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壽司VS箱壽司,誰才是正統?

2021-01-15 仙貝旅行

日本關東和關西的口味、吃法都有天壤之別,從煎蛋的吃法、年糕的煮法到壽喜燒的煮法全都不一樣,連泡麵都要出東西兩種版本,更別說日本人最愛的壽司了。提到壽司,在關西是指「箱壽司」,在關東則是指握壽司,一個重食材,一個重手藝,到底何者比較重要?

 

握壽司▲


箱壽司▲


越來越多人愛吃日本料理、愛去日本旅遊,愈吃愈專業、愈玩愈深入。關東關西的口味區別,背後自有其時代背景與地域理由,當然也反映了社會差異。

 

 (關西)箱壽司 VS.(關東)握壽司

 

生海鮮搭配白飯組合而成的壽司源自「熟壽司」(熟鮨 ),是一種將鹽漬的魚肉與白飯重疊之後,以重石壓制數月發酵而成的壽司,食用之前會先剔除壓成煳狀的白飯,只挑發酵熟成的魚肉來吃。

 

熟鮨▲


「熟壽司」誕生於奈良時代,而到了室町時代,熟壽司的醃漬時間就縮短成半個月或一個月左右,名稱也改稱為「生熟壽司」(生熟鮨),而且會連同還保留顆粒形狀的白飯一起吃。

 

生熟鮨▲


從17世紀後半開始流行的「早壽司」(早鮨),不再耗時地利用乳酸發酵,改以「醋」來增加酸味。當時習慣將醋漬的魚肉和白飯放入箱中,用手壓製成形後再切成塊狀食用,據說這就是大阪箱壽司的原型。

 

早鮨▲


而江戶風味的握壽司則省略了放入箱中壓制的步驟,所以才被稱為是壽司料理中的速食。在了解大阪箱壽司與江戶握壽司的歷史之後,應該不難察覺箱壽司才是真正繼承壽司正統的料理。


箱壽司▲

 

姑且不論何方是正統,大阪的箱壽司可是說仰賴師傅手藝的精製料理,相形之下,東京的握壽司不過是簡化步驟之後的速食料理。

 

壽司飯也不一樣

 

從壽司飯也能看出箱壽司與握壽司之間的差異。大阪的壽司專門店是以昆布煮飯,然後再以鹽、醋、與砂糖調味,而且要將箱壽司切成塊狀時,為了讓切口的白飯保持原色,還特地在刀面塗上白醋。

 


相較之下,握壽司的醋飯只使用壽司醋與鹽調味。除了調味之外,箱壽司較常使用軟質米,而握壽司則習慣使用硬質米捏制。

 


如果要以步驟的繁雜度比較,那握壽司大概可以直接淘汰出局,因為箱壽司在製作之際,必須先在木箱底部鋪一層白飯,然後鋪上一層歷經數小時熬煮的香菇丁與木耳絲,繼續鋪一層白飯後,再鋪一層厚煎玉子燒,之後才能以手工壓製成形。可別小看這層玉子燒,裡頭可是加了以醋調味的鯛魚肉與汆燙過的蝦子,同時還拌有蒲燒鰻魚與白肉魚漿。

 

而握壽司不過就是在捏好的醋飯上沾點芥末,然後把食材擺在上面而己。換言之,就是以食材取勝的料理。

 


某些自稱壽司通的評論家,很喜歡講解醋飯要捏成多大才好吃,或是要捏得多麼蓬鬆才能入口即化,但不管捏醋飯的技巧有多高明,江戶前握壽司一定得使用美味的食材不可(當然江戶前握壽司有時也會使用一些需要「手藝」處理的食材,例如章魚或孔斑鰶等等,處理的好壞有時也會影響味道)。

 

到了江戶時代,箱壽司被視為有錢人的料理,握壽司被歸類為平價的大眾料理。大阪一帶還替外帶的箱壽司取了「二寸六分的懷石料理」的別名。

 

其實這種「木箱中的懷石料理」曾傳至江戶一帶,但1800年左右的文獻裡曾記載:「近來江戶一帶似乎已不見箱壽司的蹤跡」,取而代之流行的是路邊行動攤販所販賣的握壽司。

 

江戶60萬戶居民之中,有7成是從外地來工作的,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所以有如速食一般,簡單方便的握壽司當然會就此流行起來。

 

(關西)卷壽司VS (關東)海苔卷壽司

 

以海苔卷制而成的壽司在關東稱「海苔卷壽司」(NORIMAKI),在關西則稱為「卷壽司」(MAKISUSHI)。除了稱呼上的差異,日本東西兩側的卷壽司在粗細上也有不同。關東的海苔卷壽司通常是「細卷壽司」,關西的卷壽司則歸類於「粗(太)卷壽司」。

 


關西的卷壽司原本就沒有粗細之分,所有以海苔捲起來的壽司都被稱為「卷壽司」,但關東一帶在細卷壽司問世之後,便將使用一張以上的海苔製作的卷壽司稱為「太卷壽司」。

 

現作現吃好,還是靜置一會再吃好?

 

細卷壽司之所以會在關東一帶出現,其實原因與握壽司的問世理由無異,都是壽司師傅為了展現手藝,才特別創造的一道料理。關東人為了享受海苔的香氣與酥脆口感,在卷制海苔卷壽司之前,會特別將海苔過火烘烤,但經過這道處理之後,海苔特別容易裂開,正因為如此,壽司師傅才有表現工夫的機會,而古代的江戶人相當推崇此手藝,所以細卷壽司也就逐漸在江戶一帶開始流行。



反觀關西的卷壽司只使用幹海苔(未經火烤的海苔)。關西的卷壽司本來只是出門帶的便當,卷好之後不會立即食用,因此未曾過火的海苔反而還比較容易保有原來的色澤。


↓↓↓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啟你的日本深度定製之旅

↓↓↓

相關焦點

  • 三翻兩握,握壽司美味上桌
    油甘魚壽司   日本壽司也分流派   要談握壽司的起源,首先要追溯到日本正統壽司的兩大流派———江戶手握壽司和關西箱壽司。關西箱壽司的口味濃鬱厚重,以木盒為製作工具,先將米飯放入木盒中,鋪上各式配料加蓋力壓,然後把木盒壽司抽出切成小方塊。其中的食材多以大阪一帶的食材為主,配以蔬菜及黃瓜等。由於壽司狀若箱子,因而得名。   相較之下,江戶派的手握壽司則更得日本飲食文化的精髓———不需要任何模具,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制而成,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保持米的醇香。
  • 小野二郎 值得等待的握壽司
    俗話說壽司三分味道,七分手勢。這裡的手勢是指壽司師傅嫻熟的握壽司技巧。小野二郎握壽司的技法利落,確實舉世無雙。鏡頭時時遊走在鮮美壽司的製作過程特寫上,還能看到醬料緩緩滑落。可惜一般去店內的顧客,只能吃到小野兒子的手法。雖有老頭的監督,口感還是有分別的。
  •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握壽司的小歷史
    然而,握壽司作為江戶布料理的代表,現在也可以說是日本料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形成的時間非常的夜晚。如果說握壽司是日本的「傳統」料理也不大對,大約起源於文政年間的握壽司,其實已經接近幕末時期了,西洋料理都快進來的時候,握壽司才開始風行。
  • 混跡壽司江湖,怎能不深諳箱壽司陣法
    箱押壽司,(又名:箱壽司或押壽司,日語:押し壽司),最早出現於大阪,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地區,據說是壽司的雛形
  • 不知道這幾種壽司,又怎能稱得上壽司愛好者?
    那就吃壽司吧!冰冰涼涼的壽司,總能讓人胃口大增。但其實大部分人都只是愛吃壽司,卻又一點都不了解壽司。只知壽司有分生肉和熟肉,卻不知壽司有很多種分類:有卷壽司、太卷壽司、手卷壽司、箱壽司、軍艦壽司、握壽司、細卷壽司等等,壽司的分類如此多,你又曾了解不?不了解不要緊,今天就讓小編帶領你們重新認識壽司,做個真正的壽司愛好者!
  • 手握壽司 握出顏值
    將三文魚等切成薄片。 製作完畢的壽司成品。 廚房神技 色澤鮮豔、搭配得當的壽司總是能勾起人的食慾,而面對辛辣衝鼻的芥末,不少吃貨往往擋不住美食的誘惑,蘸食時有的人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淚如雨下」,那個刺激真讓人忍俊不禁。一揉一按之間,手握壽司便躍然掌上,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但要握出顏值與營養,內裡卻暗藏「乾坤」。
  • 必吃的十大超叛逆握壽司
    和平常吃到壽司比例不同海鮮足料的優勢在指尖上無限放大!三文魚系列,吃壽司不吃三文魚就和薯條不沾番茄醬一樣,口味從淡吃到重感受鮮美的陸續升級。挪威三文魚握壽司,眼神不好都幾乎看漏被長條三文魚包裹的飯糰,軟軟滑到舌上,比溼吻還醉人!
  • 壽司醋|製作壽司中不可缺少的靈魂
    清酒產業者們發明了米醋,他們發現,如果把米醋加到飯裡也可以得到類似微發酵的壽司飯的味道。從此,做壽司的人不再需要靠把魚裹進飯裡,等著乳酸菌使飯發酵。他們可以直接用米醋中的醋酸直接得到相同的味道。到這裡,就基本具備了我們現在吃的壽司的雛形--箱壽司。
  • 領鮮壽司放大招!壽司控絕對不能錯過的福利!
    正宗日式壽司用的是肥小而稍帶甜味的 日本珍珠米 米飯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壽司醋、糖、鹽等調味待降溫後才用來製作壽司 但是也因為地域和飲食習慣的不同>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做成的壽司會變成 四方形 最後切成一口大小的小塊
  • 傳統壽司不只握壽司、卷壽司、細卷,竟還有這款像蛋糕的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日本代表料理「壽司」,除了大家熟知的「握壽司」之外,還有許多種類。今天大叔下廚房就要來介紹將醋飯和食材一同放進模具中加以成型的「押壽司」。若講到壽司的話,一般來說是將醋飯和鮮魚一同捏握的「握壽司」比較有名。
  • 壽司sushi魚躍蘭指間
    這是一道隨意性很強的壽司,鄉下人將打散了的食料配料隨意鋪灑在米飯上,類似蓋澆飯;或者將料切碎與飯攪勻吃,完全家常吃法。現在的散壽司早已脫離鄉土氣息,擺盤講究精緻,食材上追求高貴,堪稱「豪華版」。握壽司握壽司是關東特色。握壽司有兩個要求,一是鋪蓋表層的食材鮮美,師傅還會在魚生底部塗上芥末,搭配自家調製的醬油,提升魚的鮮味;二是壽司師傅手藝了得。
  • 一顆壽司的史詩:中國古人也吃SUSHI?
    原標題:「關西箱壽司,關東握壽司」淺談壽司的前世今生
  • 走近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全文)
    俗話說壽司三分味道,七分手勢。這裡的手勢是指壽司師傅嫻熟的握壽司技巧。小野二郎握壽司的技法利落,確實舉世無雙。鏡頭時時遊走在鮮美壽司的製作過程特寫上,還能看到醬料緩緩滑落。可惜一般去店內的顧客,只能吃到小野兒子的手法。雖有老頭的監督,口感還是有分別的。
  • 走近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三)
    他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日本將他視為國家珍寶,他已經八十五歲高齡,還執著在自己的壽司旅程中——這就是小野二郎,紀錄片《壽司之神》的主角。
  • 壽司的花樣做法【愛心壽司】
    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其味道鮮美,因此在世界各地的迴轉壽司式的壽司店也多不勝數,天才廚師的創意製作方法賦予了現代壽司漂亮的造型,滿足了人們一切想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最早的壽司是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現在的壽司則很多種,可以放一大堆東西,不過必須是一口可以吃掉的。 日本壽司在公元九二七年完成的平安時代法典「延喜式」中,就己有記載。當時的壽司指的是一種保存魚的方式。在魚身上抹上鹽,用重物壓緊,使之自然發酵。當產生酸味後,即可食用,其味甚佳。
  • 日本吃壽司蘸什麼?吃壽司的時候有什麼規矩?
    說到日本,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壽司,大家都知道壽司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美食,很多喜歡吃壽司的朋友也會在家裡嘗試做壽司,其實壽司的做法並不難,大輝醬沒事的時候也會在家裡做壽司吃,但是吃壽司我就沒有那麼注重了,放點沙拉就拿著吃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日本吃壽司蘸什麼也是很重要的,吃壽司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規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新民晚報數字報-箱壓壽司
    第三次,我依足規矩,訂座再去,這才獲準進入。  我們兩位被安排在吧檯,榻榻米式的,一個圍繞著中央廚房的條型桌臺。脫鞋進去,雙腳垂放的位置是一個下沉式大坑槽,它的乾淨是從每一條木紋透出來的。  點了一份蒲燒鰻魚,一份醋鯖魚箱壓壽司。
  • 去日本旅行吃壽司?一篇看懂壽司之國!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日本常見的壽司有哪些吧。第一種:卷壽司(巻きずし)這種壽司其實是一種家庭壽司,在家做的時候比較多。就是拿一個小竹簾,鋪上海苔,米飯與食材,然後將它們捲起來,再切成小塊的壽司。第二種:箱壽司這種壽司也是屬於批量製作的壽司。
  • 天冷還要吃壽司 這才是對美食的真愛
    如果說冷天吃火鍋是一種需求,是以熱和辣引起的身體反應驅走寒意,那冬天吃壽司就全然是一種對美食的忠誠,是以類似享受孤獨的心態對待食物,和下雪天吃冰激凌一樣,只是因為喜歡,而無關適宜了。  初識「壽司」,還是小時候街邊擺的那些透明盒子裡切塊的紫菜卷,有些標壽司,有些寫紫菜包飯,看起來差不多,一大摞地擺著任人挑選,再涼了都沒關係。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壽司端上來是帶著廚師手的溫度的,而且紫菜包飯也不等於壽司。
  • 壽司——你造嗎?
    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不久便發 展成乾脆用醋泡魚肉的方式。經過發展的壽司則是指凡是在拌過醋的飯內加進其他餡的食物。流行的日本壽司,除「握鮨」外(即街上我們常吃到的壽司),還有「卷鮨」與 「箱壽司」。「卷鮨」是把飯、小 黃瓜、鮪魚、雞蛋與醃蘿蔔等用紫菜包著,此外可分為大卷與細卷,即大小之分。 壽司卷通常一根用米九十克,煮成飯大約二百克,用紫菜包後食用。有時也可用薄炒蛋皮替代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