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擔任棲霞山文化顧問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稱的棲霞山,正迎來一年最美好的時節,也孕育著最斑斕多彩的發展藍圖。11月14日,《棲霞勝境》2019南京棲霞山文化活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規劃。記者了解到,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棲霞山文化顧問。本周,海內外專家「對話」棲霞山,「紅楓藝術之夜」點亮夜空,「棲霞勝境」IP全新開啟……

文化鑄魂,重塑「棲霞勝境」IP

已入深秋,棲霞山「賞楓」客流如織。作為中國四大賞楓名山之一,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背後是棲霞人的久久為功、推陳出新。據介紹,根據林相設計,棲霞山近5年來,先後補種紅葉樹種達5萬株。景區內涵不斷升級,陸羽茶莊、天街等一批景點初步建成,「北香山,南棲霞」正成為全國聞名的賞秋品牌。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一個全新的「棲霞勝境」IP正在開啟。時值第十九屆棲霞山紅楓藝術節舉行,棲霞山管委會將聘請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棲霞山文化顧問。11月16日,南京大學、棲霞區政府和南京市文旅局聯合舉辦2019中國南京「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棲霞文化高峰對話,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節、文化專家代表與會。11月16日晚,將舉行2019中國南京棲霞山紅楓文化藝術之夜,通過「山水棲霞」「人文棲霞」「智慧棲霞」三大篇章,將立體描繪「棲霞勝境」的全新形象。

「棲霞勝境」這一久負盛名的金陵印象,正不斷生發出新的內涵。首屆「品讀棲霞山 感同金陵史」的楹聯徵集活動,從5000餘副應徵作品出選出76副佳作;首屆「棲霞勝境」新詩歌大賽正在進行之中,景區將設「詩詞碑廊」展示新篇佳作;棲霞山與《大眾攝影》雜誌聯手,已啟動首屆「棲霞勝境」攝影大賽;結合棲霞山獨特的地質文化,開發地質文化研學遊活動;依託「棲霞寶藏」,開展玉佛樓珍寶展、古籍特展;正在積極籌辦全國書法大賽,並邀請書法名家舉辦筆會活動。

項目引領,擘畫「山水城林」新版圖

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寧鎮揚同城化推進等戰略交匯疊加,南京市委加速推進紫東地區發展。棲霞山板塊這一「山水城林」集大成者,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

交通設施建設正全面加速,推動這一區域由生地變熟地、成熱土。南京地鐵6號線12月將正式開工,在棲霞山設有廣廳、紅梅兩個站點,2022年運營後南京南站和祿口機場可直達景區入口。投資27億元的312國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正穩步實施,棲霞大道大中修項目已竣工交付。明年,天佑路下穿滬寧鐵路工程將提前完工。屆時棲霞山景區3公裡可達地鐵4號線仙林湖站、2號線經天路站,紅楓新城區將與仙林大學城聯網成片。

棲霞山始終堅持重大項目引領建設。棲霞山管委會副主任、棲霞山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瑋介紹,今年棲霞山板塊列入省市重大建設項目共計4個。其中,棲霞山國際郵輪主題綜合項目,總投資15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全國首個江海聯運的綜合型國際郵輪母港。棲霞山南麓的何家山頤養小鎮項目,總投資30億元,定位於打造寧鎮揚乃至長三角地區頤養產業高地。棲霞山非遺文創小鎮項目,總投資20億元。目前,文創小鎮已經完成部分明清和民國風格建築,明年底將現雛形。棲霞廣廳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重點打造演藝劇場、博物館、商業街、城市綜合體、主題賓館等旅遊設施。項目建成後,這裡將成為新的旅遊目的地,打造集文化體驗、生態休閒的大型文旅綜合體。

產城融合,崛起紫東文旅新地標

「時間上由秋棲霞向四季棲霞延伸,空間上由棲霞山核心景區向棲霞山四周各旅遊景點板塊延伸,實現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棲霞山管委會主任、棲霞街道工委書記、棲霞山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學敏介紹,棲霞山片區將成為全域旅遊、產城融合、城景一體的典範。

會上發布了南京棲霞山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整體規劃。整個片區包括棲霞山、何家山、南象山、北象山及其周邊地塊,總用地面積約19.18平方公裡。將打造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典範。

根據規劃,在文化與旅遊方面,棲霞山將實現「文旅共生」。片區規劃建設充分利用山水生態優勢,保護和挖掘佛教文化、紅葉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在棲霞山周邊將陸續建設棲霞廣廳文化廣場、棲霞山非遺文創街、大型實景演出等一批文旅項目。在生態環境提升方面,實現「山水相連」。規劃從九鄉河引水至鳳翔峰、虎山、龍山山頂,恢復景區桃花澗和中峰澗水景,並利用其現狀地形落差,形成跌瀑景觀。在居住和旅遊融合方面,實現「居旅共享」。

通訊員 馮欣爽 記者 仲永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點讚河南博物院:「這就是好的博物館」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 11月10日上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做客河南博物院,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主題,從神秘又美麗的故宮開始,講述中國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之路,最後大方點讚:「河南博物院就是好的博物館!」
  •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天水「隴右講堂」
    每日甘肅網天水8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今天上午,「隴右講堂」第76講特邀原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天水市博物館明道堂作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學術講座。
  •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最欣慰來故宮的年輕人多了   曾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平安故宮·思行文叢·壬辰集》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  4月8日,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65歲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當日卸任,52歲的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一位工作人員當日對記者確認,王旭東已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目前各項交接工作正在展開。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我和成都有不解之緣
    12月1日,「文化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舉行。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主講嘉賓,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為主題,講述了他與故宮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對成都的看法。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右)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左)贈送禮物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周晶 孫娜)24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題為《堅持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的專題報告。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 為文化管理者留下一個新標杆
    「入宮」7年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了。4月8日傍晚,這個消息,毫無意外衝進熱搜前十。繼任者,同樣也是一家著名文化單位的管理者: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對這個名字,大家普遍比較陌生,反而對他的前兩任院長,也是兩位杭州人——「敦煌守護神」常書鴻、「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更熟悉。實際上王旭東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已經4年。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4日在北京表示,「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地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他同時宣布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在當日舉行的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單霽翔做了演講。這些年人們對這位故宮掌門人的熟悉超過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西北大學講課啦!力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11月4日晚,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體育館為300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傳承·融合·新生
  • 上新了故宮!單霽翔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新院長來自敦煌!
    4月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單霽翔為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王旭東,男,1967年生於甘肅山丹。
  • 單霽翔成都回顧7年院長生涯:故宮博物院院長是高風險崗位
    上個月,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在他任期內,故宮口紅、故宮火鍋、故宮夜遊、故宮貓等,不斷刷新大家對博物館固有的沉悶印象,單霽翔本人就成了故宮最大的「網紅」。5月11日下午3點,單霽翔亮相成都市龍泉第七中學,為成都市民講關於紫禁城的那些事。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將來阜陽
    日前,據從阜陽市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為恢復文旅市場活力,激發消費潛力,提升阜陽旅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市政府聯合省文化和旅遊廳,整合全域旅遊資源,深化「皖北人遊皖北」活動,我市決定於9月19日至10月19日舉行「阜陽市全域旅遊推廣月」活動。
  • 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名單 單霽翔簡歷資料照片
    單霽翔  單霽翔,研究館員、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早在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學期間,開始從事關於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2012年1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為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給長郡中學學子回話了!
    令人欣喜的是,單院長為我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宮看門人』的『中國故事』。」5月18日,正值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長郡中學升旗儀式上,來自學校覺園記者站、高二1820班的易璟煜同學分享了她寫信邀請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湖南學子講述故宮故事的緣由和初衷。
  • 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重慶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是有恩的
    11月1日,在第六屆中國網絡正能量一江山論壇(重慶)峰會第三場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探索,就創新運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手段,讓寶貴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作了生動講解。
  • 單霽翔:清華高材生,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官至副部級,現狀如何?
    單霽翔:清華高材生,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官至副部級,現狀如何?故宮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也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集大成者。因而,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向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
  • 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原標題:馮明珠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圖/中新網   在臺北故宮服務38年,於今年隨臺灣政黨輪替卸下重擔的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昨天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研究院聘任的顧問均為德高望重、學養深厚的學者,負責對故宮學術發展建言獻策,參與學術評判。馮明珠系迄今第五位。前四位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著名古文獻專家李致忠、德國海德堡大學科學院院士雷德侯教授和英國牛津大學前副校長傑西卡·羅森女勳爵。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要把大運河的歷史鏈條完整地保護
    「大運河漂來紫禁城」,這是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的一句形象說法。建造紫禁城所用的相當一部分磚石、木料和工匠,正是順著運河而來,運河成就了紫禁城,也因此置身於與歷史文化和當下的深層互動中。
  • 尚品宅配國潮文化大課「開課」,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文創...
    (騰訊家居/優居新媒體總編輯、優居研究院院長張永志)  讓宮廷文化「活」起來  文創產品必須貼近生活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帶來了《「住」在故宮,故宮文化「活」起來》的主題演講。單霽翔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故宮文物保護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工作,在任期間,通過網際網路文化、紀錄片、綜藝以及新零售文創等形式,將故宮打造成為了一個受年輕人喜愛的超級網紅IP。
  • 德州永盛齋扒雞與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先生濟南再聚首!
    12月6日,由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組織舉辦的「那一刻 幸福年味暨單霽翔院長文化講座」在濟南南郊賓館舉行。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現任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先生親臨現場做了以故宮元素為主題的文化講座,來自省內外的數百位嘉賓聆聽了單霽翔院長的講座,德州永盛齋扒雞集團也應邀也參加了本次活動。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蘭大
    就是這一錘,中國擁有了第55處世界文化遺產,一躍成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實證了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存在。這一錘的背後,是數代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