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花開映女桑,方莖碧葉吐芬芳」,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吃蠶豆的時節又到了。每到3月中旬,新鮮蠶豆就開始零星上市了,到了5月下旬就落市了。鮮蠶豆上市時間很短,因而豆農流傳著「嫩3天老3天不老不嫩又3天」的說法。嫩蠶豆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蔬菜,剛上市的鮮蠶豆青綠鮮嫩,粒大飽滿,口味清鮮!春天這時節,在農貿市場或者街頭巷尾就會看到很多推著三輪車賣蠶豆的農民,這時候,買菜的阿姨、大伯們都要一下子買上好幾斤,回家嘗鮮。嫩蠶豆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時令蔬菜,一口一顆吃掉春天!
春天是個吃蠶豆的好時節,一顆顆胖乎乎、綠油油的蠶豆,是不是很可愛?蠶豆,因其豆莢狀如老蠶而得名,又名胡豆、蘭花豆、羅漢豆,是人類栽培的最古老的食用豆類作物之一,我國多地均有種植。蠶豆未成熟時可作為豆類蔬菜鮮食,成熟後則屬於小雜糧,可作為傳統口糧。春蠶豆,吃的就得是新鮮的,蠶豆上的眉毛是嫩綠的,還沒有變黑,那是最嫩的狀態,只有現剝現做,才來得及,品嘗到一口美妙的春光。在蘇中地區,人們習慣將蠶豆與莧菜、蒜苗合稱為應時的「地三鮮」。確實,剛剛上市的蠶豆色澤翠綠,口味清鮮,這種鮮是帶著清香與細嫩的自然鮮,不是用味精、雞精所能體現出來的。每年等到蠶豆採摘的時節,只要稍微晚幾天,綠色的「眉毛」會慢慢縮回去,先是扁平,然後凹進去,顏色從綠色漸漸變黑,成了黑「眉毛」。如果已經變黑,就說明老了。
蠶豆的吃法其實也很多,煮、炒、油炸都可以,不過,最好不要生吃蠶豆,一定要焯水後再入菜,安全第一嘛。剛摘下的鮮嫩蠶豆,可以帶著豆皮一起做菜。剝好的蠶豆,放油鹽清炒即可,油鹽吃透,嫩豆殼開裂,就可以了。春天的味道,從簡就是最隆重地對待。焯水,不放任何調料,淡吃,也很有味道。
用蒜苗來炒蠶豆可以說是一道時令菜,將蒜苗切成寸段,下鍋煸炒至外皮皺起,倒入蠶豆,加少許清水、精鹽,略燜,起鍋加少許白糖提鮮去澀,這樣一盤入口軟糯,清香撲鼻的佳餚就做好了。另外用蠶豆還可以炒雪菜、炒鮮筍,都是很不錯的美味。
從蠶豆開始上市,不過十來天左右,蠶豆殼就從開始的淺綠變為黑色,這也是蠶豆上市的時候,蠶豆吃起來就更有豆味了。剝殼後,如果豆子頂端像指甲一樣的月牙形——也有人管這可愛的小東西叫「眉毛」,眉毛呈淺綠色,說明蠶豆很嫩,可以帶殼一起煮,一口一個,又脆又甜。剝好殼的蠶豆不能用水洗,因為蠶豆一碰水就會影響到豆子的鮮嫩度。所以剝殼時可以先拗斷豆莢,再把豆子擠出,這樣剝出來的蠶豆才不會被弄髒喲。蠶豆去掉豆莢後,裝入密封袋中,再放進冰箱裡進行冷凍保存。另外還可以將蠶豆剝開去皮後,煮至8成熟,撈出控幹水分,密封袋包好並放入冰箱冷藏,想吃了解凍一下就可以了。
春天的蠶豆綿綿軟軟,一點點鮮香,一點點回味,嫩到可以連殼一起吃,每一口都是春天的滋味!想要品嘗到新鮮的蠶豆,必須把握春天的這一段時間哦!不過蠶豆雖好卻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吃多了可能引起腹脹,消化不良的人應注意適量攝入,此外對蠶豆過敏、有遺傳性血紅細胞缺陷症以及蠶豆症患者都應該避免吃蠶豆。春天是吃蠶豆的好時節,蠶豆青綠鮮嫩,粒大飽滿,口味清鮮!小夥伴們,春天你喜歡吃蠶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