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後環節藏貓膩
不只是機票價格亂象環生。和一般購物形式不同,要購買機票,消費者要先向票代進行支付,票代再向航空公司申請出票,不少麻煩也就發生在消費者付款之後。
在攜程網、去哪兒網等在線機票銷售平臺,不少機票代理都執行的是「購買後不得退改籤」的政策。
張熙向本報記者介紹,除了部分特價票確實是航空公司的規定外,也有很多機票不能退改籤是因為機票本身是團體票形式出的,「比如『散拼團』,按照我們公司的規定,這種票要退改籤是必須整體辦理,不能單個進行。」
但對於可以退改籤的機票也並不安全。一位成都的消費者向本報記者回憶,曾通過攜程網購買機票,但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改籤了航班,直到到了機場登機才被告知其行程被改動。
類似的情況並非個案,張熙回憶她也不止一次遇到過類似情況:乘客到了機場發現自己的航班被改籤到其他航班,但其本人卻從未聯繫過航空公司修改行程。
張熙解釋,儘管航空公司要求,改退籤航班必須是乘客訂票時登記的電話打來告知其航班號和身份信息才能更改,但在不少時候,票代向航空公司提供的並非乘客本人的聯繫方式而是票代的電話,加上票代也知道乘客的身份證號碼和航班信息,因此整個修改行程的過程中乘客都可能被蒙在鼓裡。
在同一航線上,早上七八點前和晚上七八點以後的航班因為時段較差,銷售一般不如白天其他時間的航班,因此機票的折扣也會相對更多,價格更便宜。「之所以票代會瞞著乘客進行退改籤,目的就是賺取同一天不同航班間的差價。」
也有很多時候是票代嫌退改籤手續繁瑣而不願為乘客進行退改籤。張熙介紹,因為航空公司和票代之間是一段時間才結算一次費用,「比如一個月結一次」,並非每一筆都單獨結帳,因此消費者從票代出票後如果需要退改籤,就必須由票代進行處理,涉及的費用返還還是要先從航空公司回到票代後才能回到乘客手中。
行程結束,卻並不意味著機票帶來的麻煩就此告終。去哪兒網站上為數不少的票代都執行不向乘客寄送行程單的政策。本報記者在去哪兒網訂購了一張價格實際高於航空公司官方售價的機票後注意到,出票的票代千翼達航空稱因所購買機票為「低碳價格」,因此不提供行程單。
而上海的一位白領人士也對本報記者透露,今年7月在攜程網購買的一張機票,被攜程以其中包含30元積分折扣為由拒絕寄送電子客票行程單,稱僅能開出普通發票,並且不能開出單位名稱抬頭的機打發票。但在他訂票前後,並未從攜程網站上或攜程客服方面收到任何提醒,直到他選擇通過網絡公開投訴後才得到攜程的回應,並且對方稱這是「特事特辦」。
票代不願意開具行程單的原因很簡單:少交稅。張熙介紹,可作為乘客報銷憑證的國內電子客票行程單上蓋有國家稅務總局的發票監製章,行程單一旦列印出來,中航信的系統就肯定會有記錄,稅務部門就可以追溯到這張機票從而進行徵稅。「很多時候在機場,我們的櫃檯工作人員會遇到有乘客拿著一張寫著航班信息的A4紙,以為這就是票代提供給他們的行程單。」
張熙認為,消費者如果選擇出行,在看到合適的機票價格後就應該果斷購票,不要太過於相信特價票的存在。「除非是運氣特別好,一般來說,越是低價的機票,其退改籤的限制條件就越多,在值機、登機等環節的優待服務就越少。」
「國內機票體系已經越來越透明,不可能一直存在遠遠低於平常價格又是正規渠道出來的機票。除非是有些新的航空公司開航或者新航線開通,通過一些很短期很少量的特價促銷來打響名聲,但大多數時候傳統航空公司是不願意做這樣的賠本生意的。」張熙指出。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熙、劉晨為化名)
為了賺取同一天不同航班間的差價,票代也有可能會瞞著乘客進行退改籤
賣得便宜賺得多
這些經銷商在計算自己留下5個點佣金之後還有利潤可圖時,就有可能將回扣中其他15個點貼在機票中讓給旅客
記者登錄去哪兒網,查詢10月15日從上海浦東飛往成都雙流機場的機票,去哪兒網上顯示的票價最低的是四川航空公司3U8964航班,價格為502元。但是川航的官網上此班航班最低的價格卻為560元,有旅客不禁要問這些機票代理銷售這麼低的機票有利潤可賺麼?
國內某在線旅遊網站相關負責人直言:「要永遠記住官網上面出現的價格肯定不是最低的,但是機票代理也不會做虧本的生意。」
在他看來,機票代理會利用多種形式,讓機票代理處出的機票永遠低於航空公司的官網。最主要也是業內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旅行社或是機票代理只賺回佣錢,利用儘可能大的折扣銷售更多的機票。
長期以來,國內機票代理商一直掌握著90%以上的機票市場。這也使得他們在與航空公司的談判與博弈中掌握了相當大的主動權。他們一直享受著航空公司提供的「3+X」佣金——這意味著OTA(在線旅遊)銷售一張機票至少可以獲取3個點的佣金,而僅僅依靠航空的佣金,大多數機票代理就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潤。
例如國內某航空公司和一家旅行社或是大型的一級代理商籤下5折機票的協議,協議中會註明每銷售一張機票,航空公司會按照每張票3個點的佣金返給旅行社或是代理商。
此時代理商為了出量,選擇了不加價銷售機票,還是會以5折的價格將機票出售給旅客,低價換來的是更多的旅客購買,而此時依靠每張機票中賺取3個點的佣金代理商們也賺取著相當的利潤。
3個點的佣金並不能滿足代理商們的胃口,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商人的本質。
有些航空公司甚至還會和機票代理籤訂類似於對賭的協議。上述人士打了個比方,例如協議中航空公司方面會規定機票代理商一個月一次性購買500萬以上的機票,將給予可能高達10個點的佣金,而達到2000萬以上的採購量,機票代理們的佣金將有可能達到可觀的20個點。
有些代理商為了博取10個點甚至是20個點的高額佣金,會想辦法儘可能低價銷售機票。這些經銷商在計算自己留下5個點佣金之後還有利潤可圖時,就有可能將回扣中其他15個點貼在機票中讓給旅客,特價機票就由此產生,該機票代理的銷售量也就由此攀升。
一些機票代理也因為銷量成績優秀而成為航空公司的金牌銷售商,在來年進行新一輪談判時依靠這一成績,機票代理商們也能在和航空公司的博弈中佔得主動地位,同時更多的優惠政策也會向這些金牌銷售商傾斜。
但伴隨著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包銷的2000萬的機票沒能夠賣完,機票代理可能將自己承擔這一損失,與此同時,機票代理商們也要在前期就向航空公司進行機票的支付,高額的墊資也成為機票代理們薄利多銷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