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政策有關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號)第一條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免徵增值稅。
財會2016年22號文規定,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應交稅費,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候,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繳納增值稅。公司2020年4月開票50500,不含稅收入為50500/1.01=5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50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500
5月開票20200,不含稅收入20200/1.01=2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202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00
6月開票10100,不含稅收入10100/1.01=1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10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00
7月申報增值稅,4-6月累計銷售額50000+20000+10000=80000,按季度申報小於30萬,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
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800
貸: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收入 800
定應稅行為的免稅
免稅的項目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銷售避孕藥品和用具等,國家會經常根據經濟情況發布一些新政策,比如最近關於疫情防控的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當然,你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行業或者自己的應稅行為是否有免稅政策,可以直接看看減免稅代碼(大概有接近200種),這個裡面還是特別全的。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一家生活服務公司,公司系一般納稅人,2020年5月取得銷售收入35萬,由於面對的是個人消費者,所以收入均未開具發票。
帳務處理如何做?這裡二哥再和大家探討一下,主要是因為免稅帳務處理在實踐中還是存在爭議。
最大的爭議就是有部分觀點認為,收到的免稅收入因為增值稅免稅了,會計核算先要做價稅分離,依據也有。
財會2016.22號文有個規定。
當然22號文並未指出貸的損益類科目是指得那個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都是損益類科目,很多人形成慣性思維,都計入營業外收入,其實這是不一定的。本著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既然是從收入中分離的一塊稅金,這會減免了,那麼回到收入去是更為合理的。
所以,做價稅分離的觀點是這樣核算。
借:應收帳款 3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30188.68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9811.32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19811.32
貸:主營業務收入 19811.32
當然,銷項稅額和減免稅額同屬應交增值稅的專欄。
最終實際結果是一樣的。
不做價稅分離的情況,我更偏向不做價稅分離,直接減免這直接不提銷項稅。
借:應收帳款 3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50000
稅控設備及維護費抵減增值稅
財會[2016]22號文第二條帳務處理第(九)規定:企業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支付的費用以及繳納的技術維護費允許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的,按規定抵減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小規模納稅人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等科目。
二哥稅稅念公司2020年4月繳納了維護費280,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一張。
如果公司是一般納稅人
繳納手續費時:
借:管理費用 280
貸:銀行存款 280
發生抵減的當月: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280
貸:管理費用 280
如果二哥稅稅念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
繳納手續費時:
借:管理費用 280
貸:銀行存款 280
發生抵減的當月: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80
貸:管理費用 280
加計抵減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於《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適用《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解讀,「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取得資產或接受勞務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對增值稅相關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按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等科目,按實際納稅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加計抵減的金額貸記「其他收益」科目。
二哥稅稅念公司符合加計抵減政策,也做了聲明。2019年4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0928.30,均為廣告服務收入,稅率6%,銷項稅6055.70。
當期取得進項合計5413.87,其中專用發票抵扣稅額5276.14;普通發票抵扣137.73,均為取得的旅客運輸服務。前期沒有留抵稅額。
按照規定,納稅人應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
所以二哥稅稅念公司,計算了一個加計抵減的發生額
=當期進項稅*10%
=5413.87*10%=541.39
二哥稅稅念公司2019年4月應交增值稅是多少呢?
應交增值稅=銷項-進項=6055.70-5413.87=641.83
同時,當期可以加計抵減的金額為541.39,所以最後實際應該繳納的增值稅為641.83-541.39=100.44
1.銷項部分
借:銀行存款 106984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928.3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055.70
2.進項部分
借:成本或者費用科目 90601.89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413.87
貸:銀行存款 96015.76
由於當期產生了增值稅,期末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出
3.轉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641.83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641.83
轉出後,應交增值稅科目的期末餘額就是0了,而其中的各項專欄,銷項稅、進項稅額都和增值稅申報表對應的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一致,能對上的。那我們再來看如何抵減
4.抵減分錄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41.39
貸:其他收益 541.39
(注意:如果你沒有適用最新會計準則,計入營業外收入就行)
最後,支付稅款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00.44
貸:銀行存款 100.44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也就平了,那麼實際上增值稅申報表的應納稅額也和帳務的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是一致的。
即徵即退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一家軟體技術開發公司,其產品包括計算機軟體產品、信息系統和嵌入式軟體產品。嵌入式軟體產品是指嵌入在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中並隨其一併銷售,構成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組成部分的軟體產品。
公司兩款嵌入式軟體產品取得省級軟體產業主管部門認可的軟體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證明材料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2019年2月,公司銷售情況如下,兩款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分別為157158.08、18793.10,其他銷售額為1024.14。
我們知道,按照財稅[2011]100號政策規定,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稅額是用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3%得出。
而這裡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是不包括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銷售額的。只有軟體部分可以即徵即退。
對於二哥稅稅念公司2月銷售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和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銷售額分別如下
進項稅附表二是不分一般項目和即徵即退的,雖然不分,但是我們在日常核算中需要清楚的知道那些是嵌入式軟體產品的進項,那些是一般項目的進項稅,雖然附表二是全部填寫在一起,但是主表上我們需要分開填列,只有這樣才能單獨計算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
二哥稅稅念2月當期共取得685.79的進項稅,其中屬於即徵即退項目的35.79,其他項目650。
即徵即退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3%
所以,二哥稅稅念公司2月可以退稅8879.44。
其實即徵即退的核心就在於納稅人需要準確的核算即徵即退項目的銷項稅、進項,應納稅額,正常填寫申報表申報後,然後再計算應退稅額,進項申請退稅。
銷售部分劃分還是相對容易,我們可以分開核算即徵即退產品的銷售額,而進項部分,能夠區分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區分,我們可以採取實際成本或銷售收入比例確定軟體產品應分攤的進項稅額。
根據政策計提退稅
借:其他應收款-增值稅退稅 8879.44
貸:其他收益 8879.44
收到增值稅返還
借:銀行存款 8879.44
貸:其他應收款-增值稅退稅 8879.44
留抵退稅
二哥稅稅念公司2019年3月底存量留抵50萬元,4月-9月的留抵稅額分別為60、55、80、70、90和100萬元。
4月-9月全部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由於納稅人連續6個月都有增量留抵稅額,且9月增量留抵稅額為50萬元。
如果該企業也同時滿足其他四項退稅條件,則在10月份納稅申報期時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30萬元(50*100%*60%)。如果該企業10月收到了30萬元退稅款。
在實際取得留抵退稅款時,做如下處理: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00000
納稅人應在收到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當期,以稅務機關核准的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衝減期末留抵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相應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農產品加計抵扣
《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二哥稅稅念公司向農業合作社收購農產品用於生產13%稅率的產品,取得農產品銷售發票,金額10000元,則總的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0000×10%=1000元。本月全部領用。
1.採購時:
借:原材料 91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900
貸:應付帳款 10000
2.領用時加計扣除:
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 = 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已按票面稅率(扣除率)抵扣稅額 ÷ 票面稅率(扣除率)×1%。
=900 ÷9%×1%=100
借:生產成本 9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0
貸:原材料 9100
註:二哥,一個專注於稅務實操的會計人,公眾號發布內容或二哥原創,或自己審核後轉載分享,所有內容僅供參考,絕非大家實際辦稅依據。分享很重要,交流更有價值,歡迎大家有疑問多留言,文章發布後當日的留言二哥會儘量都回復(往期留言隨機回復)。
END
終生學習
堅持分享
學習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