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

2021-02-13 攸州網

   

    四訪淥田,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
    5月5日、19日,6月2日、6日,攸州網群驢友先後有33人,連續四次探尋淥田,兩訪群新村大洲「名相世族」的「劉氏家廟」。
    一位北宋宰相家族的三支後裔,明初起歷100年左右時間,從陝西、江西等地歷經千辛萬苦遷徙來攸,先後在淥田大洲「插標佔地」(當時允許)落戶創業;清初共建「名相世族」劉氏家廟近400平方米,歷310多年經四次重修保存至今,創建了「湘東地區典型的祠堂建築風格」,這裡面該有多少精彩故事……


淥田群新村大洲「名相世族」劉氏家廟古建築群

    老文物工作者關注「劉氏家廟
    5月起數次「淥田訪古」信息上網後,引起社會上一定反響,故參與人員逐漸增多,訪問速度明顯加快。昨天(6月6日),70多歲的攸縣知名書法家彭壽昌老先生,也「上勾」隨隊前往,參與攸州網群第四次淥田行,二探「名相世族」古祠隊伍,冒雨察看攸縣保存最好的大洲劉氏家廟。他老人家可是上過中央臺的名人哈。上車後才得知,知名書法家彭老最早就是文物工作者。這次聽說淥田有宰相後裔宗祠古建築群,非要來親自看一看。


已逾古稀的知名書法家彭老(前右三)冒雨察看大洲「名相世族」的「劉氏家廟」


在劉氏家廟內與當地老人交談


家廟內景


聽劉氏家廟老人介紹情況

    株洲市政府認定「名相世族
   
劉大元老師編著的《浟水人家》介紹,大洲劉氏家廟上的祠匾「名相世族」,據傳是宋仁宗皇帝御書。這位「名相」指的就是劉氏家廟先祖、宋仁宗時期的宰相劉沆;「世族」,是指血脈相沿、世代顯貴的家族。劉沆貴為宰相七年,後裔不乏高官,稱為「世族」,題中之義。朱元璋統一長江流域後,於洪武年間下令組織人多地少的江西人遷往湖南、湖北,史稱「江西填湖廣」。劉沆後裔永興、宸北、繼興三支劉氏,就是從明洪武至成化年間(1368--1644),先後外地遷入攸縣大洲開基立派的。劉氏這一遷移過程,竟然長達100年左右。
    2008年,株洲市政府公布大洲劉氏家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就等於認定了大洲劉氏的「名相世族」。同時也確認,該廟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02),至今已有316年。


名相世族 據傳是宋仁宗皇帝御書

家廟內景

    劉氏家廟古建築群的「秘密
    兩次看了大洲劉氏家廟後,特別是站在廟前稻田北望,老馬發現一個「秘密」:劉氏家廟這一路數棟古建築,應該是不同時期建起來的。依據是:劉沆後裔三支同宗劉氏,在100年左右時間內,分別從陝西、江西、衡山三地,遷到淥田大洲;因此可能是,到達一支建一座廟,再到一支挨著老廟又建一座,直到最後一支到達時,三支共商,乾脆再挨著老廟,建一座三家共用大廟。於是,康熙四十年(1702),「名相世族」的劉氏家廟就此誕生。因此,在劉氏家廟中,祖宗牌位是三支共一牌:「彭城堂大洲始祖永興宸北繼興等公位下歷代高祖曾祖……」,除大洲劉氏外,估計沒有哪家家廟、祠堂是這麼寫牌位的,有也可能不多。由此,也可解釋這一排數棟建築用材不一,以及大廟風格、規模、裝飾明顯優於其它舊祠的現象。
    若從第一支入攸劉氏建廟算起,劉氏家廟旁邊的低矮老廟,應有近400年歷史。


從西往東看,明顯的三座主建築


西起第一條大門


西起第二條大門


相鄰兩棟用磚規格、牆基高度明顯不同

    「名相世族」為什麼默默無聞?
    接觸大洲「名相世族」信息後,老馬有個疑問,同在淥田,攸縣人多數隻知淥田蔡氏,如湖湘望族、科第世家、兄弟聯登等,而基本上不知還有大洲劉氏「名相世族」,那可是宰相家族啊!這是為什麼?分析起來,一是按最早入攸時間算,淥田蔡氏早於大洲劉氏240年左右,有這麼長時間,淥田蔡氏名望早就樹起來了;二是淥田蔡氏人物,都是本土發祥,而大洲劉氏的「名相」,雖是官至宰相,權傾朝野,卻是在原籍入仕發跡,來攸的僅是其後裔支系。這可能是「只知有蔡氏,不知宰相家」的根本原因。或許劉沆後人認為,先祖宰相是遙遠的事情,不必炫耀,我們還是以唯耕唯讀、克勤克儉為宜。
    據大洲劉氏後人劉道德說,大洲劉氏也有過幾位二品官員,不然有的宗祠敢建「四進」?老馬手上沒有資料,不敢妄評。待資料到手再說。
    保護三四百年古廟任重道遠
    如今,知不知道「望族」、「世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風水輪流轉」,如今在淥田鎮,古建築保存最好的卻是大洲「劉氏家廟」。威武的牌樓、16根屋柱、近400平方、300多年歷史的劉氏家廟,整體、主體仍然完好,牌樓外裝飾更是一絕,在攸縣已是鳳毛麟角,沒有哪家家廟(宗祠)能望其項背。但局部仍有急待修繕的地方:屋頂到處透光、漏雨,屋簷木板腐朽掉瓦,室內屋柱、梳樓雨水浸損,入目滿地青苔,內牆古碑風化,還不抓緊搶修,後果堪憂!因此,搶修、維護、保護好大洲「劉氏家廟」這一古建築群,真正給後代留下「湘東地區典型的祠堂建築風格」(株洲市文保碑語)樣本,是當代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老鄉們當場議論說,要保證家廟安全,至少要換頂換瓦。不漏雨是最基本要求。



牌樓長樹

    文物是一種文化傳承,是整個社會的財富。文物保護不能立只碑了事,也不僅是家族的事。官方、民間應攜起手來,儘快還原古建築當年風採。
    再次顛覆「淥田人」印象
    昨日二訪劉氏家廟,導遊仍然是劉道德帥哥。我們兩車到達現場時,群新村城北洲劉一龍老前輩早已到了,他曾任職香港國際經貿導報,據說曾有「江西共大」數年經歷。上世紀90年代重修劉氏家廟時,有篇碑文就出自劉老大筆。這次得知我們又來採風,立即冒雨前來家廟陪同參觀,解說。我們離開時,劉老竟然拿錢交給導遊道德帥哥,要他陪我們到大洲吃午飯。這麼熱心的老人!


熱心的劉一龍老伯(右)

    到達劉氏家廟時,天仍下雨,劉帥哥即向附近老鄉借傘,要幾把給幾把,供我們攝影使用;家廟管理員老伯冒雨前來開廟門迎客;一張超大的木架擋在古祠外牆前,我們要求老鄉移開,老鄉不說二話,就和我們動手搬走。老鄉們都是有求必應。一位熱情的老鄉還端來新鮮的麥梨,讓我們品嘗,還說「都是自家園裡個。」我們好像回娘家了。

「都是自家園裡個」

    「熱情、好客的淥田人」,再次顛覆了以前對「淥田人」的那個印象。
    古建築前觀眾流連忘返
    雖然古家廟因雨損嚴重,但並不影響我們對整座建築相關藝術的欣賞熱情。雖是雨天,首次參加「家廟訪古」的彭老、心照帥哥,領悟和黃和榮倆美女等,一點也不受影響,打著傘參觀,感覺這個家廟好大的排場,一路幾棟青磚黑瓦古建築,如城牆一樣排列,煞是威武。要不是以前被拆一部分,當日之輝煌大氣可想而知。家廟前水塘(重要風水)雖因建房填掉不少,但現有長度仍能說明當年氣派之盛。就連曾搞文物工作的彭老也說,在攸縣,以前我都沒見過這麼大規模的祠堂。
    等待開門前,大家看了廟前的株洲市文物保護碑文,把家廟及附屬建築外圍全部掃了一遍,不懂的就向劉老前輩、道德帥哥和當地老鄉請教,著實是開了眼界。特別是對牌樓建築風格,外裝飾的雕塑、繪畫、書法作品,仰視,凝思,詢問,尋根問底,評頭品足,興趣甚濃。因年代久遠,牆壁上不少雕塑殘缺掉落,有的繪畫淡去所餘不多,有的書法僅剩零散幾字,大都就拍攝下來,聚眾分析,各抒己見,在想像中還原,猜測作品立意。昨晚老馬將一些殘損作品發上QQ群,竟然又被才子無愧我心完全還原,不服還真不行。有些仍能看清而不知其意的,上網後也查出來了,「原來是這個意思!」
    劉氏家廟的外裝飾(牆壁、屋面)工藝,是可以大書特書的。
   古廟古物,細微之處見智慧
    一些細小的方面,也讓我們大感新奇,其中閃爍著古人的智慧之光。
    牌樓正面兩邊牆壁上,「忠孝節義」四個黃色大字,表面坑坑窪窪,看起來卻非常顯眼。有人問是怎麼雕塑出來的?劉老介紹說,這不是雕塑,而是一種簡單的工藝:用雞蛋黃和糯米飯混合製作而成。蛋黃造色,糯米飯粘合。牌樓上有「名相世家」、「劉氏家廟」和「忠孝節義」三組題字三種顏色,唯有這「忠孝節義」四字醒目且不見局部褪色。

    參觀時,大家發現家廟左右舊樓前牆上,在近兩米高的地方,有一排排鐵環,兩隻一組,不知幹什麼用的。我們猜想說是拴馬的。劉老和上年紀的鄰居說,拴馬有拴馬樁,這鐵環是當年祭祀時殺豬掛肉用的。家廟每年祭四次,每次都要殺幾十頭豬(這該是多大架勢),在牆壁上掛整豬便於屠戶操作。
    在右邊舊樓大廳,牆壁上有一橫方木,約一尺長,嵌進了牆壁,與牆面平行。我們進出幾次,也見到了,沒人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道德帥哥告訴大家,「這是照明時掛油燈用的。」掛時拉出方木,不用時塞進木槽,不佔空間。用現在的話說,這叫活動「燈座」。老馬笑道:這塊木條可以申請非遺保護了。

大廟敞開大門後,大家蜂擁而入,爭相一睹這座300多年歷史的古廟風採。
    在民國十九年捐款修廟紀事碑上,有人捐光洋720元,有人捐光洋900元(銀元,又叫花邊),最少的捐二三塊。劉一龍老先生說,一塊光洋七錢多,900多塊就是60多斤啊!結果,這兩位捐款大亨名單分別列於碑的前後。劉老的意思是說,有兩支劉氏在比著捐款。
    如今想想,劉氏家廟要修復,還得要有當年「比著捐」那種勁頭。當然,這還不夠,既然株洲市政府公布保護,且如今家廟急需搶修,就應該安排財力立項支持。  
    建議喜歡研究歷史的,喜歡攝影、寫作、書法或繪畫創作的朋友,以及關注古建築外裝飾的,不妨前往大洲劉氏家廟轉轉,那裡,或許有你們能夠參考的一些信息。

    相關閱讀(本公眾號已發)
     五峰山下,古風古韻看淥田(組圖)
     「十」字淥田,那別具一格的故事(組圖)
     攸安邊境古代世家風水之爭軼聞(組圖)
     攸縣淥田民間古代書法藝術欣賞(組圖) 
     淥田平原,驚現「名相世族」古建築群(組圖) 
     四訪淥田,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組圖)

相關焦點

  • 世族造句和解釋_世族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世族(shì zú)。 原謂先世有功之官族,後泛稱世家大族為世族。 [世族貴家,其子孫鮮有賢者。] 世族參考例句: 1、臣等孤存忠心,請我王興滅繼絕,大舉遺民,倚喋血世族克難靖國,護秦國根基重振大業。
  • 在隋唐時期門閥世族有多尊貴多可怕,這種人才選拔制度告訴你一切
    導語:在隋唐時期門閥世族有多尊貴多可怕,這種人才選拔制度告訴你一切在隋唐時期高官近臣多是名門望族的門閥,像裴氏、崔氏等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古代人才選拔制度有關,造成這種問題的根由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察舉制,以及發展到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 一切的名相都是假立!
    一切的名相都是假立。天啊、人啊、鬼啊、畜生啊,假立了以後,我們卻當真。假設我們一開始把人叫成豬,把豬叫成人,是不是啊?我怕現在我講你是個人,你就生煩惱了。一切的名相不要當真,都是說說而已,都是一個人一個念變化而已,沒有什麼真實可言,它是符號而已。那麼怎麼樣又叫「穢名惡稱是其相」呢?沒有哪一法是清淨單純的。
  • 陳彥儒‖跟著名相走!到興寧夜明村看「翻雪」瀑布和宋代礦洞……
    嗯,坦率地說,除了眾多令人大失所望的古詩詞地名外,也還是有一些古地名依舊保持著「原生態」的美。能不能找到這一塊兩塊真正能觸發思古之幽情的地方?靠的大概就是能否逮住的運氣,加上提前做足功課的「出遊攻略」吧!比如,曾在宋代抗金名相李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楊萬裡筆下出現過的「夜明場驛館」,就是一個不會讓自駕遊客失望的地點。
  • 看看這些名相有多牛
    全國有3軍,國君自率1軍,二位上卿各率1軍。每年春秋通過狩獵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齊國由於管仲實行改革,很快強盛起來。管仲又向齊桓公提出了實現在中原稱霸的謀略即「尊王攘夷」。所謂「尊王」,就是擁護周王室。那時,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國互相爭戰。首先舉起尊王的旗幟,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順地得到盟主的地位。
  • 王謝古居:令後人追懷的東晉名相——同朝為官,同住烏衣巷
    本期的江蘇故視為大家介紹的是南京的王謝古居,剛剛我們看到的便是王導、謝安古居的內部陳設。王導和謝安是東晉的兩位名相,而這裡則還原了王謝家族的政治生活場景。其實王謝古居是後來修復的建築,目的在於讓人們可以了解到東晉時期兩大家族的概況。
  • Fate:中二閃閃的那些病發時刻,竟兩次三番做出這種事?
    Fate:中二閃閃的那些病發時刻,竟兩次三番做出這種事?在我們的認知中,對于吉爾伽美什這號角色我們基本上會把他分為,中二閃、認真閃以及賢王閃三種,像賢王閃就是最近所熱播的FGO第七章動畫中術階閃閃的形象,而認真閃的典型便體現在FSF中後期戰鬥中,不過對於我們來說,見到最多的還是中二閃,畢竟他的那些中二行徑著實是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中二閃閃的那些中二病發時刻。
  • 探索黎川千年古村鄭家山,直接指向唐末名相
    對於那些承載更久遠歲月的,在眼前來說卻一點痕跡都難以發現,那些牆根,那些柱腳,那些個雕欄畫棟,還有那些可能有的都已不見。這其實是不符合邏輯的,卻有一個符合邏輯的解釋,村中古時有人工石場,用手工鑿石頭出來賣。這麼說來古時人們力氣大,把什麼石頭都弄走的可能性真的也就很大了。加之後來開荒拓田,開山建路等等。所以誰曾能想到眼前這樣一個村落,能與久遠歲月扯上關係呢?
  • 石門山尋古探奇行
    聚焦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微信號:xilouzhujiu 石門山尋古探奇行文&圖:賀振飛石門山,位於永新縣、安福縣、蓮花縣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縣之稱,
  • 屈臣氏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二):那些關於換購和會員價的事
    屈臣氏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二):那些關於換購和會員價的事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繼續來跟大家說說屈臣氏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今天關於屈臣氏換購和會員價的事,小編就講到這裡了。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歡迎在評論下方給小編留言,小編知道的,一定會盡心盡力的為你解答。對了,明天就是5號會員日了,11月最後一天的積分抵現了。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恰好手裡有屈臣氏的會員卡的話,記得去積分抵現哦!
  • 張姓雖然沒有出過皇帝,但卻出過「四大名相」,你能說出幾個
    歷史事實雖然如此,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不好回答,不過,我們今天也不打算去回答,因為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張姓中的皇帝,而是張姓中的名相。張姓雖然沒有出過皇帝,但卻出過「四大名相」,對於這張姓的「四大名相」,你能說出幾個呢?
  • 清遠金龍洞地下河+探古尋金成人套票
    【套餐詳情】金龍洞地下河+探古尋金成人套票 1份含:景區大門票+遊船+講解+探古尋金【特別說明】1.景區開放時間:09:00-17:00。3.溫馨提示:淘金項目(即探古尋金)在溶洞外遊玩。4.門票僅限一次使用,請合理安排時間。5.門票政策:身高1.2m以下兒童及80周歲以上長者免費,1.2-1.5m兒童享受優惠(僅供參考,以景區為準)。
  • 《走瓊山》(二)舊州龍塘探古
    田心農莊的清晨在清脆鳥鳴中喚醒,村裡的古荔枝樹下炊煙嫋嫋,古榕與火焰般的鳳凰花交相輝映,水渠如一巨龍臥在千頃田洋中,碼好的帖子發往群中。。。這個大坡與三門坡兩鎮交匯之地,林間的朝霞歡唱著晨曲。一天的瓊山行從田心邁步。
  • 渣反&二哈:兩位師尊互訴徒弟的那些「難以言喻」的那些事
    喜歡看純純小說的小夥伴,應當都知道師尊、義父、丞相都是這些角色都是高危職業,這些角色雖然都是長輩的身份,但前期都沒少給主角徒弟、義子虐得很慘,甚至跟這些徒弟、義子相處都比較費命,那麼當《渣反》的沈清秋遇到《二哈與他的白貓師尊》中的楚晚寧,他們又會聊一些什麼呢,是互相交流如何當師尊,
  • 陶淵明希望有朝一日能躋身於世族高門的行列,振興家族、光耀門庭
    如按照三世為官便成世族的傳統,確實也不能視淵明為寒門了。考諸淵明詩文,可見其對家族歷史的自豪感。《命子》詩中,詩人首先緬懷了祖先的光輝歷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又對曾祖陶侃的功業與人格高度讚美:「桓桓長沙,伊勳伊德。天子躊我,專徵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 四次「精探」八裡橋 古舊橋面石重見天日
    工作人員經過四次精細地探挖,才讓一組古老的橋面石重見天日,這一工作也將為古橋的後續修繕復原提供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因其交通功能已不復往昔,修繕後的八裡橋將作為歷史景觀呈現給公眾。垂直下挖四處探坑發現埋藏多年橋面石日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八裡橋古橋處看到,文物部門已經在古橋的南北兩端建起封閉護牆,行人、車輛改走西側的新橋,曾經熙熙攘攘的古橋趨於平靜。為探究橋面的原貌,朝陽區文旅局工作人員對橋面南半部的瀝青路面進行了刨查。
  • 探古訪幽—潭柘寺一日遊
    潭柘寺是北京建寺最早的寺院,春季前往賞花踏青、探古訪幽的絕佳之處。潭柘寺的古松柏、玉蘭樹聞名遐邇。傳說之一:很久以前有位僧人來到裡十三,那時該地區還叫裡十三(因有十三個村)。僧人找到該地區亭長,說是想在此建個寺廟。亭長問僧人需要多大一塊地方,僧人說也就毯子遮住陰涼兒這麼大地方。亭長心想這毯子才能遮住多大陰凉啊,於是就點頭同意了。
  • 夢幻「二天門」——再探張家界天門洞的孿生兄弟
    騎車翻越卡門「二天門」對面山上神秘的古城堡二天門對面的腳印山「二天門」左前方的一座巍峨山峰叫腳印山(上圖B處)。腳印山山頂,有一處被戶外驢友稱之為古城堡的神秘遺址,與二天門遙遙相對,與其右側的「卡門」也是遙相呼應。
  • 探店:黃埔古港遊玩攻略,打卡高性價比網紅酒店
    珠江邊上觀晚霞,黃埔古港探古蹟,一日玩耍下來難免有些倦了,就想就近找一處靜謐住所,安享一份休憩時光。早就聽聞黃埔古港邊上藏匿著一家高性價比的網紅公寓經濟酒店,所以本期的探店專輯,黃埔君就帶大伙兒走進這一網紅打卡拍照坐標點——廣州吾家公寓酒店!
  • 吉安嵩華山藏兵洞探古
    嵩華山,位於現在的吉安市青原區富灘鎮古富村東北面。除極少數移民以外,古富村村民全都姓陳,並且不少村民遠赴湖北武昌,拜謁位於蛇山南麓的「大漢陳友諒墓」。  藏兵洞古蹟今天是個什麼樣子,古富村村民與陳友諒又有什麼淵源關係?近日,記者深入當地一探究竟。藏兵洞洞口寬約3米,部分洞口已經坍塌,所以高度難以目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