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有零零散散寫過一些川味有魂的菜品,比如回鍋肉,只要一盤,立馬就讓川人一解鄉愁,而水煮魚,特別是綦江北渡魚是也是川人極愛的美味。
既然講過這些,今天剛好吃個毛血旺,索性就說說毛血旺。特別想起厚味香辣館和辛香匯的毛血旺來,感覺那滋味又湧上心頭。
坐標:重慶。
前面也講過重慶解放碑夜市的簸箕美味,油滷,辣滷,著辣滷的湯料極為考究,滷出的小吃和串串是重慶人極愛的美味。本來上海有一家小吃椒堂,可以吃到正宗的辣滷,可惜關掉了。所以只有在黃河路的重慶小面裡面解解饞。
而毛血旺也是出自重慶,和辣滷系出同源,毛血旺以鴨血為主料,以煮的技法做,口味麻辣鮮香,本來是生血旺現燙,佐以毛肚雜碎製作而成。
我說過,很多名菜都是有故事的,而且來自民間。人民是創造力的源泉,人民喜聞樂見的才會長遠。
解放前,重慶有位屠夫,每天將烤肉剩下的雜碎低價處理,他媳婦覺得這樣有點浪費,可惜了這許多的食材,於是動手自己做美食。當街賣起了雜碎湯。在別人不注意的細節上,變廢為寶,這就是善於發現的眼睛和智慧,誰說女子不如男。好像很多美食都是賢惠的妻子們發明的。以前女子下廚的收益還真不錯。
屠夫的妻子,將豬頭肉、豬骨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味道特別好,隨後添加豬血,發現這生燙的血忘更加好吃。於是毛血旺就這樣誕生了。應為本來就是食材組合不固定,賣剩下啥就煮啥,隨意搭配留下的豬雜碎,因此顯得隨意粗曠,因此得名毛血旺。
隨著時代的變遷,從民國到現代,毛血旺幾經改良,也有選擇鴨血作為主料。不過個人覺得雞鴨血做的血湯嫩,醒酒最好。豬血做的血旺雖然糙點,但是符合毛血旺這粗曠的含義,所以還是喜歡豬血做的毛血旺。
毛血旺的做法就不詳細寫了,食材以鴨血或者豬血為主,佐以毛肚,黃喉,肥腸,鱔魚片,午餐肉等為主,也有升級版的海鮮毛血旺,加了魷魚,蛤蜊之類的,用的是麻辣料,紅湯,食材飛水,個別需要炒香,然後是麻辣料湯煮,血豆腐後下,煮入味,蔬菜配上豆芽什麼的,成品麻辣鮮香,湯色紅豔,香味撲鼻,引人食慾,也是一道菜就勾人川味魂的極佳菜餚。
毛血旺,也有叫冒血旺的,看到了吧,冒菜的冒,所以說川菜諸多分支都是同源的,主要在於辣油,花椒,豆瓣醬等調料上,一菜一格,千滋百味來自各種香料底料搭配。食材也是千變萬化,所以川味才如此好吃,很多人都喜歡。
可以自己做一道毛血旺嘗下,料正了,基本上大差不差就是這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