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當年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頓悟成佛的菩提樹還活著嗎

2020-12-25 25史

說起菩提樹,我們就要說說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三個國家,而且他們都是信奉佛教的國家,它們都地處南亞,都把黃白色樹皮的菩提樹視為「佛門聖樹」。南亞一帶古菩提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棵。有趣的是,這三棵菩提樹位於斯裡蘭卡中北部,在首都科倫坡東北205千米處。

印度菩提樹圖

印度那棵菩提樹栽在北方比哈爾邦瓦拉那西東南的菩提伽耶城的大菩提寺(又名大覺寺)內,相傳2500年前,釋迦牟尼就是在這棵樹下靜坐七天七夜,頓悟成佛的,人稱「菩提聖樹」。原來的那棵樹早已不在了,但現在這棵樹也有近千年歷史。

尼泊爾菩提樹土

尼泊爾那棵菩提樹栽在蘭毗尼,那裡是當年佛祖降生的地方,原來是一棵娑羅樹,後來這棵娑羅樹死掉了,人們又在原處種植了一棵菩提樹。這棵菩提樹只有幾百年的歷史。

斯裡蘭卡菩提樹土

斯裡蘭卡的那棵菩提樹栽在古城阿努拉達普拉中一個佔地100平方米的高臺上,高几十米,樹幹可幾人合抱,枝葉繁茂,蒼勁莊重,人稱「大聖樹」或「大菩提樹」。據記載,公元前3世紀時,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先派其子摩哂陀來斯裡蘭卡弘揚佛法,後來又派來了他的女兒僧加密多。臨行前,阿育王親赴菩提伽耶,從「著提聖樹」上取下小枝,裝進金罐,讓女兒帶在身邊。僧伽羅王朝的帝沙王親自出海迎接這棵極其珍貴的樹苗,還一路護送到阿努拉達普拉。早期印度佛教徒以禮拜菩提樹為尊敬和紀念佛陀的方式,隨著佛教在斯裡蘭卡的興盛,這種方式也傳播開來,阿努拉達普拉城中的這棵菩提樹也就成了信徒們頂禮膜拜的對象,人們紛紛從它身上取下小枝,分植到全島各處,如今已成為這個島國的神聖標誌。

阿努拉達普拉城寺廟圖

這棵大樹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堪稱世界上的「古菩提樹之最」。這裡每天都有大批來自各國的遊人和僧侶參觀朝拜,他們在離地不高的樹枝上掛滿了各色祈福的布條。高臺周圍建有金色的鐵欄杆,臺前有一個供燈臺,燈臺有好幾層階梯,上面擺著近千個小陶碗。人們往碗中注油燃燈,以求福祉。據說誰要是能揀到一片剛落地的菩提樹葉,就能得到佛祖的庇蔭,所以當地人無不以擁有這棵樹的一片樹葉為榮。但這裡長年駐有200名士兵,專職保衛這棵聖樹,絕對禁止從樹上直接折取樹葉或樹枝。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菩提樹有何功德?無論信佛與否,很多人常會說一句話「心似菩提樹」,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無波瀾。而對普通世俗人而言,菩提樹,也就是一種普通的喬木而已。可是,您知道嗎,對信佛的人來說,菩提樹那可是佛教的聖物。其原因很簡單,大概在距今2600年前,佛教的創始人、後來被尊稱為「佛祖」的釋迦牟尼,就是在一棵菩提樹之下覺悟成佛的。後世信佛之人為了紀念這個事件,便將菩提樹當成佛教的第一聖物,其地位簡直就是釋迦牟尼的化身。相傳,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有過很多年的苦修。
  • 老朋友來到印度釋迦摩尼成佛的菩提樹下 梵唄音樂告訴了我們什麼
    對於印度這個佛國,趙安回憶說,就住在2600年前釋迦摩尼成佛的那顆菩提樹附近的酒店裡。沒有覺得當代印度的寺廟香火旺。他說印度那棵菩提樹栽在北方比哈爾邦瓦拉那西東南的菩提伽耶城的大菩提寺內,這個寺廟又名大覺寺。已經是若干朝代過去了,樹都是後來長得。此樹在尼泊爾和斯裡蘭卡也有。其實,北京西郊的大覺寺裡也有。菩提樹是神樹,特別賦有靈氣兒,不是善良的人養不活。
  • 分不清無憂樹、菩提樹和娑羅雙樹?一招教您如何區分
    禪境大觀中無憂樹上開放著暗紅色的花朵,樹下的山石和白砂,則象徵著自然界的各種景觀,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雲霧,石頭寓意著大山。菩提樹,屬於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高達15-25米,「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 香山有棵「菩提樹」
    相傳,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後來佛教視菩提樹為「聖樹」。   菩提樹屬桑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5米,直徑可達2米。
  • 行走印度:鹿野苑掩於廢墟 菩提樹幾度輪迴【2】
    菩提樹下,悉達多頓悟成佛   備受尊崇的大菩提樹位於摩訶菩提寺中。昔日佛祖打坐的方寸之地,如今已成聖地。這座巍峨的寺廟高52米,形如金字塔。頂部有逐層漸小的傘蓋,四面的佛像浮雕精緻莊嚴。整個大殿由石頭雕造,朝拜者一進佛殿,就能看到高臺上金色的釋迦牟尼大佛。
  • 巴拉格宗崖壁上千年菩提樹顯佛性,引得當地人前去參拜許願
    在佛教傳說中,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年輕時為了擺脫生老病死之苦,解救眾生,尋求人生的真諦,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最終獲得了大徹大悟,參透了佛性。之後佛教就把菩提樹奉為聖樹,而且信奉佛教的印度更是把菩提樹當做國樹。雲南地區信奉佛教的人很多,在這些人家,只要有兒子出生,他們就會在兒子出生當天種下一顆菩提樹,寄託下對兒子健康成長的期待。
  • 菩提樹是佛教聖樹,也是印度國樹
    漳州長泰林墩龍虎公園裡有一棵菩提樹,高聳入雲,枯葉稀枝,依然壯觀。菩提樹,又名畢缽羅樹,既是佛教聖樹,又是印度國樹。菩提樹原產於印度,然而,它與佛教淵源頗深。菩提在佛教裡的寓意:覺悟、智慧的意思。菩提樹是桑科大喬木,也有季節性枯黃落葉期,黃白色的樹幹,高聳挺拔,花瓣隱藏於花託之中,樹籽可以用來製作佛珠。據說:兩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佛,原來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王國的王子,他年輕的時候,為了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境界,拯救人間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選擇放棄王位的繼承,和王族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家修煉,尋找人生的真諦。
  • 為什麼菩提樹稱為聖樹?
    越過尼連禪河,釋迦牟尼獨自來伽闍山附近一座小山下的靜謐之處。他老遠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靜靜地躺在綿延起伏的高原上。在這片森林裡有一株獨特而繁茂的菩提樹,樹身寬廣,足以萌覆三四人而有餘。釋迦牟尼獨自走到菩提樹下,摒除雜念,莊嚴發下誓願道:「我要坐在這棵樹下,直至證得真意。
  • 菩提樹的作用,好處很多!智慧的象徵
    那麼菩提樹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受這麼多人所追求呢?它有哪些美好的寓意?關於菩提樹有很多典故,尤其是和佛教聯繫在一起。菩提一詞是從佛教大國印度傳來的,本意是智慧的意思。在傳說中的釋迦牟尼也就是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修道成佛。但是我們今天不講典故只講菩提樹本身。菩提樹生活在東南亞等地,在亞熱帶和熱帶比較多見。但也有一些地方同樣生長著菩提樹。
  • 星辰文藝|鄒崑山:菩提樹下
    進入山門,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樹,大家圍樹站立,聽導遊講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故事。這位家境富裕的王子,娶妻生子後出家修行,說法教化,在菩提樹下靜坐禪定七七四十九天,終於頓悟佛道。這故事在我聽來新鮮而有趣。所謂的頓悟,我想,應該是專心致志而導致認知的飛躍吧!  南普陀寺的格局和一般廟宇相似,進門兩旁便是四大金剛,威嚴勇猛,首先給人一種肅穆的心理暗示,產生敬畏。
  • 【朝聖指南】妙金山菩提園:身植菩提樹 心發菩提因
    佛教源於佛祖釋迦牟尼的教化,佛陀的生平與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降生於無憂樹下、得道於菩提樹下、涅盤於娑羅樹下、弟子首次結集於七葉樹下······並且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也和樹有著不解之緣。妙金山的菩提樹是世界各地信眾為敬造108米海上觀音而發心認植的。發菩提心,種菩提樹,會有不可限量之功德。相傳菩提樹的生長周期為500年。種菩提樹即種福田,種福田則有福報,將智慧與慈悲播種於人間,功德無量,福報久遠。在舉世無雙的108米南山觀音像前認植一棵代表心願的菩提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殊勝緣份。
  • 中國一棵千年菩提樹,竟然長出「佛手」,五指分明被當地人朝拜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顆菩提樹它竟一夜長出一隻「佛手」,五根手指清晰可見,抓著一旁的山壁縫隙,吸引信徒們爭相朝聖,就連西藏高僧都遠道而來一睹奇觀,他開金口直呼,佛手能帶來好運!高僧預言後這棵樹引來了各地遊客的參拜和圍觀。香格裡拉巴拉格宗風景區是一個峽谷風貌,裡面有青山湖泊,飛禽走獸,還有各種色彩鮮豔的石頭和鮮花。
  • 印度朝聖之旅,感受佛教文化,菩提樹下靜靜心
    除藍毗尼在尼泊爾,是釋迦牟尼佛祖出生地之外,其餘七大景點全部在印度。印象最深的是釋迦牟尼佛祖成佛的地方--菩提樹下。菩提樹下虔誠禮佛當年喬達摩.悉達多來到菩提樹下,用草鋪了個座位,面朝東方盤腿而坐,發誓
  • 印度佛教聖樹——釋迦牟尼佛悟道處菩提樹遭砍傷(圖)
    菩提樹(資料圖片)。當年,釋迦牟尼來到菩提樹下,在所鋪草座上面靜坐。他發誓:「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佛經稱此座為金剛座) 佛教在線7月21日訊 據德新社駐新德裡記者7月20日報導:日前,一群不法分子心狠手辣地將位於印度的佛教聖樹——釋迦牟尼成道處的菩提樹砍下一根樹枝。這棵菩提樹位於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Bihar state),樹齡110歲。
  • 佛陀成道處——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
    摩伽陀國的伽耶城,是2500年前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地方,位於今印度北部恆河支流帕爾古河岸,比哈爾邦中部格雅城南11公裡的地方,東距加爾各答約150公裡。伽耶城也因此成為全世界的佛教聖地,而名聞遐邇。在大菩提寺的背後,則是聞名於世的菩提樹,相傳釋迦牟尼當年就是在這棵菩提樹下悟道成佛。這棵大菩提樹枝葉繁茂,頂如華蓋,鬱鬱蔥蔥,一派生機,雖然這樣的樹在印度是十分常見的樹,但因為這棵菩提樹與佛陀成道的因緣,而被奉為聖樹。凡是到此朝聖的人,無不到此菩提樹下頂禮膜拜。
  • 山花水韻菩提樹
    南山植物園菩提樹 蔡律攝  在植物園溫室,有一棵樹形高大、枝繁葉茂的菩提樹,佛教一直視菩提樹為聖樹,在東南亞各國和印度、斯裡蘭卡各地的寺廟中都有種植,印度的菩提樹為國樹。相傳佛教有三大聖樹之說,分別是菩提樹(桑科榕屬)、無憂樹(又名無憂花,蘇木科無憂樹屬)和娑羅樹(龍腦香科娑羅樹屬,注意是娑羅而非梭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於無憂樹下,而得道頓悟於菩提樹下,最後涅槃於兩棵娑羅樹間。
  • 勐煥大金塔丨傳說中,釋迦牟尼在這棵聖菩提樹下覺悟成佛
    傳說釋迦牟尼生前轉世為金雞阿鸞時,就生活於這裡,佛涅槃數百年後,佛教弟子召罕大為傳播佛祖教義,在此山修煉。為給召罕大一個修練的好環境,野草和荊棘全部讓開,故稱為雷牙讓山,爾後又建了佛塔,自古是人們公認的佛教聖地。
  • 菩提伽耶:釋迦牟尼頓悟成佛 佛教信眾心中聖地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這裡是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地,故這座小城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它位於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公裡處,主要遺蹟包括菩提樹、摩訶菩提佛寺,(又譯為大菩提寺或大覺寺)、金剛座等。摩訶菩提佛寺主體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質地為硬質砂巖,塔高50米。
  • 菩提樹下的頓悟,佛教的誕生
    他,就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本名叫喬答摩悉達多,是一位王子。公元前6世紀出生在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國他的父親就是當時的國王淨飯王。悉達多的母親在生他之後的第七天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姨母撫養長大的。從小悉達多就特別聰明,無論什麼事情一學就會,而且對任何事情都願意問為什麼,非要得出答案不可。
  • 釋迦牟尼成佛地—印度菩提伽耶 摩訶菩提寺
    世界佛都菩提迦耶,佛陀曾在這裡苦修,直至受到牧羊女乳糜的供養後度過尼連禪河,來到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冥想七七四十九日之後正得大覺,頓悟成佛。菩提迦耶的大正覺塔,是佛陀成道的象徵,這裡還有全球最大的金剛寶座塔。菩提伽耶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