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傳統京都韻味 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2020-12-11 中國城市報

「能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村上先生雙手放在膝蓋上,深深鞠了一躬。作為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酒店——渡月亭的主廚,他的一舉一動無不流露出日本和風文化的特色。

坐落於日本京都嵐山腳、桂川河左岸的渡月亭溫泉酒店,是「京都遊」的熱門酒店,小庭院、榻榻米、溫泉池、京都料理都是這裡的特色。當然,對日本人來說,庭院、榻榻米算不得什麼,但對我而言,面對這一切,就好像鑽進了日本動漫《哆啦A夢》中野比康夫的家,既熟悉又陌生。

水邊停著的小艇,可以帶遊客從另個角度遊覽京都。

懷石料理的悠久歷史

大山幸子是陪伴我們京都行的日本女孩,細長的眉毛、明亮的眼睛,有著與九十年代日本著名女明星廣末涼子相似的容貌和笑容。如同伴阿貴所說,大山一笑,感覺京都的河水都變得更加淵澄、山林變得更加蔥鬱了。

在湘西山城生活多年的我,卻由衷感到不安,總覺得「大山」這個名字太過粗獷,似乎一咧嘴就會導致山石跌落。

大山告訴我們,來這裡遊玩,如果不試試正宗的京都料理就太可惜了。

京都料理,最為著名的種類便是大名鼎鼎的懷石料理。相傳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天下第一茶匠」千利休創立茶道時,為了讓茶的味道更加乾淨質樸,要求品茶前,先準備簡單的飯食供客人享用。這種茶前用餐講究的是「一汁三菜」,內容包括一道湯品、一道刺身(生魚片)、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為了凸顯茶道本身的精彩,菜品都很清鮮。當時,這種飲食方式被稱為「會席」。

千利休的茶道受到王公貴族們的喜愛,但對於茶道所提倡的靜心寡慾,習慣了熱鬧奢華的大名(日本古時封建制度對領主的稱呼)們並不適應。直到江戶時代的元祿時期,茶前料理逐步演變成燈花佐酒、載歌載舞的風格。

之所以叫懷石,據說當時京都寺廟裡的僧人為了修行悟道,每日飲食少而清淡。一些年輕僧人為能抵禦飢餓,便將溫暖的石頭捂入懷中,通過熱量減輕由於飢餓引起的不適,所以民間稱之為「懷石」。

精緻淡雅的懷石料理。

「借用了茶懷石的理念,茶前料理也就慢慢演變成今天的懷石料理。」大山介紹完懷石料理的來歷後,京都已然華燈初上。

阿貴趕緊接話:「對呀,他們一定是餓了,大山也餓了吧?我們快去吃飯吧!」

「菜品有些清淡,

有沒有辣椒醬?」

順著河岸、跨過小橋,就可以見到渡月亭溫泉酒店。此時,身後傳來悠揚的笛聲,曲調充滿了憂傷。音樂來自一艘沿河而下的小木船,船頭立著一位頭戴鬥笠的男人正在深情地吹奏。阿貴問大山:「出什麼事了?那位『俠客』怎麼把笛子吹得這麼悽然?」

大山笑著說:「沒出什麼事,這只是日本傳統音樂的一種風格罷了,可以給我們的用餐助助興。」

脫鞋後走在酒店的木地板上,順著窄小的長廊一直走,不消片刻就到了用餐地點。這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和室,裡面擺了十幾個小案臺,素雅的氛圍充斥著整個空間,服務員將樟紙門拉上後,客人盤腿席地而坐。

「感覺要上書法課了。」阿貴偷偷說,他緊挨我坐,擔心因不懂禮儀而出洋相。我安慰他,注意細嚼慢咽就行,據說日本高檔料理分量不多,吃太快可能難以消除飢餓感。

門外傳來一陣清晰的腳步聲,大家立刻安靜起來。村上穿著整齊走進屋來,片刻,菜陸陸續續上案。

從前菜到燒烤,從煮物到醬湯,每一件都堪稱藝術品。刺身鮮甜綿軟,置入口中,仿佛吃的不是魚肉,而是夾雜了檸檬清香的奶油果;烤鯛魚鹹香中帶點橄欖香,細品下還有羅勒的味道;而用海鹽醃製過的三文魚,魚皮被煎至焦黃,筷子剛觸碰上,一股「滋滋」的油灼聲便傳入耳中。

不過菜品的味道確實有些清淡,我詢問能否加勺辣椒醬,我解釋:「菜的味道非常好,就是太淡咽不下。」眾人掩嘴而笑,阿貴扭過頭,露出嫌棄的表情。

飯罷,酒勁微起,我回房拉開木窗,看到街道上越來越多的行人,紛紛往河邊趕去,遠處的河岸燈火點點,嬉鬧聲連綿不絕。

渡月亭酒店服務員跟作者一行道別。

清晨巧遇渡月亭主廚

翌日一早五點,我踮腳輕輕來到酒店溫泉室,準備泡一泡。可推門一看,這不就是老北京的澡堂子嗎?於是我瞬間改變主意,決定去街上轉轉。

順著河岸溜達,河裡的「俠客」早不見蹤影。一位中年人穿著運動服跑來,我仔細一看,這不是村上先生嗎?他也很快認出了我是那位要求辣椒拌壽司的客人。

「早上好呀!」村上用英語問候,「睡不好嗎?」

我連連擺手道:「不,我只是想看看清晨的京都。古人為修行也時常早起,此時的京都應最接近初貌。」

村上笑了笑,似乎沒明白我的意思。

我補充了一句:「京都料理有辣醬嗎?京都人能吃辣嗎?」

村上想了想告訴我,京都人吃辣喜加山葵,辣椒更多用以佐色。懷石料理也分門派,但大多選用當季的食材,還是以還原本身味感為第一要義。

我們邊聊邊走,回到酒店,已到告別時分。店員們在路口向我們道別,阿貴也依依不捨,頻頻回頭望著大山揮手。「一定要來中國找我!」他揉揉眼睛大聲說。這一切都像是電影《寅次郎的故事》中的橋段。計程車載著我們駛離酒店,窗外的朝霞五彩斑斕。

相關焦點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分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京都被認為是懷石料理的集大成之地,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名店、老店等待食客探訪。
  • 乾貨 | 京都懷石料理攻略
    還有7天就是春節了,小編相信你一定已經安排好了假期了來一趟京都,不吃一餐懷石料理真的太可惜了
  • 飲膳隨緣 細品懷石料理中的禪意
    飲膳隨緣 細品懷石料理中的禪意 2011年04月21日 15:26來源:鳳凰網論壇 作者:海小皮 什麼是懷石料理?倘若你問遍了有經驗的廚師,拜讀了各種傳統、現代的著作,也去到了日本各大名店一探究竟,也很難解釋好這個問題。
  • 京都美食,不只懷石
    有人說食在大阪,東京的米其林最多,京都只有貴到要死的懷石料理,我一個黑人問號就能回答你???說來很多人會感到詫異,我們現在熟悉的日本料理體系,主要形成於江戶(東京)時期,後直到現在。千萬別以為免稅店裡的點心就能代表和果子,必須到京都老店來吃才對。如今的和果子是古代為了許久才能嘗上一口的糖,舒國治曾說,人在京都嘗京果子,不妨久久吃一小塊,甚至三數人分一塊羊羹,每人一小口,且以虔敬心情、儀態,很正經地咬下去,便可得其趣矣。
  • 食知味 京都懷石料理:一口禪意
    懷石料理儼然成為日本頂級料理的代名詞,並非高級食材撐起來的高價套餐,更不是僧人的粗茶淡飯,懷石料理代表著日本傳統文化的縮影。
  • PLAY 京都懷石料理,味與神的境界
    懷石料理儼然成為日本頂級料理的代名詞,並非高級食材撐起來的高價套餐,更不是僧人的粗茶淡飯,懷石料理代表著日本傳統文化的縮影。在北京東四的胡同,有一家小小的「京善」。北京京善京都懷石料理是東四六條新開的高端日料,專做京都懷石料理(京料理),由保田亮丞和其來自北京的夫人Yukie共同經營。
  • 刷爆朋友圈,京都性價比最高的懷石料理都在這裡了!
    提到京都的懷石料理,不得不提祇園東山つじ華。 位於祇園附近的這家地道傳統的懷石料理店,是入門級懷石的首選。懷石料理器皿精緻,體現店家對自然風物、美學靈感的造詣。 傳統日式和室,廂外楓樹苔蘚庭園別有情致,與懷石意境相得益彰,令人置身於食物與風景的雙重薰陶。
  • 懷石料理
    品鑑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劉星彤日本「懷石料理」,這絕對是美食界相當有分量的四個字。即使在日本,許多人平均每年也只吃一次,因為價格昂貴。★ 不必吃飽的大餐有關懷石料理的精緻與奢華,不妨從名字說起。「懷石」之說最初來自寺廟,為了在長久的聽禪中抵制飢餓,長期少食的僧人便抱溫暖的石頭在懷中,以抵制飢餓。
  • 【日本旅遊】10家必吃的日本京都懷石餐廳,其實沒那麼貴!
    日本傳統茶湯文化之一的懷石料理,是使用小型容器盛裝精緻菜餚的唯美日本料理,常給人高級且難以高攀的印象;不過,大家也可以從價格實惠的午餐入門,品嘗地道懷石料理喔
  • 懷石料理:用餐禮儀的最高境界.京都之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紀錄片.京都之美.懷石料理:用餐禮儀的最高境界.Core.Kyoto.2013】懷石料理是京都料理的集大成者京料理老字號-瓢亭的第十四代店主高橋英一認為懷石料理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頂級廚師和料理研究家們不斷挖掘懷石料理的各種潛力。京料理老店-木乃婦的第三代店主高橋拓兒運用西餐的烹飪技巧,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勇於創新,研製出新穎的京料理菜譜。精益求精的京都人將千年古都的飲食及待客之道推向極致。
  • 京都食工房 |「吃丟了」的懷石料理
    所以我和大部分人一樣,通過高曉松的一句「吃丟了」,在京都找到了這家板前懷石餐廳——食工房 ひろさき.完全預約制,沒有菜單,3月末的晚餐價格15000日元每位,不含服務費。按約定時間到達,大概晚上7點左右。非常低調素雅,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一個正方形招牌上寫著店名,字體透著一分可愛。
  • 怎麼吃日本懷石料理最正宗,一定在我最愛的京都裡!
    在米其林紅色指南中京都星級餐廳數僅次於東京。結合京都的人文傳統,其收錄的餐廳大多為京料理、懷石料理等傳統日本料理,這些餐廳在時令、料理、器皿、環境乃至文化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水準,非常值得一試。懷石料理的誕生,最初是起源於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
  • 去京都,怎麼能不安排一場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中,「懷石」二字意指聖人被褐懷玉,衍生於茶道。以前在僧人弘法的時候,人們會聚集並品茶聆聽,而懷石料理就是在聽道品茗之前用來緩解飢餓感的簡單輕食----~~~///(^v^)\\\~~~京都作為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也保留了日本美食裡最精髓的那一部分。懷石料理在這裡紮根、不斷發展,並在一代又一代的料理人手中傳承下來。可以說懷石料理的魂在京都。作為一眾遊客必吃必打卡的體驗項目,在京都一眾懷石料理店中,小編從各個角度優選了10家料亭,總有一家適合你哦~如需預約相關餐廳,建議大家粘貼各餐廳信息Tips處的「預約連結」,打開瀏覽器後複製連結即可急速預定。
  • 食之美——京都懷石料理【瓢亭】
    從小到大受父母影響,非常愛吃日本料理,所以對日本的食之美學並不陌生。日本料理中的「懷石料理」最為精緻禪雅,這要從日本室町時代的茶道文化來說了。安土桃山時代由千利休集大成的茶道,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而一席中,掛軸、插花瓶、茶罐、茶碗、餐具的搭配組合為主客在茶室所度過的時間賦予更深層的意義。
  • 懷石料理全探秘
    後來,禁食的規矩逐漸鬆懈,僧侶午後也可進輕食,其形式非常簡樸,可以用「一汁三菜」來概括,即三道菜輔以一份湯,並且米飯也算是一道菜。直到茶人千利休把僧侶的輕食傳統與茶道相結合,茶懷石才得以確立。因此,在傳統上,懷石料理是配合茶來品嘗的,後來才變化為可以配酒的套菜,味道總體上偏清淡。
  • 價值不菲的京都「懷石料理」居然吃不飽?!
    www.knowing-edu.com  |  諾應教育®出品在日本京都有一種高料理名為「懷石」,所謂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有一千二百年歷史的日本京都,好山好水,孕育出內涵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次特別介紹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一看!懷石料理本來是日本茶道中,由主人招待客人喝茶之前的菜式。為了不讓客人等待時餓肚子,也要避免濃茶傷胃,所以在飲茶前奉上簡素的料理;一般來說是一汁三菜、強餚、八寸、湯。發展至今,已不限於此,轉變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名詞。懷石料理講究季節性與食物原味的展現,「春懷石」即是選擇春季最鮮美的蔬果魚肉做成的菜餚。
  • 京都菊乃井 | 懷石料理的戰鬥機 品位人士的遊樂場
    「菊乃井」大概算是京懷石料理的首席代表。顧名思義,京懷石料理,指的便是京都府的懷石料理。起源於茶道的懷石料理,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美學。以建築、庭院、空間和環境營造高雅清寂的用餐氛圍,又以食材、器皿、擺盤和工藝,為食客帶來的精緻細膩的用餐體驗。而擁有著上百家寺院和神社的京都,正代表著懷石料理莊重而又溫暖的不凡氣質。
  • 去京都必嘗的特色美食
    京都位於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的一座內陸城市,京都是日本綠色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小麥、馬鈴薯、大豆、乳牛與牛乳產量等農牧產業居日本全國最前列,南部丘陵產出的茶非常有名,魚產豐富,海陸運輸便利。致使京都的美食也頗為豐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番:
  • 花傳|推開這家懷石料理的門,你就仿佛到了京都
    花傳,位於北京盤古七星酒店的21層,其實看上去這家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懷石料理店更像是從京都直接空運過來的,整個餐廳像是空中樓閣一般飄浮於北京城市上空,趕上天氣好的時候,你可以在這裡俯瞰整個京城。從穿著和服的女將(指的是餐廳女老闆、老闆娘、出資人或是餐廳經理)到服務生都會用日語來問候: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之後順著穿和服的服務生一路指引來到包房,一頓穿越到京都的料理就這樣開始了,你省下來的不僅僅是往返日本的機票,因為你收穫的是完整京都懷石料理的美好。▼你在這裡可以窺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