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和富士電機投資19億美元加大晶片產量

2020-12-16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東芝(Toshiba)和富士電機將共同投資2,000億日元(約19億美元)以加大電動車節能晶片產量,旨在適應全球各國向電動汽車和卡車的快速轉型。

(圖片來源:東芝)

東芝到2024年3月將投資約800億日元,在其日本石川縣工廠增加生產設備,預計晶片月產能將從150,000片漲至200,000片

多出來的晶片產量將交付給日本、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汽車製造商。東芝在低壓產品方面表現優秀,能有效處理300伏或更低的電壓。

該公司預計在功率半導體元件細分市場的銷售額將從現在的約1,500億日元上漲30%,至2,000億日元。東芝目前已經供應用於電網的功率轉換器。

富士電機到2023財年將在國內外投資1,200億日元本財年,其日本山梨縣工廠的產能將較2019年擴大30%。該公司還計劃在馬來西亞工廠和其他海外工廠擴大產能,使工人利用日本生產的零部件製造出成品。

富士電機在研發汽車功率半導體元件方面是一位先行者,日本和其他許多汽車製造商都使用該公司的零部件。該公司計劃,到2023財年,使車用功率半導體元件銷售額佔比從2019財年的35%增至50%。

功率半導體元件對於提高電動車性能來說很關鍵。這種可以轉換能量的晶片應用在電機、空調系統、燈光和電動窗戶。此前功率半導體元件主要用於發電設備,但目前來自電動車行業的需求正在激增。

據英國研究機構Omdia的數據,2019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價值達1.46萬億日元。德國英飛凌領頭,東芝、富士電機和三菱電機市場份額共為20%。得益於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設備的需求提高,該市場價值預計將每年上漲6%

日本、歐洲和其他地區都陸續設定禁售燃油車時間,這些政策變化加速了向電動車的轉型。全球功率半導體玩家也在跟上步伐。

三菱電機是第二大功率半導體模塊製造商,明年11月將投資200億日元在日本西部的前夏普晶片廠開啟運營2022財年總產能將較2019財年翻倍英飛凌已投資16億歐元(約19億美元)在奧地利建設新工廠。該公司5月宣布建築外殼已完工,計劃2021年底工廠開始運營;作為美國功率半導體第二大玩家,安森美半導體斥資4.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晶片代工商GlobalFoundries在紐約的一家工廠,2020財年開始在該廠投產。

雖然全球最大的兩家功率半導體公司的總部不在日本,但日本在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力舉足輕重。雖然公司利潤受到疫情打擊,但是日本功率半導體製造商已決定做出重大投資,以建立新的供應鏈,從而緊跟前景廣闊的電動車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東芝和富士電機加大電動車節能晶片產量
    據報導,東芝和富士電機將合計投資2000億日元(合19億美元),以提高電動汽車的節能晶片的產量,以適應世界各國政府向電動汽車和卡車的急劇轉變。東芝將在截至2024年3月的財政年度中花費約800億日元,在其位於日本石川縣的工廠增加生產設備。該集團的晶圓生產能力將從每月150,000片增加到每月200,000片。
  • 外媒稱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廠商東芝看好電動汽車動力晶片 將投資20億...
    外媒稱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廠商東芝看好電動汽車動力晶片 將投資20億美元 來源:TechWeb • 2020-12-15 15:37:44
  • 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廠商東芝看好電動汽車動力晶片
    據國外媒體報導,半導體製造商東芝和重電機製造商富士電機株式會社(以下簡稱 「富士電機」)將向電動汽車動力晶片投資近 20 億美元。
  • 東芝完成晶片業務出售 交易價180億美元
    日本東芝公司周五表示,已完成向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出售晶片業務的交易,交易價格180億美元。該交易最初計劃在3月底完成,但由於中國反壟斷機構的長期審查,該交易被推遲。中國上個月批准了此項交易。
  •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如何?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2-16 15:12:29 近日,據日經報導,東芝和富士電機將合計投資2000億日元(合19億美元),以提高電動汽車的節能晶片的產量,以適應世界各國政府向電動汽車和卡車的急劇轉變
  • 溫國輝會見日本富士電機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所長
    7月28日上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會見日本富士電機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所長橫田光弘。溫國輝說,廣州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商貿、會展、旅遊等各行業已基本恢復正常,航空、航運、商貿等重大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 日本房產崩潰後,日立東芝等白色家電甩賣中國,無奈還是戰略?
    從1986年到1987年,日本連續5次降息,大量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1984—1989年,銀行的房貸年均增長率為19.9%,瘋狂買房成為日本人的國民行為。日本人認為:站在世界的中心,不會有泡沫,房價會一直漲下去。這時候的日本,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債權國。
  • 肖盛峰會見日本富士電機公司總裁北澤通宏
    昨日,大連富士冰山自動售貨機有限公司第二工廠正式投產。當晚,市長肖盛峰在棒棰島賓館會見前來出席投產儀式的日本富士電機公司總裁北澤通宏一行。副市長劉巖參加會見。
  • 再見,日本東芝!你好,中國製造!
    1960年東芝生產了日本第一臺彩電顯像管電視機,被認為是日本的「彩電之父」,成為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位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由於東芝經營危機的出現,此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未必能收購東芝晶片,卻可以收購東芝電視,中國企業對這個日本品牌...
    近日彭博社傳出消息稱,東芝存儲晶片業務一直受到行業關注,並且已經有10多家公司展開競購。現在有消息稱,富士康的母公司臺灣鴻海暗示可能會提出以3萬億日元(約1860億人民幣)參與競購。傳鴻海或以1860億競購東芝存儲(圖片來自baidu)但是也有分析認為,即便是鴻海志在必得,收購之路並不會順利。原因是日本政府擔心收購晶片業務的企業與中國關係緊密,進而導致關鍵技術外流。而東芝了解日本政府的擔憂,並「將競標人與中國關係緊密程度納入考慮範圍內」。於此同時,據日本媒體報導,正推進經營重建的東芝還將出售電視業務。
  • 三星未來10年投資1160億美元研發非內存晶片
    PingWest品玩4月25日訊,據彭博社消息,三星電子計劃在未來10年左右投資133萬億韓元(1160億美元),以取代英特爾和高通在製造先進晶片處理器(非內存晶片研發和生產基礎設施)方面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加快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控制。三星目前在從伺服器到智慧型手機的存儲晶片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它計劃在2030年前加大對半導體的投資,創造15000個生產和研究工作崗位。
  • 日本出口結構現狀和優勢產業
    (二)汽車、工具機是出口主力產品據JETRO統計,2012年,一般機械大類中,動力設備(發動機為主)出口額284.2億美元,佔一般機械出口的17.6%;金屬加工機械(工具機為主)出口額167.39億美元,佔10.37%。電氣設備大類中,半導體及元器件是主力商品,出口額為419.9億美元,佔電氣設備出口額的29.3%;集成電路出口280.4億美元,佔19.5%。
  • 2017年全球晶片產值超3900億美元 近50%銷售額被前十大製造商瓜分
    20世紀80年代,三星電子以日本索尼公司為目標,積極研發存儲器,在韓國政府1982年發布《半導體工業扶持計劃》和《半導體扶植具體計劃》的背景下,高薪聘請大量日本、美國工程師,1993年以後,在存儲器市場,三星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市場佔比,均已經居於領導地位。客戶設備和供應鏈對晶片的需求,推高了DRAM和NAND存儲晶片的價格,擴大了三星的利潤空間。
  • 日本晶片廠商Top 10榜單:期待第三個亮點
    本月,市場研究公司Omdia(前IHS Markit)公布了2019年銷售排名前10的日本半導體廠商榜單。日本前10大半導體公司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7%,低於日本公司的整體增長率。2019年日本半導體廠商的總銷售額為427億美元,比2018年下降了4.7%,而全球半導體公司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7%。
  • 東芝崩塌實錄:百年基業毀於核電夢 前路未卜
    本次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交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然而這並非東芝的第一次「瘦身續血」。2016年3月,東芝以537億日元將家電業務80.1%的股權轉讓給美的;今年9月,東芝同意將儲存晶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作價2萬億日元。
  • 索尼、東芝、三洋…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什麼都見不到了?
    2007年,通用電氣獲得三洋電機信貸公司全部股份。2008年底,松下宣布收購三洋,2009年末正式收購。2011年,中國的海爾集團收購了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氣業務。
  • ...INCJ收購東芝存儲器;韓國存儲器燈火下的黑暗,封測業者陷經營困境
    1.高通:手機將成人工智慧最大載體;持續加大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顯示了高通戰略的調整,雖然手機和通信專利依然是目前高通最大的利潤來源。幾天前,高通對外宣布將收購荷蘭機器學習初創公司Scyfer。Scyfer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人工智慧公司,從阿姆斯特丹大學(QUVA)分拆後專注於應用廣泛的機器學習技術。
  • 日本電產大連工廠加大投資大幅擴充電機產能
    日前網通社獲悉,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新工廠奠基儀式在大連金普新區舉行。當下行業內對電機需求不斷擴大,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決定擴大投資,大連新工廠投資計劃也由此前的500億日元(約合32億元人民幣),提高至1000億日元(約64億元人民幣),該工廠主要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機生產基地,並擁有近千人規模的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