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會驚人相似 構陷嶽飛故事在明朝上演過

2020-12-15 凱風網

嶽飛, 南宋的抗金名將,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英雄,他的故事一直被後人流傳歌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中「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一直激勵無數的後人。

然而,我們同時還知道,就是這麼一位戰功赫赫、憂國憂民的名將,其結局卻不得善終。公元1142年,嶽飛橫遭秦檜的誣陷,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被皇帝宋高宗趙構下令賜死了,時年39歲。

趙構、秦檜和嶽飛,他們的故事絕不是歷史的絕響,大約在三百年之後的大明王朝,這一幕,又再次上演了。我們常說,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如今再對比看一看明朝所上演的那一幕,這種相似,的確是驚人的,因為它們並不是一點半點的相似,而竟是方方面面都相似,這一點,足可以讓人瞠目結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與宋高宗趙構所對應的,是明英宗朱祁鎮;與秦檜對應的,是徐有貞;而與嶽飛所對應的,便是明朝時期的一代名臣于謙。趙構與朱祁鎮,都是皇帝;秦檜是宰相,而徐有貞是內閣首輔;嶽飛是武將,于謙則統領兵部;所以很顯然,從他們各自的身份來看,是極為相似的。

其次,秦檜栽贓陷害,借宋高宗趙構的刀,殺掉了嶽飛,而徐有貞同樣也是栽贓陷害,他借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刀,殺掉了于謙,顯然,這都是同一個套路。另外,嶽飛與于謙的「罪名」,也頗為相似,一個是「莫須有」,一個則是「雖無顯跡,意有之」。

第三,就當時來看,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都受到了「外族勢力」的侵擾,侵擾宋朝的,是「金」,侵擾明朝的,叫作瓦剌。這還不算,還有更加驚人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宋、明兩朝的皇帝,竟然都被「外族勢力」擄走了。「靖康之難」,金政權擄走了宋朝的徽、欽二帝;「土木之變」,瓦剌勢力則擄走了明朝的英宗皇帝,這又是何等的相似。

最後,無論是秦檜誣告嶽飛也好,還是徐有貞陷害于謙也罷,總之,嶽飛與于謙之死,顯然都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皇帝的同意,而趙構與朱祁鎮之所以都同意殺死忠臣,其根本原因又同時都在於使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免遭剝奪。

所以,這就難免會有人說,誅殺嶽飛、于謙這樣的忠臣,本就是皇帝的本意,但無論如何,那些構陷忠臣的奸佞之臣,勢必是要受到世人的唾棄的,就像秦檜和徐有貞那樣,他們身後滾滾而來的罵名,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洗得掉的!

以上就是宋朝的趙構、秦檜、嶽飛,和明朝的朱祁鎮、徐有貞、于謙之間的故事了,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原來歷史真的會有那些驚人的相似之處的,這不,秦檜構陷嶽飛的故事,在明朝就又出現了。

相關焦點

  • 嶽飛女兒嶽銀瓶的3個故事
    歷來提到宋朝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嶽飛,提到了嶽飛就不能不提和嶽飛同時遇害的嶽雲。但是嶽飛的後代除了長子嶽雲,在野史之中還有一個女兒名叫嶽銀瓶!雖然宋史-嶽飛傳中沒有提到嶽飛女兒,但是《說嶽全傳》裡卻記載了嶽飛女兒時年十三歲,咬指寫血書,為奸臣所阻,後抱著一個銀瓶投井自盡,後人都以銀瓶稱之!
  • 以嶽飛事跡為題材的戲劇為何在明朝大受歡迎
    究其原因,大抵因嶽飛一案幾經反覆,此間與嶽飛相關的資料盡被毀去,其英武事跡與赫赫戰功均不見於官方史冊。嘉泰四年,嶽飛之孫嶽坷收集了有關嶽飛的詩詞文、舊事記載、奏疏等,並將之「悉上送官」,宋寧宗見到這些資料,才追封嶽飛為鄂王,官方這才全面肯定了嶽飛的功績。 南宋官方態度搖擺不定,民間文言小說、講史說唱卻己有一定流傳。
  • 從嶽飛的故事中 全方面解說嶽飛這個歷史傑出人物
    在中國歷史中記載的歷史人物就有嶽飛這麼一個英雄,因為這個嶽飛的人物是我們古代的英雄,所以我們在小時候的小學課本中應該都會學到相關於嶽飛的內容。嶽飛之所以能夠被我們國家的歷史記載,就是因為嶽飛這個人物的事跡在歷史的變更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所以也是需要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的,因為小孩子長大了就是國家的棟梁。
  • 整齊的古建築群——安陽「嶽飛廟」,明朝時修建,為了紀念嶽飛
    帶來這個城市後,我發現這裡的魅力決不止於此,歷史上曹魏、後趙、冉魏等王朝建在這裡, 這裡有很多名人, 商王武丁、蕙相如、項羽、曹操、抗金英雄嶽飛是安陽的名人,是自然的山水風景、特色人文景觀, 其地理位置是湯陰縣城內的嶽廟街,「精忠廟」是它的另一個名字,在歷史發展中這裡也被稱為「宋嶽忠武王廟」是為了紀念南山時期的抗金英雄嶽飛而設立的,他的第一個創立時期無法確定,
  • 中國歷史5000年各朝代 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
    中國歷史5000年各朝代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在開國皇帝之後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之內總會發生一些大波瀾,都是跟爭奪皇權有關的。這其中大多是兄弟相爭,叔侄相爭,也有外臣相爭的情況。商朝商湯建立了商朝,在位30餘年。商湯死後大權旁落在實力派伊尹的手上。
  • 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文/嶽飛的背上刻的真是精忠報國?正史明確記載:記錯了一個字!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還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 在嶽王文化廣場聽嶽飛後人為我們講述嶽飛的故事……
    杭州網 記者 劉文昭 通訊員 沈欖 「我們的小廣場真的越來越漂亮了,吃完飯帶小伢兒來樓下逛,還能講這些人物故事給他聽。」 住在嶽王路社區的一位老黨員說道,不僅嶽王路的路名、嶽王路社區的社區名,連這個小廣場都是以「嶽王」命名的。
  • 嶽飛墓前跪像的故事:2個變成5個又變回4個,有人偷走鐵像沉入西湖
    公元1475年,明朝乙未科進士常熟名士周木在杭州任浙江布政使,為表達對嶽飛的敬仰之情及對權奸秦檜的憎恨之意,在重修嶽飛墓時,首次用鐵鑄造了秦檜夫婦跪像。秦檜是高宗時宰相,專權跋扈,暗通外敵,力主「議和」,預謀迫害嶽飛,是殺害嶽飛等人的罪魁禍首。
  • 秦檜害死嶽飛後,竟然寫下這樣的文字,果真小人!
    秦檜,是中國歷史上奸臣的代表人物,他構陷忠臣嶽飛的事情,時至如今,人們談論起來,還是憤恨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秦檜,以及在他害死嶽飛之後都做了些什麼事。秦檜,字會之,南京人。對待抗金英雄嶽飛,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之殺害,力主對金人投降,被世人所唾棄,遺臭萬年。雖然秦檜是一個十足的大奸臣,可他卻是詩文天下,並寫得一手好書法,其用筆灑脫風流,其字體結構與大書法家蔡京兄弟的十分相似,這還是十分令人詫異與鄙夷的。
  • 中越戰爭:1879和1979,歷史驚人的相似,這一次我們說「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喜歡讀歷史的朋友,常常會發現身邊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件,似乎與歷史事件相似,但是又因為時事變遷而出現不同的選擇,這就應了下半名」但不是簡單的重複「。對於近代的中國來說,發生過兩件極其相似的事件,但是因為選擇不同結果大相逕庭。
  • 嶽飛的故事,他是怎麼去世的,有哪些歷史功績
    從在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大地上,燃燒著五千年來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他們的故事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他們用夢想燃燒著自己,照亮了我國歷史前進的道路。想必很多人對嶽飛這個人並不陌生,他的碑上刻有四個大字--精忠報國。
  • 五件歷史故事概括一代民族英雄嶽飛
    一說到嶽飛,大家想到的都是精忠報國。是的,嶽飛的這種精神讓我們大家非常敬佩,他的精忠報國精神也流傳百世。在他身上發生的五件歷史故事最能代表他的一生。就這樣,嶽飛慢慢的成了一位文韜武略的能人。當金兵來犯時,母親在他的後背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始終不要忘本。嶽飛每次打戰的時候,都會想起母親的教誨,勇猛殺敵,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嶽飛還建立自己的嶽家軍,他的士兵嚴守紀律,對百姓很友好,卻讓金兵聞風喪膽。直到嶽飛去世,他也沒有忘記要」精忠報國「。
  • 嶽飛平生最遺憾的事並不是十二道追命金牌,而是一場感冒
    嶽飛,歷史上的大英雄,在風波亭被構陷遇害。死後民間感其正義勇武,世代紀念,故嶽飛的故事千古流傳。世人所熟知的十二道追命金牌和風波亭遇害,是嶽飛人生中重要的事件,但是他最遺憾的事並不是這些,而是因為一場感冒。
  • 嶽飛從未到過上海,為什麼川沙有座嶽碑亭?一段曲折故事講明緣由
    碑中自述應狂學士李夢龍之邀,書於河南開封舞劍閣,落款是「嶽飛草」,有嶽飛、鵬舉兩印章。歷史上看,嶽飛從未到過上海,但他的字為何在川沙立碑建亭呢?原來,明朝嘉靖年間,有位御醫出資在家鄉川沙建了一座家廟,為了顯示身份,特意請了天台山了心和尚來做主持。
  • 歷史上死的窩囊的四大名人,關羽身首異處,嶽飛含冤慘死
    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曾有無數歷史人物名垂千古,他們作為時代的佼佼者,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震撼。然而歷史上有些名人,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不只是他們的英雄事跡,他們那與身份不相匹配的窩囊死法,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笑料。看看這4個死的最窩囊的人。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原作者是「明朝的冒牌貨」,你信服嗎
    嶽飛英名流傳千古,除了他在抗金事業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和不朽功勳,也和他的文學作品相關。其所填作品《滿江紅·怒髮衝冠》可以說是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心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而赴湯蹈火。然而,關於他的這首《滿江紅》,在學界是有爭議的,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詞不是嶽飛寫的,而是明朝人寫的。
  • 中國歷史上驚人的三次相似:輪迴還是巧合?最後一個至今無法解釋
    當歷史的稜角被磨平的那一天,很多真相也浮出水面。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歷史就是一個大轉盤,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們先拋開這個結論的對錯。當你真正翻開史書想要證實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讓你驚訝且迷惑,許多不謀而合的歷史在你面前「重演。」
  • 盤點歷史上8位功高蓋主之人,嶽飛排第四,第一名典故流傳至今!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歷史上8位功高蓋主之人,嶽飛排第四,第一名典故流傳至今!劉基第8位:劉基(字伯溫)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 嶽飛故宅行:英雄的事跡與精神的傳承
    在湯陰縣城東十幾公裡的地方,有個程崗村,這就是歷史上的嶽家莊。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嶽飛就出生在這裡。12月11日,大霧依然籠罩著豫北大地。車子在鶴臺公路上行駛,10米開外已是模糊一片。別看老於年事已高,可記憶力好得驚人,有關嶽飛的情況順口道來,包括有關詩詞、年月,甚至碑文全文,都能一字不差縣外事文物旅遊局的領導介紹,這可是個「嶽飛通」。,我找他當嚮導,老於非常熱情,毫不猶豫便答應了於萬如是湯陰縣城郊南陳王村人。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打到福建。新中國成立後,他回到湯陰縣,長期在縣畜牧局工作。離休後,受文物局委託,於萬如到程崗村籌建嶽飛家廟。
  • 從「民族英雄」到被移除教科書,嶽飛經歷了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是從小聽著嶽飛傳長大的,當嶽飛大破金兀朮時我們滿心歡喜,當嶽飛風波亭遇害時我們淚流不止。嶽飛在中國人心中早已成為一個符號,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進,嶽武穆卻被移除了教科書,不再有人叫他「民族英雄」,這還要從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