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北方的寒冬?不如歸隱雲南千年古茶山,尋味溫暖假期

2021-02-07 福大人愛旅遊

當北方已進入寒風瑟瑟、白雪飄飄的季節,我卻仍然留戀著夏日的晚風,為尋覓一條溫暖的河流,為了逃離北方的寒冷,我直奔雲南。打算遠離喧囂,徜徉林海,採茶山間,期待和現實之間,其實只差一個說走就走的勇氣。

從雲南景洪開車兩個多小時去瀾滄縣的景邁山古茶林,一路上儘是西雙版納的熱帶風光,嶄新的柏公路平坦而寬闊。自駕遊只要選對了路線,最大的好處就是欣賞美景的時候也不會被大批的遊客所幹擾。路上沒有擁堵的車流,漫山遍野全是茂密的綠色植被,我們也徹底放飛了心靈,且行且停。

景邁山的古茶林距離中緬邊境僅僅35公裡,一路上邊檢武警不斷地提醒我們正身處邊境地區。能來到這兒的遊客多半是為探尋著名的「景邁雲海」,我們也不例外。景邁山終年雲蒸霞蔚,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置身於雲霧之中,如入仙境。十八世紀法國人路易德拉波特發現它時,曾激動地稱之為「東方普羅旺斯」,而我倒是覺得這片古茶林很像靜靜綻放在瀾滄江岸的空谷幽蘭,千百年來被群山環繞,被南朗河滋潤,被日本專家稱為「天然的茶葉博物館」。

景邁山古茶林內,一位拉祜族茶農正在檢查古茶樹。瀾滄縣景邁山地區素以古茶林聞名於世,根據當地的文獻資料記載,本地人的飲茶和種茶歷史已有1800多年,當地拉祜族和布朗族群眾主要以管理和經營茶園為生。

我們這次落腳的地方比較別致。與城市酒店不同,景邁山的這家精品酒店的圍牆形同虛設,酒店的園區更像是一座生長在森林之中的大花園,為萬畝古茶園和少數民族村寨所環繞,傣族風情的三層獨立別墅散落在園區各處,站在寬敞的客房陽臺上,遠山、彩雲、花卉、熱帶植物盡收眼底,簡素的內部裝飾,洗盡鉛華,讓人回歸內心。酒店從整體形象設計到客房內部細節,無一不圍繞著普洱茶主題展開。

清晨,我在鳥鳴聲中醒來,躺在床上按一下按鈕,幕簾徐徐捲起,藍天青山一覽無餘,一掃殘存的睡意。坐臥在清涼的露臺上,吸一口邊陲小鎮早晨清新的空氣,品一品新煮的普洱,沐浴在滿園春色裡,心情自然大好。

早餐之後,我獨自在酒店園區裡散步。酒店員工正在園中修剪枝葉,遠處茶農的身影若隱若現。一會兒我溜達到大堂旁的書房兼茶藝室,茶藝和烹飪方面的書籍琳琅滿目,還有的客人雅興大發,讓酒店侍者鋪紙研墨,自得其樂地臨摹書法。更有趣的是,在酒店的普洱茶莊園採茶,當場製作一枚印有自己名字的普洱茶餅,還有優雅的「蘭花香」景邁茶有待驗證名氣的虛實,順便還可以聽一曲盪氣迴腸的拉祜族和聲演唱。

下午,我們請酒店的專職管家帶著走訪了周圍的村寨,這裡遍布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一些少數民族村寨,不便的交通使這些村村寨寨還保留著古村落的原始風貌,人神共居的傳說故事仍在流傳。

我們參觀了景邁村糯幹水寨、芒景村翁基布朗族古寨,還走了一段茶馬古道,併到茶農家品茶體驗。夕陽西下,我們步行到小鎮裡的餐館,喝了餐廳老闆自己釀的自烤酒。一日遁世生活就這樣漫不經心地過去了……

Tips:普洱市瀾滄縣當地的酒店一般都會提供地道的西式早餐,不過喜歡本地美食的人也可以在酒店裡嘗試一下雲南聞名遐邇的牛肉米線。午餐和晚餐一般由有經驗的大廚挑選本地有機食材烹飪而成。當地的名菜有烤冬瓜豬、黃燜雞、烤羅非魚和雜瓜湯等。所謂「冬瓜豬」是放養於景邁山林中的本地豬,因體形小如大個的冬瓜而得名;烤羅非魚是一道特色傣味菜,燒烤前,羅非魚會用多種本地天然香料醃製半個小時。

相關焦點

  • 雲南三座古老茶山之:雲南冰島古茶山
    雲南冰島古茶山古樹茶:雲南冰島古茶山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若論雲南普洱茶,必言云南大葉種,「雲南勐庫大葉種茶,其茶種系雲南大葉種茶代表」,雲南雙江勐庫鎮又是雲南大葉種茶的發源地之一。雲南冰島古茶樹
  • 雲南三座古老茶山之:雲南邦崴古茶山
    雲南邦崴古茶山·邦崴山千年古茶樹雲南邦崴古茶山古樹茶:雲南邦崴山在雲南普洱茶歷史上「輩分」很高,堪稱雲南普洱茶千年古茶樹過渡型活化石,曾位居現雲南普洱市茶產區古茶山之首。二零零七年邦崴山古樹茶餅雲南邦崴古茶山茶區屬北來勢帶高原氣候
  • 雲南三座古老茶山之:雲南邦崴古茶山,過渡型古茶樹的活化石
    雲南邦崴古茶山·邦崴山千年古茶樹雲南邦崴古茶山古樹茶:雲南邦崴山在雲南普洱茶歷史上「輩分」很高,堪稱雲南普洱茶千年古茶樹過渡型活化石,曾位居現雲南普洱市茶產區古茶山之首。二零零七年邦崴山古樹茶茶餅封面二零零七年邦崴山古樹茶餅雲南邦崴古茶山茶區屬北來勢帶高原氣候
  • 雲南三座古老茶山之:雲南班章古茶山
    雲南老班章古茶山古樹茶:「老班章」地處雲南布朗山深處。雲南布朗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境內,靠近中緬邊境,是著名的雲南普洱茶產區,雲南勐海大葉種茶發源地,世界茶樹原產地,也是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之一。
  • 行走軌跡——古六茶山之「攸樂古茶山」
    土壤呈磚紅—紅色,以粉砂質土層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森林覆蓋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是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樂山龍帕古茶園牌坊攸樂山茶園大部分為林茶混交林,屬雲南大葉茶種,葉型分為長葉型和橢圓型兩種;芽葉分為紅梗綠芽和綠梗綠芽兩種
  • 縱然茶裡草木春光無限,不如來趟西雙版納茶山行
    植茶、制茶、喝茶、貿茶的歷史悠長,各茶山間無不瀰漫著古茶的幽香。西雙版納普洱茶產區集中在江內(即瀾滄江北)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以及江外(即瀾滄江南)新六大茶山布朗山、南糯山、南嶠、勐宋、景邁、巴達。
  • 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
    為了給明年的【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熱身,也為了讓全國普洱茶友了解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普洱茶的核心產地及其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普洱茶厚重的歷史文化,擴大【2021年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的傳播及影響,我們發起並組織【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之旅活動。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
  • 古六大茶山與改土歸流的淵源
    雲南是茶的故鄉,是世界茶樹原生地。哀牢山、無量山、邦馬山生長著大量樹齡在兩千年以上的古樹茶;瀾滄江、怒江兩岸分布著十多萬畝人工栽培的古茶山、古茶園。古六大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和景洪市境內,面積兩千多平方公裡,分別為:倚邦、易武、攸樂、革登、莽枝、蠻磚。從唐代開始滇南多個少數民族便在六大茶山一帶建茶園,元代「六大茶山"初步形成,茶園超萬畝。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易武,雲南的古六大茶山之一,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茶馬古道的源頭,清朝道光帝曾親筆御賜「瑞貢天朝」。
  • 平生光影短,不如茶相伴,造訪滇南千年古茶山,習古老制茶工藝!
    與著名的老班章古茶山同處一條山脈,相距僅十幾公裡,是雲南省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 從勐海縣的勐混鎮出發,開車一路向山中行進,途徑曼邁、曼弄老寨、曼弄新寨等傣族和拉祜族村寨,山中的許多古茶樹就生長在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形成了一幅「林茶錯綜,寨在茶園」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然景致。賀開古茶山上的古茶樹的樹齡大都在100~800年之間,其中100~500年的古茶樹佔一半以上。
  • 古六大茶山之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莽枝山腳的曼賽、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園。,又稱江內六大茶山是指:攸樂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地理位置古倚邦茶區內有19個自然村。倚邦古茶山(傣語稱「磨臘」倚邦,即茶井之意)古倚邦茶區海拔差異大,最高點山神廟1950米,最低點磨者河與小黑江交匯處只有565米。倚邦茶區產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
  • 【茶字典】古「六大茶山」
  • 巴達茶山:遙遠邊境「大臻古茶山大全9」
    巴達是西雙版納州野生古茶樹資源最集中的區域,2004年,雲南省和西雙版納州組織對巴達賀松大黑山考察,證實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原始古茶樹群落6000多畝。因其山脈形似大象,故又稱「象山」。2005年巴達與西定合併統稱西定鄉,目前巴達古茶山屬於西定鄉。
  • 茶山露營…來雲南普洱一定要這麼玩
    幕天席地,清風拂面,蟲鳴蛙叫,星月漫天……享受自然之餘,走進茶山,品味茶禪,探秘一片茶葉的升華。,聆聽茶山悠長歷史】走進夜間的雲縵營地,相約星空下的浪漫,在美好的曠野中,頭枕大地感受美好!看星星,拍攝城市難以覓見的星軌;聽蟲鳴,感受大自然夜晚的聲音;螢火蟲,捕捉自然溫暖的光芒,品古茶,回味悠悠茶韻;話月夜,傾聽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
  • 走進大理祥雲 尋味溫暖時光
    在一個陽光正好的天氣,走進祥雲,在漢武帝「夜夢彩雲,遣使追夢」的彩雲下,尋味溫暖時光。 洱海衛城 歷史永績 雲南古郡 洱海遺韻
  • 芒景村,景邁山千年茶山之心
    景邁山是雲南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個位於西雙版納區域外的古茶山。據芒景緬寺木塔石碑上的傣文記載,景邁山古茶林種植始於傣歷57年,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 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蔥鬱的茶山,劉昊然電影帶火了雲南普洱
    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蔥鬱的茶山,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親眼看見的普洱,和電影中幾乎沒差,美得都那麼不切實際。在普洱,雙姐去了電影主角們創業的古村寨——黃路村,發現這裡真的超級原生態,幾乎沒有被開發過,村民也很淳樸,會邀請你去家裡品茶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