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將:喬治·華盛頓,作為英人後裔,大敗英軍,完成獨立事業

2020-12-16 騰訊網

提起華盛頓的名字,很多人也只是知道他作為美國的第一任總統,更多的是一位政治家,當然還有人記著他砍樹的故事。但在歷史上的他,卻有著十分突出的軍事才能,是當時社會中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而且也是美國歷史上的名將。

喬治·華盛頓的家族是英國古代一個家族的後裔,當年他們遠渡重洋,來到北美這片大陸,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幾百年後,他們會和自己故鄉的人們反目成仇,甚至還掀起戰火的衝突。而在1732年2月22日的時候,這個家族最優秀的成員—喬治·華盛頓,在英國北美殖民地維吉尼亞威斯特莫蘭郡布裡奇斯溪莊園的老屋內出生了,也許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會之後改變北美大陸的人。

1752年,20歲的華盛頓繼承了弗農山莊,成為了一個莊園主,他擁有8000英畝以上的土地,擁有近300個黑奴和少量白人契約奴,如果沒有之後的一系列事情,他也會和自己的祖輩們一樣,做著莊園主,享受生活。但是,年輕的喬治卻胸懷理想,他渴望建立戰功,成為英雄。而當時動蕩混亂的北美大陸,為華盛頓實現其偉大抱負提供了絕好的時機。

時,英法兩國正為爭奪北美殖民地劍拔弩張,角逐不息。而當時維吉尼亞西北的俄亥俄地區是雙方爭奪的目標,法國軍隊從當時的法國殖民地加拿大南下而來,英軍則可越過阿勒根尼山脈到達那裡。雙方都把這片富饒的土地看成是自己的土地,寸土必爭。

1753年秋,維吉尼亞總督丁威迪認為有必要警告法國人,中止其侵犯英國俄亥俄流域殖民地的活動。

華盛頓獲悉英王任命的維吉尼亞總督丁威迪要派人去法國據點遞送抗議信件,就匆匆趕到總督府所在地威廉斯堡,毛遂自薦,要求前往。丁威迪接受了這位21歲青年的自薦,因為他的自信折服了這位總督。之後,他成功將信件送到了法軍的大本營,圓滿完成了任務,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1754年3月,總督提升華盛頓為中校副官,讓他幫助組織招兵工作。不久,丁威迪得到法軍進入俄亥俄的情報,急忙命令華盛頓火速率兵北上。華盛頓立即率領160人的兵力,從亞歷山大裡亞出發,前去阻擊法軍的推進。

5月28日清晨,華盛頓在賓夕法尼亞西部一個叫做大草地的荒原上偷襲一支法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真槍實彈的作戰,並取得了勝利,俘敵21名,殺傷11名;華盛頓布頓僅死亡1人,傷數人。這次戰鬥雖然不到15分鐘,但卻給華盛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許人總是對自己的新成就念念不忘,畢竟這是新人生的開始。而這讓當時年輕的華盛頓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甚至幻想自己在部隊的節節高升。

在華盛頓回到維吉尼亞以後,英國政府下達了一道命令:凡由殖民地行政當局任命的軍官,即使非英國正規部隊的軍官,都要降低軍銜,最高不超過上尉。這對於當時野心勃勃的華盛頓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於是他在10月的時候,一氣之下離開了軍營,回到了自己的農莊經營農業。

但是男人的理想總是不會這麼容易破滅,對軍營嚮往的華盛頓也不會這麼快氣餒。他以志願人員的身份參加了英國人布雷多克將軍的參謀部工作,受到了熱忱的歡迎。在這裡他幫助布雷多克將軍多次轉危為安,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尤其是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

華盛頓回到維吉尼亞之後,聲威大震,頭角嶄露。總督丁威迪任命他為維吉尼亞民團司令,負責保衛西部邊疆。他嚴格訓練士兵,不僅要他們學習通常的正規戰術,而且還要他們學習印第安人的「叢林戰術」,因此他訓練出來的士兵靈活多變,收穫了多場戰爭的勝利。

1758年,華盛頓率維吉尼亞軍隊,參加約翰·福伯斯將軍攻佔杜肯斯堡的戰役。此行的唯一收穫是在行軍途中和年輕而富有的寡婦瑪莎·卡斯蒂斯夫人一見鍾情,定下終身。但是在遠徵杜肯斯堡戰役之後,華盛頓被推選為維吉尼亞議員,這對於熱愛戰場的華盛頓來說是不滿意的,因此他再次辭去軍職,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新歡結為夫妻,並且財富不斷增長,成為當地最富有的人之一。在此後的10年裡,他一直過著恬靜的種植園生活,但是生活好像總是喜歡故意的找上那些註定不平凡的人。

英法爭奪殖民地最終以英國的獲勝而告終,政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英國從各方面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它出動軍艦強制執行對北美殖民地海外貿易的種種限令,把北美當作自己獨佔的商業領地;並開徵各種日用品稅,使北美成為「英國國王的錢袋」。這樣,英國不僅把工人、農民和工商業資產階級,而且連種植園奴隸主都站在了它的對立面。一些種植園主們也掀起了反英運動,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有喬治·華盛頓。

1765年,英國頒發進一步加強掠奪的印花稅法,於是北美13個殖民地觸發了反英運動的風暴。1774年,「波士頓傾茶事件」發生,引起了英國嚴厲的大規模報復。

但是英國的這次報復無疑更是加重了矛盾。作為原本對英國尚能容忍的莊園主們,在這場英國的瘋狂報復之後,大多數土地化為烏有,損失巨大,這無疑就是逼迫他們與英國殖民者站在了對立面。

1774年8月1日,華盛頓到威廉斯堡參加了維吉尼亞會議,會上,他慷慨激昂地譴責了英國在北美所推行的暴政。華盛頓憤怒地發誓:「我要招募1000名戰士,由我自己出錢,帶頭去救援波士頓。」,他這一行動得到了廣大議員地讚許,華盛頓被推選為維吉尼亞出席第一屆大陸會議地七位代表之一。而這無疑就成為了華盛頓人生巨大轉變的開始。之後經過多次會議之後,他當選為總司令,負責指引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

之後,經過漫長的戰爭,美國人民為自己的獨立奮鬥著,在華盛頓的指導下,取得了多場戰爭的勝利,即使當時的英軍殖民者在北美大陸上有著強盛的力量,但在華盛頓的領導下,北美軍隊取得了多場戰爭的勝利,為自己的獨立奮鬥著。

1783年9月3日,英國被迫在巴黎與美國籤訂《巴黎和約》,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為自由、自主的獨立國家。

華盛頓對於美國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他在美國的地位自然是無人可以超越的。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令,將華盛頓提升為六星上將,使其高於任何其他美國將軍,以表彰他的軍事才能。所以才提起華盛頓的時候,不要僅僅只是那個砍樹的故事,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同樣不能被忽略。

相關焦點

  • 1814年美國國會大廈如何被燒?9千美軍守華盛頓,被4千英軍大敗
    1812年-1814美英戰爭,又被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在拿破崙與英國爭奪霸權的戰爭中,英國實施了幾項嚴厲的海上封鎖措施,嚴重損害了剛剛起步的美國海上貿易。
  • 當美國華盛頓遭遇英國亨利·柯林頓,誰會贏?
    1775年4月到10月是美軍的戰略防禦階段,英軍主動進攻美國大陸軍,美國北部是主要戰場。1775年9月26日,英軍佔領了紐約城。1776年12月25號,華盛頓率軍橫渡德拉瓦河,消滅了英軍3個團的兵力。從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778年二月法國承認美國獨立,雙方籤訂了軍事同盟條約。英軍退守紐約。
  • 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在歐洲,英王喬治三世和法王路易十六在位,瓦特的首批量產蒸汽機成功出廠,正準備攪起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 把視線投向美洲,這裡正發生著毫不遜色於前述事件的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而本文要討論的其中一場規模較小卻又至關重要的戰役,特倫頓戰役,正是發生在1776年12月25日,那一年的聖誕節當天。
  • 美國民眾為什麼要推倒喬治·華盛頓的雕像?
    被推倒的雕像人物喬治·華盛頓,應該是美國民主燈塔的重要奠基人。如果說老布希能夠產生「照耀世界」的幻覺,追根溯源,要從喬治.華盛頓說起。美國歷史上,喬治·華盛頓的威名赫赫,他在長期被英國殖民的北美廣袤土地上,以大陸軍總司令的身份,率軍打敗英國殖民者,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他因此被稱為「美國國父」;1789年,他在一盤散沙的美國,被當選為美國第1屆總統,一手創立了統一的聯邦政府;此後,他在這個嶄新的聯邦國家,一手推行了民主制度,讓200多年後的第51屆領導人老布希,產生了美國是世界燈塔的希望;1797
  • 從潰不成軍到最後完勝英軍,華盛頓和他的陸軍是怎樣完成逆襲的?
    導語現在的美國,最出名的可能要數它的軍事力量了,美國軍隊是當今世界上實力最強大軍隊。要是放在今天,英國怎麼也不敢跟美國叫板,更別說派兵去跟美國打仗了。但是,在獨立戰爭打響的時候,美國軍隊可是名副其實的軟柿子,英國皇家軍隊是出了名的厲害角色,美國和英國打仗那就是明顯拿雞蛋碰石頭。那麼,美國到底是怎麼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呢?今天要筆者帶你解開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之謎。
  • 喬治·華盛頓力主進攻波士頓遭拒
    本文摘自《1776:美國的誕生》,[美]戴維·麥卡洛 著,劉彤 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4月9月初,華盛頓開始籌劃兩個大膽的舉動。他已決定突襲魁北克的英軍,將戰事引到加拿大。一千名渴望行動的士兵立刻自願前往。領隊的是來自康乃狄克的驍勇上校本內迪克特·阿諾德。他們將穿過緬因的荒野,沿肯納貝克河取道東北,向魁北克進發。
  • 開戰:攻打波士頓,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華盛頓閃亮登場
    英王喬治三世的態度,堵死了殖民地爭取「和平」的夢想。迫使北美殖民地不得不放棄爭取「體面和解」,轉向全力與英軍對抗!而在這個時候,英軍在北美維繫存在的重鎮——波士頓,成了雙方激烈爭奪的焦點。對於北美民兵而言,如果能夠奪取波士頓,既可拔掉英軍釘在殖民地上的楔子,又能增強殖民地爭取獨立的必勝信心!
  • 美國獨立戰爭背後的秘密:華盛頓非軍事天才,為何選他做總司令
    很多人覺得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其他獨立戰爭一樣,是為了反對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其實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管理非常寬鬆,更談不上橫徵暴斂。拿當時稅收來說,英國為了打贏與法國的七年戰爭,英國本土稅收高達20%,而針對北美殖民地的稅收只佔人均收入的1.5%。美國在打贏獨立戰爭以後,稅收居然比戰前還要高,這讓當時各州的百姓很難理解,獨立背後的意義在哪兒?
  • 美國國父們的秘密:美國國父不止一個,共有56人
    談論起美國的國父,大家想到的大多都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沒錯,喬治·華盛頓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勳,為美國的獨立作出了巨大貢獻,確實不辱"國父"之稱。其實美國的國父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不僅僅如此,喬治·華盛頓,也並不是美國國父們中的第一人,他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完美。
  • 美軍最牛五大名將:華盛頓打遊擊 馬歇爾是伯樂
    其他特質則存有爭議:有人會說像西點軍校之類的職業軍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教書匠出身並讓法國和美國的職業指揮官成為手下敗將的武元甲將軍可能會不同意。不管怎樣,美國在其近250年的歷史中出現過一些非常出色和非常糟糕的將軍。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偉大之處,從他們所處時代的形勢以及從美國所需要的特質而言,都是如此。但這種偉大是他們自己贏得的。以下是其中最優秀的五位將軍:
  • 死於喉部疾病的喬治·華盛頓
    每一種紙幣上,都印有一位美國早期政治人物。在這7個大人物中,有2位死於耳鼻喉科疾病。我們今天要說的,是1美元上的喬治·華盛頓。偉大的華盛頓華盛頓生於1732年(雍正十年)2月22日維吉尼亞州的一個農場主家庭,早年曾參軍(英軍)。美國獨立戰爭中,帶領大陸軍戰勝英軍,今天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就此誕生。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 火燒白宮
    作為美國政治權力的象徵,白宮在全世界擁有超高知名度,這可能也是它被選為多部影片的「主角」的重要原因。不過白宮被毀並非只發生在電影的虛構情節中,歷史上白宮真的被人攻佔過,而且還遭到火燒。  攻佔並火燒白宮的是英國人,時間是1814年3月24日,當時美國正同英國進行第二次美英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  原來,在通過獨立戰爭取得獨立後,美國同英國的矛盾並沒有就此了結。
  • 錢幣小故事: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前哨戰
    大家比較熟悉的美國獨立戰爭,開始於來剋星頓槍聲,轉折於薩拉託加大捷,結束於約克鎮戰役。一開始英軍佔優勢,轉折戰役薩拉託加大捷,美國逐步佔據主導,在薩拉託加大捷之前,還有一場不那麼著名的戰役,可以說是轉折的前哨戰。
  • 美國首都為什麼是華盛頓?
    定都費城還是華盛頓美國在1776年宣布獨立後首都起初設在費城,這裡在當時是一座與紐約並列的大城市。1790年美國政府決定另建一座新城作為首都,但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對新都的選址意見不一。北方代表提出的方案是把首都選在德拉瓦河下遊,因為這是個紀念地,獨立戰爭中大陸軍司令華盛頓曾在這裡率軍過河,大敗英軍。
  • 美國的首都為啥是華盛頓?
    定都費城還是華盛頓美國在1776年宣布獨立後首都起初設在費城,這裡在當時是一座與紐約並列的大城市。1790年,美國政府決定另建一座新城作為首都,但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對新都的選址意見不一。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其中,國會行使立法權,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美國國會所在地即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獨立後,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美國獨立的標誌是《獨立宣言》的發布,而美國國會最主要和最明顯的任務,也在於立法。
  • 佔領華盛頓,火燒白宮的英國將領
    他的父親與伯父是英國軍官,參加過七年戰爭,曾與喬治·華盛頓是戰友。羅伯特·羅斯自小便對軍事感興趣,與威靈頓公爵自小就是玩伴。1783年他考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1789年參軍成為英國陸軍第25步兵團的少尉。
  • 美國從建國到輝煌,經歷哪些大事件?法國幫助華盛頓贏得獨立戰爭
    從殖民到獨立,步履艱難美國最初是印第安人原居地,後來,隨著歐洲大國相繼崛起,大量的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先後移民到此地,再後來,成為英法的殖民地,原本北美洲靠大西洋沿岸地區,一直作為歐洲各國流放奴隸和不法之徒的地域,在這裡沒有秩序,沒有民主,有的只是赤裸裸的暴力和各式各樣的犯罪。
  • 歷史的輪迴:華盛頓總統因牙痛贏得獨立戰爭,最後卻也死於牙痛
    民間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未遭牙疼的人切莫以為這是大驚小怪,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用生命的代價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真的!1799年12月,卸任兩年的美國總統華盛頓經常定期巡視碩大的莊園,以保持自己強壯的體魄。
  • 美國的第一戰:獨立戰爭
    法國作為報復行動,出動150艘運輸船和12艘戰艦,以及1.5萬士兵登陸梅諾卡島,擊敗駐守在島嶼的英軍,此戰勝利使法國獲得在地中海的一個戰略據點。公元1759年4月,英國艦隊在葡萄牙外海摧毀了一支法國艦隊,取得大西洋霸權。 北美大陸同樣在燃燒戰火,英國接二連三地擊敗法軍。公元1756年,英軍攻克了奧斯威格要塞,控制安大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