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2020-12-19 海峽資訊V

提起中國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就連國外也是誇讚連連,中國的基建隊伍早已奔赴世界,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中馬友誼大橋在2018年竣工,極大方便了當地民眾的出行。國際上對中國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的認可,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在國內有許多代表作,其中港珠澳大橋因難度高、規模大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而我國除了在海面建橋以外,日前又實現了跨海通道建設領域新成就。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創紀錄

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在12月9日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大連灣海底通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這是我國首次在寒冷地區進行沉管隧道施工。深中隧道長度接近千米級別,創下了世界新紀錄。而南北兩大跨海通道工程同日完成工程施工重要節點,也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在跨海通道領域一項新紀錄。其中,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在12月9日曆經17小時連續作業後,成功實現首節沉管沉放海底,並與北岸暗埋的管道實現精準對接。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項目也是我國跨海交通工程中的代表作,它和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都成為中國交通工程的名片。按照施工標準,大連灣海底隧道長5.1公裡,總共需要沉放18節沉管,首節沉管長135米,寬度為33.4米,高9.7米,重量約為4.1萬噸。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我國重要的大型民生工程,,在2017年3月30日正式動工,計劃施工時間為50個月。

負責該項目施工的總工程師尚乾坤表示,E1管節施工海域為巖石基礎,地質狀況較差,無法採用全抬升式常規整平船插樁作業,研發團隊在國內首創整平船全漂浮式整平工藝,填補了我國跨海通道領域碎石基床整平工藝空白。工程研發團隊歷經6年左右時間,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專項施工方案140項,創新很多施工技術,填補了我國在海底通道建設領域的空白。

深中通道創紀錄

12月9日,深中通道順利完成E6管節對接,隧道設計長度948.5米,刷新世界鋼殼沉管隧道長度紀錄。沉管安裝位置位於水下30多米,使用「運安一體」的「智能化」核心裝備。為了實現沉管精確對接,施工團隊首次引入北鬥系統,在冬季惡劣天氣下保證衛星信號接收穩定。深中通道長24公裡,雙向8車道設計,預計在2024年通車。通車後,中山到深圳寶安機場的時間,將會從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12月9日,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遼寧省政協委員聚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應加快建設
    我國對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的研究已持續了27年,得到了眾多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正在召開的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民革大連市委會主委嶽君年再次將目光聚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提出遼寧省應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積極開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可行性論證工作,將工作做實,加快跨海通道規劃研究和建設的步伐。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一體化研究再出新成果
    央廣網濟南5月7日消息(記者桂園)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布會近日在山東煙臺召開,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發布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這一戰略性重大工程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 滬舟甬跨海通道再傳好消息 已列入多項規劃
    據記者了解,目前,滬舟甬跨海通道已列入多項規劃,舟山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爭取滬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國家專項規劃。滬舟甬跨海通道事關舟山百萬人民的夢想,對舟山承擔國家戰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長三角世界級灣區引領世界的超級工程和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標誌性跨海通道,是我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沿海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
  • 渤海灣跨海通道報批,125公里海底隧道,再不動工就晚了!
    重磅好消息,超級建築從5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召開的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獲悉,舉世矚目的渤海灣跨海通道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因此,渤海灣跨海通道是日本青函海底隧道或英吉利海峽隧道長度的2.45倍。當然,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建設難度是極大的。渤海是中國最大的內海,從山東蓬萊經長島至遼寧旅順最短距離103.7公裡,平均水深約25米,最大水深約86米,水文地質條件十分複雜。不過,我國已經有了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青島海底隧道、獅子洋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等超級工程的建設經驗。
  • 加快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和規劃建設
    每年的全國兩會,有關「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的話題不斷,備受關注。截至今年,遼寧、山東兩省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連續13年向全國兩會提交議案、提案、建議。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盛峰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再次提交《關於加快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和規劃建設的建議》。肖盛峰認為,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將有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動靜了!專家: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
    隨著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備受關注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規劃與建設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和期盼「這個項目已持續研究了27年,得到了眾多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18日,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組核心成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良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根據國家的戰略部署以及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當前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作為試驗工程(即蓬長跨海試驗工程)。」
  • 媽灣跨海通道、春風隧道……深圳高快速路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媽灣跨海通道是深圳第一條超大直徑深埋跨海隧道,工程南起南山媽灣港區媽灣大道與月亮灣大道交叉處,穿越前海灣止於寶安區大鏟灣港區,終點與沿江高速大鏟灣收費站、西鄉大道相接。路線全長約8.05公裡,地面道路規劃等級為城市主幹路,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40公裡/小時;地下道路規劃等級為城市快速路,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
  • 廣東珠江入海口未來規劃建設9條跨江跨海大橋
    珠三角,我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一個世界級經濟圈。這裡有四個一線城市廣州、深圳、佛山、珠海以及香港和澳門。隨著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交通以及成為了制約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珠江入海口片區。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虎門大橋,以及超負荷的運行,成為了我國最堵的一座大橋。
  • 「胎動」十年:大灣區為何需要深珠跨海通道?
    6月18日,深中通道完成「海底初吻」,首節沉管對接順利完成。與此同時,一條深圳和珠海正在緊鑼密鼓規劃的跨海通道,也引起廣泛關注。6月10日,珠海市九屆人大八次會議閉幕會上,除提出「謀劃建設深珠合作示範區」外,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伶仃洋通道規劃;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也發布了《深珠(伶仃洋)通道前海銜接規劃研究》的項目中標公示,明確了深珠通道深圳側的走向,距30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的現實又進了一步。兩城可謂心有靈犀。更有人形象比喻為深珠通道的「胎動」。
  • 大灣區將再添重要跨江通道 獅子洋通道項目進入籌建階段
    大灣區將再添重要跨江通道 獅子洋通道項目進入籌建階段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粵交綜  2020-11-26 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
  • 望嶽談丨中國三大灣區,為何獨缺渤海灣跨海通道
    據報導,5月16日至17日,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9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在會上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
  • 上海隧道再造奇蹟 38億中標媽灣跨海通道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9日電  日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標深圳市媽灣跨海通道  據悉,早在1998年,上海隧道就正式進入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先後在寧波、上海、杭州、常州、昆明、南京、天津、台州等地區開展投資業務,從國內第一條內資BOT模式項目開始,到先後參與政府與企業合作共贏的PPP項目,對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網絡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引發爭議 曾獲副總理認可
    魯東大學副校長柳新華說:「其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設想在1992年就提出來了」…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爭議  本報記者 許未來 煙臺報導  12月2日上午11時50分許,發自大連的中鐵渤海2號鐵路輪渡經6個半小時的海上航行,跨越渤海海峽到達煙臺港。
  • 珠海又一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了!
    12月1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順利開鑽,標誌著項目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約31公裡,其中跨海段約14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標準,設超大斜拉橋2座,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
  • 吳士存:新發展格局下瓊州海峽通道建設再思考
    國家「十二五」規劃曾明確提出「研究建設瓊州海峽跨海工程」,但由於種種原因,工程項目遲遲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啟動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不二選擇,更是破解長期制約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咽喉瓶頸」、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的緊迫舉措。
  • 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等灣區跨江通道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粵交綜11月25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前10月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持高位增長態勢,共完成投資1665.1億元,為年度計劃的90.0%,同比增長15.5%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或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5月4日,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院在煙臺舉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布會,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發布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
  • 一起來看,我國已經建成的10座跨海大橋和計劃修建的4條跨海通道
    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度有1.8萬公裡,因此很多地區都被海洋阻隔,交通不便就影響到了經濟的發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修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將隔海相望的兩個地方連接起來。我們今天來看看,我國已經建成通車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有哪些?又還有哪些地方在計劃建設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