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下的「英雄讚歌」 ——追記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第一書記李豔軍

2021-01-20 澎湃新聞

王屋山下的河南濟源承留鎮玉皇廟村,眼下農民們正忙著用於白菜制種的種苗栽植管理,這已成為村裡的主導產業之一,待到春天,這裡便又是滿山金黃,但濟源工科委駐該村第一書記李豔軍卻再也無法分享到農民脫貧致富后豐收的喜悅。2020年11月2日,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重要時刻,他突發急病,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46歲。

2020年12月31日,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黨工委追授李豔軍為「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優秀共產黨員」。

迎難而上

誓做脫貧攻堅「排頭兵」

「退伍軍人就是中,扶貧路上往前衝」。說起李豔軍,玉皇廟村的群眾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的骨子裡依然秉承著軍人堅定的黨性、忠誠的本性和優秀的品性。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他走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貧困戶,踏遍了村裡的每一個山旮旯。

為了改變群眾出行難、飲水難和村裡文化建設落後的現狀,他多方奔走,協調了90餘萬元為村裡修路,使村民無須再像愚公那樣為了「出路」而移山,而是直接把「出路」修到了玉皇廟村281戶群眾的家門口。

「出路」解決了,但吃水依然困難。李豔軍積極爭取來老區建設扶貧資金20萬元和水利建設扶持資金24萬餘元,如長藤結瓜一樣修建了4座飲水工程,徹底解決了村裡80餘戶吃水困難戶的安全飲水問題。與此同時,他還多方籌資95萬元進行綠化工程和小遊園建設,籌集100餘萬元建成了村文化廣場。

一系列軟硬體基礎設施的修建與提升,使玉皇廟村的人居環境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現在的玉皇廟村再也不是貧窮的代名詞,而成了作家們的創作基地、畫家們的寫生基地、戶外愛好者們的運動基地,時不時還有客商來村裡考察,說是準備在這裡興建民宿投資文旅產業呢!

興業增收

當好發展致富「領頭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李豔軍時刻用自己的努力,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

在濟源工科委和承留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把產業扶貧作為玉皇廟村發展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的主渠道,利用集體資產作為抵押運營的收益資金,同時依託幫扶企業河南巨力鋼絲繩有限公司,實施了玉皇廟村索具加工項目,一次性帶動貧困戶6戶8人、一般農戶7戶8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曾經的貧困戶李慶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李慶利因為需要照看患病的老人和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僅僅依靠土裡刨食,勉強顧住了一家人。得知他家的情況後,李豔軍優先安排他去學習索具插編技術,然後在家門口就能夠打工賺錢。「這份工作是李書記給俺的啊!」李慶利眼含熱淚,語不成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李豔軍的努力下,玉皇廟村2018年就實現了脫貧摘帽,集體經濟收入從零起步,歷史性地連續突破5萬元、10萬元、15萬元大關,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了1.7萬元。

大愛無疆

守住疫情防控「生命線」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

李豔軍深知玉皇廟村外出回鄉的務工人員較多,面臨著巨大的疫情傳播隱患風險,若不及時嚴格防控,極易造成嚴重後果。

他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第一時間投身到了玉皇廟村戰「疫」第一線,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在最短的時間內設立了防控檢查站,並加強走訪,做好回鄉人員居家觀察,同時採取懸掛標語、張貼防疫信息、發放宣傳單等最接地氣的方式,推動了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穩步開展。

看到防控檢測點的同志們日夜堅守崗位,李豔軍自掏腰包2000餘元,向村裡的養雞大戶採購雞蛋,無償捐贈給4個防控檢查站。在他的感召帶領下,玉皇廟村嚴防死守,為村裡築牢了一張疫情防控的「安全網」。

2020年2月26日清晨,冷風刺骨,連續20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李豔軍,因過度勞累突然栽倒在疫情防控檢查站。人們立即將他送至村衛生所緊急救治。「防疫要緊,大家快去忙吧!」這是李豔軍睜開疲倦的雙眼說的第一句話。

愛民為民

甘做人民群眾「貼心人」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會沉澱多少真情。李豔軍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村民李小戰和80多歲的老母親都是身患多種疾病。2016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時,他家裡僅靠著一間4平方米左右的修鞋店維持生計。

在李豔軍的幫助下,李小戰的母親享受到了家庭籤約醫生的優質服務,辦理了慢性病卡,還購買了「一攬子」保險。李小戰也申請到了2000元補貼,購買了一輛三輪車後,他的「生意場」也一下子擴大了很多。李小戰的兒子畢業後想創業,李豔軍就積極為他申請「雨露計劃」短期培訓,不僅補助了2000元,還支持他考取了駕照,又幫他申請了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和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順利地開辦了一家漢堡店。如今,李小戰和兒子的生意都紅紅火火,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李小戰逢人便說:「是李書記和黨的好政策改變了我們一家啊!」

尾聲

李豔軍來了,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奉獻和付出在王屋山下譜寫了一曲平凡而偉大的「英雄讚歌」;李豔軍走了,他閃光的足跡將永遠留在玉皇廟村的田間地頭和全村老少的心裡頭。

李豔軍,黨和人民不會忘記你,王屋山不會忘記你!(成利軍 李丹丹)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王屋山下的「英雄讚歌」 ——追記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第一書記李豔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脫貧路上不幸隕落的「月亮」|追記赫章縣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書記...
    生前為赫章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赫章縣人社局選派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書記。月亮洞村位於赫章縣白果街道東部,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209戶103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335人。2018年8月,李紹山來到月亮洞村擔任第一書記後,他帶領村支「兩委」一班子人夜以繼日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使該村貧困發生率從當年底的22.52%下降至目前的4.66%。李紹山的不幸去世,經相關專家實地調查和法醫檢查認定,死亡原因為心源性猝死。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
    原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為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倒在扶貧路上;他的女兒郭子涵毅然放棄考研,繼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繼續在脫貧攻堅路上奮進。請聽報導《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一場大雪過後,記者陪同郭子涵前往臺北村入戶調查。腳下的這條公路,就是郭子涵父親郭建平生前修建的。
  • 脫貧攻堅路上的「筒靴書記」:追憶高石村扶貧第一書記夏強
    「為了迎接市級和國家脫貧攻堅考核驗收,也為了切切實實解決村民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夏書記帶著我們,已經連續三周堅守崗位。」郭敘偉告訴筆者,12月18日下午,夏強就說他身體有些不舒服,但依然堅持忙完手中的工作才和大家一起回城,一路上大家還又說又笑,「國檢大考」即將結束,大家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休息一下了。
  •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首映
    恰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一部由河南人導演、河南人主演、在河南拍攝,以2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的電影——《駐村第一書記》登上熒幕。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
  • 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路上——追記原鹹豐縣清坪鎮黨委委員、紀委...
    他39歲的生命,被定格在脫貧攻堅路上。正當脫貧攻堅戰處於關鍵時刻,他卻因意外離開這片他為之奮鬥的土地,給同事和親友留下無限遺憾和無盡哀思。他用生命書寫使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扶貧幹部的讚歌。在謝睿的帶動下,全村共調整產業結構1100畝,臍橙、白柚總面積已超過2000畝,每畝收入可達6000多元,產業樹變成了搖錢樹,村裡28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我們真是捨不得他呀,他仍然和我們在一起……」鎮黨委副書記田大平眼含淚水。
  • ...田野看見希望」——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舉行
    恰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一部由河南人導演、河南人主演、在河南拍攝,以2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的電影——《駐村第一書記》登上熒幕。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
  • 甘灑熱血潤山鄉——追記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沿河大坪村第一書記...
    貴州沿河經濟開發區派駐大坪村第一書記文偉紅,在村辦公室處理完事務後,急匆匆趕往烤菸地裡,看看半年多來與村民艱辛培育的烤菸生長情況。 天有不測風雲,文偉紅在途中遭遇意外觸電身亡,這位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的中年土家漢子,生命就此定格在45歲! 當天晚上,大坪下起傾盆大雨,村民們號啕大哭:「我的乖仔啊,你咋就走了呢?」
  • 蘇小山:脫貧攻堅,氣象「第一書記」一直在路上
    2019年5月,被派到信宜市水口鎮水口村掛任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幹部。自從來到了水口村,他帶著「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初心,全心全意投入到扶貧工作,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踏遍水口村所有山間和村落,深入水口村所有村屋和農舍,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起聚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水口鎮黨委政府、村的兩委幹部及扶貧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水口村51戶125名貧困戶2020年順利摘掉了「窮帽子」。
  • 用生命之光照亮山村——追記赫章縣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書記李紹山
    5月15日清晨赫章縣白果街道月亮洞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紹山因心源性猝死年僅40歲的他倒在了脫貧攻堅一線No.12018年8月,李紹山來到月亮洞村擔任第一書記後,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夜以繼日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使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8年底的22.52%下降至目前的4.66%。李紹山來到月亮洞村後,一心撲在工作上。
  • 用電影記錄時代變革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首映
    該片立足於基層實際,生動地講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脫貧攻堅故事,反映了駐村書記們深入基層、捨身忘我,為群眾謀福祉的真實寫照。片中主人公「黨勤富」是全國數萬名第一書記的縮影,他多年紮根農村,在政策指引下,讓曾經的貧困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貧困群眾邁上致富路,重燃對生活的信心。
  • 追記優秀共產黨員、鎮安縣回龍鎮宏豐村第一書記郭琴
    原標題:把永恆的初心獻給深愛的大地 ——追記優秀共產黨員、鎮安縣回龍鎮宏豐村第一書記郭琴 2018年1月4日,寒風飛雪。商洛市鎮安縣殯儀館院子裡擠滿了人,他們中有縣上領導,有普通幹部群眾,還有前一晚就從20多公裡外趕來的回龍鎮宏豐村的鄉親們。人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默默送別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第一書記郭琴。
  • 「第一書記」上了連環畫 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的八年脫貧攻堅夢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連環畫展在青島大學圖書館正式開展。從2012年至今八年間,總共17位省派第一書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顆赤誠為民心·八年脫貧攻堅夢》連環畫。
  • ...閃耀在脫貧攻堅徵程上丨追記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王小權
    2019年3月,中組部幹部三局二處副處長、一級調研員王小權主動請纓,參加中組部派駐臺江定點扶貧工作,任老屯鄉黨委副書記、長灘村第一書記。在苗鄉侗寨,他和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按照中央的部署,一身土、兩腳泥,衝鋒在臺江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 李書記,您放心!月亮洞亮了|追記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赫章縣月亮洞...
    >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脫貧攻堅路上 5月15日清晨,月亮洞村村委會樓頂的高音喇叭沒有像往常一樣準時響起,駐村幹部車陽松也沒有聽到「車哥,快起來吃早餐」的親切話語,月亮洞村群山靜默,萬物寂靜……李紹山(右一)帶領徐麗到巖上組走訪貧困戶
  • 【她與脫貧攻堅故事】脫貧攻堅勇擔當 甘做路上一粒沙
    【她與脫貧攻堅故事】脫貧攻堅勇擔當 甘做路上一粒沙 2020-11-24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扶貧風景線——吉林省以「第一書記」品牌助脫貧攻堅
    為提升農村治理水平,吉林省組織1489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打造「第一書記代言」品牌、創建「第一書記協會」,連續兩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為了老鄉」理念指引下,走出以黨建為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之路,打造出一道亮麗黨建扶貧風景線。  百姓需求是第一書記的召喚  需求對接是品牌創新的源泉。
  • 脫貧攻堅在路上!池南區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義鵬的一天……
    池南區漫江村有973戶1899人,村民生活收入主要來源於人參種植、林下特產採摘和外出勞務,屬於邊境貧困村。現如今駐村第一書記張義鵬配合村兩委把漫江村的脫貧工作提升到一個新階段……3月20日,早晨八點,張義鵬準時來到村委會,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走進村委會駐村工作隊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前,整理著精準脫貧貧困戶檔案,隨後與工作隊隊員溝通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因為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漫江村的貧困戶們期盼已久的「愛心超市」開業了!
  • 高淳陽江鎮北固村:脫貧攻堅 ,第一書記顯「第一」擔當
    交匯點訊 隨著脫貧攻堅的衝鋒號角,2019年12月,南京市水務局基建處副處長施叢叢毅然接過幫扶工作接力棒,來到高淳區陽江鎮北固村擔任「第一書記」。 一年來,在區、鎮黨委領導下,施叢叢用新發展理念謀劃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與村「兩委」班子並肩戰鬥,組織和率領當地村民戰疫情、驅洪魔、上項目、抓增收,北固村脫貧攻堅跑出了「加速度」。 「走村串戶訪民情」 施叢叢一到任,就開展密集調研。
  • 第一書記夫妻檔,扶貧路上綻芳華
    擔任杜集鎮林橋村第一書記的盧亞明和店集鄉惠樓村的第一書記張婷是一對夫妻。兩人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線,他們整日奔忙在脫貧攻堅戰的一線上,虧欠了「小家」,顧全了「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赤誠奉獻、普惠民生」的錚錚誓言,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美書記夫妻」。
  • 唱響脫貧攻堅的一曲讚歌 豫劇《情滿合歡寨》在鄭上演
    12月9日晚,作為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劇目之一,由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創排的豫劇《情滿合歡寨》在河南藝術中心上演。《情滿合歡寨》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點和時代氣息的戲曲作品。該劇以河南省伏牛山區少數民族聚居村合歡寨為背景,講述了駐村第一書記梁哲以黨建為引領,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培養大學生村幹部勇挑重擔,引導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該展演活動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國務院扶貧辦聯合舉辦,河南入選的豫劇《重渡溝》被選調進京展演;豫劇《大石巖》《情滿合歡寨》則在當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