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方已進入寒風瑟瑟、白雪飄飄的季節,我卻仍然留戀著夏日的晚風,為尋覓一條溫暖的河流,為了逃離北方的寒冷,我直奔雲南。打算遠離喧囂,徜徉林海,採茶山間,期待和現實之間,其實只差一個說走就走的勇氣。
從雲南景洪開車兩個多小時去瀾滄縣的景邁山古茶林,一路上儘是西雙版納的熱帶風光,嶄新的柏公路平坦而寬闊。自駕遊只要選對了路線,最大的好處就是欣賞美景的時候也不會被大批的遊客所幹擾。路上沒有擁堵的車流,漫山遍野全是茂密的綠色植被,我們也徹底放飛了心靈,且行且停。
景邁山的古茶林距離中緬邊境僅僅35公裡,一路上邊檢武警不斷地提醒我們正身處邊境地區。能來到這兒的遊客多半是為探尋著名的「景邁雲海」,我們也不例外。景邁山終年雲蒸霞蔚,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置身於雲霧之中,如入仙境。十八世紀法國人路易德拉波特發現它時,曾激動地稱之為「東方普羅旺斯」,而我倒是覺得這片古茶林很像靜靜綻放在瀾滄江岸的空谷幽蘭,千百年來被群山環繞,被南朗河滋潤,被日本專家稱為「天然的茶葉博物館」。
景邁山古茶林內,一位拉祜族茶農正在檢查古茶樹。瀾滄縣景邁山地區素以古茶林聞名於世,根據當地的文獻資料記載,本地人的飲茶和種茶歷史已有1800多年,當地拉祜族和布朗族群眾主要以管理和經營茶園為生。
我們這次落腳的地方比較別致。與城市酒店不同,景邁山的這家精品酒店的圍牆形同虛設,酒店的園區更像是一座生長在森林之中的大花園,為萬畝古茶園和少數民族村寨所環繞,傣族風情的三層獨立別墅散落在園區各處,站在寬敞的客房陽臺上,遠山、彩雲、花卉、熱帶植物盡收眼底,簡素的內部裝飾,洗盡鉛華,讓人回歸內心。酒店從整體形象設計到客房內部細節,無一不圍繞著普洱茶主題展開。
清晨,我在鳥鳴聲中醒來,躺在床上按一下按鈕,幕簾徐徐捲起,藍天青山一覽無餘,一掃殘存的睡意。坐臥在清涼的露臺上,吸一口邊陲小鎮早晨清新的空氣,品一品新煮的普洱,沐浴在滿園春色裡,心情自然大好。
早餐之後,我獨自在酒店園區裡散步。酒店員工正在園中修剪枝葉,遠處茶農的身影若隱若現。一會兒我溜達到大堂旁的書房兼茶藝室,茶藝和烹飪方面的書籍琳琅滿目,還有的客人雅興大發,讓酒店侍者鋪紙研墨,自得其樂地臨摹書法。更有趣的是,在酒店的普洱茶莊園採茶,當場製作一枚印有自己名字的普洱茶餅,還有優雅的「蘭花香」景邁茶有待驗證名氣的虛實,順便還可以聽一曲盪氣迴腸的拉祜族和聲演唱。
下午,我們請酒店的專職管家帶著走訪了周圍的村寨,這裡遍布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一些少數民族村寨,不便的交通使這些村村寨寨還保留著古村落的原始風貌,人神共居的傳說故事仍在流傳。
我們參觀了景邁村糯幹水寨、芒景村翁基布朗族古寨,還走了一段茶馬古道,併到茶農家品茶體驗。夕陽西下,我們步行到小鎮裡的餐館,喝了餐廳老闆自己釀的自烤酒。一日遁世生活就這樣漫不經心地過去了……
Tips:普洱市瀾滄縣當地的酒店一般都會提供地道的西式早餐,不過喜歡本地美食的人也可以在酒店裡嘗試一下雲南聞名遐邇的牛肉米線。午餐和晚餐一般由有經驗的大廚挑選本地有機食材烹飪而成。當地的名菜有烤冬瓜豬、黃燜雞、烤羅非魚和雜瓜湯等。所謂「冬瓜豬」是放養於景邁山林中的本地豬,因體形小如大個的冬瓜而得名;烤羅非魚是一道特色傣味菜,燒烤前,羅非魚會用多種本地天然香料醃製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