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儲存鮮白菜嫌麻煩,那就做成「背陰菜」,農村傳統老方法非常美味。
在農村每到冬季都有存儲大白菜的習慣,儲存大白菜的方法有土埋,有地窖,也有放到室內密封等,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是一旦操作不好,就容易腐爛變質,並且儲存起來還比較麻煩,尤其是地窖儲存那就更需要興師動眾了,提前需要修建設施,這對於一般家庭儲存白菜並不太適用。
雖然說現在有了更完善的白菜儲存條件,即便家庭不用儲存隨時去購買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這並不方便,那麼儲存大白菜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如果儲存鮮白菜嫌麻煩的話,不妨把白菜做成「背陰菜」,這種農村傳統老方法,也是非常好吃的,存放可就省事得多了。
過去像北方,每到冬天就沒有了新鮮蔬菜可食用,農民通常都會在蔬菜收穫之後,把吃不完剩餘的蔬菜加工成乾菜,這些乾菜也就成為了冬季主要的蔬菜來源,在這些乾菜的製作當中就有「背陰白菜」。不過隨著溫室大棚的種植應用,北方的冬天有了新鮮蔬菜可提供之後,人們慢慢地就放棄了製作乾菜,其實有些乾菜吃起來起風味也並不失鮮菜的美味。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白菜製作背陰菜的方法,如果吃慣了新鮮蔬菜的人們,想品嘗一下背陰白菜的風味,不妨可以試做一下。
一、選擇白菜:白菜的品種比較多,外形也不一致,有的像是圓球形,有的卻是長條形,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白菜都是可以製作背陰菜的,但是要以「高樁型」白菜為佳。這種白菜多是長條形,製作背陰菜比較方便,而且這種白菜的纖維比較粗,在製作時不容易折斷。
二、製作前的準備工作:白菜在製作背陰菜之前,先在室外晾曬兩三天,讓白菜出現有脫水的症狀,這樣可讓白菜不再那麼清脆,變得更加柔軟。然後剔除白菜的一些幹葉和有腐爛變質的葉子,白菜外幫子的老葉子,只要沒有腐爛是可以保留的,這些老葉子製作後的背陰菜,不僅沒有什麼影響,反倒更有筋道。
三、製作的方法:把白菜從中間用刀一切兩半,然後再把切開的一半從根部切到中間,讓白菜的上半部連接在一起,不要切開,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讓白菜的根部,以及白菜幫子幹制的更快一些。因為白菜的根部和白菜幫子比較厚實,含水分比較多,如果不切開,幹的就比較慢,所以切開的目的也是為了讓白菜厚實部位的水分加快揮發。
四、懸掛陰乾:選擇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拉上一根細繩子,或者是用鐵絲也可以,繩子的長短根據自己晾曬白菜的多少而定。然後把切好的白菜從中間分開掛在繩子上,上半部的切口就會自然分開,就這樣讓白菜脫水陰乾就可以了。
這裡需要注意,之所以把白菜這種製作方法叫做背陰菜,就是因為需要把白菜陰乾而不是曬乾,白菜曬乾葉子發脆,也就失去了它的原有風味,陰乾後的白菜不僅柔軟,還能夠保留原有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
把陰乾後的白菜,放入到塑膠袋內密封儲存在室內通風良好的地方,需要注意防潮即可,這樣的背陰白菜可以在蔬菜青黃不接的季節拿來使用,通常可用於燉菜、炒菜、包包子、包餃子等,尤其是在蒸肉碗的時候,可以把這種背陰菜當作墊菜,這樣的白菜在吸透了油之後,就更加好吃了。
有喜歡吃背陰白菜的朋友,不妨可以按照以上操作流程,製作一些背陰白菜吃,感受一下它的特有風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