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薇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力
國慶中秋假期,全省旅遊景區持續走熱,遊客量較「五一」假期同期顯著增加。外出旅遊時,大家是否堅持做到節約糧食、拒絕浪費?10月2日至4日,記者在成都市多個景區進行走訪調查。
推薦點菜是關鍵
「我們的菜很紮實,你們4個人點3菜1湯足夠了。」黃龍溪古鎮景區內,「豆花莊客棧」中餐店服務員提醒點菜的遊客。記者看到,店內多處張貼「節約糧食、浪費可恥」的海報,收款處還有「請不要浪費糧食,如有剩飯加收兩元」標識。
記者採訪的多位餐廳負責人認為,制止餐飲浪費,推薦點菜是關鍵。「服務員必須提醒客人按需點菜,我們將其列入管理章程。」武陽客棧總經理楊詩陽介紹,該店以接待團客為主,在按需備好每日飯菜後,剩餘食材用於製作員工餐,最大限度物盡其用。
詢問打包也很重要。「剩餘的涼菜和烤鴨放一個盒子,您看行嗎?」在黃龍溪大酒店一樓餐廳,服務員詢問起身離席的客人。酒店主管李小蓮表示,如有剩菜,服務員都會詢問是否打包,並儘量少用打包盒,「這些要求都納入日常考核。」
記者走訪了解到,針對景區內餐飲從業者,相關部門多次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推動節約糧食、拒絕浪費蔚然成風。「景區管理部門、街道等工作人員到店宣傳,提倡文明用餐,主動參與制止餐飲浪費現象。行業協會也發出『文明用餐節儉環保』的倡議書。」寬窄巷子古魅花園餐吧負責人表示,該店每周服務員例會都會強調樹立節約意識、培養節約習慣,要求從業人員發揮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厲行節儉。
把握分量有學問
保證吃飽不浪費,許多景區內餐館都在飯菜分量上下功夫。
寬窄巷子軒軒小院是一家中餐館,服務員會根據人數搭配小碗菜或半份菜。洛帶古鎮景區紫藤院提供的豌豆臘肉飯,則明確標註「小份1-2人」「大份3-6人」。多家餐館負責人表示,景區內物資供應足、配送快,每日不會囤積食材,避免浪費。「備菜堅持寧少不多。4日中午有近20桌,最多的一桌有10餘人,因為都是提前預訂,所以準備充分,飯菜基本都吃完了。」民宿「九大碗」服務員說。
一些小吃店的做法也值得借鑑。洛帶古鎮的毛婆婆涼粉店,把小吃分量精準到克,並上牆公示,如豌豆涼粉1份130克、紅油耳片1份250克。一家生意火爆的自助小火鍋店內,取餐處有提示,「按量取用,鍋底菜盤剩量超過200g加收10元。」「這個做法我們理解。其實大家都很注意,吃飽就是了,儘量不要浪費。」遊客張女士說。
在黃龍溪古鎮景區,「酸小妹」酸辣粉小吃店老闆楊端說,店裡的粉、面、炒飯以前有大份售賣,但發現食客普遍吃不完,於是取消了。「客人買單前,我們都明確告知是小份,如果不夠,吃完再加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