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為觀止!祁連山養育的河西走廊,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

2020-12-21 小思媽媽愛旅遊

作為甘肅和青海兩省的界山,祁連山可以說是令無數人為之嚮往的神秘之地。東西長約1000公裡的祁連山,並不是一條孤獨的山嶺,而是由群西北東南走向的高山與寬谷盆地平行排列組成。今天,我們通過13張祁連山的美麗圖片,來詳細了解一下神秘的祁連山。

祁連山作為中國龐大的山系之一,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我們常規意義上所說的祁連山,僅僅說的是甘肅張掖一帶的祁連山。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上世紀80年代末,在祁連山北部的中東段設立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張掖、武威、金昌三市,規模之大為空前之態。

實際上,祁連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語,意為「天之山」。圖為祁連山草原,美景如畫。

祁連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內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遺蹟和名勝眾多,堪稱是一條連結文化和歷史的通道。

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和唐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即由此通過,留下眾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蹟和關口、城鎮。比較著名的由嘉峪關、馬蹄寺石窟、西夏碑、炳靈寺石窟等等,令人讚嘆。

對於錦繡的中華大地來說,祁連山孕育了維繫河西走廊綠洲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養育了下遊500多萬人。山河大海賜予人類太多珍貴的事物,我們應該用全力去守護這些原始的偉大。圖為航拍鏡頭下的祁連山。

由祁連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西綠洲和祁連山共同構成了阻隔巴丹吉林、騰格里兩大沙漠南侵的防線,也是拱衛青藏高原乃至「中華水塔」三江源生態安全的屏障。

地理資料中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一般而言,冰天雪地,萬物絕跡。但也正是這些冰川,給祁連山一系提供著寶貴的水源,人們得以在此地生息。

祁連山地多雪峰、冰川,雖然冰川規模不大,但由於山地廣,水量多,河流可直下河西走廊的乾燥地區。因此,融冰化雪,增加冰水,是當地山下發展農業必要的措施。相傳,早在清代末期,已有群眾上山化冰融水的活動。

記得《中國過國家地理》雜誌上,曾經對祁連山和河西走廊做過深度的選題。記得當時裡面有這樣幾句話: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

也就是說,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沒有祁連山,就沒有河西走廊,也不會有絲綢之路。

當時,《中國國家地理》從祁連山的描述中還有這樣令人心潮的一段話: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

相關焦點

  • 沒有祁連山就沒有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幾張圖帶你認識一下祁連山
    2006年的《中國國家地理》上,曾經對祁連山有過這樣的評價: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
  • 行走記錄:祁連山下的河西走廊定義「中國」
    彼此爭權奪利、精疲力竭的司馬家王爺們引入胡人以為外援,終至天下大事不可收拾,長安洛陽兩京蕩為丘墟,作為帝國精神內核的儒家倫理也在一陣陣殺戮聲中遭遇重創。傳承儒家學脈的大家族四處流散,他們除了南遷逃難以外,相對來說隔離於中原、秩序安定的河西走廊也成了一個重要的逃亡方向。
  • 祁連山脈,西北咽喉河西走廊的締造者!
    祁連山降雨充足,植被茂盛、高山峽谷縱橫其間,是我國重要的西北生態屏障!祁連山脈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甘肅新疆交界處,南邊是連綿的祁連山脈,北邊是合黎山及龍首山,長約1000公裡,寬約200公裡,是狹長的堆積平原。河西走廊氣候乾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北邊翻過合黎山即使茫茫的巴丹吉林和騰格里沙漠。
  • 行走記錄丨祁連山下的河西走廊定義「中國」
    彼此爭權奪利、精疲力竭的司馬家王爺們引入胡人以為外援,終至天下大事不可收拾,長安洛陽兩京蕩為丘墟,作為帝國精神內核的儒家倫理也在一陣陣殺戮聲中遭遇重創。傳承儒家學脈的大家族四處流散,他們除了南遷逃難以外,相對來說隔離於中原、秩序安定的河西走廊也成了一個重要的逃亡方向。
  • 中國不僅有胳膊還有拳頭:胳膊是甘肅河西走廊,拳頭就是新疆南疆
    但那個時候,人們仍然不把河西走廊叫河西走廊,而是叫做河西地區或者河西四郡,即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簡稱河西。在這裡,歷史上的河西地區被特指縮小到了這一範圍,唐玄宗時置河西節度使管轄甘肅及河西走廊。它東起烏鞘嶺,西接新疆,北連大漠,是一個東西長達1000公裡,南北寬僅40—100公裡的狹長地帶。
  • 被「開腸破肚」的祁連山原來究竟有多美?
    祁連山北坡流向河西走廊的河流形成了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北大河水系、疏勒河水系和黨河水系,而且一個水系對應一座城市,祁連山是「五河之源」。在這其間,2815條冰川分布其中……高大的祁連山截住了攜帶水汽的東南季風,讓山區的降水量是平原地區的3倍,成為西北乾旱區的一座龐大溼島。
  • 河西走廊這四座城市,不僅是歷史名城,更是中國夢的起源!
    而且祁連山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高峰,更是不同民族精神的巔峰。兩千多年前,祁連山下沃野千裡,碧草連天,是遊牧民族的理想牧場,羌、戎、烏孫、月氏先後在此生活,成為祁連山下早期的遊牧部落。從祁連山發源的河流,也孕育著河西走廊的綠洲,也孕育出華夏文明和一步步走來的歷史,從漢武帝派出使者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河西走廊」正式進入了中華民族的視野!
  • 穿越祁連山,從馬蹄寺扁都口到門源湟源
    祁連山,是一片被乾旱包圍的溼地。山脈以西,緊鄰庫木塔格沙漠,山脈以北,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山脈以南,坐臥著乾旱的柴達木盆地,山脈以東,則是黃土高原,發源於祁連山的水,是這片「荒漠溼島」的生命之源,如果沒有祁連山,內蒙古、新疆的沙漠將與青藏高原連成一片,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恐怕也會不復存在。
  • 如果沒有河西走廊和張掖,中國將是另一個中國
    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河西走廊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假使沒有河西走廊和張掖,那可能現如今的中國可能就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大公雞」,而是另一個中國。 它地處黃河以西,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是兩山之間一條狹長的 堆積平原,長約1000公裡、寬在數公裡到200公裡不等,仿佛是大自然為我們修建的一條「走廊」。 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正是從河西走廊走向了世界,這條走廊,連通的是中原與西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是中國的大國夢想。
  • 水,河西走廊的生命線(二)
    脆弱的超載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敦煌,綿延千餘公裡。南邊是逶迤的祁連山,外連青藏高原,北邊是時遠時近、高低不一的北山,外接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水渠悉數來自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條內流水系,三條水系又全部源自祁連山。是南側祁連山上的常年積雪和冰川養育了河西走廊,是獨特的地理、氣象條件決定了河西走廊的農業耕作方式和工業發展規模。
  • 自駕走進祁連山,才知道沒有它就沒有古絲綢之路
    我對於祁連山的了解,最初始僅是地圖上的那一條線,後來的確有幾次遠遠望見過它,那時候望著茫茫雪山,心裡在想,翻過去就會是沙漠或是戈壁灘,潛意識裡根深蒂固的把祁連山想像成一座單薄的山嶺了。後來自駕新疆獨庫公路,天山山脈的無邊無際徹底顛覆了我對中國幾大山脈的認識,早就聽聞祁連山脈與天山山脈極相似,那麼我開始斷定,祁連山脈也將是浩瀚的千山萬嶺的海洋......
  • 烏魯木齊往蘭州,空中飛越河西走廊,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廊
    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的嘉峪關(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自有精彩之處,作為萬裡長城的最西一個關隘,嘉峪關與萬裡之外的山海關遙相呼應早已聞名天下。古時嘉峪關玉門關之外的青海,新疆,就文化上而言還是遠離中原華夏文明之外的異邦。
  • 偉大的河西走廊從這裡向西延伸……
    「河西走廊」有著難以言喻的美:祁連雪山白、夢柯冰川藍、山丹草場綠、民樂油菜花黃、張掖丹霞七彩……▼扁都口,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很陌生。這裡海拔三千多米,地勢險要。227國道從扁都口峽谷穿過,在險隘峭壁裡千迴百折。
  • > 河西走廊
    ,最新河西走廊信息,河西走廊的最近新聞資訊,河西走廊是什麼,河西走廊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據中國土地資源網了解,為加快推進建設120萬畝國家級「四化」玉米制種基地,甘肅...,天山山脈以南,崑崙山脈以北,西臨帕米爾高原,東接河西走廊。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貯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準噶爾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山脈以...
  • 西北遊記:從西寧到張掖 穿越祁連山
    驚喜來自穿越祁連山。狹義的祁連山,指最北的一支的走廊南山和冷龍嶺。我們從西寧到張掖,正是穿過這狹義上的祁連山。全程走227國道,途經大通縣,門源縣,民樂縣。不到350公裡的路程,汽車居然開了近9個小時才到達張掖,一路就是不斷地上坡下坡。一輛大巴上有兩名駕車司機,各開大約一半的路程。因為路途雖不算遠,但道路確實艱險。
  • 一部關於河西走廊的編年史——紀錄片《河西走廊》觀後感
    河西走廊指今甘肅的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地,東西長約1200公裡,因位於黃河以西,又因其為夾在祁連山(亦稱南山)與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之間的狹長地帶,故被稱為河西走廊。紀錄片《河西走廊》如同一部記載河西走廊歷史與文化的編年史,將漫漫歷史長河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來。
  • 「河西走廊」到底在哪裡?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簡稱河西、雍涼。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200公裡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
  • 遊覽祁連山秀美壯闊,迷醉其間
    「祁連」是古匈奴語,意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有「青海北大門」之稱,絲綢之路南線經於此。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是匈奴的一首歌。
  • 夢中的河西走廊新疆的家
    再往後我坐著火車走向更遠的地方,到新疆守衛和建設邊疆,我才真正感受到河西走廊有多長,無論從新疆開出的火車走向內地哪裡,河西走廊都是最長的路段,一望無際的荒山戈壁,還有或斷或連的長城遺蹟和關哨殘壁來到了新疆工作,我就成了新疆人,在新疆成了家,有了愛人和孩子,從此就與新疆這片熱土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 祁連山風景到底有多美?
    一、祁連山山系簡介。東西長度約800公裡,南北寬大約200~400公裡,海拔在4000~6000米左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其在甘肅和青海之間,兩省的界山,更是中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風景美的是不要不要的。