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客服:我們就是發洩平臺 不怕接罵人電話

2020-12-18 中國交通新聞網

  春運正在進行,然而12306客服的「春運」已經開始一個月。在前期的工作中,他們主要承擔購票諮詢職責,接下來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旅客的「乘降」(乘車和下車)

  「小胖,你過來一下。」只見一個身著西裝的胖男孩取下接線的耳機穩步走過來。

  他是12306的一名普通的客服人員,大家都喜歡叫他小胖,倒是他的本名張勇建不常被提及。某一次在電話裡解答乘客訂票問題,受理投訴,記錄尋人尋物信息甚至挨過罵的,可能就是這個90後男孩。

  在2016年,12306人工解答的460多萬個電話裡,張勇建根本算不清自己佔了多少,因為每個工作人員在當班時間內,基本上是全時段接受電話「轟炸」。

  位於廣鐵集團調度中心大樓一樓的12306客服中心,平日裡溫度就比其他樓層要低上一兩攝氏度,張勇建只穿了一件西服外套,頭上卻在不停地冒汗。

  春運被罵

  朋友圈發「雞湯」安慰自己

  「是接到什麼難處理的電話了嗎?」

  張勇建保持著禮貌和溫和,輕聲笑道:「沒有被罵。大概是胖人怕熱。」

  「在客服部門幹,是一種磨鍊,是一種修行。」這個90後的小夥子,說起話來,時不時冒出一點充滿哲理的「雞湯」。其實,這真的是他平日裡「按摩」心靈的一種方式。在張永建的微信朋友圈裡,也會經常用這些話來鼓勵自己。到了春運來臨時,「雞湯」的「劑量」還會再加大一些。

  「其實,我們和旅客之間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更多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傾聽。」這也是張勇建四年來悟出的一個道理。

  「買不到票是現實存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春運,張勇建理解地說。每天他都會接到一些買不到票的旅客打來發洩情緒的電話。「最重要的是傾聽。」

  張勇建一副「過來人」的姿態,他說,就在今天他才剛剛安慰完一個被客服罵哭的實習客服人員。實際上,他也只比這名客服人員大幾歲而已。

  他直白地說,「可以把我們當作垃圾站,我們就是一個發洩的平臺」。

  接聽電話

  心急旅客不愛聽「規章」

  當「幫助人解決問題」成為工作的常態,張勇建就不太記得每一次幫助的具體細節。

  有找孩子的,有找東西。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不太「靠譜」的家長:「比如,有一次春運中,孩子的父親停站後下來抽菸,孩子和行李在車上,後來車走了,人還在站臺的。」

  而且像這些旅客們打來電話時,經常是急得語無倫次,敘述不清。遇到這種情況,小夥子已經摸索出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先是聽講,然後把重要信息摘出來,比如車次、車廂、孩子的外貌特徵,然後提交。「因為你安慰他也好,打包票也好,終歸沒有你告訴他『孩子在這』有用。」

  「很多人會吼到,快把站長的電話告訴我,我去聯繫。」經驗告訴張勇建,如果這時候再去跟旅客講規章制度,會進一步刺激到對方。

  雖然是90後的年輕人,張勇建明顯多了些穩重,少了些浮躁。入行做12306的初衷,可能很多人聽起來都覺得難以置信,但他看來是一種註定。

  工作4年

  每天都聽不一樣故事

  2012年,張勇建大學畢業後,就在12306客服中心實習,一年期滿後分到鐵路其他的工作崗位。沒過多久,他就申請回到客服中心,「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離開大學後,還是會想念大學一樣」。

  「幫人解決問題,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張勇建承認,喜歡做客服工作,最開始可能源於此。

  掐指一算,這樣「枯燥」的工作已經過了四年。每天就是響鈴、接電話、聽、說、掛電話,重複再重複。「不過,雖然枯燥,但每天都能聽到不一樣的故事」。這的確是理解工作的一個有趣的角度。

  「當然,其實更多的是抱怨,這一身的『垃圾』就被堆積起來了」,一直平靜講述的張勇建哈哈一笑。

  對話

  現在不害怕接罵人電話

  記者:作為一個90後,你與同齡人在氣質上有一些差異?

  張勇建: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那時候,我和一個打電話過來罵人的旅客,沒有什麼差別。但工作後,慢慢地,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會有一些轉變。

  記者:這個工作會不會讓人少年老成?

  張勇建:沒有,其實我也很愛玩。下班之後會去打籃球、打桌球、遊泳。以前經常聽歌、唱歌,但現在都放棄了這些愛好,因為工作需要用到聲帶的時候比較多,下班之後就儘量保護起來。

  現在眼睛也要保護起來。因為聽電話的時候,要同步用電腦記錄,如果寫錯一個字,會對旅客造成一種不可挽回的損失。以前回家還會玩電腦,但現在已經好久不動它了,上面厚厚一層灰。

  記者:工作久了,會不會覺得成就感沒最初那麼強烈?

  張勇建:我覺得這個工作崗位挺神奇的。很多人在一個工作崗位上久了會感到乏味,但並不會削減對工作的熱情。

  以前害怕接到罵人的電話,但現在覺得也挺好,最起碼能讓他痛快一點。以前覺得工作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但現在覺得,自己也挺厲害,可以讓人心情更舒暢了一點。

  最後我還能讓他微笑地跟我說,不好意思,剛才態度不好。然後彼此會說,沒有關係,我能理解。因為他們是情緒積到一個點上,需要一個發洩的平臺。

  記者:遇到情緒糟糕的旅客,一般會採用怎樣的方法?

  張勇建:可能有時候會換一個角度,要注意聽旅客的語氣和態度,對每個人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通過聽能感受對方的情緒,也能想像出對方的形象、年齡範圍、潛在目的。

  記者:你現在對旅客來電能完全做到波瀾不驚嗎?

  張勇建:也不行。有些旅客可能因為鐵路的規定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會說出一些很難聽的話,就像在我心裡頭扎了一下。這個時候我也會非常生氣,不過我的處理方式是先沉默。這個時候旅客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接下來也會做一個態度的調整。

  記者:你是一個感性的人嗎?

  張勇建:我覺得我是一個樂觀的人。不然人家都說心寬體胖。

相關焦點

  • 12306客服:我們就是發洩平臺不怕接罵人電話
    他是12306的一名普通的客服人員,大家都喜歡叫他小胖,倒是他的本名張勇建不常被提及。某一次在電話裡解答乘客訂票問題,受理投訴,記錄尋人尋物信息甚至挨過罵的,可能就是這個90後男孩。在2016年,12306人工解答的460多萬個電話裡,張勇建根本算不清自己佔了多少,因為每個工作人員在當班時間內,基本上是全時段接受電話「轟炸」。
  • 12306客服:我們就是發洩平臺 發"雞湯"安慰自己
    他是12306的一名普通的客服人員,大家都喜歡叫他小胖,倒是他的本名張勇建不常被提及。某一次在電話裡解答乘客訂票問題,受理投訴,記錄尋人尋物信息甚至挨過罵的,可能就是這個90後男孩。在2016年,12306人工解答的460多萬個電話裡,張勇建根本算不清自己佔了多少,因為每個工作人員在當班時間內,基本上是全時段接受電話「轟炸」。
  • 揭秘12306客服中心:你以為他們只是接電話?
    上崗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手機鎖起來 這裡就是上海鐵路12306客服中心,承擔著長三角地區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三省一市鐵路客運諮詢、求助等服務,是全路成立最早、席位最多、電話接入量最高、服務功能最廣的客服平臺之一。
  • 12306客服人員的春運:平均8小時接300個電話[圖]
    早報記者王辰圖  東方網1月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春運售票高峰已至,全國鐵路客服電話12306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昨日下午2點,早報記者來到上海鐵路局客服中心,再過一個小時就將迎來普通列車新票的放票時間,但這裡早已熱鬧起來。一通電話放下,接線員高倩匆匆忙忙喝了口水後又去接下一通。每天工作8小時,平均要接300多個電話,一天下來,嗓子有時都說不出話。
  • 12306客服:「求票」電話接得最多
    昨日,在上海火車站一側的上海鐵路局12306客戶服務中心,每個坐席上的客服人員都在不停地忙碌著,接聽電話幾乎從沒有間歇。「已經連續8天沒有休息了,這段時間忙著解答太多旅客的問題。其實,回鄉的急切心情我也有。」來自江西的值班班長郭顥說道。 聽到最多是什麼?
  • 12306呼叫中心電話「打冒煙」客服「壓力山大」
    2014年12月7日,隨著春運第一天火車票的發售,客服中心也提前進入春運狀態,服務電話被「打冒了煙」。76名客服人員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接線,日均1.9萬個電話呼入,一人一天的最高接線紀錄是530個。她們有的一個電話接一個半小時,只為教會老人網上購票;她們不賣票,卻承擔了最多「買不到票」的責罵;她們每天聽到最多的詞是:「車票」和「回家」。
  • 探訪濟鐵12306客服:一人一天能接800多個電話
    ……這些話語,他們一天重複至少500遍;喝水、上廁所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大事,口渴了喝水潤一下嘴唇,上廁所也一路小跑;午飯吃一兩個小時是常事兒,剛吃口飯,電話響了,有時接完一個電話飯已經涼了……  濟南鐵路局12306客戶服務中心值班主任趙寧告訴記者,客服中心沒有淡旺季之說,一直都很忙,但春運是最忙的,過完節跟扒了一層皮似的,最多一個人一天能接800多個電話。」
  • 呼鐵局12306熱線日均4000個電話
    作為12306客服,最希望得到旅客的理解        12306客服電話暢通19日,記者以普通旅客的身份3次撥打12306客服電話。昨日,記者走進了呼和浩特鐵路局客服中心,體驗了春運期間「12306」電話接線員的工作。  每天接4000多個電話「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昨日上午,當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鐵路局12306客服中心時,就聽到接線員們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與話務員的應答聲交織在一起。
  • 鐵路客服每天 人均接240個電話
    鐵路客服每天 人均接240個電話 2018-02-08 16:48,再見……」2日7日,廣鐵調度大樓一樓大廳12306客服中心一片忙碌,身穿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員一邊耐心地接聽電話,一邊熟練地敲打著鍵盤。
  • 12306熱線的另一端:客服每天最多接400個電話 兩通電話間隔不足4秒
    在距離上海火車站僅幾百米的聯合售票大樓,旅客的求助電話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匯聚到上鐵12306客服中心。  在12306客服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當日客服代表辦理的呼入電話業務數量。每一分鐘,屏幕上的業務量數值都在增長。
  • 12306客服:「求票」電話接得最多最「怕」聽到「新年快樂」
    鐵路12306客服人員不停地接聽旅客來電 /晨報記者 殷立勤見習記者 胡 迎2017年春運大幕今日開啟。昨日,在上海火車站一側的上海鐵路局12306客戶服務中心,每個坐席上的客服人員都在不停地忙碌著,接聽電話幾乎從沒有間歇。
  • 12306客服:「求票」電話接得最多 最「怕」聽到「新年快樂」
    昨日,在上海火車站一側的上海鐵路局12306客戶服務中心,每個坐席上的客服人員都在不停地忙碌著,接聽電話幾乎從沒有間歇。「已經連續8天沒有休息了,這段時間忙著解答太多旅客的問題。其實,回鄉的急切心情我也有。」來自江西的值班班長郭顥說道。  聽到最多是什麼?
  • 春運前記者探訪上鐵12306客服中心:單日人工接電話最高超4萬個
    原標題:春運前記者探訪上鐵12306客服中心:單日人工接電話最高超4萬個上鐵12306客服中心主任董偉鑫介紹說,該中心的呼入電話量佔到全國鐵路的二成,「也就是說,全國人民每打5個鐵路客服電話,其中1個就是打到這裡的。」  隨著春運臨近,上鐵12306客服中心已經越發繁忙起來。董偉鑫透露,自1月3日春運車票開售以來,截至1月18日,該中心共受理呼入電話112萬個,其中,人工接聽51萬個、接通率99.74%。
  • 春運開啟 上鐵12306諮詢量急劇上升:一天接400個電話
    原標題:春運開啟,旅客通過上鐵12306的諮詢求助量急劇上升 一天接400個電話,忙得顧不上喝水 「從連雲港去貴陽沒有直達車,最便捷的中轉換乘線路能推薦一下嗎?」「去烏魯木齊的火車票網上沒了,怎樣能買到?」
  • 12306客服人員多學生志願者 稱自己也未買到票
    原標題:12306客服人員多學生志願者 稱自己也未買到票 客服中心6成人工接聽是學生志願者   平均每天每人接電話150多個   春運買票難,你難我也難。在廣鐵集團12306客服中心,93個人工坐席上超6成是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志願者。他們平均每天每人接聽電話150多個,挨到買不到票的旅客責罵多次,焦急起來,他們忍不住說:「我的車票也沒著落呢。」   同一時間十多個等候電話   在廣鐵集團綜合大樓某棟高樓的一層,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 12306電話客服被指區別對三大運營商:聯通用戶十打九不通
    至此,旅客可以通過全部5種訂票方式買到春運火車票,其中就包括撥打鐵路客服中心電話12306。雖然聽著挺多的,5種,可是大家每到這個時候就會覺得特別頭疼,買票難。除了剛才我們說的12306之外,還有網絡購票,不過網絡購票到這個時候恐怕也是一票難求,可能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不太會用網絡的老年朋友會通過電話訂票。但最近有不少聽眾反映,12306總是佔線,聽筒中傳來的始終是"嘟嘟嘟"的忙音。
  • 揭秘12306:客服每天說無數遍您好工作10小時
    售票高峰 每天說無數遍「您好」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通過12306網購預定火車票。在12306平臺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客服群體,正是他們憑藉一根根的電話線,默默架起了旅客出行的信息橋。 馮依妮是12306客服中心的接線員,已經數不清這是她今天第幾遍接起電話,只是上了一上午的班,嗓子已經有些沙啞。而應對這種情況,從客服中心建立之初就在這裡工作的韓軍很有經驗。  12306客服代表 韓軍:備了金嗓子喉寶可以潤嗓子,含著可能說話有點不清楚,我想的辦法就是把它泡水裡面,這樣來緩解這嗓子的問題。
  • 鐵路客服每天接上百電話無法給父親買張火車票
    原標題:鐵路客服每天接上百電話 無法給父親買張火車票中新網長沙2月19日電 (通訊員李運花劉雯)大年初一,盈尺之臺的廣鐵客服代表座席,「滴滴嗒嗒」的鍵盤聲和低聲柔和的應答聲交相呼應。突然,平時總是笑眯眯的客服代表小陳卻抑制不住哭著跑向了洗手間。
  • 武漢12306客服中心一年為旅客找到遺失物品近2萬件
    2日上午,春運第二天,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12306客服中心,約200平方米的房間內,21位客服代表都是「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為保障旅客出行,他們上一個班每人要工作20個小時、接聽700多個旅客來電。
  • 員工分享 | 客服就只是接電話嗎?
    客服就只是接電話嗎?在大多數人看來,客服就是接電話。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服務不同的用戶而已。當剛踏進客服這個行業時,我也這麼認為。直到工作一年後,回首過去,才發現很多東西已經發生了改變。  作為一名「打工人」,在辭掉上一份工作後,我便馬不停蹄地參加下一份工作的面試,使自己能夠有「乾飯人」的資格。經過一周的面試,最終決定加入大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