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兩個區,字不同讀音相同,分屬河北、天津!

2020-12-13 情懷與歷史

如今,對於河北省和天津市,在地理位置上貼合在一起。就河北省來說,地處中原地區,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就天津市來說,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其中,就河北省下轄的冀州區和天津市這一直轄市下轄的薊州區,名字不同,但是讀音相同,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首先,就冀(jì)州區來說,隸屬河北省衡水市,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北距北京300公裡,西距省會石家莊市110公裡,總面積918平方公裡。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該地區在春秋時期屬晉國。到了戰國時期,該地區成為趙國的疆域。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今冀州區一帶屬巨鹿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河北省冀州區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隋朝時期,該地區屬信都郡。

宋朝河北東路下轄冀州等諸州,冀州治所在信都縣。現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金國佔據中原地區後,冀州治所仍在信都。冀州屬河間府,隸河北東路。元朝這一歷史階段,冀州直屬真定路。洪武二年,即1369年,明朝廢除信都縣,歸冀州直轄。1914年,改冀州為冀縣,屬直隸省。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冀縣屬之。1993年9月,冀縣撤縣建市,為縣級冀州市。2016年7月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如今,冀州區總人口約為38萬人。

再者,就薊(jì)州區來說,是天津市市轄區,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地處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市之腹心。早在春秋時期,今薊州區一帶屬無終國。到了戰國時期,該地區成為燕國的疆域。秦朝這一歷史階段,今薊州區一帶建有無終縣,屬右北平郡並為郡治。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無終縣改名漁陽縣,並為郡治,今薊州區一帶屬之。公元730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正式設立薊州,領漁陽、三河、玉田三縣,治所在漁陽縣。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漁陽縣省入薊州,領玉田、遵化、豐潤、平谷四縣。清朝這一歷史階段,薊州隸屬順天府,仍領玉田、遵化、豐潤、平谷四縣。1913年2月,薊州改縣,名薊縣,屬直隸省。1928年,薊縣屬河北省。1973年8月,薊縣劃歸天津市。2016年6月,撤銷薊縣,設立天津市薊州區。由此,對於薊州區和冀州區來說,不僅名字的讀音一樣,而且是同一年成立。截至2017年,薊州區總人口約為92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焦點

  • 四川省一個縣和河北省一個縣,字不同讀音卻相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四川省和河北省都屬於歷史文化大省。在地理位置上,四川省地處西南內陸地區,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一帶。其中,就四川省下轄的理縣和河北省下轄的蠡縣,這兩個縣名雖然字不同,但是讀音卻相同,都是(lǐ)這個讀音。
  • 雲南這兩個縣名讀音相同的縣,你能猜出是哪兩個縣嗎?
    在雲南,有兩個縣的名稱,讀音是相同的,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混淆。儘管這兩個縣名的讀音相同,但是這兩個縣卻是風格特色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這兩個縣一個屬於昆明,一個屬於昭通;一個在45分鐘都市經濟圈內,一個是典型的山區縣。當然,它們都各具特色,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細細探究,大家猜猜是哪兩個縣呢?
  •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的讀音一樣,分屬浙江省、河北省!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省和河北省都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就浙江省來說,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就河北省來說,簡稱「冀」,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
  • 浙江省一個區和遼寧省一個區,名字不同但讀音相同!
    其中,就浙江省下轄的鄞州區和遼寧省下轄的銀州區,名字不同但是讀音相同,這是比較有趣的地方。一首先,就鄞州區的「鄞」,名字非常容易被讀錯,其正確讀音為(yín)。鄞州區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在地理位置上,鄞州區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東部沿海。就鄞州區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今寧波市鄞州區一帶成為越國的疆域。到了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因為楚國消滅越國,該地區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結束戰國時代,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該地區設立鄞、鄮、句章三縣。
  • 河北一縣將由雄安代管,竟與廣東一區重名,未來有望成「同名區」
    而在我國,地名有時候也會有重名的情況,比如說是臨沂、臨邑、臨猗,讀音都相同,就是字不太一樣,如今,有一地名竟與廣東一區重名,未來可期。中國漢字有一種獨特的美,在我國,無論是姓名,地區名,省份名,背後多多少少都帶著一些故事,就名字來說,在改革開放年代,就有不少名字如張改革,李開放等等等,都寓意著希望我國能在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好。
  • 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原標題: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四談多音字的辨析  過傳忠  下面這些由一個多音字構成的詞組,放在一起,讓人看了感到挺有趣——  擔擔子釘釘子扇扇子縫縫子卷卷子磨磨子數數字  這些字都有兩個(或以上)讀音,但不同字音的聲韻卻相同,區別只在聲調(字調)。
  • 雲南省的兩個縣,名字不同,讀音卻一模一樣!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雲南省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戰國時期,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目前,雲南省下轄14縣級市、70縣。
  • 現代漢語詞典為何取消「六」字LU的地名讀音?
    2013-08-29 10:59:05   來源:六安新聞網     【摘要】 六字有兩個讀音
  • 浙江這三個地名非常難讀,相同的字不同的發音,都讀對算你厲害
    近幾年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生活的中國的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因此有很多人在節假日的時候都想出門旅行來放鬆自己的身心。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著名的景點供人們遊覽,但是卻有一些地方讓人深深的記住了它。
  • 「漢字篇5」一個相同的字竟然有三種讀音和兩種寫法「丨」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字「丨」原諒我眼神不好使,這難道不是阿拉伯數字的1嗎?難道不是英文字母的I嗎?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個符號,稱之為字也無可厚非。那麼它的讀音是什麼呢,有人說它讀「豎」,也有人直接稱呼它為「一根棍」。其實都不太準確,寫法不同,讀音也不同。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
    而之所以這一文化能夠保持得如此完好,和漢字的發明及使用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關於漢字的發明,有非常多的說法,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倉頡造字,但至今也沒有考古發現能夠證明是否存在著這個人物。漢字在人們一代一代使用的過程中也慢慢在發生變化,從最早的甲骨文,到後來的篆書、隸書,直至我們如今所使用的簡體字,漢字的讀音以及寫法都和之前有非常大的不同。
  • 重慶市和湖北省「撞名」的兩個區縣,只有一字之差,讀音完全相同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還有百家爭鳴的燦爛文化,華夏大地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少數民族,為了便於行政管理,劃分了多級行政區劃。在全國是沒有完全同名的,但是完全同音的卻至少有兩個。
  • 這些火車站名稱讀音相同或相近,旅行時一旦搞錯差之千裡
    火車站命名時不得重名,這是鐵路部門的規定。但是,有些車站名稱的漢字雖然不相同,但讀音完全相同。還有些站名只是讀音的聲調不同,普通話說得不標準時,很容易混淆搞錯。還有很多站名讀音相近,所以,在您旅行時,一定要反覆核對車站站名,避免買錯票、上錯車、下錯站這類尷尬的事情發生。
  • 哈佛教授寫一「神文」,全文94字讀音相同,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中國的漢字文化中,有著極其獨特的「同音字」現象存在,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所以造就了很多與同音字相關的笑話故事,現在某個著名的搞笑節目中,也經常以此來創作笑話,也就是所謂的「諧音梗」。這便是由於百姓與白杏、黎庶與梨樹同音所鬧出來的笑話,單單是這麼兩個字同音,就已經讓一個官員成為了笑話,那麼你能夠想像一篇文章,全文的94個字全都是讀音相同的同音字嗎?歷史上確實存在這樣一篇「神文」,那就是由趙元任寫的《石室施氏食獅史》。全文為:「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 關於《楞嚴咒》中個別字讀音的比對
    從前靠口口相傳,因此在傳承的過程中,隨著時間、區域和方言等原因,發生音變,特別是多音字,念法就各念各的了。這次通過對幾個不同版本的視頻的比較,發現一些字念音的差別,於是就進行了一番比較,列出一些不同念音的字。這些字集中地出現在第一會和第五會,第四會只有一個字。
  • 天津被「忽略」的兩個區,如果「合併」,可能會超越濱海新區
    天津,我國的直轄市之一,這裡的發展,沒有北京上海的發展那麼的耀眼,高調。但是,這裡的發展也不差,這裡有著眾多出名的旅遊景區,天津之眼,盤山,五大道等等,這裡的景區非常的漂亮,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這裡的旅遊業也為這裡的不斷發展做出了一些貢獻。除了這個,這裡的交通,貿易發展的都非常的不錯。
  • 江西和陝西讀音完全相同的兩個區縣,潯陽和旬陽,都與湖北省相鄰
    江西省位於中國的中部偏東南,在行政區劃上屬於中部六省之一,因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省內最長的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江西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裡,境內有著名的廬山、鄱陽湖、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等,長江沿境而過,省會南昌是著名的英雄城,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所在地,境內有很多革命聖地
  • 最神奇的字,千年來全國方言讀音都一樣,恐怕你的發音也不對
    中國的方言體系確實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中最難的,更別說外國人了。在「十裡不同音」的南方,連我們自己人都聽不懂。方言的產生既與漢語自身的發展有關,也與地理上的隔絕密切相關。南北方方言的差異可以說明問題。北方多為平坦平原,人口流動交流頻繁,方言的差異自然較小。甚至許多不同地區的北方人都能聽懂對方的方言,這是地理在語言上的優勢。
  • 「拼音被改」引質疑,一個字的讀音到底是由誰決定的
    因為較多人讀錯而做出的諸如此類漢語拼音修改,近日通過中國播音主持網的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熱傳,不少網友反映,自己小學時費盡全力才記下的讀音,這一次被證明自己又一次做錯了。除了上述內容,還有一些讀音如,「說服」的「說」原讀「shui」,現讀「shuo」。
  • 「街」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官方語言是新中國後來評普通話為官方,這也沒什麼?如果論證普通話是不是古代正宗漢語又不一樣,看大家怎麼看咯!gai是土話方言讀音嗎,是標準的讀音。反而讀jie讓人很彆扭。實際就是中原話的發音,和京劇發音一致,簡化後就變jie了。而gai發音歷史更為複雜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