?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在中央和省市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視下,餘杭區和良渚遺址管委會全力攻堅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去年,申遺文本(預審稿)已如期送到國家文物局,這標誌著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