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文化界,易中天可謂是大名鼎鼎。之前由其主講的百家講壇《品三國》等系列節目備受歡迎,也使得其進一步為大眾所熟知。
而其在《品三國》開講之時所誦讀的一首宋詞,當為宋詞當中的翹楚之作。這首宋詞與三國文化有密切關係,也被視為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詩詞。在易中天抑揚頓挫的誦讀當中,我們仿佛一下子穿越時空,回到了幾千年前的戰火紛飛的時代。
這首詞,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這首詞是蘇軾所作,是其豪放詞的扛鼎之作。
易中天之所以在百家講壇上誦讀這首詞,一則是因為這首詞的知名度很高,二則因為這首詞與三國關係密切;三則,這首詞中的內蘊風格和氣勢,與三國時代那種昂揚的精神狀態相匹配。
一句話,要說三國,必要說這首詞;要提起這首詞,必要提及三國。
作為蘇軾最具代表性的詞作,這首詞為其博得了太多的讚譽。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直言,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三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最精彩的時代之一,英雄、戰爭、謀略、智慧、美人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精彩紛呈,讓人言之不盡。
蘇軾的這首詞也是敘寫三國時代的最精彩的詩篇,沒有之一。詞人以周郎自喻,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在史上留下不朽功績。然則當時是,詩人被貶,泛舟於黃州赤壁,以古為今,以歷史英雄,澆灌自己的內心功名塊壘。思之所在,筆之所至,留下這首傳承千年的詩篇,讓後人感知其心中的洶湧志向。
易中天品三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三國;易中天誦讀「大江東去」,雖然並非純正的普通話,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感知其中存在的洶湧豪情。
跨越千年的對話,引起時代的共鳴。蘇軾這首詞,被評「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毫不為過。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