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進口中國商品需求太大,美國出口商遭遇貨櫃短缺

2020-12-16 環球時報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5日報導,隨著美國零售商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節日季」備貨,來自亞洲的進口量出現激增。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出口商遭遇運力嚴重不足的狀況。如今,美國農產品生產商現在正努力尋找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貨櫃,以便將產品送到海外買家手中。

業內人士表示:貨櫃公司為了滿足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強勁需求,正在匆匆忙忙地卸貨,並將空的貨櫃運回亞洲。但這使得美國出口商可以用來裝大豆、木材、棉花和其他產品的箱子數量越來越少。

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的執行董事彼得-弗裡德曼(Peter Friedmann)說:「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應對真正的緊急情況,承運商拒絕接單跨太平洋的農產品出口業務,並取消了已訂的農產品出口業務。美國正被國外市場拒之門外」

報導指出,這種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橫跨太平洋的貨物價值嚴重不平衡所造成的。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包括大量的電子產品、服裝、玩具和其他製成品;美國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市場價值較低的大宗農產品以及食品和飲料上。

洛杉磯港是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最大門戶

在繁忙的夏季,貨櫃短缺的情況並不罕見。但今年需求量更為巨大,在幾個月內從歷史最低點急劇上升到歷史最高點,短缺情況甚至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的港口。

美國對進口貨物的高需求,促使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海港的貨櫃運費超過4000美元/貨櫃。然而,最近幾周從洛杉磯到上海的貨櫃運費,平均價格為518美元/貨櫃。

對於承運商來說,這意味著,與其等待貨櫃在美國內陸轉運幾周,然後再返回沿海口岸,不如把貨櫃直接「趕回」亞洲,因為那樣做利潤更大

德國貨櫃公司赫伯羅特(Hapag-Lloyd AG)的發言人尼爾斯·豪普特(Nils Haupt)說:「需求是由美國消費者拉動的,他們正在訂購體育器材、娛樂設備和家具等商品。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船隻已經滿載,中國方面對空箱的需求量很大。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明年第一季度。」

報導稱,疫情導致城市封鎖延長,全球貿易量因而驟減。在此之後,美國的進口潮在仲夏時節興起。因消費需求回升,美國大型零售商爭相補充早先在疫情期間耗盡的庫存,開始從亞洲進口更多商品,以填滿貨架和電商倉庫。

一份全球港口追蹤報告顯示,9月份美國主要港口接收了211萬個貨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5%,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高月度記錄。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說:「我們看到,為了補充庫存,進口的商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他們對這些商品的處理速度不夠快。我們的貨櫃堆了6層之高,在碼頭的停留時間幾乎增加了一倍,達到4天以上。這是條單行道,空箱是最後一個被處理的。」

而在附近的長灘港,10月份處理的出港空箱比裝載貨物的貨櫃還多出88903個。塞羅卡說,疫情加劇了這一情況,因為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措施,在倉庫和碼頭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少。

貿易不平衡正在影響世界各地的港口和航運公司。在韓國,政府官員召集了貨櫃公司的高管,警告他們不要違反與韓國出口商籤訂的合同。此前有投訴稱,在中國運費上漲的背景下,有空箱子被送到了中國。

中國和新加坡的貨運經紀人表示,他們收到了運送出口貨物的大量請求。上海的一位中間商說:「所有(靠港的)空貨櫃都被客戶競相預訂。我們已經有十多年沒見過這樣大的需求量了。」

隨著美國零售商繼續以創紀錄的數量進貨,行業高管預計,這種失衡和出口裝備短缺的情況將持續整個美國「節日季」。紐約諮詢公司Ocean Audit Inc.的執行長史蒂夫·費雷拉(Steve Ferreira)說:「以往航運旺季是從8月到10月初,但今年的航運旺季從7月就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

(編輯:GH)

相關焦點

  • 上海港口貨櫃嚴重短缺:出口激增 運費暴漲
    事實證明,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貨櫃短缺。隨著出口商急於履行交貨合同和承諾,從中國發貨的運費自3月份以來飆升了300%以上。上海一家國際貨運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熊華德說:「在我從事貨運行業的25年裡,我從未見過貨櫃如此嚴重短缺的情況。不管是好是壞,新冠肺炎疫情給上海的航運業帶來了巨大變化。」
  • 美國港口嚴重擁堵,貨櫃倉儲費高漲,船公司停運該國農產品貨櫃
    ▲中國-美西海岸運價飆升趨勢 預計進口需求在未來幾周仍保持強勁,美西海岸的交通擁堵和延誤也將持續。 美國的倉儲費將上漲 另外,馬士基還將對美國貨櫃存儲附加費進行更改,進出口貨櫃的倉儲每天將統一收取50美元/箱。 自2020年11月26日起,在美國由碼頭堆場至內地堆場的預拖貨櫃,將收取每天50美元/貨櫃的固定倉儲費用,以避免存放貨櫃,並只適用於乾貨。
  • ...全球運輸貨櫃短缺促使成本創新高 從中國至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全球面臨貨櫃短缺問題促使貨運成本創新高紀錄,中國11月出口額隨製造業復甦且外國需求強勁,但國內近期卻每出口3個貨櫃才進口1個貨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使貨櫃返回中國的時程延誤。
  • 泰國貨櫃短缺超150萬個!高運價限制曼谷、林查班的貨物供應鏈
    由於航運公司優先考慮滿足中國和越南的運力,貨主們表示,泰國的貨櫃短缺正在困擾著供應鏈。根據《曼谷郵報》(Bangkok Post)的報導,泰國貿易委員會(Thailand board of trade)估計該國在2020年貨櫃短缺達150萬個,這促使了泰國政府出面介入,承諾補貼空箱進口費用,期限最長可達6個月。
  • 臺灣:船公司不得在貨櫃短缺的情況下提價
    2020-12-22 22:55:45 來源: 物流巴巴網 舉報   中國臺灣交通部門
  • 美西擁堵加劇,日均超20艘貨櫃排隊等待靠泊!
    他補充稱,需求飆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消費者對通常用於度假、外出就餐和娛樂的支出進行了重新分配。根據Blue Alpha Capital的數據顯示,儘管進口數據為正值,但美國11月出口下降4.2%,連續第9個月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貿易失衡,每筆出口的進口負載比達到接近歷史紀錄的2.32。
  • 澳媒:中國成最大牛肉進口國 澳出口商因這事急了
    原標題:澳媒:中澳關係緊張急壞澳牛肉出口商澳大利亞「昆士蘭鄉村生活新聞網」3月12日文章,原題:新報告稱,貿易緊張危及澳大利亞在中國牛肉市場的地位 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牛肉進口國。他說,去年8月,中國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國際牛肉貿易的頭號角色。奎爾蒂說:「10年前,肉類貿易商進辦公室時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美國市場今天怎麼樣?』」現在,他們關心的是中國市場。奎爾蒂預計,2019年中國的牛肉直接進口將增加21%達到大約130萬噸。
  • 瘋狂的「箱子」的背後:貨櫃短缺開始影響出口
    Refinitiv Eikon數據顯示,從中國到美國東海岸的一個40英尺貨櫃的租賃費本周飆升至近5000美元,較6月1日增加了85%。招商證券分析認為,貨櫃短缺價格暴漲主要受出口復甦和貨櫃供給短缺影響。在出口方面,中國的出口貨物大多數通過貨櫃進行海上運輸。
  • 要不是美國港口堵成這樣,中國11月貿易順差可能不止754億美元
    他補充稱,需求飆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消費者對通常用於度假、外出就餐和娛樂的支出進行了重新分配。根據Blue Alpha Capital的數據顯示,儘管進口數據為正值,但美國11月出口下降4.2%,連續第9個月下降,進一步加劇了貿易失衡,每筆出口的進口負載比達到接近歷史紀錄的2.32。
  • 中美貿易火爆下,美國自華進口貨櫃增19%!美企起訴美國加收稅
    據日經中文網10月13日最新報導,美國調查機構Descartes Datamyne於10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 9月,從亞洲地區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數量約達164.8萬個(按20英尺貨櫃換算),其中,來自中國貨櫃數量約達到105.3
  • 美國前10大港口貨櫃進口飆升25%!疫情之下美國人狂掃中國貨
    在消費需求沒有減弱的情況下,上個月美國前10大港口的貨櫃進口量比上年同期飆升了25%,這進一步加劇了貨櫃的失衡。跨太平洋航運公司的提前預訂表明,美國進口熱潮至少將持續到2月的中國春節,美國進口吞吐量可能會保持在高位。
  • 美媒:中國貨櫃飛彈把貨輪變成軍艦,把商業港口變成飛彈基地
    本報特約記者 楊曉豐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7日報導稱,中國正在研發可以從貨櫃發射的遠程巡航飛彈,這種偽裝性極強的武器可以把貨輪變成軍艦,把商業港口變成飛彈基地。但專家表示,這種報導臆想成分太大,違背了基本的軍事常識。據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這種新型飛彈是一種基於中國某型先進反艦飛彈的對陸打擊飛彈,可以從外形偽裝成標準貨櫃的作戰模塊上發射,目前已進入飛行測試階段,未來還可能外銷。美媒稱,該型中國飛彈仿自俄制「俱樂部-K」。
  • 由於缺少空貨櫃,越南出口面臨困難
    《越通社》12月10日報導,年末是企業加快出口,服務聖誕節及元旦消費需求的時間節點,但越南幾乎所有出口行業都遇到共同的難題,即缺少空貨櫃裝貨及海運價格暴漲等,使許多企業擔憂。據越南物流服務企業協會調查顯示,近40%的企業表示,遇到沒有空箱的難題。企業表示,缺箱的情況從9月份已經開始,越接近年末,情況越嚴重。航運價格也已暴漲了4-5倍。
  • 美媒:過去三周美國收到超百個申請要求減免中國進口產品關稅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5日消息,CNN13日報導,隨著美國疫情蔓延,洗手液、消毒液、溫度計等產品出現短缺,一些商家抱怨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讓進口更加困難。過去三周以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收到100多個申請,要求減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
  • 從中國至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運費兩個月漲近300%
    全球面臨貨櫃短缺問題促使貨運成本創新高紀錄,中國11月出口額隨製造業復甦且外國需求強勁,但國內近期卻每出口3個貨櫃才進口1個貨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使貨櫃返回中國的時程延誤。再有義烏市日用品與文具供應商指出,目前出現不良業者過度抬高價格:「每個貨櫃的成本原本是3000元人民幣,但運費已經是正常價格的三倍,除了我們這些出口商外,每個人基本上都在賺錢。」中國貨櫃工業協會(CCIA)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促使美國和歐洲的貨櫃處理能力下降,平均貨櫃周轉時間已經從原本的60天增加至100天,加劇貨櫃短缺的問題。
  • 煙臺進口海產品也出事了!香港出口美國必須貼「中國製造」!
    此前,大連、廈門、江西都曾在進口海鮮凍品的貨櫃以及外包裝上檢出病毒,還有北京疫情新發地市場的三文魚案板檢出病毒、大連的海鮮加工廠的新發疫情都與進口海鮮產品有關。 疫情期間,進口冷凍產品應該成為重點關注對象,絕對不能大意!
  • 大參考:海運需求集中爆發價格飆升 貨櫃短缺現象或持續至明年
    原標題:大參考:海運需求集中爆發價格飆升 貨櫃短缺現象或持續至明年   今日導讀  1、大商所發布通知,經研究決定
  • 美國狂囤中國貨!洛杉磯/長灘持續嚴重擁堵,碼頭工人和車架短缺
    新冠肺炎疫情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貨運需求。2020年,美國貨櫃貨物進口量創下歷史新紀錄,大量進口持續到了2021年。據《紐約時報》報導,受疫情影響,美國民眾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猛增,搶購中國製造的家具、電器和自行車等,運送中國進口貨物的貨櫃像樂高積木一樣堆成六層高。卡車司機擠在停車場裡,需要等待數小時才能領取貨物。
  • 缺箱超150萬個,承諾補貼空箱進口費用!泰國為供應鏈暢通下血本!
    但是,我們國內的外貿人也許沒有意識到,貨櫃短缺的不只是中國,亞洲多個國家都面臨缺箱的困擾,而其中最慘的恐怕就是泰國了。 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貿易委員會估計2020年泰國貨櫃短缺達150萬個。龐大的缺口促使泰國政府出面介入,承諾將補貼空箱進口費用,期限最長可達6個月。
  • 美國嚴重「掉隊」!美媒:10年內中國GDP將反超
    有機構測算,全球跨境商品貿易流增幅創下20年來最大增幅。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引擎,中國在引領全球貿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令美媒羨慕不已。相較之下,花費巨大財力抗疫的美國仍深陷疫情,在全球經濟以及貿易中「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