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稱的棲霞山,正迎來一年最美好的時節,也孕育著最斑斕多彩的發展藍圖。11月14日,《棲霞勝境》2019南京棲霞山文化活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規劃。記者了解到,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棲霞山文化顧問。本周,海內外專家「對話」棲霞山,「紅楓藝術之夜」點亮夜空,「棲霞勝境」IP全新開啟……
文化鑄魂,重塑「棲霞勝境」IP
已入深秋,棲霞山「賞楓」客流如織。作為中國四大賞楓名山之一,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背後是棲霞人的久久為功、推陳出新。據介紹,根據林相設計,棲霞山近5年來,先後補種紅葉樹種達5萬株。景區內涵不斷升級,陸羽茶莊、天街等一批景點初步建成,「北香山,南棲霞」正成為全國聞名的賞秋品牌。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一個全新的「棲霞勝境」IP正在開啟。時值第十九屆棲霞山紅楓藝術節舉行,棲霞山管委會將聘請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棲霞山文化顧問。11月16日,南京大學、棲霞區政府和南京市文旅局聯合舉辦2019中國南京「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棲霞文化高峰對話,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節、文化專家代表與會。11月16日晚,將舉行2019中國南京棲霞山紅楓文化藝術之夜,通過「山水棲霞」「人文棲霞」「智慧棲霞」三大篇章,將立體描繪「棲霞勝境」的全新形象。
「棲霞勝境」這一久負盛名的金陵印象,正不斷生發出新的內涵。首屆「品讀棲霞山 感同金陵史」的楹聯徵集活動,從5000餘副應徵作品出選出76副佳作;首屆「棲霞勝境」新詩歌大賽正在進行之中,景區將設「詩詞碑廊」展示新篇佳作;棲霞山與《大眾攝影》雜誌聯手,已啟動首屆「棲霞勝境」攝影大賽;結合棲霞山獨特的地質文化,開發地質文化研學遊活動;依託「棲霞寶藏」,開展玉佛樓珍寶展、古籍特展;正在積極籌辦全國書法大賽,並邀請書法名家舉辦筆會活動。
項目引領,擘畫「山水城林」新版圖
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寧鎮揚同城化推進等戰略交匯疊加,南京市委加速推進紫東地區發展。棲霞山板塊這一「山水城林」集大成者,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
交通設施建設正全面加速,推動這一區域由生地變熟地、成熱土。南京地鐵6號線12月將正式開工,在棲霞山設有廣廳、紅梅兩個站點,2022年運營後南京南站和祿口機場可直達景區入口。投資27億元的312國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正穩步實施,棲霞大道大中修項目已竣工交付。明年,天佑路下穿滬寧鐵路工程將提前完工。屆時棲霞山景區3公裡可達地鐵4號線仙林湖站、2號線經天路站,紅楓新城區將與仙林大學城聯網成片。
棲霞山始終堅持重大項目引領建設。棲霞山管委會副主任、棲霞山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瑋介紹,今年棲霞山板塊列入省市重大建設項目共計4個。其中,棲霞山國際郵輪主題綜合項目,總投資15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全國首個江海聯運的綜合型國際郵輪母港。棲霞山南麓的何家山頤養小鎮項目,總投資30億元,定位於打造寧鎮揚乃至長三角地區頤養產業高地。棲霞山非遺文創小鎮項目,總投資20億元。目前,文創小鎮已經完成部分明清和民國風格建築,明年底將現雛形。棲霞廣廳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重點打造演藝劇場、博物館、商業街、城市綜合體、主題賓館等旅遊設施。項目建成後,這裡將成為新的旅遊目的地,打造集文化體驗、生態休閒的大型文旅綜合體。
產城融合,崛起紫東文旅新地標
「時間上由秋棲霞向四季棲霞延伸,空間上由棲霞山核心景區向棲霞山四周各旅遊景點板塊延伸,實現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棲霞山管委會主任、棲霞街道工委書記、棲霞山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學敏介紹,棲霞山片區將成為全域旅遊、產城融合、城景一體的典範。
會上發布了南京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整體規劃。整個片區包括棲霞山、何家山、南象山、北象山及其周邊地塊,總用地面積約19.18平方公裡。將打造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典範。
根據規劃,在文化與旅遊方面,棲霞山將實現「文旅共生」。片區規劃建設充分利用山水生態優勢,保護和挖掘佛教文化、紅葉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在棲霞山周邊將陸續建設棲霞廣廳文化廣場、棲霞山非遺文創街、大型實景演出等一批文旅項目。在生態環境提升方面,實現「山水相連」。規劃從九鄉河引水至鳳翔峰、虎山、龍山山頂,恢復景區桃花澗和中峰澗水景,並利用其現狀地形落差,形成跌瀑景觀。在居住和旅遊融合方面,實現「居旅共享」。
通訊員 馮欣爽 記者 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