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人啦……北方餃子和南方餛飩打起來了!

2021-02-16 沈一點北京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100%吃貨屬性的[沈一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北方就已經被餃子霸佔了


立冬要吃

立秋要吃


春節要吃


端午要吃



這個問題南方同學一定是理解不了的~~同樣是皮包餡兒的存在,南方人對餛飩可沒有這樣的熱情,在南方,餛飩不過是諸多食物中的一個小小分支而已,好不容易才會想起去吃一回~~而且對於南方人來說,雖然不常吃餛飩,但餛飩也絕對比餃子要好吃出10條街!

餃子和餛飩之間的戰爭,和甜鹹豆腐腦一樣,不見硝煙卻經久不息~~真想說你們不要吵了好嗎,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餃子跟餛飩是一回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餃子VS餛飩第一回合——論出身

一個月牙


一個八爪魚(餛飩就是像八爪魚啊~~~


貌似……除了形狀方面,餃子和南方人民喜聞樂見的餛飩根本沒有什麼本質差別。但若真要追溯起歷史來,餛飩君大約在秦漢時就已經出現了。因密封成一團的外形,很像《莊子》中提到的沒有七竅的「渾沌」,由此得名(古人腦洞也是開得不小)。而餃子,其實是餛飩的一種衍生品~~~

掐指一算,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裡就說過:「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秒證就在當時那刻啊,餃子君雖然頂著「餛飩」的名分,但地位已然凸顯,並且人還是當時人民大眾的頭牌美味寵妃好不啦。

時光跳轉到三國時代,那時陶俑廚案上的中心位置就有擺著餃子狀食物。從此餃子君也逐漸有了區別於餛飩童鞋的專有名稱,大約在唐宋時期,唐代的「湯中牢丸」、宋元時的「角兒」、「扁食」等。後來到明清時期又冒出了「水角兒」、「湯角」、「煮餑餑」等一大票稱謂。「餃子」這一名號,還真是到清末民初才正式扶正上位的。

論出身,餃子真心比不過餛飩,好,這一回合,餃子慘敗!(餃子同學,有什麼問題嗎?)


餃子VS餛飩第二回合——論逆襲

區別於餛飩在南方的發揚光大、流派紛呈,千百年來餃子並沒有明顯變化。有意思的是,歷史比較悠久一些的餛飩,如今演變成一種和酸辣粉之流並列的普通小吃;


而歷史相對比較不悠久一些的餃子,卻成為北方人心中的「國民美食」,口頭心頭念念不忘不說,平時吃,過節吃,開心了吃,不開心了也吃……孜孜不倦,不亦樂乎。


不僅如此,餃子還作為國內的標誌性美食,發揚到了世界各地——

波蘭餃子

波蘭傳統的餃子叫做pierogis,是一頓豐盛的波蘭晚餐必不可少的美食。餃子的餡料可以是土豆泥、各種奶酪、炒洋蔥、蘑菇、肉、酸菜或菠菜。

義大利餃子


義大利人把餃子巧妙地轉變為了一種流行於全球的意面風味小混沌。圖片中的這些迷你餃子實際全是煮熟的土豆製成,只要裹上肉和蔬菜製成的醬汁就十分美味了。

日本餃子


這些煎餃在日本被稱為gyoza。內陷通常為豬肉、白菜、洋蔥、胡蘿蔔與中國的煎餃差不多。

德國餃子


kndel是傳統的德國餃子,裡面沒有任何餡料,而是搭配德國風味肉類如豬排、醋燜牛肉、或肉卷一起食用。

印度餃子


samosa是印度風味的餃子,香脆的外皮裡包裹了香辣土豆、豌豆、扁豆、絞肉及洋蔥。

越南餃子


banh bot loc是來自越南由木薯粉製成的餃子,十分有嚼勁,裡面的餡料一般為豬肉和蝦。

土耳其餃子


Manti是一種土耳其風味小餃子,裡面包著牛肉或羊肉,加入酸奶醬、油和紅辣椒粉烹飪之後食用。

尼泊爾餃子


這種蒸餃在尼泊爾和西藏被稱為momo,既可以塞肉餡,也可以包如甘藍、菠菜或蔥一類的蔬菜。

韓國餃子


泡菜是一種韓國傳統的發酵的白菜製成的風味小菜,也是韓國餃子mandu的餡料。這種餃子是亞洲唯一的圓形餃子。

愛笑的餃子運氣總不會太差,看看餃子同學的後期逆襲,命運這件事啊,誰又說得清楚呢。So,這二回合,餃子完勝!


餃子是如何成為北方人的「國民美食」的?

如此完美的逆襲,在中華美食中是很少見的,那麼,餃子是如何牢牢抓住北方人的心的呢?往下看

餃子本質上是一種麵食,所以,面對於餃子至關重要。


受氣候及地理條件的影響,國際國內都公認優質小麥產區為36°N附近。對應到我們國家的地圖上,就是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南方則很少種植小麥,因為溼熱的氣候不利於小麥灌漿,不僅產量低,還極易造成小麥赤黴病害。(說白了,就是北方地理優勢,麵粉比南方的好吃出十條街)


餃子之所以在北方發展成一種節令食品,餃子餡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原因很簡單,餃子餡裡有肉。在舊社會以及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人民的普遍生活水平都維持在比較低的狀態。


肉類作為商品很短缺,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停止了憑票供應。而且價格高昂,一般家庭根本不可能在日常飲食中負擔。於是,包著肉的餃子在人們的心中與「盛宴」劃上了等號。既然是「盛宴」,那麼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享用。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餃子成為一種普通食物,可以隨時隨地的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想呲就呲~~而過什麼節都吃餃子這樣的話,其實是媒體炒作的啦,北方食物才沒有那麼貧瘠好伐啦~~


最後,福利來啦,北京最好吃的餃子店奉上——

北京哪裡的餃子最 好 吃?

寶源餃子屋 (五彩水餃)


以前是全京城獨一份的五彩水餃,來這吃飯的都必點。餃子餡兒的品種豐富,皮兒的色彩鮮豔,除了常見的白皮餃子,還有綠皮、紫皮、黑皮等五彩皮兒的,挨著使館區,去年美國經濟部長說來了北京的一個餃子館,估計是避免廣告嫌疑沒透露餃子館的名字,其實就是這家寶源餃子屋。五彩水餃,確實很增加食慾啊。

地址:朝陽區亮馬橋麥子店街6號樓北側(海悅名門西)

人均:60元

天津百餃園(200種餃子)


天津百餃園的餃子有二百多種,細分為十大系列,有素餡,水產類,海鮮類等。天津百餃園的餃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全部都是現包現煮的。因為名氣相當大,所以每次去人都很多,有時候要排隊1個小時以上。比較推薦 豬肉三鮮,蟹黃餃子,三鮮餃子,鮁魚水餃。這家店也來過名人,似乎老外格外青睞中國的餃子

地址:西城區新文化街甲12號(宣武門內大街)

人均:50 元

喜家德水餃(喜三鮮)


第一次吃是在東北旅行的時候,那天正好是小年,剛到吉林市飢腸轆轆,就看到了火車站旁邊的這家喜家德,要了一個喜三鮮的太贊了!!堪比我媽包的三鮮餡,這裡的喜三鮮是豬肉、海參、幹海米三種食材,全部是現包現做!搭配起來非常不錯,皮薄餡料十足啊!是名滿東北超級餃子連鎖,但來到北京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生意不是很火。

地址:海澱區中關村丹稜街

人均:20元

老邊餃子館


「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說道老邊餃子,第一印象絕對是好吃不貴。據說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的正宗東北大餡餃子,最負盛名的是『水餃煸餡』了,它是餡的一種特殊做法,先將肉炒熟,然後加上秘制調料,再拌上一些青菜做成餡,待蒸或煮上幾分鐘後,呈現出肉和菜的香味醇厚兒別致,在煸餡水餃中,豬肉韭菜絕對必點菜品。

地址:東城區東單北大街3號

人均:45元

餡老滿


北京好這口兒的人都知道這家店,這兒的餃子有多達六十多種不同的餡兒。除了傳統餃子,還有清香水果餡兒,還有有極品海鮮餡兒。招牌餃子「老滿餃子」餡兒料用雞湯調過,汁多味美。餃子薄皮大餡,湯汁豐富。現在還有炒菜可以吃。

地址:東城區東四北大街316號

人均:40元 

鴻毛餃子


 「鴻毛餃子」,口味有56種,據說象徵著56個民族啊。中華民族大團結,你們懂得。鴻招牌相思餃餃子餡大、 皮薄、越吃越香。

地址:海澱區中關村新科祥園甲7號樓1層

人均:40元 

大清花(冰花煎餃)


大清花不算專門賣餃子的,但是這個冰花煎餃非常有意思,煎餃上層的金黃色的酥皮特別的脆,肉餡飽滿,裡面的韭菜味道更是噴香撲鼻,吃了絕對停不下來!很酷的

地址:西城區白紙坊西街8號1-2樓

人均:60元

【沈一點美食課堂】連結 | 餛飩在各地的稱謂

北京、上海: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

廣東:因口音不同而沿「餛飩」之音稱為雲吞。英稱「wonton」即源自廣東話

福建:俗稱扁食,也有少數人稱扁肉,肉餡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

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

湖北:俗稱餛飩,有人也稱為水餃

江西:俗稱清湯

日本:傳自中國北方,沿其音稱「ワンタン」(wantan);寫作「雲呑」或「餛飩」

臺灣:閩南語稱扁食。1949年前後,來自內地的居民把家鄉的叫法帶到臺灣,因此在臺灣餛飩、雲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說法都很常見

人間有至味 最饞在北京

6月18號

沈一點北京正式上線


從星級酒店到街邊小攤

沈一點北京帶你食遍京城

關注沈一點北京

讓我們紅塵作伴 吃得白白胖胖

相關焦點

  • 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細說混沌和餃子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大廚烏雨,今天給大家分享餃子和混沌的美食故事。餃子,我想一提起它,很多人心中就流口水,就想馬上吃上一碗,解解饞。餃子和混沌不僅皮要做的薄,肉餡味道還要調的好,這樣做出來吃起來才足夠的美味。南方人愛吃餛飩,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地區飲食習慣差別之一。
  • 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餃子和餛飩
    有一個是小朋友包的北方人愛吃餃子,南方人愛吃餛飩,這都是和骨子裡的基因有關,和從小生長的人文環境有關。大家都喜歡自己從小吃到大的食物,這就是對味道的記憶。食物的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好吃與不好吃,決定好不好吃的是吃東西的人。餃子和餛飩都是極富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食物,寓意與口味都令人印象深刻。
  • 論北方餃子和南方餃子吃法的差異,原來是這樣,相差蠻大的
    歡迎來到百家號(可可看尼米)我們今天講述的是論北方餃子和南方餃子吃法的差異,原來是這樣,相差蠻大的。哈嘍,親愛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今天又是立冬了。這......這就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了。吃一頓餃子,這家店的老闆真好,說天氣冷多煮幾個餃子給我吃。這家點是北方的阿姨開的,說話很豪爽。我記得北方餃子和南方餃子的做法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可以說這個餃子皮,有點厚,南方的餃子皮比較薄。我跟大家說哈,吃餃子一定要蘸醬辣椒醬一起吃,這樣會更加的爽口了。
  • 為何「除夕」北方吃餃子,南方食年糕?
    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民俗專家表示,「除夕」吃餃子和年糕均有象徵意義,意在新年發財。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餃子大約來自唐朝的西域,是一種帶餡的麵食。宋代稱「角兒」,有不同的餡心,尚屬點心一類。元代稱「匾食」,至明代亦然,並開始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吉祥食品。「匾食」進入明代宮廷被稱為「水點心」,清代稱點心為「餑餑」,除夕包水餃,叫「煮餑餑」。
  • 過年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原來都跟餛飩有關
    春節的食物中,最能體現過年氣氛的,北方是餃子,南方是年糕,雖然這兩樣食物平時都能吃到,但是過年時候的不一樣,北方人如果不吃餃子,感覺年都沒過,除夕晚上吃餃子,初一早晨吃餃子,很多地方一直到初八每天都在吃餃子,南方人無法理解北方人對餃子的熱愛,餃子不僅是北方人們喜愛吃的食物,還成為了一種儀式化的食物,過年吃餃子已經成為了一種儀式。
  • 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來啦  「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冬至三候您知道是什麼嗎?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
  • 除夕北方為何吃餃子,南方食年糕?來說說你們家的風俗
    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民俗專家表示,「除夕」吃餃子和年糕均有象徵意義,意在新年發財。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餃子大約來自唐朝的西域,是一種帶餡的麵食。宋代稱「角兒」,有不同的餡心,尚屬點心一類。元代稱「匾食」,至明代亦然,並開始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吉祥食品。
  • 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
    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餃子和餛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受到了很多餐飲市場創業者的關注。許多創業者想要了解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上榜的品牌,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餃子餛飩加盟店排行榜都有哪些品牌上榜吧。 」餃子和餛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受到了很多餐飲市場創業者的關注。
  • 明天夏至,除了北方吃麵,南方吃餛飩,你知道夏至的來歷嗎?
    明天夏至,除了北方吃麵,南方吃餛飩,你知道夏至的來歷嗎?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夏至了,也意味著盛夏正式來臨了,更加炎熱的酷暑即將奔襲而來,不管你做沒做好準備,當然,也並沒什麼準備可做,一年四季就是這樣的周而復始,不會因為誰停留,亦不會有任何改變。夏至和冬至一樣,是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作為一年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節氣,中國最早在周代就確定了24節氣中的4個節氣,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 明日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年糕,而我家喜歡吃這個,一人兩碗
    【明日冬至,北方吃餃子,寧波吃年糕,而我家喜歡吃這個,一人兩碗】冬至來了,南北都忙碌起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節日,有「小年」的稱呼,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些傳統美食來慶祝,北方人吃餃子,寧波一帶人則愛吃年糕,而江浙一帶就吃餛飩。今天我就分享一下三種美食的做法,喜歡的朋友往下了解一下做法哦!
  • 下雨的周末,來一碗香煎大餛飩可好
    其實橘子姐姐是個手殘黨,但還是覺得,包餛飩,誰也沒我包的好看。相比於北方的餃子,南方吃的更多的是餛飩,嘉興大餛飩又是特產。
  • 鄭州餛飩TOP10,南方雲吞,北方餛飩,到了四川叫抄手.
    ,素雞評價比餛飩高,虎皮辣椒也不錯。伊河路百年老字號【京都老蔡記】的餛飩,口感鮮美,餛飩皮薄如蟬翼,餡料蓬鬆多汁,有點像他們家蒸餃的感覺,每次一籠蒸餃,一碗餛飩,一份小菜,心滿意足的一份午餐。丹尼斯四天地三樓【鳳記餃子】的餛飩也有朋友提名啦,家常味道,餡新鮮,湯不濃,皮薄薄的,不像福建餛飩皺巴巴一團,也不像有些餛飩感覺不到餡,湯不油爽口。
  • 李碧華:餛飩和餃子的對話
    「吃餛飩」的同時,也「喝餛飩」呢。餃子:說得挺了不起的。可我們也有江湖地位——我們為什麼叫「餃子」?因為過年的時候,正月初一,必以我們來代表團圓、吉慶。這一頓,講究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鐘一家圍著吃,子時的開始,也邁進新年,「歲更交子」便是這意思。「餃子」也等於「交子」。
  • 怎麼做出好吃的餛飩,餛飩餡是關鍵,加入這一樣東西,餛飩更好吃
    大家都知道,南方和北方有著巨大的差異,其中飲食上就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分別。像南方人主要以米飯作為主食,北方人就比較偏愛麵食,所以北方做麵食的方式做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其中有很多好吃麵食,但是也是有一些是南方人不怎麼吃的。像餃子就是北方人吃的比較多的,而南方應該更偏向於餛飩。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除了北方餃子南方湯圓,還有這些習俗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佔據了絕對霸主地位,從東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寒冷的冬日,來一份熱氣騰騰剛出鍋的餃子,蘸點香醋,輕輕咬破,汁水四溢,吃完再來一口原湯,渾身都舒坦了。你覺得只有餃子很單一,那就錯了,餃子也可以變換多種形態。
  • 想開餃子餛飩店,「袁記」模式可借鑑,生鮮堂食加外賣都可賺錢
    最近有許多朋友私信詢問我,也想開餃子餛飩店,問怎麼經營和操作,其實如果您問我怎麼做餃子餛飩,我還是能解答一二,對於經營我還是有所欠缺,我自己也在找尋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最近被廣東的「袁記」生鮮餃子餛飩店所吸引,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開店模式:生鮮、堂食加外賣都能賺到錢。今天把袁記的開店模式分享給大家,共同來學習一下。
  • 餛飩&餃子|餛飩成了「嘉湖細點」的水點,分大小餛飩
    「餃子」。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一書中就評論說:「做餛飩,與餃同」。如果說有區別也只不過存在於包法上:餛飩在麵皮上放餡後摺疊包成元寶狀;而餃子在麵皮上放餡後折皺包成偃月形。2正因為餛飩與餃子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餛飩在中國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唐、宋、元、明、清各個歷史階段的各種有關飲食的書籍中都有餛飩的記載。
  • 北方和南方的食物差異-有一個你喜歡的差異我不能接受
    在這個話題下,廣大網友也在積極發聲,什麼魚腥草、香菜、木姜子、耳根斷了,都讓人心有餘悸,而北方人起雞皮疙瘩,南方人都不高興舒小姐,美食的樂趣永遠精彩。南北方人聚在一起,談什麼,從來不談吃的,因為據說他們曾經因為吃一碗豆腐的方式而挑起了一場百年口水仗,這也催生了甜黨和鹹黨之間的糾紛。
  • 餛飩和餃子有啥區別?
    餃子和餛飩都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美食,也可以是主食。餃子和餛飩它倆的名氣一樣大。雖然都是麵食,都是包餡,可是就是不一樣,有人說它們是一樣的沒有區別?也有人說它們區別很大?尤其是外國人吃完後,都說沒有區別?
  • 除了餃子和湯圓,居然有人在冬至喝羊湯餛飩吃麻餈糯米飯......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冬至,除了餃子和湯圓,還有人在冬至喝羊湯餛飩吃粽子白切雞......今天我們整理了全國各地冬至吃貨地圖,如果你吃膩了餃子湯圓,不如看看其他地區的人是怎麼過冬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